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无敌之大唐-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无敌连忙制止,不让他继续说下去,推说已安排好了人手,即日就将开动。并称为人子孙者替祖先修建坟茔,岂能假手于人?

    崔刺史悻悻,没捞着为赵无敌修建祖坟的大事,不免有些失望。可转眼间就换上一副笑脸,摸出一份朝廷的公文,递给了安侯爷。

    赵无敌打开一看,却原来是宗正寺和户部发来的公文,让扬州刺史负责给安侯选择修建侯府的地址,并准备材料和人手,不日将有工部大匠前来,主持修建侯府一事。

    户部是武承嗣的地盘,按照他的习性,必然会从中作梗,搞各种小动作,不会让安侯爷的府邸顺顺利利修建成功。

    可前番武承嗣因为诬陷赵无敌盗马一事触怒了武后,将他痛责了一番,并禁足在家,被“称病”了,一连多日不曾出门,以至于得到给赵无敌修建侯府的消息时,已为时过晚,想使坏都来不及了。

    户部只有调拨钱粮的权利,可此番给赵无敌修建侯府的花费,并不需要从神都拨付,武后指令直接从扬州库中给付,不足之处由扬州府自行筹措,待到扬州赋税征收时从中抵扣。

    也就是给赵无敌修建侯府的钱粮,根本就不用经武承嗣的手,至于如何修建,那是工部的事,不牢他费心,可把他给气坏了,直接吐了一口老血,继续称病在家。

    赵无敌受封安侯,不能没有侯府,这是朝廷的礼制,可由不得他推辞。而且,就连占地多广、修建多少间屋子、屋脊多高,甚至是大门开几扇、门槛多高,都不用征求他的意见。

    他是开国侯,按照大唐礼制自会替他修建一座侯府,且一切都有定制,而此番由于武后的介入,强行给予了各种恩典,估计这座侯府修建成功后,就算是比起公爵府邸也不遑多让。

    如此也算是僭越了,可谁让武后愿意吗?她老人家金口一开,试问今日之朝堂,谁敢质疑和反对?

第559章 侯府牵人心() 
武后一言而决,着令政事堂行文,户部出钱粮,工部出大匠前往扬州坐镇,扬州衙门负责征召劳役,给安侯修建一座侯府。

    按照大唐礼制,赵无敌作为一个开国侯,由朝廷赐下一座侯府,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可问题是,武后要建的这座侯府可不简单,以至于工部搬空了自大唐立国以来为各位侯爵所修建府邸的样本,都没有一张能让武后瞧上眼的。

    她老人家连连摇头,脸色也越来越冷,凌厉的眸光扫过负责建造的工部侍郎,并乜了一眼想插话的宗正寺卿,强大的气场表露无遗,让人们一下子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宗正寺卿是一位李唐的嗣王,并非出自高祖血脉,论血脉传承和辈分算是高祖的同族侄儿,武后也要喊他一声堂叔。

    可他本是李唐皇室的支脉,搁如今都过了好几代,越发地疏远了,就他那个不着正统的嗣王身份,满朝大佬中就没人拿他当皇室子弟看待。

    可也正因为如此,武后才看上了他的出身,将他从旮旯里给扒拉出来,委以重任,出任宗正寺卿,管理皇室子弟和勋贵事宜。

    在这件事情上,不得不佩服武后独到的眼光和高明的手段,就连老狐狸房遗则听了,都叹息不已,以至于一连多日郁郁寡欢,愁眉不展。

    他对李唐的未来感到越发的悲观,不得不承认,只要武后在一日,就绝无可能恢复李唐的荣光,让李家子弟重掌乾坤。

    他在夜间独自灌着烈酒,对着清风明月嚎啕大哭,其情其景,闻者无不落泪。

    宗正寺卿自然知道他是如何上位的,怎么敢忤逆武后、触她的霉头?

