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对关羽使了个眼色,关羽也领着几个人出去了,只有张飞还怒目圆睁着望着大家,望见张飞,陶应心里有些忌惮,这个莽夫发起火来,恐怕这一屋子人都打不过他。

    张飞撤下去之后,屋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沉静之中,许久之后,简雍见大家都不说话了,于是便说道:“既然大家都不说话了,那我就传达下刺史大人的意愿吧!”

    众人抬起头望着他,这个年纪原本毫不起眼的中年人,似乎一下子就变的神圣了起来,他说的每一句话也变得掷地有声了。陶应知道这就是权力的力量,不过这个时代,权力不如有兵,谁的兵多,谁能打,谁就有话语权。

    “刺史大人就算到会有这么一天,不过刺史大人只盯住一句,若在二公子在,刺史之位不传刘国相,刘国相在,刺史之位亦不传二公子。”

    简雍很淡定的说着,陶应有些不解,不光是陶应,就连刘备也是一头雾水。就连旁边的孔融也忙问道:“陶刺史这是何意?”

    王朗在一旁一直都不说话,不知道为何,他总是没孔北海那么热心。但是此时王朗也在旁有些好奇的望着简雍,简雍似乎这一会也不怕刘备和陶应,只是淡淡地说道:“刺史大人不想二位相争,若传位给玄德,恐怕二公子不服,到时候二公子定然会领兵来攻打郯县。若将刺史之位传与二公子,二公子定不容玄德在徐州,若玄德走,曹操复来,徐州难免又要遭此祸害。”

    众人听完后皆点了点头,陶谦不愧为徐州刺史,做官能做到封疆大吏的位置,那眼光自然是独到无比的。

    这一次大家将目光都望向刘备和陶应,虽然这两个人皆相互赞美对方,但是似乎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貌合心离。不过想比较而已,似乎陶应跟刘备的关系要比跟郯县的世家大族要好上许多倍。

    见陶应与刘备皆无异议,简雍又说道:“刺史大人临终前曾言,若不将徐州刺史之位让与淮南袁公路,就让大公子接任徐州刺史之位,二公子,你有何意见?”

    陶商转过脸望着陶应,一脸的期待。不是陶应非要抢徐州,只是,他知道的历史,或许历史大势不能改变吧!

    于是陶应只能叹了口气说道:“我支持父亲的决定,但让我大哥继任刺史之位,我有一条件,父亲大人健在时曾言要葬于沛国萧县,诸位须满足我这个愿望。父亲病重之时,我四处领兵作战,不能孝顺在身边,心中愧疚甚多,我想能将父亲葬于萧县,我在萧县守孝三年。”

    旁边孙乾等人点了点头,简雍也点头说道:“难得二公子一片孝心,刺史大人也曾嘱咐欲回彭城,既然公子孝心在那,就随公子意吧!”

    能让陶谦葬在萧县,离自己彭城也近,到时候守孝三年,也算是不给天下人落下不孝的把柄!当初自己出兵下邳,将陶谦赶出了下邳,这件人生上的污点,到现在都被很多人拿这事指责陶应呢。

    见大家都没了意见,唯有刘备脸色似乎有些不悦,简雍又说道:“刺史大人早已将此事禀给了皇上,皇上也复旨册封徐州,从此之后,徐州取消刺史之位,改置州牧,刺史大人让玄德继任徐州州丞之位!”

    简雍说完,刘备也算是不虚此行,既然大家都无意见了,刘备忙跪下道:“刘备拜见主公!”随着刘备的跪下,陶商还有些愕然呢,一时间徐州众官吏也跟着一个个跪在了地上齐呼道:“见过主公!”

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海孔融() 
陶商依旧坐在地上,望着身边突然跪起了这么多人,突然之间他就变成了徐州的主宰,那一份责任一下子压到了这个无多大心急的年轻身上,陶商一下子还有些迷茫。

    陶应依旧坐在火堆旁,似乎心中还有些芥蒂,旁边孔融忙劝道:“二公子,既然拥护大公子即位徐州,为何还……”

    孔融一句提醒,陶应也醒过神来道:“见过主公!”

