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哉大明-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军户中,又分为兵士和军官两类。

    兵士每人赏官田五十亩,条件是当兵到老(六十岁),每代只需有长子一人服役,次子以下作为“余丁”作为补缺。

    这五十亩地,也要纳粮,标准是每亩二斗四升,作为军粮军饷。

    军官每人封一个“世官”,最高是指挥使(正三品),下面依次分为九等: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和镇抚,各有官阶。

    这就是所谓的“世袭某某官”的由来。

    抗倭名将戚继光是凭借“世袭指挥佥事”,而以十六岁的年纪,荣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之职。

    指挥佥事,那可是正四品,而且是“实职”,不是空有无用的“世袭”大帽子……十六岁的年纪,啧啧!

    所有的军户,都居住在遍布全国、指定地区的“卫所”内。

    指挥使是卫所的最高指挥官,每个“卫所”通常有五千六百名世袭的官兵,卫下面有五个千户所(设正副千户)、每个千户所辖十个百户所(设百户、试百户)、每个百户所辖两个“总旗”,每个“总旗”含五个“小旗”(设镇抚)。

391。第391章 韩城人物1() 
    除了地方部队之外,另外有直属于皇帝陛下的“亲军”。亲军在洪武年间共有十二个卫,其中护卫宫禁的“锦衣卫”最为重要。明成祖把亲军扩充为二十二卫,称为“上二十二卫”。

    这些皇帝的“亲军”,除了锦衣卫兼有“缉捕奸佞”的重任,更重要的职责是拱卫京师的安全,以及皇帝出行时随扈左右,其他的用处实际上并不是很多。

    地方军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

    卫军配置於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

    边兵是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部队,配置於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九个军镇,史称“九边”。

    民兵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这些个所谓的民兵,成分很杂,名称也不一。内地称之为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西北边地称土兵。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此外,还有不同行业和阶层组建的矿兵、盐兵、僧兵(少林兵﹑五台兵)等,遇有战争,这些不是兵的兵也常被召出征,战争结束,他们就仍回原址。

    刨去那些民兵什么的不管,只是这些吃朝廷军饷的所谓的正规军,其数量也是足够惊人。若是彻底做一个改变的话,那至少得有数百万人的生计受到影响。因此,若是事先没有一个妥善的安置办法、并且能够确保不打折扣地施行的话,绝对又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在民生没有一个大的改观之前,在大明王朝的经济没有恢复元气之前,在大明王朝的内帑没有充足之前,皇帝陛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改变现有军制的尝试。(。。l

    不做改变现有军制的尝试,并不就是说不做相应的准备。

    谋定而后动,“多算胜,少算不胜”……若不然,如今在大明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坚壁清野措施之后,后金已经是这样一幅苟延残喘的模样,皇帝陛下如何就不起兵大加讨伐呢!

    实在是因为就目前大明的这些所谓的精锐,守城尚且勉强,若是要指望他们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并一举将后金彻底消灭,皇帝陛下心里也实在没有什么底气。

    还是得一步一步地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无益于改变目前的现状。

    ————

    关于军校选址的原则,皇帝陛下与徐光启倒是不谋而合。

    既不能地处繁华,又不能完全闭塞,既不要人口过于稠密,又不能人烟过于稀少……反正是既不能太过热闹,又不能太过冷清。

    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操持陕西赈灾,因此徐光启基本上走过了陕西的各个县域,所以对各地的环境等情形都比较熟悉。当皇帝陛下垂询,大明的第一所军校安放在那里合适的时候,徐光启马上就想起了韩城。

    韩城县属同州治下,在同州的东北方向。韩城县基本就在陕西与山西的交界处,往东隔着黄河与山西相望。北靠宜川,南接合阳,东隔黄河与山西乡宁、河津、万荣相望,西与黄龙毗连。

    韩城的西面有坐山,叫梁山。梁山还有令一个名字,就是吕梁山。韩城还濒临黄河。东北方向有坐龙门山,夹河对峙。

    吕梁山南北延长约八百里,中段称关帝山,为一拱形隆起,山体宽大,气势十足。

    受放射状水系分割,吕梁山的相对高度超过千米,主峰海拔近三千米。吕梁山北段分为东西平行的两列,东为云中山,西为芦芽山与管涔山,中夹静乐盆地。不少山峰也是接近三千米,为桑乾河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

    吕梁山的南段山势降低,大概在一千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山势在西南端转为东北东向,这段山脉相对独立一些,因此也就单独有一个名字,龙门山。

    黄河切穿龙门山,形成峡谷和著名的壶口瀑布,气势滂沱,观之令人心潮澎湃。

    韩城向南可以到郃阳,再前行可至省城西安。向北可至禹门口。这两个方向,都有大路可通。至宜川虽然中间有大山阻隔,可也有两条山路可通。

    自长安至榆林镇的粮道,即通过韩城。境内县城至四乡各镇、大些的村庄,均有可行大车的官道,交通比较便利。但是,山区的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当然了,在这个时代,不只是韩城,其他地方的山区,能够有条道路可行,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就那个时代的施工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指望修建隧道或者盘山公路什么的。