    在武后的眼里,他不过就是一个泥胎,因为武后需要一个人坐在宗正寺的位置上,而且这个人必须是皇室中人,可高祖子孙虽然众多,却都不合她的心意。

    她翻烂了皇家的玉碟,将高祖子孙一个个在脑海中过滤,最终却一一排除,终究是无一人可用。

    最后,她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人将宗庙中供奉的李唐族谱给抬来,在其中找到了一个破败的皇室子弟,也就是如今的宗正寺卿。

    武后看到他的名字时,一眼就认定了此人,认为他是宗正寺不二的人选,无人可以取代。

    此人是高祖同族兄弟的儿子,在李唐起事之前,其父与高祖一房并不亲近。

    就是起事以后,也不曾随高祖征战天下、讨伐群雄,不过,却在乱世中守护着祖宗的坟茔,避免了被宵小破坏,因此,在大唐立国论功行赏时捞了一个郡王爵位。

    大唐以武立国,最是看重军功,对于这样一个看守祖坟的镇墓兽,是不怎么受待见的。

    老郡王故去后,长子袭爵,被降为嗣王,且一直困守太原老家看守祖坟,渐渐地被人遗忘。

    常言道,人走茶就凉,更何况是一个破落的皇族远支?

    在武后打压李唐皇室的大势下,人们纷纷跟风,且很有眼力劲,从神都到太原,所有的官员似乎都遗忘了,还有一个嗣王在看守李唐祖坟,就连俸禄也不能按时发放,日久天长,难免越发地破败了

    一个生活困顿的皇室破落子弟,终日里为一日两餐而蹙眉不展,还能指望他对李唐有多少归属感?

    可这样一个破落的皇室子弟,却正符合武后的要求,将他从太原提溜到神都,担任宗正寺卿。

    武后的行为并非是出于恩典,也算不上慧眼识英雄,一切都是为了寻找一个于李唐皇室离心离德的宗正寺卿,从而为她所用,替她抵挡李唐皇室子弟的怨怼和天下人的不满。

    可这又如何?只要能让他从烂泥坑中爬出来,脱离困顿的生活,那么被人利用一下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李唐江山和他离得太远,就是再过一万年也轮不到他这一支坐皇帝。既然如此,何必为了他人的江山,而放弃到手的荣华和富贵,不如放手,投入武氏的怀抱,也许还能做一个从龙之臣,在新朝谋一个肥缺。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忤逆武后、反驳她的旨意?

    于是,武后指定了一份公爵府邸的图样,作为给赵无敌建造安侯府邸的样板,并指示要结合江南园林风格,力求完美。

    至于所费钱财,工部无需考虑,自有扬州府库拨付。不过,所营造安侯府若不能让安侯满意,嘿嘿,一应人等全部流放岭南,去与树上的猴子作伴。

    对于武后的蛮横,满朝文武早已领教多多,工部尚书不敢怠慢,第一时间派出了大匠,带着几大车图样,快马加鞭赶到了扬州,找到了扬州刺史,立马就要去安侯老家实地查勘。

    可此时安侯爷还在大河上漂流,崔刺史可不敢自作主张。另外,上次扬州折冲府折冲都尉张翰的孙子那件事,可把他给折腾坏了,至今心有余悸,再也不敢在安侯爷不在家时领着“外人”去打扰安侯爷的家人。

    直到安侯爷衣锦还乡后,招待了乡邻,翌日,崔刺史方才敢领着心急如火的工部大匠前来拜见。

    崔刺史本想表现一番善意,替安侯爷修建祖坟,被拒绝后只好转回主题,称奉旨替侯爷营造侯府。

    对此,赵无敌再也无法拒绝,也用不着拒绝。作为一个大唐开国侯,一家子住在几间茅屋和瓦房中,也的确太过寒酸,与身份不符,且易为人诟病,指责其沽名钓誉,别有用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赵无敌可不想当那出头鸟,成为整个勋贵圈子的公敌,那样将成为众矢之的,从此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他不想陷入武周取代李唐的敏感时刻,也是为了实现对前身的承诺,方才拒绝了封赏,回归乡里,但却并非是看淡了世间的荣华,有心长相隐居世外,不问世事。

