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本纪-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明可真是只收了一万两银子啊!

    这区区一万两的银子,又怎么能抵得上他秦明天津守备的实缺。

    所以当东厂再次找上秦明时,正在京城候缺的秦明,就乖乖的把林家召了出来。

    海宁林家是浙江有名的一个商业世家。林家从事商业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蒙元时期。

    林家是大明一个最典型的商人家族,他们从没有忠于某个朝廷的打算。

    蒙元时期,林家忠于蒙元,但与反元的各路义军也没少做买卖。

    张士诚称王,林家就忠于张士诚。

    等到朱元璋吞并了张士诚,林家又改投了大明。

    当然,无论林家投靠谁,他们的生意对象都依然还是所有人。

    在乱世中,林家把他们圆滑的商人本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这让林家在元末明初的乱世中顺利存活下来。

    但也正是因为林家这种明显的商人属性,让他们在大明洪武朝遭到了极大的压制。

    在朱元璋的压制和清算下,林家可谓是元气大伤。

    靖难后,大明慢慢放松了对商人的管制,林家才又重新发展起来。

    历经大明上百年的承平时光,林家已恢复了元气,实力甚至更上了一层楼。

    可林家没想到,他们最大的劫难就这么悄悄的到来了。

    天启五年十一月十九,来自京城的缇骑突然出现在海宁,以谋逆的名义将林家直接查抄。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

    无数士绅无不瑟瑟发抖,谈东厂而色变。

    这还是大明首例由东厂缇骑直接破家的案例。

    东厂这次破的,还是一个传承数百年的地方大族。

    以往,东厂就是再嚣张,抓人破家至少也会先知会地方官府,再由地方官府出面下手。东厂番子在其中,其实就是起一个钦差督办的作用。

    此次,东厂竟然连地方官府也瞒了过去,直接自行动手拿人破家。

    也正是如此,林家竟然到死都没有得到丝毫风声,直接就被东厂举族拿下。

    魏忠贤的东厂,这次表现的太可怕了。

    事关自身安全,天下士绅又怎么能不闻风色变。

    至于林家的谋逆罪名,在天下士绅眼中,那不过是魏忠贤随意网罗的一个罪名罢了。

    林家真正获罪的理由,在士绅们看来,林家最大的罪名就是太有钱了。

    因为有钱,被魏公公看上了,所以破家灭族。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理由。

    流言就像风一样,迅速把这个可怕的理由传到了大明的各个角落。

    而魏忠贤对林家各处产业的处置又坐实了这个罪名。

    其实,对海宁本地民众来说,魏公公查抄林家,本地人还是获得了不少好处的。

    林家倒台,被林家侵吞了资产的小民小户,都得到了象征意义的赔偿。

    又因为距离京城实在太远,魏公公对林家的不动产根本不感兴趣,所以东厂将林家的不动产统统发卖变现。

    这让海宁地方各家族赢来了一场欢庆的盛宴。

    海宁的各个大小家族,一边哀叹着铺桥修路、泽被乡里的林家就这么被灭了;

    一边他们又露出贪婪的面孔,把林家的田地、店铺、房屋宅院等不动产统统吃下。

    有便宜不占,那可不是大明士绅的作为。

    就这样,族人被抓被杀,家产被分光卖尽,传承了数百年,躲过了宋末和元末乱世的林家,终在大明天启年间被彻底抹灭。

    海宁城外,一叶小舟顺江而下,船上数个少年满脸是泪、紧咬牙关冲着海宁方向连连叩头。

    这些就是林家仅存的族人了。

    海宁林家破了,他们只能去海外立足。

    此一去,何时能重返家乡,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这一辈子,若不能向大明复仇,他们将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海宁林家已经彻底没了。

    随着一车车林家的财物运进京城,魏忠贤贪图钱财,灭人全家的流言,也传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京城

    看着东厂报送上来的财务账单,魏忠贤深深的叹了口气。

    魏忠贤虽然不认字,可账单汇总的数字他还是认得的。

    对这个数字,魏忠贤可是非常的不满意。

    合计18万两银子,这就是查抄海宁林家所得的所有财产。

    这个数字可是远远小于魏忠贤的期望,竟然连填补宁远军费的缺口都不够。

    魏忠贤没想到,一个偌大的林家,还是数百年传承的商人世家,竟然连20万两银子都没有,这也太令魏忠贤失望了。

    当然,魏忠贤也清楚,东厂和锦衣卫所有经手林家的人都会沾一点腥。

    可他们能隐匿多少?

    魏忠贤相信,林家财物的大头,底下人绝不敢乱动。

    经手人隐匿的那点财物,魏忠贤并不准备追究。

    用人办事不给他们点好处,他们怎么会尽心办事。

    在这一点上,魏忠贤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就像虽然现在到手的钱财少了一点,但魏忠贤还是打算拿出5万两银子分给田尔耕。

    该分的钱,魏公公是一定会分的。

    魏公公可不是那种不光棍的人。

    说大家一起发财,那就一定要一起发财。

    只是再分出5万后,到手的可就只剩13万了。

    这点钱,就算魏公公一分不拿,也不够宁远军费啊!

    这就更别说,明年修筑锦右防线所需的巨大开销了。

    这次查抄林家,魏公公可并不只是光筹措宁远善后的经费。他还想为明年锦右筑城所需的经费打个好基础。

    不应该啊?

    怎么会这么少?

    难道杂家想的这条路,真的走不通?

