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奸臣-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甫、曹节等人脸色已经露出了喜色,心中想着:“大功告成!”

    而朝中那些大臣们则一个个脸色难看起来,许多人心中哀叹一声,接着又宽慰自己:“或许此战也未必就会败呢?”

    就在这时,众臣之中有一人站了出来。

    “陛下且慢!”

    “嗯?”众臣和天子、王甫等人纷纷惊讶的向那人望去,只见那人年约四十来岁,一身黑色官袍,身上充满儒雅气息,正是议郎蔡邕。

    见蔡邕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打断自己,刘宏顿时有些不悦,不过他对蔡邕的才学还是非常欣赏的,所以闻言后没有急着宣布,而是沉声问道:“蔡议郎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陛下,臣以为出兵塞北一事,不仅劳师动众,而且颇为凶险;若是一旦战事不利,则会让陛下威严见辱于异族;就算是侥幸得胜,我军只怕也会损失不少,不知陛下与诸位大人以为然否?”蔡邕从容答道。

    王甫顿时就站出来冷冷道:“蔡议郎这是在诅咒我军兵败吗?”

    “邕自然不是这个意思。”蔡邕依旧从容。

    “那你是什么意思?”

    “陛下,诸位大人,今天早上邕来上朝之前,刚好遇到一人,那人对邕说了一条计策,若是按照他所说的来做,则陛下根本不需劳师动众,甚至不需费一兵一卒,便能重创鲜卑!”

    “什么?还有这等计策?”众臣大惊失色,便是天子刘宏也都动容。

    出兵塞北,到陌生的地区去与强敌争锋,这其中的凶险朝中众臣岂有不知之理?就算是天子刘宏也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而是有巨大凶险的。

    西汉初年时的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率领的三十万大军险些就要被匈奴人消灭,最后靠着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这才得以脱险。

    后来汉武帝时期,虽然经过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名将的征战,使得对匈奴的战争局势有了巨大变化,但即便如此,汉朝军队出塞与匈奴交战时还是经常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

    这些情形,身为汉家天子的刘宏自然一清二楚,之前只不过被王甫等人蛊惑,再加上他自己也觉得鲜卑人年年入寇,必须要给与教训,所以才会同意出兵塞北。

    不过若是真的像蔡邕说的那样,有办法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重创鲜卑人,那刘宏自然也愿意采用此法,而不是冒险出兵。

    他提高声音,略带激动的问道:“蔡议郎此言当真?”

    蔡邕沉声道:“天子面前,臣岂敢有戏言?”

    刘宏连忙问道:“到底是何计策,还请蔡议郎速速道来。”

    蔡邕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道:“陛下,若想知道此计策,何不将此人招来一问?”

    刘宏点了点头道:“也好,若此人的计策真的可行,朕自然要重重奖赏此人。蔡议郎,不知此人到底是何人?”

    蔡邕微微一笑道:“此人乃臣之弟子,颍川太守段颎之子段增是也!”

第六十三章上殿() 
“段增?”天子刘宏顿时愣住了,中常侍王甫等人也愣住了,下方的百官同样愣住了。

    他们还以为会是哪个名士提出的妙计,却不想居然是段颎的儿子。

    对天子刘宏来说,他根本就不知道段增是何人。

    当初段增设棚施粥,接济灾民时,刘宏得知后曾经夸赞过一次,但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长久记得?自然是早就忘了。

    而后面段增虽然闹出了一系列动静,但他的名号最多也就是在一些士人之间流传,不可能流传到天子刘宏耳中。

    甚至朝中那些真正的权贵,许多人对段增这个名号也不怎么熟悉,唯有那些与蔡邕相熟的人,才知道段增是何人。

    不过这些人在听了蔡邕的话后,同样愣住了:“那段增不过是个十三岁少年,他能有什么好计策?伯喈不会是糊涂了吧?”

    一些人还以为蔡邕是为了阻止天子宣布最终结果,所以故意如此,以拖延时间,为此这些人还开始替蔡邕担忧起来。

    不过也有一些人则另有想法:“那段增乃是段颎之子,而段颎又是当朝名将,久在边疆,对于战事最是了解;或许是他有什么好计策,故意托名给段增?”

    这时,王甫站出来斥道:“那段增老夫也听说过,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娃娃,能有什么好计策?蔡议郎如此说,岂不是可笑吗?”

    蔡邕却不答,而是肃然对刘宏道:“陛下,臣这弟子年岁虽不大,但他的确有过人之能。且他提出的计策臣已经得知大略,的确是可行之策。对此,臣敢为其担保!只要陛下亲自召见他,必能得知详情。”

    其实,段增的想法早就告知蔡邕了,段增是不是亲自上殿当堂讲述,这根本无关大局;而蔡邕之所以坚持要让刘宏召见段增,则是因为他本性正直,胸襟宽广,不想占了自家弟子的功劳。

    刘宏听了依旧有些迟疑,这时站在一旁的中常侍张让走上前小声道:“陛下,这段增老奴倒也听过,此人自幼聪明过人,机变百出,在士人中极有名气,如今蔡议郎又为其担保,老奴觉得,陛下不妨将其召来一问。”

    张让毕竟与段家联姻,所以在有机会的时候,自然会帮段增说几句好话。

    刘宏听了后这才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召他上殿吧!”

