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并州铁甲-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个庄园强大的经济后盾,就能作为资本的源泉。

    有了国家的一统,有了安定的经济社会秩序,就有一个极大的市场。

    人才,资金,市场,这三样都在,这个社会要进步起来该是何等之快?

    战乱,都是战乱,将这一切全部摧毁。

    之后好多年,和平时代总是短暂,一直战乱不休,直到隋唐,这个国家才再次有新的盛世。

    可隋唐也好,也是不同于东汉,他们从气质上更像西汉,是以武立国。

    从商品经济的繁盛来看,东汉更类似于后世之宋朝,不过,跟宋朝市民化的程度来比,东汉则是大豪强奢侈经济的繁荣,下层之人却是奴隶一般活着。

    东汉虽是儒家鼎盛,经济却一反儒家重农抑商之策,虽说经济政策也是要求商者不农,禁民二业。

    可实际上,这些大豪强是农商都做,有利就赚。

    没有盐铁专营的国家管制,豪强做大起来简直强大到可怕。

    一个大商人,就能拉起一支几千几万人的军队,这种实力,是后世多少年不敢想象的存在。

    陈原对这些大豪强没有好感,也没有太大的恶感,他更对这些豪强手下那些无数徒附,无数专门的手工业者感兴趣。

    这些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繁荣的根基,一个个手工业者支撑了繁华的东汉洛阳城。

    一旦历史重演,洛阳彻底被战火吞噬,豪强也好,徒附也罢,都只能是被战火化为灰烬。

    陈原眼前似乎出现了浓重的黑烟,笼罩着想象中的洛阳上空,地上残尸一片,路上嚎哭不绝,真正一副世界末日景象。

    陈原心中感叹着洛阳的繁华,想着洛阳无数即将被战火吞噬之民众,暗暗下着决心,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惨剧不能再次上演。

    即使没有扭转历史,陈原也要将灾难降到最轻的程度。

    可该从哪里下手呢?陈原眼睛先看向洛阳东面。

    洛阳虽处盆地之中,可是也是当时交通最发达的地方,东面就是广袤无垠的大平原,经济腹地之广可为天下之最。

    洛阳东面的荥阳之地,北面有山,将黄河挡在北面。

    早就有人将这北面之山开通,挖出一条运河,从荥阳往东南方向一路南下,直达江淮之地。

    这运河就是赫赫有名的鸿沟。

    也就是在荥阳这里,向南沿着鸿沟可通达黄淮江淮平原,往北则可沿着黄河通达华北平原。

    整个平原腹地,都能在这里勾连。

    这就是洛阳的枢纽,西进洛阳的咽喉要地,荥阳。

    荥阳就是洛阳的咽喉,没有了荥阳,洛阳就是断线的风筝一般,大的经济腹地再也不能掌控。

    光靠西面的洛阳盆地,洛阳只能是一普通的城市。

    只有有了广袤的东面大平原做腹地,洛阳才是天下的洛阳。

    荥阳这里,有一座关,卡住进出荥阳的要道,虎牢关。

    洛阳若有大战,所有眼光都将集中于这里,所有焦点必在这里。

    看完荥阳一带,陈原又将眼光集中在洛阳北面的黄河还有河东郡一带仔细研究。

    现在并州与洛阳朝廷完全隔绝,主要原因就在河东郡。

    这里正是战乱之地,日夜厮杀不停,虽然董卓进了京,可是董卓的手下大将,也是他的女婿牛辅正带着队伍与白波贼厮杀,一时间正难分难解。

    同样,白波军因为在晋阳城被陈原杀的大败,特别畏惧陈原,因此也特别防备陈原。将并州出河东的咽喉要道,汾水河谷派重兵扼守险关,一时间陈原要向杀过去,也绝非易事。

    一定要突破河东郡,那太原郡,那界休就是下一步着力之点。

    陈原用木棍敲敲地图上的太原郡,指指界休等地。

    无论怎么规划洛阳,不能突破河东,终究是一场空想。

    八天后,平城农都尉府前厅气氛凝重。

    郭缊、王泽、王柔等并州要人已经到齐,陈原这边,徐晃韩泰也一起参与此次商议,令人意外的是,郭全老爷子这次也来到并州。

    郭全已经须发皆白,依旧面色红润,说起话来依旧中气十足。

    “文理,你们商议之前,我有话要说。”

    老头子郭全开口道。

    连陈原都有点奇怪,这老爷子今天是怎么了?以前他只是安心养老,很少主动过问事情,尽管陈原也从不慢待他。

    可他却并不倚老卖老,更多是不问是非,顶多是到各个农田去看看庄稼长势如何。

    “今年开春,农都尉在太原要建粮食基地。老朽不才,以前也是朝中大司农,跟种田打了一辈子交道。今年也在太原郡几个县多跑了几趟。今年所见竟是以前前所未见,你们知道何事?”

