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白衣装束,并双手捧着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在轵道旁,向刘邦投降。

    大秦帝国,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荡**而统一天下,至公元前206年,在秦三世子婴即位的46天后,向刘邦投降而正式宣告灭亡。一个帝国皇朝的兴衰,只不过用了短短的十五年。

    樊哙提议杀掉赢子婴,以除后患。

    刘邦思来想去,觉得如今的秦朝和赢子婴,已经完全不具复国之力,不足忧患。而他刘邦,是世人眼中以“仁义”著称的谦谦君子,杀掉一个已无缚鸡之力的傀儡,那会留给天下人最残忍的口实。故而,与其杀之,不如留之,而为自己稳固“仁义”的好口碑。

    刘邦遂道:“怀王命我西征,正是看重我刘邦的仁德,如今赢氏子婴既已投降,焉有杀降之理?”

    他把赢子婴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又带兵继续西进。

    刘邦一行浩浩荡荡的来到咸阳城外。

    巍巍山峦,直入九霄,尽显气吞山河之势!

    那恢宏大气的咸阳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凤阁龙楼道道耸立,偌大的宫殿平地而起,接壤天际。八丈高的巍巍城墙与王宫大殿交相辉映,黑色的墙体错落林立,极目远望,竟是望不到尽头。而那雄伟的大殿上金碧辉煌,那琉璃瓦和金镶玉般铺就的雕梁画栋,磅礴瑰丽。

    秦宫之壮丽,气势之宏伟,金碧之辉煌,让刘邦一众无不叹观止矣,仿若置身于天上的宫阙。

    想那秦始皇,便是在这样的大殿下,俯视天下,令四海归一!

    秦宫,那是曾经在楚国沛县的小百姓,从不敢奢望有一天能亲眼见到的皇家禁地。然而今日,他刘邦却站在了这里。秦始皇的子子孙孙,大秦帝国的王公贵族,满朝文武,都要对他跪拜仰视。

    真是何等的尊容,何等的荣光!

    还有那数之不尽的奇珍异宝,后宫芸芸的窈窕美人,和那个让他在梦中无数次幻想的、能主宰天下的秦皇宝座……

    这一切的一切所带来的视觉震撼,让刘邦迷乱了心智。

    走过长长的正殿长毯,一步一步步上那长长的台阶,看着面前那黑色的漆金龙案,还有那奢华绚烂、全部用金子铸造的秦皇宝座。

    怦,怦,怦!

    刘邦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心跳!

    从右至左,一遍遍抚摸着发出耀眼光芒的宝座,回想起:昔日在秦始皇南巡到达会稽郡时,他躲在人群中,远远的看到那个天下帝王时,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大丈夫当如是”。

    如今,这一切竟都成为了现实!人生一世,不就应该住在这样的宫殿,享受这样的生活吗?!

    这个宝座是我的,这个帝位是我的,天下是我的!

    ——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刘邦的心中百转千回的重复着。

    刘邦开始迷失自我,把对莫紫嫣的不能忘情转嫁到秦宫的美人之上。整整三日,在嬴政的寝宫,守着秦二世后宫的美人,欢歌曼舞,不曾踏出寝宫一步。

    主公沉迷,然臣子清醒,这样下去,可怎么行?张良见势不妙,命樊哙前去劝阻。怎知樊哙一脸沮丧的被骂了回来;张良又命卢绾前去,卢绾亦是无功而返。众人看着刘邦今天的变化,无不感到失望,却也都无可奈何。

    暮色下,楚军与诸侯军的数万大军威威赫赫而来,在抵达了函谷关时,却被守城者拒于城门之外。

    这让范增所率的一众楚军和各路诸侯军大为恼火!

    范增派人前去询问,才得知守城者乃是奉了沛公之命据守城门,任何人不得入关。

    侍者去禀明了来意,城楼上那人却高声问道:“可有沛公令牌?”