    ……

    “皇帝陛下要召我上殿?”段府内,段增一脸的惊讶之色。

    他原本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蔡邕后,便回到家中耐心等候结果。

    他相信自己的计策一定会被采纳,更相信蔡邕绝不会占他的功劳,所以回到家中后才能从容等候,却不想宫中突然有内宦前来传旨,说是皇帝召他上殿问对。

    他心中一点准备都没有,此时自然是满脸惊讶。

    而在他的对面,小黄门蹇硕则满脸堆笑道:“段公子,这就随咱家动身吧,可别让陛下久等了。”

    段增这才反应过来,不管如何,天子在此时召见自己,必然是因为自己的那个计策,如果能亲自上朝堂在百官面前将自己的想法阐明,这对自己来说显然是件好事。

    所以段增连忙答道:“有劳了,在下换身衣服,这便动身。”

    没过多久,他就做好准备,随蹇硕等人入宫。

    刚刚来到承德殿前,就被一大群羽林卫士拦住,其中一个卫士上前来对段增细细搜查,没有发现任何违禁物品后,这才放他们通过。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神情严肃的宦官向他们走来,蹇硕见了后连忙满脸堆笑,上前施礼道:“奴婢蹇硕见过吕常侍。”

    那人只淡淡点了点头,接着看向段增道:“这位就是段增段公子吗?老夫乃中常侍吕强。”

    “小子见过吕常侍。”段增连忙行礼,能够担任中常侍的,那都是宦官中的大佬,权倾一时的大人物,而且宦官的性格一般都很阴冷,段增可不想得罪这种人。

    “嗯,听说你是蔡议郎的弟子,蔡议郎忠于职守,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希望你能向他学习,将来好好报效陛下。”吕强神情严肃的对段增道。

    段增顿时愣了一下,不是说宦官都是奸佞小人吗?难道中常侍里也有欣赏蔡邕的人?该不会是在说反话吧?

    心中虽然惊讶,但段增却没有迟疑:“多谢吕常侍教导。”

    吕强点了点头道:“你在此等候,我进去通报一声。”说着便转身进入殿内。

    过了一会儿,他又出来,对段增道:“陛下召你入殿,你随我来。”

    段增连忙收敛心神,在吕强的带领下进入大殿内。

    之前在来的路上,蹇硕已经反复向他强调过上朝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再加上有吕强在前面引导,段增自然不会出什么差错。

    刚刚走进大殿,就能感受到这处大殿的气势雄伟、富丽堂皇。

    他不敢多瞧,连忙跟在吕强身后快步向前走,等到能清楚看到前方天子刘宏的身影时才停下来。

    “陛下,段增带到。”

    段增连忙跪倒,三叩九拜大声道:“小子段增,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起来回话吧。”或许是看到段增只是个十三岁少年的缘故,刘宏的声音显得极为温和。

    “谢陛下!”段增小心应道,站起身来,神色从容的看向刘宏。

    而刘宏同样仔细打量着段增,此时的段增或许是常年习武的缘故,年岁虽然不大,却已是英姿雄伟,同时还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尤其是段增来自后世,没有这个时代的人那种对皇权根深蒂固的敬意,所以在面对天子时还能保持着从容镇定。

    相比之下,其他许多名气极大的大臣在头一次见到他时,都会显得紧张不安,一些人甚至战战栗栗,连话都说不清楚。

    所以单单是段增的这份从容,就给刘宏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让他不由得眼神一亮,说话时的语气也愈发的和善起来。

    “段增,朕听你老师说,你有一计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重创鲜卑人,此事可是当真?”

    段增听了顿时更加了然,当即从容答道:“回禀陛下,小子的确有办法可以做到。”

    刘宏急切问道:“到底是何办法,速速讲来?”

    “回禀陛下,小子的办法就是,派刺客行刺檀石槐!”

第六十四章唇枪舌剑() 
“行刺檀石槐?”刘宏愣了一下,朝中众臣同样小声议论起来。

    “还以为是什么高策,居然是派刺客。”

    “这也算妙计吗?且不说能否行刺,就算行刺成功,也不过除掉檀石槐一人,这又如何算得上重创鲜卑人?”

    “果然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啊!”

    ……

    听着众臣的小声议论,段增却是不慌不忙的站在那里,脸上依旧保持着从容镇定。

    刘宏问道:“段增,你说派刺客行刺檀石槐,这样做就能重创鲜卑人吗,理由何在?”

    “陛下容禀,鲜卑族自古以来便处在分裂状态,那时候他们对于我朝边塞,或许偶尔有入侵之举,但规模与次数都不大,直到檀石槐一统鲜卑后,其对我大汉的威胁才与日俱增。”

    “不过,檀石槐一统鲜卑后,却将鲜卑分为三部,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到上谷为中部,上谷以西为西部。三部各置大人管理,直属于檀石槐。”

    “这种制度固然保证了鲜卑的统一,但其完全是建立在檀石槐个人威望上,若是檀石槐一死去,小子敢断言,鲜卑三部必然会陷入分裂。到时候三部头领自相攻杀,又如何能威胁到我大汉?”

    段增从容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刘宏及朝中众臣听了后顿时眼神一亮,议郎卢植更是激动不已的道:“好,果然是不需一兵一卒就能重创鲜卑人的计策,陛下,臣以为此策可行!”

    马日磾也站出来道:“臣附议,派出大军出塞征讨,不仅劳师动众,而且颇具风险;而段增之策,实行起来只需派出一刺客就足以,不仅花费甚微,且即便失败也不过损失一刺客。”

    太尉刘宽,司徒杨赐等人,都纷纷站出来道:“臣等附议!”

    这些人原本就反对出兵,只不过他们没法说服天子而已;而如今段增提出的办法却比出兵塞北要容易许多,这些人自然是极力赞同。

    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