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若论贸易谋利,广州府为要。若论安身立命,台湾岛为上!”终于,郑芝龙给出了自己的“正确答案”!

    “广州……台湾……”郑世森这次必须严肃对待了!

    “正是!朝廷收复广州之后,此地日渐繁华如初。其地北进南下皆可为之,若朝廷开得海陆贸易,假以时日,必然成为中国海商首选。而且朝廷已命董大用、董仰山'1'为广州府水师总兵官,此人颇具水战之能。足见朝廷大略!”

    “儿子明白了,广东腹地路途平坦,不似闽中崎岖。其外海南北通畅,扼守要冲,故而大有可为!”郑世森深入一句点评,而且恰中要害!

    “森儿聪慧非比常人!”郑芝龙急忙肯定,接着说道:

    “当年为父就想着入主广东,为你们开辟基业,否则也不会着了博洛老儿的道儿!”

    “父亲深谋远虑!博洛之恨,委实可恶!”郑世忠排解一句。其实郑芝龙比起眼前的利害攸关。哪里在乎当年的进退得失呢?

    “父亲,台湾之要不言自明,可惜却是把控在红毛荷兰人手中啊。”郑世森也不纠缠过往,比老子更看重眼下的关键所在。

    “荷兰人嘛。如今也没有占据全岛。况且以我……我们今日之力。收拾他还是有颇多胜算的!”郑芝龙及时将“我”换做“我们”。以免长子心生不满。

    “父亲海战本领,强过儿子百倍!”郑世森不得不说出一句大实话。不仅海战,就是陆战。郑芝龙的本领的确比郑成功要强许多!这突出表现在有明一朝,郑芝龙无论陆地进剿粤地,还是海上中外通吃,较之于郑成功与老爹分道扬镳之后的几年里未尝胜绩、节节败退,可谓泾渭分明、高下立现!直到他割据金厦,才得以休养生息。再后来收了施福施琅,这才开始崭露头角!

    “森儿过谦了。话说回来台湾,朝廷不也早就明旨颁告天下,将全岛作为我郑氏父子的‘永镇之地’吗?虽然嫌之为挑拨我们和荷兰红毛的计策,却到底是不好失信天下不是?”郑芝龙很受用儿子的实事求是,更满意于自己的审时度势。

    “父亲一眼看出清廷龌龊,儿子佩服!”现在凡是老子郑芝龙说大清不好的,儿子郑世森定准第一个跳出来振臂呐喊!

    “何止于此啊?朝廷对我们还是疑而用之的!你我父子二王同镇福建,朝廷也是意欲将我等困死在闽中。假以时日,或许形势所迫,父子相残之事也未可避免了!”郑芝龙接着儿子的话,直指核心要害!

    “啊!父亲,儿子万万不会如此!”郑世森一个机灵,急忙撇清自己。

    “森儿,有些事情,不是你想不做就能不做的。有时候,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不嫌弃为父,为父自然知道。可你手下那些大将干员,对老父我,可就不好说了……毕竟,顺治三年为父北上之后,人心就可见一斑了。”老同安王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是一件紧要所在。

    原本的郑氏海商集团,头领只有一个,就是郑芝龙。但随着他投靠清廷,并非铁板一块的集团内部迅速分化,形成了两派势力。一派是以郑芝龙为首的“重利派”,附之以郑芝豹、施琅、施福等人,他们基本不论什么正统大义,而是以海商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就说,谁让我大行海商,我就投靠谁。另一派是以郑成功为首的“重义派”,拥趸就是郑鸿逵、林察、周瑞等人。他们虽然依旧重视海商牟利,却将所谓“汉家大义”放在首位,打心底里不愿意投靠满人政权。

    随着郑芝龙的北归,两派势力这九个月以来可谓摩擦不断,其中原因,还是因为一群属下,到底要听从哪一位正主儿的调遣才好!

    “父亲勿怪,他们也是有苦难言。对您,他们还是敬重如初的!”郑世森来了一句“车轱辘话”。

    “敬重如初”又有何用?关键是听不听话!但也就是老爹上一句话,却让郑世森今晚一直以来的疑惑得到了佐证——无论说东说西,最后还是一个兵权!还是一个队伍谁来带的核心问题!如今之计,不能一味退让,也不能咄咄逼人。如何是好,只有继续坚持今夜的既定方针——谦虚谨慎、多听少说!

    “森儿,你统兵用人自有道理,为父也是放心的。只不过于大势方面,稍欠火候罢了。”郑芝龙也终于听出儿子的心机,有些无奈,却又不甘如此。

    “还请父亲赐教!孩儿言听计从!”海澄王心中暗道——好了,老家伙,你就开始说说你的打算吧,我言听计从好办,下面的那一帮兄弟落实起来可不一定容易!

    “嗯,老夫我已有三策应对大局,只须你多加配合才行!”

    郑芝龙小心观瞧大儿子的表情,努力凭借多年的经验,要从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还请父亲赐教!”

    郑世森依旧懵懵懂懂一般,一脸认真态度。对付五十开外的老家伙同安王,三十出头的年轻海澄王嘴上谦恭有礼,心中却无比坚定。

    父子二人心照不宣、口是心非的一番试探,终于到了说正题的时候了!