    有明一代,韩城曾有递铺驿道和饷道。成化初年,就已经有重兵驻守榆林了,为保证军需供应,陕西东路之运,则取道同州、郃阳、韩城、宜川、延长、延川、清涧、绥州、米脂,直抵榆林。这条道路,便是陕西东路饷道。

    韩城的邮驿,急递铺在治门之右。

    ————

    皇帝陛下看过徐光启呈递上来的有关韩城的资料,也觉得很是满意。

    有山有水,便于训练;大道可直通绥州、榆林,便于在边关示警时疾驰支援。而且韩城的经济一般,建校以及此后的维持费用也可以压到最低。

    最为关键的是,因为临近陕西边界,韩城还相对封闭一些,不像是凤翔、延安等地南来北往的行旅货商不断。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最好,起码能够保证不太会受到外界的注意,也不太会受到干扰。

    因为皇帝陛下一行是轻车简从,因此尽管是从遥远的张家口而来,可还是早于约定的日子、先徐光启一步到达了韩城。

    到了之后,没有见到徐光启,皇帝陛下认为肯定是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住了,因此他就并没有多么着急,更没有惊动地方官府,只是带领着自己一行,到徐光启提到的几处初选的地址,走马观花地实地考察一番,也权当是走马观花,观光游览了。

    韩城这个地方别看相对闭塞,可也不妨碍它人杰地灵,诞生了许多有名的人物。

    最有名的一个,当之无愧地属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了。

    司马迁是韩城人,西汉时,韩城是叫做夏阳。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后来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入仕后初任郎中,奉使西南。武帝元封三年(前一零八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自成书以来,就成为无法逾越的标杆,千多年来就一直屹立在华夏人的心目中。

392。第392章 韩城人物2() 
    除了大名鼎鼎的史迁,韩城还出现了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他就是张昪。'求书。Qs'

    张昪不是本朝人物,而是出生于北宋时期,并且经历了大宋由盛到衰的过程。

    他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零一五年)高中进士,后来的官路倒是亨通,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最后以太子太师致仕。

    张昪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政绩”,因为他为官之时乏善可陈。可在致仕之后,他却因为一首“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而让自己跻身于华夏历史的名人殿堂。

    这首词是难得的好词,摘录如下,诸君共享: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天际客帆高挂。门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

    说实话,皇帝陛下自己平时很少吟词作赋,前世更是未曾有过一首的“习作”,而喜欢的诗词歌赋也不是很多,可这首“离亭燕”却是他的最爱之一。

    此次有幸来到他所喜爱的作品之作者的家乡,他自然是兴味盎然地游览观瞻一番。

    其实,说是游览观瞻,可因为张玉等人总是小心翼翼,越是人迹稀少的地方,他就总是如临大敌,皇帝陛下虽然也知道这就是他们的职责,无法苛责,可也无形中淡了许多兴致。

    好在还有三位易过装扮、且能够双手都可以将手铳玩儿的上下翻飞、准头也极其精妙的“贴身护卫”伴随,游览过程中也可以逗逗趣儿,夜间的时候,又可以亲临那一对(是对,不是队)一对又一对的、或丰或盈、或圆润或挺拔的白白的鸽子,在身边不停地萦绕,多少也减轻了旅途的寂寞。。l''

    可是,因为心里始终挂念着那件大事,总是希望能够尽早开始,所以仅仅在两天之后,这样的趣味也对他丧失了吸引力。因此,当得知老臣徐光启不顾年迈,竟然连夜向韩城急急赶来时,皇帝陛下就再也待不住了。

    ————

    虽然陕西的整个赈灾都已经过去,但因为也正处在收尾阶段,因此各处的事务一时还不能就此彻底罢手。这其中的很多事情,本来是无需老臣徐光启亲力亲为的,可他觉得受君之命,贵在善始善终,免得事后留下尾巴,或许就让那些觊觎着什么的人觅得上下其手的机会,给自己的陕西赈灾造成终生的遗憾……因此,只要是能够抽得出时间,他还是不遗余力,亲力亲为。

    但是,徐光启也并没有将与皇帝陛下约定之事忘却。他算好了日子,一路巡视着各地的收尾工作,一路就向着韩城方向而来。此前,为了安全起见,他也在暗中也是派了大量的锦衣卫,潜入了韩城。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合作,徐光启与京城派来的锦衣卫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默契。随着赈灾的逐渐结束,已经有很多锦衣卫因为返京、或是其他事务而陆续离开了陕西,可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员要等到赈灾事情彻底收尾之后,才能离开。

    徐光启派锦衣卫潜入韩城的最主要目的,首先当然是为了肃清地方,预先为皇帝陛下的驾临,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若是出现了差池而惊了圣驾,即使有着精悍的随身护卫,可做为地方上预知皇帝陛下驾临的为数不多的人,徐光启即便是立有绝大的功劳,恐怕万死也难辞其咎。

    这些自京城而来的锦衣卫,虽然基本上都曾或近或远地见过圣驾,但若是对于独自一人出现的、忽然之间就“年长了十岁的”(易容过)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