    而且,他赵无敌对世间的浮华不在意,可对于窈娘、鸢儿和沫儿等人,自小受尽了苦难,而今有能力让她们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也是一种慰藉。

    崔刺史见安侯爷没有再拒绝,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下了,匆匆告罪后,自去和工部大匠相商,筹备建造安侯府邸一事。

第560章 美好的想法() 
绵延数百里的龙山,在碧波荡漾的月落湖衬托下,越发地显得秀美,一如江南的女子,虽不妖娆,但却柔媚如水。

    在这山与水之间,应工部大匠的强烈要求,崔刺史给划定了一大片地方,用作建造安侯府邸。

    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所有军户全都被迁移出去,另择他地安置。人们世代定居于此地,虽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可久而久之已有了深厚的感情,不忍离去。

    这里有他们洒下的汗水与血,渗透进黄土中,与他们的血肉相连,将他们的神魂都牵绊了,且祖宗坟茔俱都在此,若就此离去,莫非要将祖先遗骨一起迁移?

    而且,自古以来都是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人不如无,徒呼奈何!

    人,一旦离开了家乡,就成了无根的浮萍,一浪起、只能随波逐流,不知将飘零到何方?

    军户们一起商量良久,也商量不出一个好办法。崔刺史已三令五申,是天后圣意要给安侯爷修建府邸,而此地就是侯府的选址之地,他们必须要立即搬迁,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而且,若迁延时日,耽误了给安侯爷修建侯府,将以抗旨论罪!

    天后圣意,就是天威浩荡,如雷霆滚滚,彼等不过小小军户,任何能够抗衡?

    天后一怒,风云激荡,电闪雷鸣,瞬间就是天翻地覆,区区数百军户,无疑将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人们无奈,面对不可逆转之局面,只能选择逆来顺受,准备迁移他乡。

    窈娘得知此事,于心不忍,祈请赵无敌为乡邻做主,可另行择址修建侯府,从而让乡邻们能留在此地,不用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

    赵无敌思量片刻,摇摇头道:“此乃天后圣意,不可改变,且吾家祖宅在此,岂可易地修建?”

    就在窈娘满心失望,眼中水雾弥漫时,沫儿提醒道:“郎君受封安侯,不是有采邑吗?乡邻不过数百人,何不将他们纳入食邑内,也可多做照拂,让他们不至于太过艰难。”

    赵无敌眼神一亮,点点头,朗声道:“不错,本候食邑千五百户,实封八百户,采邑之地就在海陵县也就是如今的安县,但却并未划定采邑之地,送来户籍,如此本候可提请将乡邻数百人划到本候名下。

    至于土地”

    侯府将占去大片土地,另外,赵无敌作为开国侯,将有大片的职分田和永业田,包括水田、旱田和山地等,可龙山脚下却土地贫瘠,别无多少可耕种的田地,远不够他的封地,哪里还有多余土地再分给这些军户耕种?

    赵无敌还想到了一个问题,乡邻们都是军户,按户出人进入扬州折冲府中从军,而朝廷也赐予一定数目的土地,供其家人耕种,且不收赋税,不服徭役。

    可以说军户是一群特殊的存在,他们同意耕种劳作,但却不是农人,不缴纳赋税,差不多算是自给自足。

    这样一来,按照大唐律法,军户并非农人,也就无法成为勋贵的封地之民,倒让他为难了!

    赵无敌将心中所想对窈娘和沫儿等人说出,窈娘是个乡野村姑,哪里知道朝廷的法度?而沫儿虽在边军中长大,对军中之事知道不少,可对朝廷之事同样是一无所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