    '1' 董大用,字仰山,辽东籍,泰州人。顺治初,任赣州镇中军官。金声樵叛,围城数月,石米五十金,大用预储米数千斛,尽以饷卒赈民;时乘间出兵奋击。围解,以功升广东总兵,予世职。调守海澄,宣布威德,海上归附者甚众。 康熙中乞休,入籍泰州。屡岁水涝,大用捐银米以赈,活饥民百余万口。又修建学宫,葺复海阳楼。(泰)州人德之。(。。)

第二百一十一章——父子辩前路() 
父子二人说到了如何安身立命、再图大业,各自心照不宣,打起了静坐。

    胸怀大志的海澄王郑世森自从顺治三年以后,就对间接害死自己生母的所谓“父亲”有了无法言表的厌恶与不屑,突出的表现,就是郑世森在郑芝龙降清后不久,写了一封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教父篇”家书:“我家本起自草莽,玩法聚众,朝廷不加诛,更赐爵命。……今既不能匡君与难,至宗社坠地,何忍背恩求生,反颜他事乎?……惟大人自爱,勿以成功为念。”由此可见,当时的儿子是站在道义的绝对制高点上的。

    可惜世事无常,随着清廷在小贝勒爷玄烨的授意下玩了一套“尊故明、封二王、报母仇、共攘外”的组合拳,郑世森最终却恰恰碍于“大义”,不得不委身大清。什么是大义?忠君事主是大义,孝顺父母也是大义。可千万不要小看“孝顺”这两个字,其实孝子好当,顺子难为!

    去年年底,风尘仆仆的父亲优哉游哉进了漳州城,却先送上了清廷慷慨交出的一干当年戕害生母田川氏的人犯,接着又宣读了清帝顺治祭拜故明王朝和崇祯皇帝的祭文,进而拿出一封密旨,说是对他郑成功信赖有加,敬佩不已。若是他“延平王”肆意而为,置东南外海台湾全岛被红毛西人占据而不顾的话,人家福临愿意先化干戈为玉帛,合力拿下中国人自己的孤岛。而后再真刀真枪来争夺一下中原共主、华夏君王的宝座。

    如此一来,郑森还真是被逼无奈、扼腕就范!

    为何就范?一则,害母凶手就在眼前,堂堂七尺男儿若不挥刀结果了他们,怎么对得起娘亲的在天之灵?但如果杀了这些人犯而不是送回去请清帝福临处置,那就等于承受了福临的这份情谊。

    二则,父亲当众宣布清帝的祭文,摆明了故明的历史地位,以及大清的正统继承位置,一下子就把江南许多遗老遗少的心收拢了不少。既然承认了前明的地位。华夷之辨的观点也就可以推而使之了。

    三则。一纸密旨更是诛心!你郑森若是在纠缠于前明旧臣的名分,就会被人说成是贪恋什么延平王,而不顾台湾国土沦丧西人之手。即使大家还以为满清是夷人,但西来之人更是夷人不是?况且汉化程度整体尚且远不如满人!

    但即便归顺了清廷。郑世森也还是未曾心服的。在他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掩盖不了娘亲被害的愤怒。以及王道正统的大义!满清朝廷,在这两点上,与他自始至终都是解不开的仇恨。郑世森始终不能理解。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会要归顺清廷?得以鸟飞笼外、南下归闽之后,为何还要死心塌地做那个大清的什么亲王?

    今天父亲终于在九个月的观察、思索之后,第一次当着他的面谈及了最最深邃的问题——郑氏家族向何处去?我郑氏海商集团的前路何在?

    其实答案在郑世森心中再明了不过了——你老人家彻底归隐好了,把手下的一群旧臣统统甩给我来打理。对那些有真才实学又终于自己的,自然好生任用。至于那些首鼠两端、死忠大清的无耻汉奸,一个不留统统杀掉!首当其冲的,就是该死的施琅、施尊候!

    而老谋深算的同安王郑芝龙,也早就慧眼识珠地看出,他和长子郑世森长期共处一地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不仅仅是因为厦漳泉地区的故有条件所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郑氏海商集团内部的派系斗争无法消弭。思索了好几个月之后,直到今日才结合者二儿子从京师里带回来的最新“情报”,拿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解决办法。今夜这个小小的家庭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父子二王如何相处!

    “为父的应对之策,其实分为留守之策、东进之策和南下之策。”终于,郑芝龙在重新权衡了一边自己的策略,确信绝无疏漏之后,这才开口说道。

    “儿子愿闻其详!”

    “留守之策,其实就是我们必须牢牢将福建老家掌握在手中,无论将来情况有何变化,厦漳泉三地、尤其是金厦之地,绝不能拱手相让。只要面向大海、背靠闽中,我们郑家就能屹立不倒!”

    “父亲高论!”

    “东进之策,乃是顺应朝廷允诺,早日跨海东出,收复台湾。如此一来,闽中流民可以多多引入台湾,勤事稼穑、多行海运。闽台两地,隔海相望,互为引援,即使朝局上面的风浪再大,我们进可以登闽境沿海,退可以闭台湾全岛,左右不失为自保之策。”

    “父亲妙计!”

    “南下之策,实为我广收人脉之长久之计。数百年来,闽人多行海,十之七八失去了南洋,尤以吕宋、爪哇等处殊为壮观。说是吕宋、爪哇,你我都清楚,那里早就被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所占据。小吕宋'1'城被改为马尼拉,椰城【雅加达】被改称巴达维亚,却都是华民居多……”

    “父亲难道是要取而代之?”

    而立之年的郑世森还是忍不住抬起了头,睁大了一双疑惑的眼睛望着比自己整整大了二十岁、已经五十开外的父亲。关于这一点,郑世森的确是不像前两条那样早就猜中。

    “呵呵,森儿睿智啊!我等若是收复台湾、占据南洋,这海运之事,舍我郑家其谁?”郑芝龙志得意满,很是被自己打动!

    “……”郑世森却没有言语,沉默良久。

    “哦,森儿,你以为有何不妥?”郑芝龙真的有些不满了,却忍耐着小心发问。

    郑世森真的很不满意!如果说留守与东进,都是在华夏故国的土地上给清廷统治打下了一个大大的楔子。假以时日自然会撼动其根基的话,这南下之策却与他的“复国大业”大相径庭、背道而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