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奸臣-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增惊讶道:“父亲,您同意了?”

    段颎笑道:“是啊,为父同意了,让二十个孩子读书识字,只需请个普通的管事就可以教导他们了,并不麻烦。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为父为何不同意?”

    段增又惊又喜,他刚才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还想着该如何说服段颎,却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如此容易就得到许可,让他白白担心了许久。

    他接着道:“父亲,孩儿收留的那二十个孩子里,有两人是一对姐弟,他们的父亲原本做过县令,教过他们读书习字。孩儿打算让他们做孩儿的伴读和侍女,还请父亲准许。”

    “可以!”段颎再次点头答应。

    段增心中更加高兴,没想到今天的几个请求都顺利通过,难道是因为昨天查明盗窃案所以让段颎对他更加重视的缘故吗?

    这时,苏夫人微笑着开口道:“增儿,听你哥哥说今天让人去设棚施粥,救济灾民,这也是你的主意?”

    “是的,母亲。”

    “此事做的很好,今后也要保留这份仁心,时时记得积善行德!好了,你下去吧,记得晚上过来吃饭!”苏夫人笑吟吟的道。

    “是,孩儿告退!”

第十四章苏则() 
回到自己院子后,段增还有些莫名其妙。

    他不知道今天这是怎么了,先是段颎对他的提议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接着向来对他严厉的苏夫人也变得和颜悦色起来,对他的态度完全变了个样。

    他不知道的是,等段增退出去后,原本脸色还保持平静的段颎却突然笑了起来:“增儿今天的举动真是给老夫大大长脸啊,连天子都特意表扬老夫,说老夫教子有方,还要朝中百官也要像老夫一样好好教导后辈。”

    原来,今日段增派人去设棚施粥,这一幕刚好被路过的蔡邕看到了,蔡邕回到家中后立即上了一道奏疏,请求皇帝打开府库,赈济灾民。

    在奏疏中,蔡邕还特意将段增赈济灾民的举动大大夸奖了一番,说他有仁者之心。

    汉灵帝虽然贪财,但不管怎样,身为天子的他,还是必须维持自己仁德的形象的;所以读了蔡邕的奏疏后,当即将段颎招过去表扬了一番;又召集百官,将奏疏的内容告知他们。

    段颎之前依附宦官,备受士人们诟病;此次段家却率先赈济灾民,那些士人得知之后,不管心里心里怎么想的,口头上却是一致的在夸赞段增,让段颎倍感脸上有光。

    所以今日段颎才会显得如此高兴,对段增的提议不假思索便同意了。

    ……

    接下来半个多月里,段增都留在府上没有出去。

    他每天早上起来后都会坚持练习拟熊拳,感觉力气有了一点增长;空闲下来便练习书法,或者看一看书。

    那些儒家典籍,虽然不怎么感兴趣,但他知道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既然想要融入到士人中去,那就必须要读一读这些儒家典籍。

    在这期间,被段增当做伴读的顾景每天都会和他一起读书习字。

    不过,顾景虽然以前在他父亲的教导下读过一些书,识得一些字,但毕竟年纪还小,学到的东西还很有限,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

    好在他学习起来非常刻苦,只要有时间就会看一看书,若是碰到了不认识的字就会向管事请教,那用功程度甚至让段增感到汗颜。

    而担任侍女的顾岚刚刚被收留的时候,还显得面黄肌瘦,相貌普通,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后,随着营养跟上,面色变得红润起来,换上一身绿色深衣,顿时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她虽然年纪还不大,但心性早已成熟,照顾段增起居时显得非常勤勉而细致,让段增享受到“红袖添香伴读书”的惬意。

    至于收留的其他十八个孩子,段颎专门安排了一个管事来教导他们。

    这些孩子都出身穷苦人家,别说是识字了,甚至连大名都没有一个,平日的称呼基本上不是“狗蛋”,就是“二丫”,所以段增收留他们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取名字。

    这个时代的人取名字可不是随意取的,而是有一定的原则。

    尤其是在东汉,因为王莽改制的结果,东汉时期的人取名一般都只是单字名,比如“曹操”、“刘备”、“孙权”等名字,都是如此;而像“皇甫嵩”、“诸葛亮”等,则属于复姓。

    而具体到段家,又有行辈的分别,比如段颎这一辈的人,取名都从火,像段颎的“颎”字里就带了火,而段增堂叔段煨,同样是带火。

    到了段增这一辈取名则从土,比如段增的“增”,段坤的“坤”,都是如此。

    当然,这十八个孩子毕竟不是段家的人,取名的时候不需要讲究这些;不过为了方便,最后段增给他们取名时还是给他们取了带土的名字。

    除了名字以外,这些孩子遇到的问题还很多,受限于以前生活的环境,他们不仅没有半点基础,更是连学习的意识都没有。

    负责教导他们的管事每天都会向段增抱怨,说他们脑子太笨,不堪教化,每当这个时候,段增都不得不努力劝解,这才让他没有“罢工”。

    好在,这些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都知道,若不是段增收留他们,并让管事来教导他们,那他们别说是坐在舒适的屋子里安心读书了,就是每天肚子都填不饱。