    魏忠贤陷入烦躁的状态。

第二七四章:财产缩水的猫腻(求订阅、推荐、收藏)() 
    京城,魏忠贤的私宅

    魏忠贤满腹疑惑的在房中转来转去。

    随着他的转动,顾秉谦、冯铨、崔呈秀的眼珠也不停的转来转去。

    对于林家只抄到18万两银子的事,魏忠贤一直感到难以释然。

    执政3年了,排除与东林党的争斗后,魏忠贤掌控下的朝廷运转,一直都还算流畅。

    可今冬宁远剧增的军费,让朝廷的运转出现了一丝滞涩。

    各地税监送上来的税银,已经不足支撑朝廷运转了。

    现在修三大殿要钱,维持朝廷正常运转要钱,辽东要修新的锦右防线所需更大。

    想要有所作为,钱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保住自己在天启皇帝眼中的地位,魏忠贤迫切需要开辟新的财源。

    看到魏公公在烦躁的转来转去,崔呈秀实在忍不住了。他在冯铨和顾秉谦的怒视中毅然开了口。

    “督公,林家最值钱的,其实还是那些田地和店铺啊!”

    在座的众人中,唯有崔呈秀是出身小门小户,也只有他是把身家性命完全系在了魏公公身上。

    因为崔呈秀清楚的知道,离了魏公公他什么也不是。

    更何况,崔呈秀现在正在谋求兵部尚书的职位,更需要魏公公的支持。

    得到崔呈秀的提醒,魏忠贤一下恍然大悟。

    我说,杂家总觉着哪里不对。

    林家的现银没多少是正常的,林家值钱的可是那些不动产。

    那些不动产到底发卖了多少钱?

    “呈秀,你去给把发卖林家田产和店铺的明细账目拿来。”

    抬起头,魏忠贤嘉许的看了崔呈秀一眼,眼光中充满了赞赏。

    看崔呈秀欢喜的出门,魏忠贤冷冷的扫了顾秉谦和冯铨一眼,随后恶狠狠的说道:“杂家倒是要看看,是什么人敢在杂家嘴里抢食?这还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看到魏忠贤的眼光,顾秉谦和冯铨只觉得身上一阵的发冷。

    厚厚的账册被崔呈秀拿来了,魏忠贤冷着脸阴声问道:“呈秀,林家的地到底卖了多少钱?”

    在冯铨和顾秉谦的怒视中,崔呈秀毫不犹豫的回答:“回督公,林家所有的不动产总共卖了10万两银子。”

    “才卖了10万两?”魏忠贤的声音不由自主的高了起来。

    “呈秀,你给杂家一笔一笔的报出来,杂家倒要听听他们到底贪了多少。”

    一听崔呈秀报的金额,魏忠贤心中就一片冰冷。

    他想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是江南的本地士绅。

    查抄林家,魏忠贤做到了密不透风,成功瞒过了江南士绅。

    可把林家财产变现,魏忠贤就绕不过他们了。

    没有江南士绅购买,林家的不动产根本无法变现。

    这些贪婪的江南士绅到底贪了杂家多少钱?

    魏忠贤的双手紧紧的捏到了一起。

    “桑田3000亩,卖银1万两,一亩约合3。5两银子。”

    听到崔呈秀报出的第一笔成交价格,魏忠贤感到有些茫然。

    这和魏忠贤想象的不同,这个成交价位似乎还算合理。

    大明民间买卖田地,一般也就是一亩10两银子左右。

    相比起来,3两多一亩是有些少,可魏忠贤又不是不通情理,赃物发卖是不可能卖出原价的,折价到三至五成也算是常例。

    难道江南士绅这次给了杂家面子,没出手?

    看魏公公迷惑的眼神,崔呈秀又重复了一句:“督公,这是林家3000亩桑田,卖出的价格。”

    崔呈秀在桑田的读音上故意加重了语气。

    “桑田?”魏忠贤复述了一遍。

    桑田,不是普通田地,魏忠贤明白了。

    “呈秀,江南的桑田一般是什么价位?”

    听到魏忠贤问到了点子上,顾秉谦望向崔呈秀的眼神,现在都要冒出火了。

    顾秉谦可是江南大族出身,他的亲朋顾旧都在江南。江南的各种内情,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只是顾秉谦与江南利益纠葛太深,他可真不希望魏忠贤知道江南太多的内情。

    虽然同样是不开口,冯铨与顾秉谦还是不同的。

    冯铨是持中立立场,不过,他也不希望魏公公知道的太多。

    因为冯铨虽然是河北涿州人,可他现在可是内阁大学士。

    作为朝堂新晋内阁大学士,依附冯铨的主要成员依然还是江南出身的官员。

    冯铨总要为他的小弟们考虑一二。

    也就崔呈秀是小户出身,官位不高,家又在北方,名声还不好(魏公公的干儿子)。

    所以,朝堂上归附崔呈秀的官员,大都只是他的北方乡党。

    在江南,崔呈秀不存在任何利益上的纠葛,所以他才会如此毫无顾忌的,把江南内幕直接在魏公公面前掀开。

    “一亩成熟的桑田,在江南一般可以卖到30…40两银子。林家这3000亩连成片的,价格应该会更高些。”

    崔呈秀把江南内情卖的很干脆,明显就是做好了充分的功课。

    既然已经跟定了魏公公,崔呈秀就不再动摇。更何况,现在还是他更进一步的关键时刻。

    “一亩桑田至少要30两!”

    听到这个价格,魏忠贤的脸都气得有些发白了。

    这恐怕是海宁当地的官府,欺负东厂番子不知道江南桑田和普通农田的区别,把桑田按普通农田的价格发卖了。

    那单从这桑田价格来看,林家的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