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皇后没有听到畅想中的皇帝对自己宽慰恩宠的语言,有些怅然若失。
“皇额娘,儿臣一开始也是没想明白,这件事情到底皇阿玛为何如此操办?去的路上,儿臣反复思量,终于明白——”弘毅话音一顿,卖个关子。
“明白什么?”皇后乖乖配合。
“皇阿玛顾及您对儿臣的收养眷顾之意,有意让儿臣代替他去亲往祭奠。这么做,一来是以皇子亲往来宣示皇家的体恤,二来是让儿臣感念皇额娘您的养育隆恩!您说有这两条,算不算做是皇阿玛的心中之礼呢?儿臣拜谢皇额娘!儿臣拜贺皇额娘!”
说完自己的分析,弘毅不失时机一句“拜谢”、一句“拜贺”,果然让皇后转忧为喜,情不自禁!
“呵呵!臣妻谢过皇上垂顾!还要谢谢懂事的小玄烨呢!”
“臣妾恭喜皇后了!”静妃却是不太兴奋,只是淡淡一句。
哦?孟古青,你不感冒?那我们来一点猛料如何?弘毅心有成竹,望着眼前美貌艳丽、却早已不是青涩少女的废后……
'1' 【废后静妃居所,正史没有记载,属于笔者弘毅杜撰,连猜测也算不上。为何没有记载?后面弘毅会给出一个小小的“臆测”!敬请期待!哈哈!】
'2' “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建州卫也如此。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在八旗人家和部分汉族官宦人家,晚辈见长辈,平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至亲友相见,都行这个礼,所以屈一膝又叫请安。但在衙门或公共场所,则不论旗人汉人都行打恭礼,不能请安。(。。)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弘毅盯着眼前这位被福临都评定为“容止足称佳丽'1'”的美丽废后,却最终看的不是地方——
两岁不到的幼童贝勒玄烨,坐在宝座下首的宫凳之上。少妇妃母静妃坐在宝座一侧,高陪着皇后高在上,而且还要保持端庄姿态。于是,弘毅正视前方,视线平行而出,最终落在一米开外的孟古青的胸前!
静妃面对这个不到两岁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自始至终还是有些母性泛滥的,虽说不上疼爱,却是有几分爱怜的。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娃娃会有什么不妥与失态,也就全不在意那低于自己下巴的眼神落在何处,反而觉得这是皇子对于母妃的敬重和敬畏——不敢瞪眼!
但弘毅,却得以肆无忌惮欣赏着眼前那隔着平滑绸衣、曲线毕露,随着均匀呼吸、上下起伏的“突兀有致、峰回路转”,思绪很快就有些不受控制,心猿意马起来。
*
作为后世“离异大叔”,曾弘毅同志胎穿来到顺治朝之后,第一次于景仁宫的母乳喂养经历可谓糟糕。
作为新生儿,当时任“庶妃”、初做人母的佟佳氏,将自己十五、六岁少女尚未发育完全的青涩**送进弘毅的嘴巴之时,他选择了极力抗拒——却只能用稚嫩的小舌头将一军突进的“小豆豆”顶了出去!
绝对不是弘毅道貌岸然,而是因为那还不能算作一位母亲丰满挺拔的**。原本只应该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而已!自己不是“校长”、不是“教授”,绝不能做那种禽兽不如的下贱非人的事情!
幸亏大清皇家早有定规,生下来如果是皇子,无论嫡庶,即由保姆把持交由奶妈之手,不能由着生母喂养。而且皇子出生之前早就配备了堪用的奶嬷嬷八名之多。于是,原本就不是“道貌岸然”的婴儿弘毅,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首席奶妈”、成年女性孙氏的一双“吃食”。虽然稍有羞涩,可念及自己已经穿越变作新生儿,又刚刚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分娩之苦。腹中空空。所以才大快朵颐起来,而且也将其作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营养来源'2'。
当然,这与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一度风靡的“成人饮人乳”之恶习不可同日而语。弘毅经过一番缜密的分析之后,这才心安理得享受起多大八位奶嬷嬷的“供奉”。
各位看官可否还记得因何小小弘毅就与吴良辅势不两立了?还不是因为当日在景仁宫。吴良辅竟然趁着要从康妃佟佳氏怀中抱走婴儿的机会。伸手猥亵弘毅“再生娘”那对还未完全长成的青涩“花骨朵”嘛!在**丝青年弘毅眼中。这就是极度变态——居然对还没“长开”的少女下咸猪手!你要是实在变态、来不及了,有本事你去找成年女子呀!
再后来,弘毅发觉自己对吴阉奴的要求有点过高了!这后宫的女人。基本都算不上“成年女子”!放眼望去,大体都属于少女型。原来皇帝都喜欢这一口?
从那以后,弘毅对身边诸多这个时代“未经人事”的宫女,或者“幸得龙宠”的妃嫔,都时常加以21世纪**丝青年的、“科学”的“审视”和“比对”,在分析了大量地“原始数据”之后,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研究结论”——大清初年的女人,普遍发育迟缓。
所谓“姿色姿色”,先说“色”。色为脸庞之貌,这个可谓各有千秋。旁人不说,就是福临这所谓“后~宫佳丽三千'3'”之中,也有放在后世都算得上极品美貌的女人,尤以宫内废后静妃、宫外襄亲王福晋董鄂氏等为最。
但若说到这个“姿”,她们绝大多数都属于“太平公主”型号——所谓“一马平川、波平如镜”!再加上一个个身着宽大笼统的旗装,整个人看上去就是盗版劣质印刷、稍有凹凸不平的“i型”字母。望着她们,弘毅时常怀念起大小s!