    一直不说话的王朗也起身作揖道:“恭喜陶州牧,有了陶州牧,徐州百姓真可谓是幸福之极啊!”

    孔融与王朗见证了陶商的即位之统,甚至为了以防有兵权的陶应和刘备返回,陶商在大家的簇拥下当场就接过来了徐州的印绶。这个即位仪式似乎再简单不过了,灵堂前众人再次拜了陶谦,天就这样渐渐亮了。

    天亮之后,陶商宣布将刺史府改为州牧府,然后又宣布徐州免税一年,所有囚徒也大赦。在州牧府,陶商参加了汉献帝的册封后又大宴各路诸侯派来的使者。这一天与忙活的陶商不同,陶应依旧守在灵堂前,再过两天他就要离开郯县带着陶谦的遗体回萧关了。

    陶应想派人去萧县为陶谦选址,但是临走时,简雍说陶谦临走前曾说要一切从简,于是他也便只是叮嘱使者几句,便让使者返回去修建坟墓了。

    在郯县又呆了三天之后,陶商又挽留陶应再呆几日,让自己再尽孝两日。陶应却执意要走,现在已经是195年二月了,他的时间一点都不能耽搁,因为他知道吕布很快就要来了,他们真正的强敌就要开始肆虐徐州了。

    一百多人的队伍护送着陶谦的遗体出了郯县,陶商又送了十里路,陶应忙劝陶商回去,他刚即位需要做的事情还太多,不过好在还有孙乾那么多谋士辅佐着他。

    “大哥,你回去吧!大哥如今已经是徐州牧,徐州上千万百姓的性命都掌握着大哥手中,大哥切记百姓为上,莫要让徐州再成为战乱之地。”

    陶应劝说着,陶商点了点头,陶应继续往前走,陶商用目光相送。旁边琅琊相萧建也回去了,此时关羽也被封为夏丘长史,领兵去镇守下邳国去了,张飞留守在东海,萧建镇守琅琊。

    徐州的官吏都走了,孔融与王朗也想告辞,见二人也跟着来了,陶应哪里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当二人想告辞时,陶应却先说话了:“多谢二位来我徐州吊念我父亲,我知道二位跟我父亲情谊颇深,不如就再送我父亲一程吧,前方再走百里便是我彭城石亭镇,二位能送我们到石亭镇吗?”

    陶应都开口了,这两人也只好答应。他们也挺可怜眼前这个年轻人的,陶应的故事他们在来的路上也听的颇多,这个纨绔之弟的传奇转变,让两个人也很好奇。

    数匹马在前并行走着,雪晴了,二月份的北方,春天还没来,但是二月份的阳光已经有些春天的暖意了。

    “二公子,此次郯县之行,二公子为何这么爽快的就妥协了呢?”

    旁边王朗打破沉默问了句,在他印象中,这个纨绔子弟不可能这么爽快就妥协了。王朗跟陶谦是久相识,他曾在陶谦手下做事过。所以他深知陶应的脾气,但是对于王朗这个会稽太守,陶应自然是没印象的,他只知道在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那就是自己父亲举荐他做了会稽太守。

    陶应仰起头,天蓝蓝的,他多想大吼一声,但是此时经过这么多事情的陶应早已不再是那个看着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

    “王太守,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糜芳领数千兵马包围了陶府,一切还不是他们说了算?他们喊我去,只不过是想假借我之手撕掉我爹的遗书罢了。”

    陶应说的风轻云淡,仿佛这件事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一般。旁边孔融听后也打趣说道:“二公子此言莫非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答应?人皆道公子用兵如神少有败绩,我又听闻公子在彭城有近两万多大军,莫非公子想回去领兵再来夺位?”

