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才谨记!奴才万死也不敢!今日主子、小爷和众位大人所说,但凡透露只字片语出去,老奴才就先一一手刃这宫内当值的太监宫女,然后自裁以谢主子!”吴良辅也发下毒誓。

    这主奴二人你来我往几句话,听的所有人不是不寒而栗!

    弘毅却心中激动:看来自己刚才要被撵回东二所是假,福临要震慑参会大臣、紧锁口风是真!

    *

    原来,福临在对郑芝龙如何任用的问题上,的确是动了一番心思的。他还不太清楚玄烨所说“用而疑之”,到底是怎么用、如何疑,但有一点很清楚明白:无论怎样,玄烨所说的都将是对这位大清“同安王”的深刻剖析,一定是掰开了揉碎了的分析研究。那时,种种不堪告人的细节一定会层出不穷。如此一来,玄烨的这些话一旦走漏了风声,小家伙在郑芝龙心中的位置、评价倒在其次,郑氏满门对清廷、对他这个皇帝的看法将会怎样?不用多想,自此心怀异志那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所以,借着玄烨有些犯傻、一而再再而三得打断皇帝讲话这个由头,福临果断“发狠”,作势训斥儿子,还煞有介事的准备将他“驱离会场”!

    真会驱离吗?福临有自己的判断:今日会议以来,一班子汉臣基本上都被小玄烨收拢的差不多了,无论是掏心窝子感同身受,还是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胡世安、戴明说、刘昌等都被拿下了。保不齐在关键时刻,这三人中会有人为小玄烨挺身而出!

    只不过汉臣在我大清多是胆小怕事之辈,到了皇帝皇子“反目”的关键时刻,能否真的“挺身”也不好定论。这也不打紧,还有备用人选。“备胎”是谁?自然是噶达浑、明安达礼啦,他们在呼玛尔之战之后,就对小皇子心生仰慕,满蒙之人又多有豪气,不似汉人瞻前顾后,应该会出手。再者说,今日皇帝又发觉,不光是这两位,就连自己最器重的两位满洲才士图海和折库讷,今日会议之时也表现得和小玄烨十分亲近!由此判断,关键时刻,总会有人为了自己的儿子仗义执言的!那样的话,自己后面就有机会说出那一番“朝议巨细尽数为同安王所知”的台词出来了!

    但大大出乎福临意料的,不是他盘算好的汉满大臣中的任何一位出来为皇子站台,挺身而出的,恰恰是他以为最没有可能的李际期!这实在是出乎意料!如此看来,可以通过玄烨之手,将这位心灰意冷的才士笼络住,继续为我所用!

    其实,刚才他们父子二人剑拔弩张的时候,还真另有其人做好了准备。此人果真还就是图海!

    图海也不糊涂。除了玄烨情急之下三番两次违逆龙鳞这件事没弄明白之外,他对事态的发展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若是皇帝真的对玄烨所说的“用而疑之”全盘否定的话。就不会允许小家伙碎碎叨叨一会儿“食材”一会儿“张俊”的了,为何三言两语就反目,这不符合青年皇帝一贯在众人面前秉持的“有话好好说”的路数!至于为何没有及时出手?那还不是因为在最适合出手的时候,被李际期这匹黑马拔得头筹了嘛!

    图海作为御前近臣,对皇帝福临“善于纳谏、敢于纳谏”的胸襟是有绝对把握的。陈名夏、陈之遴等汉臣,只要你言之有物,就可以在皇帝面前畅所欲言,这些例子举不胜举。皇帝对纳谏的重视,可从今年春天刚刚编撰而成的《御定资政要览》一书中得以了然。

    在这本皇帝亲自撰写的《资政要览》,第一篇就是《君道章》。其中。皇帝亲笔写到“得道者必静。静而宁。可以为天下贞。故至精无象,而万物以成;至圣无事,而千官尽能。苟有事,则必有所不事。此事所以隳【'duo'。古通“惰”。懒惰】也。譬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治天下,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

