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哉大明-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布置火炮阵地的训练,是在发射炮弹之前的事情。要说起来,这些事情,那可就更接近实战的意味了。

    一般情况下,两门十六磅和两门十二磅火炮,是要布置在中间位置的,用意肯定是打击敌方正面突击的企图。中央突破,是每一个战场上的将军所最为得意、也是最为酣畅淋漓的进攻方式,对地方的打击也是最为彻底。

    那些侧击、侧面骚扰、背后偷袭等等,无非是为中央突破创造条件,尽最大努力使对方的中央阵势出现松动,为最后的突击制造机会。因此,绝大多数临阵指挥的将军,都不肯轻易将自己的精锐过早地投入战斗,一方面是要做为关键时候的从中央突击地方阵地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要防备对方的突击。

    所以,做为拥有最大打击力度的两种重型火炮,也肯定是要摆在中间位置的。

    剩下的八磅和六磅火炮,展开的方式和位置就有所不同了,那是要按照想象中敌方的各种阵势,来进行具体的布置。具体来说,也无外乎水平摆开、或是递进摆开两种最主要的形式。

    水平摆开的阵势很好理解,就是在重炮的两侧,直线展开两种轻型火炮,区别就是间隔的距离,以及八磅和六磅火炮在左右两侧的搭配的不同了。

    这些都没有一定之规,都是要根据实际的地势地形、以及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当时的实际情势,再做出具体的应对。'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他们平时要做的,或者说他们平时训练的,就是将几种阵势,在需要的时候都能够熟练地展示出来就可以了。

    递进摆开也不难理解,就是成前后两排、或三排展开。因为目前一个炮营的火炮数量不是很多,因此多半是以两排居多。这种阵型,多半是依据交战时地形的限制、而无法充分展开打击力量才采取的。当然了,递进摆开时,是要采取犬牙交错的方式。

    阵型确定、自己火炮所处的位置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安家”了。

    用炮手们的话来说,就是挖灶……就是用那种前头是弧形的铁锹,在最短的时间内,挖一个宽度超过火炮轮子、前后都有一定坡度的坑,用意是便于卸掉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

    这样的土坑,根本不成其为锅灶,但是若是在战场之上双方开战之后、而暂时还轮不到他们火炮“发言”、或是已经“发言完了”而又不能马上“退席”的话,他们炮手可是要躲进这样的坑中,来躲避箭矢的。

    大家都围坐在一起,不仅躲避箭矢,而且能够抱团取暖,这就是他们为此取名“灶”的“本意”。而有了灶,大家又都团聚一起生死与共,因此,这个坑,也就叫做“家”。

    这是在平地上,阵型什么的还可以讲究一下,若是在高低不平的山地,再若想按照什么既定阵型展开,可就有些枉费心机了。而在实战中,什么样的地势是都有可能遇到的,总不能因为地势的原因,就回避交战吧。

    当然了,若是能够选择的话,最好还是选择一处对本方有利的地形,这是肯定的,可很多时候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尽可能地各种地形地势都要有所尝试,这样到了实际的战场之上,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妥善应对。

    如此的训练,在这十几里的路程上,谭千户一共选择了五处。出发前,参军部对他们的要求是三到五处,谭千户是按照命令的上限来执行的。

    中间经过五次几乎同样的折腾,三天时间能够完成,这个速度应该说是比较快的了。

    如此说来,谭千户如此安排,并非有意折腾,并非是看着手下别扭,非要将他们每天累个半死,他自己才感到舒坦。说实话,他这样做,一方面是秉承了参军部的指示命令,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从战场上总结得来的经验使然。

    因为战场之上的情势瞬息万变,你方的阵势摆开,对方可不一定就按照你方安排的套路走……或者对方在吃了一次亏之后,肯定也会随机应变,改变自己的某些策略,攻击的方向、矛头也会随之改变。

    那么,别说是一个炮营只有那么十几门火炮,就是几十、上百门的火炮,若是无法移动的话,那威力再大,也会变成“死子”,对方只要想办法绕开,这些“死子”恐怕就会有变成“弃子”的可能。

    如此,大明新式炮营所具备两个“快”之一“移动快”,就有了充分发挥的机会。或者毋宁说,新式炮营致力于移动迅速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战场之上能够激动灵活地调整阵势,以应对随时可能、或者说是注定要发生的变化。

    就这么一路训练,一路前行,宁远城就在眼前了。

    ――――

    似乎是算计好的,谭千户率领着他的新建炮营到达宁远城的时候,皇帝陛下的圣旨也几乎同时到达。

    前来传旨的,是一名叫做薛震的锦衣卫副千户。

    蓟辽总督孙承宗,率领着一众文武,摆开了香案接了圣旨。

    皇帝陛下的圣旨上,并没有提及即将开始的这场战事,而只是兑现此前的奖赏诺言。

    因为要核对每个人的斩首、缴获等功绩,而这些事情又着实费时费力、而且还绝对不能马虎,否则很容易引起纷争。所以,大战都已经过去一些时日了,统计结果才终于出来。

    在圣旨中,皇帝陛下在表彰了将士们不畏艰难,勇于战斗的精神之后,又勉励众将士继续为国效力,朝廷一如既往地不吝封赏。

    最后,就是对有功人员的封赏名单。

    根据大明王朝的规定,凡交锋之际突入贼阵、透出其背杀败贼众者,敢勇入阵、斩将搴旗者,本队已败贼众、能救援别队克敌者,受命能任其事、出奇破贼成功者,皆为奇功;齐力前进、首先败贼者,前队交锋未决、后队向前破贼者皆为头功。凡建立奇功、头功,其亲管头目即为报知,妄报者治以重罪。行营、下营之时擒获奸细者,升赏准头功。余俱次功。