    所以他们一个个都很珍惜机会,知道要努力读书;而且他们对段增也非常感激,每次见到段增后都会发自内心的对他行礼问好。

    段增也没指望将这些孩子都培养成饱学鸿儒,只要他们能读懂和书写常用的字就行。

    毕竟将来是个乱世,段增更希望将他们培养成能带兵打仗的人,若是他们中能出一两个将军那就最好,就算出不了将军,但只要他们能成为合格的军官,那同样不错。

    至于其他方面的事,灾民那边,或许是有段增带头,在接下来洛阳城里的大户人家有不少都开始设棚施粥,接济灾民,顿时让灾民的日子好过不少。

    不过那些灾民最感激的人依旧是段增,因为在段增设棚施粥之前,他们每天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等到段增设棚施粥后,他们的日子顿时就好过起来,这些淳朴的灾民们自然而然的就把功劳归结于段增身上了。

    而段府中发生的盗窃案,最后听说王萌亲自到段家来赔礼,又献上一大笔钱财,这才将此事平息。

    毕竟段颎现在也不想与王甫闹翻,既然对方已经主动认错了,他自然也见好就收,将此事了解。

    ……

    半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这天下午,段增正在房间里练字,曹安突然走进来道:“小公子,舅老爷到了,夫人让你快过去。”

    “舅舅到了吗?”段增眼神一亮,而跟在一旁的顾景听了后脸上露出一丝紧张之色,同时又带着一点兴奋。

    作为伴读,他当然要与段增一起,由苏昭来教导;这段时间苏昭没有来,他有疑惑时都是向管事请教,如今正牌老师到了,他这个“编外”的学生心中当然会紧张。

    带着顾景,段增等人直接去了后院。

    此时段颎还在府衙坐班,只有苏夫人在;段增示意顾景等人留在外面,他独自跨过门槛走进屋内。

    刚进门,便见到一个面色黝黑国字脸,表情极为严肃的中年人,坐在苏夫人下手处,这便是段增的舅舅苏昭了。

    在苏昭的身旁,还有一个身穿白色袍服的长脸少年,年纪看上去也就十一二岁,段增认得这少年正是苏昭的长子,也就是段增的表兄苏则。

    段增连忙上前,先对苏夫人行礼,然后对苏昭行礼道:“外甥段增,拜见舅舅。”

    “嗯,起来吧!”苏昭微笑点头,他说话时声如洪钟,让人听了不由得产生畏惧感。

    段增应了一声,起身又对坐在一旁的苏则拱手道:“小弟段增,见过表兄!”

    苏则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先整理了一下衣袍,然后同样对段增拱手回礼道:“苏则见过表弟。”

    与他父亲不同,苏则说话时面色平静,行事一丝不苟。

    段增见了后顿时在心中摇了摇头,“看来这位表兄年纪虽小,却是个极为沉稳之人,而且似乎对礼节看得很重,可惜就是有些冷,让人觉得不像个少年,反而比自己更加像个大人。”

    若是自己被苏昭教导后,将来也成为像苏则这样的性子,那就太过无趣了。

    好在苏则毕竟是从小被他父亲教导,所以才养成那样的性格,而段增却是二世为人,性格早就养成,倒也不必担心太多。

    等叙完礼节,又拉了一通家常后,苏昭开口道:“增儿,原本收到你父亲的书信,邀请我来教导你后,我是不打算来的。不过后来又改了主意,你可知为何?”

    段增摇了摇头道:“外甥不知。”

    苏昭道:“那是因为之后我又听说你派人去设棚施粥,赈济灾民。”

    段增愣了一下,难道这件事连远在右扶风的苏昭都听说了?

    他还不知道那天设棚施粥的事情经过蔡邕的宣扬后,又被汉灵帝当着百官的面宣读,早就传扬开了。

    苏家虽然比不上杨家、袁家那种高门大户,但也是个颇有影响力的世家,家族中有不少人都在朝中为官,所以得知此事也不稀奇。

    只听苏昭接着道:“《韩非子》有言,仁者,为其中心欣然爱人也。赈济灾民,此乃天子与百官之责,增儿虽年幼,却有如此仁心,所以我才决定亲自过来看一看。”

    段增听了顿时有些惊讶,那天自己去设棚施粥,不过是见到那些灾民的悲惨命运后,一时间起了同情心,所以命人去做,并非刻意为之;没想到却意外让他得到了苏昭的夸赞。

    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苏昭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的士人,引用的居然是韩非子中的语句;韩非子是何人?那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相比之下,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典籍里关于“仁”的论述实在太多,而苏昭却没有引用。

    难道说这苏昭实则是一个信奉法家的人?

第十五章第一堂课() 
东汉末年与先秦时期相距不远,先秦时期的各种思想在这个时期还有遗存,尤其是法家这种显学,更是流传甚广。

    所以即便苏昭信奉法家,段增也不会感到惊讶。

    只听苏昭接着问道:“增儿,我听说你以前跟着一位先生学过两年,都学了些什么?”

    “回禀舅舅,外甥学的是《论语》,已经学完了;此外刘先生还教了一些《春秋》中的内容,不过没教多少他便离开了。”段增答道。

    “可能背诵否?”

    段增尴尬的摇了摇头。

    这具身体虽然给他留下了不少有用的记忆,但还是有许多记忆失去了。其中就包括论语的内容。

    前世的段增虽然也读过《论语》,甚至还能够背诵其中的一些语句,但要将整部《论语》都背诵下来却不可能。

    苏昭见了顿时皱眉问道:“为何不能背诵?”

    段增灵机一动,答道:“外甥以为,读书只需观其大意即可,何必拘泥于具体文字?”

    苏昭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那么识字呢?常用的字可都会写?”

    段增连忙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