    老爷子说到这里停下来,看着王允,王泽,陈原几人。

    陈原也是好奇,还没发问。

    老爷子接着说道:“太原郡一地,以前所种粮食,每亩所收,多则200多斤,少则百十斤上下。这是麦子,粟的产量,还更低,能到一百斤也已经算高产。而今年,麦子产量高了一点,但是有一种粮食,玉米,有些地方最高可达千斤,差的也有600斤以上,平均都在800斤。”

    陈原对此早就心里有数,只是淡淡一笑,恐怕是老爷子家里反正也不吃玉米,就是人家跟他说,他也当做普通一粮食而已,没有特别放心上。

    今年太原大种粮食,动静太大,他也有时间,仔细去看了,因此才被玉米的高产有些震惊到。

    王泽王柔都知道太原郡比雁门郡粮食产量高,没想到竟是高一半左右,竟也是吓了一跳。

    “以前太原郡人口最多的时候,二十多个县总共有70万人上下,若是有一半田地种上玉米,随便就可以养活300万人。若是都种上玉米,只怕500万人口也不是问题。”

    郭老爷子这话一出口,除了陈原,大家都有些震惊,光一个太原郡,就能养活300万人。若是并州朔方云中等几个适合种粮的地方都好好种粮,岂不是可以养活上千万人口。

    “现在整个并州各地,太原郡、雁门郡、朔方郡、云中郡,听说都种上玉米,都是文理从胡人手里买来的种子。这小小的玉米种子,可是帮了并州大忙。文理,你居功至伟啊。就不讲你打仗的功劳,就靠这玉米种子,就能让并州多养活上百万以上人口。光这一点,就可以任并州刺史之职。

    文理,多少并州百姓都该感谢你带来的玉米种子。多少人,因为文理带来的种子,从此不再挨饿。

    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早该有文理任职并州刺史,将整个并州名正言顺地管起来。”

    陈原其实仗着兵权,在并州自行其是,哪怕是那时候王柔王允等担心他跟董卓冲突,他依旧不管不顾。

    只不过,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权宜之计,因为只有陈原手里有兵,能够保护并州,并能安定一方。

    可是如今,董卓看来是不会来任并州牧了,他现在已经是朝廷内第一大权在握,那还会做并州牧?

    可是并州之事,再次空悬起来。

    而现在何进已死,王允在董卓面前估计也说不上话。

    那并州现在只能由手握兵权的陈原继续管下去。

    陈原资历做并州牧并不合适,不过他前面已经像一个刺史一样管理并州。

    如今只是难以名正言顺而已。

    陈原笑着摆摆手道:“并州刺史都需朝廷任命,又不是我们谁说了算的。”

    陈原现在兵权在手,郭家王家都不掣肘,管理并州并无什么障碍。

    郭全眼一瞪道:“洛阳现在正乱,朝廷也无暇顾及并州。我并州现有你将地盘大多光复,此等功劳,你不做,谁又能在此任职?

    再加上你带来的玉米种子,无数并州百姓都能吃饱肚子,这是何等的功绩?

    其他人,谁又有能让人信服的功绩。

    除非朝廷有令,现在只能由你文理,来管并州事务,其他人,我一概不认!”

    郭全说到最后,有些激动地青筋暴起。

    一旁的王柔、王泽连忙点头道:“老人家说的对,文理此时就该将并州事务管起来。”

    陈原看他们的意思,实际上,对他没什么影响,只是有时候处理事情更方便一些。

    “好吧,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我就先管起来。”

    陈原也不多客气,此时,就该名正言顺地将权力明确下来。

第179章 大义名分() 
陈原身为农都尉,却阴差阳错手里掌握一些兵马,在并州最危急的时刻竟能保一方平安。

    然后他又带领这些兵马,加上郭家王家的支持,光复并州大部地方,现在除了上党郡,几乎都被陈原控制。

    但是,他的权力终究没有被朝廷认可。

    即使前段时间王允到了洛阳,刚跟何进将来龙去脉讲清楚,可是转眼间,何进已经身首异处。

    如今洛阳大乱,再也无人关心并州事务,就连王允现在只怕也没时间关心这些国家边陲的小事。

    可对于并州来说,却是要紧的大事。

    前段时间,虽说是陈原一直代管并州,可意义却是不同。

    那时候的陈原只是因为手里有兵,可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在朝廷未作出决定前,代行稳定并州的秩序。所以他需要随时做好交权的准备。

    陈原在并州并不比郭家和王家权势大多少。

    可如今朝廷大乱,未来不知何时才有机会顾及并州事务。

    那陈原此时接着管理并州,那就是真正的实权,就是朝廷到时候彻底稳定下来,只怕也不能将陈原说换就换下去。

    军阀的形成,就是因为这样的权力真空而产生。

    郭家、王家以后实力方面,跟陈原相比,终究会少一些。

    王柔看着年纪轻轻的陈原,竟是有些哭笑不得,这时局变的竟是如此阴差阳错,竟让一个年轻娃娃登上并州权力的高点。

    原以为陈原立下大功,将来说不定能牧守一方,做个太守之类,已经是了不得。

    哪成想,短短一年时间,竟因为并州的兵权在陈原手里,竟是真的如刺史一般管理并州。

    洛阳之乱,不知会造成多少这样的“刺史”要登上天下大乱的舞台。

    不过,陈原虽年轻,王柔等人也是服气的。

    陈原点头答应后,王柔笑道:“文理,你虽年轻。不过我并州之地,现在却无人比你更合适。领兵之能且不必说,就说今年一年的治理,若换我们,只怕今天并州都不会有今天百姓能安居乐业的生活。粮食啊,你可是抓住了要害啊。”

    他停了一笑,接着说道:“哎,文理啊,终究是你的胸襟够宽广。从去年底,你力排众议,要今年并州大建设。当时我们都替你担心啊,董卓若来并州,岂不是要找你麻烦。好在你坚持住了。

    今年所产之粮,竟是能够2百万人吃还是绰绰有余。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现在不管别的地方怎么乱,只要我们并州有了充足的粮食,心里就有了底气。并州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啊,就连我也在云中忙和了几个月。虽说辛苦,最后看着一车车的玉米从田里运出来,这个高兴啊,简直几天都睡不着。”

    郭缊、王泽也是连连点头,纷纷说起今年的粮食大丰收,佩服陈原当时坚持的勇气,只有陈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