也许只凭目测不好妄言,弘毅托了自己胎穿的优势,厚颜无耻的在拜见诸位“妃母”的时候,来个“要抱抱”的小伎俩,并且屡试不爽!然后就拿自己拖着小辫子的光脑门在人家怀里拱来拱去,时常上下其手,做个实地勘测,结果依然令人气馁——实在是差强人意呀!只好老老实实回到自己的东二所,在梦中回味那一世与小艾的亲密快乐!唉!我的小艾,典型八零后女孩的青春靓丽呀!哥哥想你!想你!很想你!你想我吗?
醒来之后,无奈面对十七世纪大清基本现实的小玄烨,开始在心中实施自己 “矬子里面拔将军” 的审美标准,暂时放弃“容貌”要求,悄悄将自己在后~宫之内能见到的女人,按照“身形”粗略划分了个“三六九等”——
凡是没生过孩子的,百分百标配“飞机场”,最低等潜力型!绝大多数女人都是此等,包括皇后乌伦珠日格、汉人格格孔四贞,甚至包括襄亲王福晋董鄂氏(努力,俺看好你们的“巨大”潜能)!
生过孩子,但实属少女、尚在养成的,中等期待型!例如自己的娘康妃、福全的妈董鄂氏,以及生过几个女儿的庶妃陈氏、杨氏、巴氏、乌苏氏'4'等等(可惜碍于大清的“规定”,不能和阿浑福全、诸多姐妹一起给你们添砖加瓦了,皇阿玛福临也是出工不出力!可惜可惜的很呐!)。
生过孩子,而且年龄合适,属于成年少妇(十八虚岁以上),有着能让弘毅目光所及之时,需要“跋山涉水”的、“鼓鼓堆堆、翘翘傲傲”、“一双明月贴胸前'5'”的,皆属上品!比如自己的奶妈孙氏。还有那位废后静妃孟古青,还有……
那一日躺在东二所的床上,弘毅尽情yy之时,想到此处,冷不丁打了个寒战!——等等!怎么废后孟古青在自己心目中也算“上品”了?她虽然貌美,但只算“冷艳”!整天面无表情的,自己为何把他算作上品?答案只有一个——胸大!
于是弘毅头也大了。
依据自己穿越以来屡次施以未成年婴幼儿“咸猪手”、“咸猪头”收集而来的数据分析,外加粗略目测,静妃的确应属“上品”!可现在是17世纪中叶呀!所有的女人,基本都属于“不显山不露水”型号的。没有经过生产诞子的尤甚!就算是生过了孩子。也难有质的飞跃呀!可为什么她静妃会有如此曼妙身姿?蒙古女人的缘故?皇后也是蒙古女人,也和皇帝有过床笫之欢,可还不是那样么?况且她与福临不睦,被废之前也没有子嗣呀!
带着纯粹属于科学研究性质的极大好奇。弘毅辗转反侧想了好久。终于。他回忆起当年在北京图书大厦翻看过的一本书——徐广源教授撰写的《清宫佳丽三十人》。当时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吸引了自己的注意。站在书架前翻了大半个小时,里面似乎有专门一节是论及这位废后的!让我想想……想想……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的时候就是走马观花,用的时候才知道悔之晚矣!好几次脑海搜索未果。弘毅差点放弃,但最终赖于对“清初人体形态发育学之女性人体形态研究”这门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的极端好学之志,还是坚持下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弘毅费劲无数脑细胞终于想起了一段!而这一段支离破碎书面文字的回忆,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学术研究的快感,反而将他惊吓出一身冷汗!
历史真相会是这样吗?他特么刺激了吧!
【友情提示:本章yy手法稍重,正人君子、道貌岸然者,非礼勿视、不喜勿赏!】
'1' 语出顺治帝亲自撰写的《孝献皇后行状》,原文此处为:“前废后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甚,见容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且朕素慕简朴,废后则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绮秀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废后之性若是,朕含忍久之,郁慊成疾。皇太后见朕容渐瘁,良悉所曲,谕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废之。及废,宫中人无念之者,则废后所行久不称众意可知矣。”
'2' 清中后期礼制逐渐健全,规定皇子食人乳至六岁(虚岁),而后就不用奶妈了,而增加安达,教授皇子语言、饮食、行走等方面的礼节。皇子到七岁,就给他准备好小冠、小袍褂、小靴,让他随众站班当差,教之上学,即在上书房。
'3' 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中的三千,应是虚数。据《清史稿》记载,福临后宫之中,有案可查的皇后、妃、嫔,加在一起一共是一十八名。那时候还没有贵人、常在、答应的编制,这是康熙帝的首创,只有庶妃。不过汤若望曾说顺治皇帝有满洲人的“劣习”,比如暴怒,之外还提及他“性~欲旺盛”。故而,有学者推测,清初顺治朝的后~宫中,有不少前明遗留下来的宫女,应该会被亲政之后的福临“幸”过,但是却没有得到名分。即便如此,数量也不会太多。弘毅判断,最多最多,绝对超不过三四十!
'4' 这几位庶妃,都是据《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于顺治十二年以前给福临生过女儿的。另外,从中可见汉人姓氏,而且还有一位没有子嗣的“石氏”,明确记载为滦州(今河北唐山市滦县)汉人。足以证明,所谓满汉不通婚、汉女不入宫等论断,皆为后世附会牵强。本书后文会有涉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