    有一次。皇帝和他讨论为君之道,就引用了自己这段话,并且详细的加以了阐述。图海清楚记得,当日皇帝是这么说的:

    “贤君充分发挥百官的能力却仿佛无所事事。并非真的没有事情,天下之事可都是君上之事。如果偏执于一件事情,那么一个人的耳目心思是有限的,所遗漏的事情一定很多。想什么事情都去做的话,其结果只会事与愿违,把事情反而弄糟。这就像造车的人一样,一定要聚集许多材料才能造成。何况天下这么大,治理天下这么难,朕就一定要调动天下人的才智,然后考虑问题才能无所不周;一定要发挥天下人的能力,然后才能全力以赴。充分利用你们做臣子的才智能力,朕才能做到清静无为。这也是朕为何要让你们做臣子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道理!”

    只是不巧,正当图海做好了“推波助澜、点到为止”准备的时候,李际期抢先一步!

    *

    “嗯!你这个奴才记住朕今日所言就好!”福临听完吴良辅的誓言之后,还不忘强调一番,这才挥挥手,让圆满完成任务的老太监退回本位。

    吴良辅的确没有得到过任何授意,但依旧对皇帝的心思洞若观火。刚才挤眉弄眼提醒小玄烨适可而止的时候,还真是没弄明白皇帝这是早就等着小贝勒爷来主动蹿火的。当李际期出来解围,皇帝那一番话说出来,特别是第二条,老家伙就恍然大悟了——皇帝是不放心这位育宫的议政之词传出去!一班大臣们平日里一个个精得和猴崽子似的,偏巧关键时刻都木知觉也了!没办法,情急之下还要自己这个“废人”出马!

    这才有了他吴良辅和福临之间没有任何彩排、甚至连私下沟通都来不及,却十分完美的双簧戏!

    此时的兵部汉尚书,也总算明白:自己一时冲动做了皇帝的棋子。不过他却不以为意,无论如何,皇帝听一听小皇子到底要说什么这很重要!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自己做一回道具又如何?

    “诸位爱卿,阉奴无状,你们不要在意!吴良辅,罚你半年月银,以示警醒!”福临和颜悦色对着大臣们,却还是揪着吴良辅出招。

    “奴才遵旨!”

    “符献啊,刚才朕说道哪儿了……哦,叫这个老东西弄得朕都忘了,朕话已说透,句句肺腑。不知你还有什么要说?”这一次,皇帝终于转入正题了。

    “臣万分钦佩吾皇深谋大略,再无他话。只是,既然我等众臣都已知晓皇上呵护皇子苦心,自然绝不敢造次。既然如此,是不是就让皇二子把话说完,也好让我等听闻之人解了心中疑惑?”既然你们父子把话说开了,我李际期还是退避三舍、自我沉沦去算了。当然,最好还是让小玄烨把话说透彻!

    “哈哈,符献啊,你真是初衷不改!既然如此,朕也做一回善于纳谏的明君吧!玄烨,这次看在诸位爱卿的面子上,朕不怪罪于你,你就将适才未尽之言,和盘托出吧!”福临乐呵呵就坡下驴。

    “儿臣谢过皇阿玛圣恩!玄烨拜谢诸位大人!”死而复生的弘毅,也急忙顺杆儿爬!

    既然如此,我就要好好说一说郑芝龙这位海商的“用与疑”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经历了这一次惊心动魄的“失宠”风波,曾弘毅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克服业已形成的、对当前局面的轻视与懈怠。他不得不承认,即使自己是穿越而来,即使自己浸淫了所谓后世三百年的现代观念和知识的熏陶,但,归根结底,自己“现代人”的思维还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

    别的不说,就连一直引以为傲的后世机关十多年工作经验,在人家一个不满二十岁的青年皇帝面前都不足道哉!福临刚才所表现出来的深谋远虑、谨小慎微,至少是自己这个“副处长”所无法企及的。

    现在,赖于李际期的“绝地大反击”和皇帝的“心照不宣”,甚至还有自己一贯多有鄙夷的吴良辅的“舍身饲虎”,才得到继续阐述对同安王郑芝龙的使用策略。这种机会可以侥幸得到一次,但如果不懂得珍惜和反思,恐怕自己别说是登基称帝改变中国和世界,就连安身立命都成了问题!