    “放肆!”马背上的龙且,拔剑怒指着城门上那守卫,怒斥道:“我等乃是楚国上将军项羽的军队,尔等还不速开城门,迎接上将军和军师!”

    奉命守城的将领看了一眼来人,不以为然地表情中夹杂着不屑,高声回道:“我等只遵从沛公之命!沛公既让我等守住城门,任何人便不得擅入!”

    龙且瞋目而怒,骂道:“他娘的,找死!”

    龙且说着,就要带兵强攻城门,却被并排马背上的亚父伸手拦阻,道:“果然一入了关中,就把自己当成了‘王’!刘邦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亚父拦住正欲挥戟出战的龙且,而命英布带兵强攻函谷关城门。

    一个时辰后,消息被快马加鞭传入了咸阳秦宫中,刘邦手下的一干人等慌作一团。

    张良看得很清楚,刘邦打从接受赢子婴投降的那一刻起,打从进了这咸阳秦宫,就不再是从前的刘邦。他料想,必是刘邦一心想当这“关中之王”,怕项羽进来,夺了他关中之地,才下令据守城门。

    可那函谷关,如何抵挡得住项羽入关的决心?只要项羽想入,天下无人能挡!

    情急之下,张良亲自去后宫的寝殿面见刘邦。

    张良心智深远,殊不知刘邦这糊涂之为,挡不住项羽不说,激怒了项羽还会为他招来杀身之祸。

    秦后宫寝殿门前,张良请侍卫通传,却被告知:“沛公有令,拒见任何人!”

    饶是张良一向沉稳,面对这火烧眉毛的势头,而刘邦却还贪欢作乐,他也无法镇静下来。

    张良在殿门外大声喊道:“项羽带兵攻进了函谷关!片刻将杀入咸阳!”

第82章 项羽() 
咸阳宫寝殿中,正怀抱着美人纵声□□的刘邦,哪里顾得上外面的情势,里面吟歌欢舞,好不热闹!

    张良索性站到了窗棂口,大喊了三次:“项羽带兵攻进了函谷关!片刻将杀入咸阳!”

    刘邦第一次是没有听清楚,然而这接连三次,一浪高过一浪的高喊,却是让他听得真真切切!

    待他反应过来时,几乎是从龙榻上滚落下来,裹了衣服还来不及穿好便跑了出来,煞白的面色上写满了慌张:“项羽?他,,,他……现下何处?”

    “范增带着楚军的大队人马,已经先行至函谷关,然而却遭遇我军的严守。目下,项羽部下的英布正强攻函谷关。” 张良拱手道。

    “吓煞我了……”刘邦倒吸了一口寒气。

    可他一听这话很是没好气,敢情项羽根本没来,你坏我好事!

    “你不是说项羽进了函谷关吗?”刘邦道。

    眼见刘邦夜夜流连笙歌美色,如今闯下大祸,却尚不自知,张良语气颇有怨言地问道: “函谷关可是沛公命人据守,阻止各路诸侯进关的?”

    “是啊。”知道项羽并未打来,刘邦打着哈欠,一脸无所谓地回道。

    原来,之前曾有一个自恃聪明的人向刘邦建议:如今天下诸侯都奉项羽为上将军,莫敢不从。项羽却欲封章邯为雍王,封地就在关中,若是让他们入关,沛公已到手的咸阳,就要拱手相送他人。

    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当下便命人关上函谷关的大门,阻止项羽入关。

    张良满心焦虑,在殿门外踱来踱去,右手握拳不住的砸在左手心上,口中喃喃地道:“沛公啊沛公,您怎能如此糊涂?函谷关守将如何抵挡得住项羽的虎狼之师?其部下英布目下正强攻关门,楚军入关只在顷刻之间。”

    刘邦面色颇显不悦,甚至有些不以为然,反问道:“这怎么是我糊涂呢?当初怀王不是约好的吗?‘先入关中者为王’,如今我刘邦的军队最先到达霸上,自然这关中就是我的。那秦王赢子婴不是都已经向我投降了吗?难道项羽要违抗怀王的旨意不成?”