    孔融说完,陶应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孔北海说笑了,我岂是这等计较名利之人?我的兵马是用来保护我的百姓的,非用来残害百姓也!”

    陶应说完,王朗也是忍不住插嘴道:“二公子果然深明大义,彭城有二公子这样的太守,真是三生有幸了。二公子,我还有一事相求,都说二公子能参破天机,二公子是否也能为我们俩算上一卦呢?”

    一说到算命,陶应却是皱了皱眉头,张昭也在旁陪伴着,此时张昭也是好奇无比,他在彭城这一阵子,也曾听说了陶应许多被传的神乎的地方,不过他还从心里没信过呢!

    见到陶应皱眉,孔融在旁锊了锊胡须问道:“莫非公子嫌弃我俩,不愿与我们俩算卦怎样?”

    这个面子,原本以为陶应会卖给他们呢,不想陶应却在马上犹豫起来。阳光照耀下,地上的雪花开始融化了,地上都是一片片积水,路越来越难走了。

    陶应望着远方,大雪覆盖之下的土地,都是赤土千里,经过这么久的战乱,东海百姓损伤太多,很多都逃亡了彭城国或者去了无战事的广陵,这么多的土地以也不曾有人开垦。

    见陶应犹豫不决,王朗脸色有些不悦,陶应显得架子有些大了。张昭不想陶应得罪这两位汉末名士,于是在旁边劝道:“公子,不妨与两位大人算上一卦!”

    陶应这才叹了口气说道:“非我不愿与两位算卦,但此卦不敢算啊!”

    两人听陶应似乎话外有话,于是忙又追问道:“公子此言何意?”陶应望了望左右说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天黑的时候估计我们就会抵达石亭镇,石亭镇是我彭城最北方的城市,到了地方,我再跟二位大人说吧!”

第一百一十四章 石亭镇算卦() 
陶应说完让张昭陪着王朗与孔融,自己骑马前去护送着陶谦的棺材朝石亭镇而去了,陶应走后,两个人被陶应的神乎搞的一头雾水,现在想走,但是被陶应这样吊着胃口也不好走。但是不走吧,似乎跟着陶应一直到彭城,这样会得罪徐州牧陶商,到时候说不定陶商记在了心里,他们以后日子就不好过啊!

    两个人犹犹豫豫的跟着陶商的队伍一直朝彭城国而去,在马背上颠簸了近一下午之后,近百人的队伍这才抵达石亭镇边界,过来界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宽广的大路。大路能容得下四辆马车通过。

    路面虽然是土和啥子掺合修成的,但是刚入石亭镇便给人一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般的世外桃源之感。

    大路两边都是隐在雪中的麦田,一眼无尽的麦田,麦田与天交接的地方升起了袅袅炊烟,一个个巨大的村落出现在眼前。

    只是一个界碑之隔,竟有如此之大的差异,一边是杳无人烟,一边是鸡犬相闻,这让北海相孔融和会稽太守王朗皆很震惊。见两人面露惊异之色,到了自己的老家,张昭也有些自豪的说道:“孔国相、王太守,这里就已经是彭城国的地界了。前方走不到三十里路就会到彭城最北方的石亭镇,石亭镇是彭城最小的城,若有招待不周,还请两位见谅!”

    张昭说完,二人也忙稽首道:“张大人客气了,我们一直皆听闻二公子教化百姓有方,却不曾想刚经历过大战,彭城境内居然见不到一个乞丐,人人安居乐业,良田万里,翠烟袅袅,简直如人间仙境,哪里像是刚经历过战争摧残的地方啊!”

    两人有些佩服,张昭却道:“这里是边界,不算什么,如果两位大人能去彭城,彭城才是如人间天堂一般呢!”

    这话一说,让二人皆有了种想去彭城瞧一瞧的冲动。不过他们知道,将陶应送到石亭镇之后,他们就得离开了。王朗倒是决定了,从石亭镇经彭城国,然后再到下邳度过广陵之后返回会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