    这是总的原则,具体到实际的案例中,还是多以前线的最高将官所上报的奏折为依据。

    这份封赏,都是根据蓟辽总督孙承宗所上报的奏折,又经过核实制定的。

第413章 梅花那个三弄1() 
    孙承宗,皇帝陛下倚为股肱,也是目前大明在辽东的最高长官,他的一些决定,朝廷都要尊重。因为,对于辽东诸多桀骜不驯的总兵的领导者,若是皇帝陛下不为其树立起足够权威的话,所谓蓟辽总督恐怕马上就会成为光杆司令。

    因为要当场宣读封赏名单,因此时间就有些长。但是,因为事关几乎每个在场辽东将领的封赏多寡,因此现场这些平时都是桀骜不驯的将领们都是非常的安静。

    不仅如此,虽然现场并不是嘈杂,可随着圣旨中提到人员一声声的“谢主隆恩”,气氛却是越来越亢奋。

    待薛震将圣旨宣读完毕,孙承宗率领着众将官山呼“谢主隆恩”之后,底下的将官们,就开始了相互之间的恭贺道喜。

    “老弟,恭喜又荫了一子,”

    “老哥,赶紧给嫂夫人送个信儿吧,嫂夫人不知要多么高兴呢!”

    这是他们以战功,获得了封妻荫子的荣耀。

    更令那些下层校尉和普通兵士感到振奋的是,朝廷此次的封赏,全都落实到了人,这就免除了百户、千户,甚至参将游击总兵们从中克扣的可能。

    而且,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孙大帅蓟辽总督的位子恐怕还要坐下去,因为上面有皇帝陛下的强力支持,这是最主要的方面。所以说,只要还是孙大帅坐镇辽东,以后他们只要奋勇杀敌,只要好好表现,就肯定能够得到应有的封赏。

    况且他们也都看出了苗头,虽然孙大帅一直没有透露口风,可是大家也都是明白人,这不断充实而来的粮食和军辎,陆续补充的新兵,对了,这刚刚到来的新建炮营,以及现在就在准备歇宿的房屋和训练场地的、据说马上就要开赴辽东的两营新式火铳兵,无不预示着另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好了,等着吧,封妻荫子的好事儿咱也可以……等真正到了战场上,谁是好汉谁是孬种,那可就比比看了……”大战尚未开始,明军兵士的求战欲望就已经逐渐高涨起来了。

    下面的人相互恭贺,心中转动着各种心思不提。

    孙承宗站起身形,将传旨的锦衣卫副千户薛震引到附近一旁的屋舍内,那意思是要稍微一座,叙叙话,然后马上摆开酒宴,大家好酬酢一番。

    “大帅,可否寻个方便之处,皇上还有事交代……”而薛震却表示不忙,因为他还有事情没有办完。不过这件事情很是机密,他的意思,是找个安静的地方,他好再行相告皇帝陛下交代的事情。

    “如此……请随我来,”孙承宗听薛震如此说,就把他引向距离远些的一间屋子。

    附近的这间大屋,里面虽有已经备好了一些茶点,可也有三五陪客在那里等候。而且他看了看手下的众多将官,正在喜气洋洋、纷纷攘攘的喧嚷不休,可在这种场合,似乎也不太适合将他们冷言冷语地统统赶出院子去。

    孙承宗一侧身,右手示意,薛震也是一拱手,两人就一前一后地朝那间屋子走去。

    等到进了室内,揖让落座、侍卫上茶、然后退出之后,薛震将一个厚厚的封套拿了出来。

    “这是皇上特意交给孙大人的,因为事关机密,请孙大人务须慎重,全盘计划也只能有孙大人一人知晓,”薛震一边说着,一边将封套递给了孙承宗。

    “哦,是……终于要开始了,”孙承宗高兴地说着,拿眼看向薛震。薛震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孙承宗接过封套,并且似乎是不经意地瞄了一眼,封套的封口完好无损。他按捺不住,一边伸手示意薛震喝茶,一边就马上打开了封套,取出里面厚厚的一摞纸张,埋头看了起来。

    此前皇帝陛下只说是要他们抓紧时间休息调整,粮食军辎后方会及时予以补充,要准备对后金开战了。可是,如何开战,何时开战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皇帝陛下曾经征求过他的看法,他也把自己的想法如实上奏,可此后也暂时没有了下文。

    此时此刻有密旨到达,应该就是皇上的进兵方略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应该是有的忙了。

    不过,就是再忙,孙承宗也喜欢。

    ――――

    孙承宗和辽东众将士要忙上一段时日了,而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接下来却是相对的轻松惬意。

    所谓的谋定后动,差不多就是这番的写照。

    将辽东战局通前彻后地梳理清楚,就能够体会大明与后金这一对对手如今所面临的截然相反的境况。

    由于刚刚度过了惩处阉党和陕西赈灾两道难关,而且其后的惩治奸商好歹也是有惊无险,对后金实行的坚壁清野之策也已经逐渐展开,并且在慢慢发挥着效力、或者说在慢慢彰显着威力。

    所以,对于大明来说,虽然现在还无力给对手以摧枯拉朽般的重击,可后金若想再似以前那样,肆意侵掠大明、蹂躏大明,至少在最近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