    “沛公啊沛公……”张良不住地摇头,直言道:“难道沛公当真以为项羽不敢违抗怀王的旨意吗?”

    “这……”

    刘邦深思之中,却听张良分析道:“那怀王,不过是当初项梁和项羽为召集各路诸侯,联合抗秦所立的一面旗帜,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楚王。莫说项羽,天下诸侯有谁会真的将他放在眼里?项羽打败了章邯的四十万大军,自认功高盖主。如今沛公先入关中,又命人据守函谷关,项羽岂会心甘?范增命英布强攻关门,这便是最好的证明!待函谷关被攻克,项羽一旦入关,看到沛公您有自立为王之意,他会放过您吗?”

    一席话,让刘邦顿时怔住。

    半响后,他猛地拍向自己的额头,恍然大悟道:“哎呀!”

    刘邦在回廊上不住地踱着步子,掩饰不住心里的慌张,他心急如焚地问道:“子房啊……你说得对,你说得对啊……我真是太大意了……可是,事到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啊?你快想个法子啊。”

    “当务之急,沛公需即刻下令:将秦宫中的贵重宝物物归原处,将库府封存原貌,然后退军霸上。” 张良又补了一句:“在退军之前,沛公要召集咸阳的百姓,先笼络住民心。”

    “那么多宝物,全要放回去吗?”刘邦努了努嘴,极不情愿地问了一句,他很希望张良能想出别的计策,如果宝物不用退,或者只退一部分当是最好。那样的话,即便做不了这关中之王,起码也能荣华富贵,一辈子吃穿不愁!

    “是!一分一毫,皆不能取!” 张良说得很坚定。

    张良心中暗叹,他说了三个重点,然而这沛公却最重身外之物的钱财,殊不知“笼络民心”乃是为日后夺天下做准备,而“退军霸上”是为了向项羽表明他并没有野心。

    “唉……”刘邦无奈的语气,极为不情愿:“好吧……”

    当夜,刘邦按照张良的建议,下令封锁宝库。

    第二日一早,他又命人召集咸阳的百姓于宫门外。

    咸阳城中的百姓,也知道几日前秦王子婴已经投降了一个叫“沛公”的人,在召集之下,也想着来看看那打败秦国的新主是什么样子。

    不一会儿,咸阳宫外聚集的百姓成千上万众。

    已经有眼尖的人,看着高台上那个一身灰褐色长袍,双鬓微白的人,低声议论起来:

    “这就是沛公啊?”

    “应是了,听说这沛公可是‘仁义’之君!”

    “瞧着年纪不小了,竟能打败咱秦军啊?”

    “你傻啊,哪个将领亲自带兵打仗啊?”

    “你才傻!亡了咱秦军主力的是在赵国、一个姓项的年轻将军!”

    看着台下越来越多的秦人,台上的刘邦缓缓开口:“百姓们!天下人苦于秦朝的□□已经太久了!你们虽是秦人,然那秦始皇却从不把你们当他的子民爱护。我刘邦追随楚怀王抗秦,就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楚怀王曾约定,先入关中灭暴秦者封为王。我刘邦不才,有幸先入关中。然,若我做关中王,绝不会让你们再过从前的苦日子。”

    台下登时掌声雷动。

    刘邦又道:“我刘邦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只和百姓们约定三条:第一,杀人者处死刑;第二,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第三,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

    百姓们一听“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这真是鼓舞人心的好事!想着他们虽是秦人,可哪一个没被□□残害过?苛捐杂税不说,年年修长城、修皇陵,家中的男丁不是抓去当兵死在战场上,就是抓去修这修那,最后累死病死。而他们,就连抱怨一声,也会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反叛之罪,处以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