    “皇阿玛,儿臣若从同安王几处事例说起,是否可行?”弘毅改变了原本那种盛气凌人、舍我其谁的做派,变得谦卑有礼、好商好量。

    “好!你先说说朕和诸位爱卿没有听过的趣事,也算给我们拾遗补缺。”福临很欣慰的看到一直被人称作“天降祥瑞”的儿子如今十分恭顺,自然应允。

    对这个小儿子,福临有自己的评价:眼光独到而深邃,以至于在很多时候都超越了他这个皇帝老子。自己的大清朝如今百废待兴。很多事情玄烨却能说道要害紧要之处,这是他不争的长处,所以需要好好使用。

    可作为一个皇子,皇家血脉不假,但毕竟还是儿子。你锋芒毕露、锐气逼人,处处胜过老子一头,假以时日,不用玄烨自己心怀二志,身旁的那些见一望三的人,就会自觉围拢过来。百般迎奉、千般阿谀。长此以往,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的局面也就无可避免了。洞若观火、防患未然,这是一个优秀皇帝的基本素质!

    弘毅此时可没有心思去揣度福临的想法,而是搜肠刮肚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和素材。

    “儿臣谨遵皇阿玛圣旨!”弘毅先是深深一躬。又对着下面诸位大臣施礼。礼数周全之后。这才直起身来开始正式“汇报”。

    “玄烨思及同安王过往,很多事已是尽人皆知的,其中所折射出来的。亦如我适才所言,诸如:知书达礼而心怀故土,长于航海以追逐重利,左右逢源还张弛有度,侍奉强者却秉持底线,精于海战并敢于碰硬,等等。凡此种种,玄烨以为,同安王虽谈不上是谦谦君子,却仍乃我中华赤子、大清干臣,也堪为大用。”

    说完对前面论述的一个简短总结,弘毅知趣地停下来,等着大伙做个先期评判。

    “嗯,言之有理。”福临当先表态。这个结论必须正确,如果分析下来郑芝龙连个大清臣子都不佩做了,他这个皇帝还进封人家为异姓同安王并世袭罔替,岂不是自讨没趣?

    “老臣亦赞同!”胡世安带头表态,众人跟着附议。

    “谢皇阿玛,谢过诸位大人!”十分懂礼貌的弘毅现在就是坚持“礼多人不怪”的原则在做事情。

    “可玄烨为何却要坚持对同安王用而疑之呢?何为疑?又需疑在何处?这应该在大用同安王之前就必须缜密思度的。”弘毅试探着抛出自己的问题,看看效果如何。

    “下臣愿闻其详。”刘昌也学着胡世安的做法,率先出来推波助澜,顺便向小皇子表一表“倾慕之情”。

    “谢过刘大人。玄烨所言之疑,并非对其种种大才存疑,而是对其本性的矜持和观察。诸位大人饱读诗书,自然知道‘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但同安王尚在年幼就出洋闯荡,多受西来之人的浸淫久矣。据玄烨所知,西人却对人之本性有不同与华夏中原的认识。”

    “哦,汤玛法,果有此事吗?”福临对这种事情其实已经有所知晓,否则好几次到汤若望的南堂参拜祷告的,岂不是白做了?但此时他却故意设问,目的是让在场唯一的“西人”来配合玄烨教育教育其它的“老夫子”。

    “回皇上的话,皇二子所言不差。”汤若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