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男人狭长而深邃的黑眸,落在窗外皑皑的大地之上。

    良久良久,他似笑非笑地,缓缓道出一句话:“倘若真是那样,便是天要亡我吧……”

    他转过身来,对着他美丽的女人双肩微耸,却又道:“那么,不论我是分封天下,还是一统江山,即便我寸土不取,都逃不过老天的安排。故而,与其杞人忧天,不如按照自己的意愿,遵从自己的心的去做!起码,我项羽对得起今生……”

    他朝着她走过去,古铜色的大手抚上她有些消瘦的小脸:“更要对得起你!”

    她眼眶一湿,就投入他的怀中,心是那样疼。

    这是莫紫嫣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面对历史结局的大事件,却没有做出反对。因为她终于明白,十九分天下的宏观部署,本没有错。它本是如此周密,国与国之间势力相抗达到彼此制约的天下格局,那是几乎完美到无懈可击的分封。

    那么,这一次,她只想遵从他的心愿。

    ……

    咸阳城的一场大火,烟雾笼罩着方圆数十里的关中一带。霸上的上空,蒙着灰蒙蒙的污浊。刺鼻的浓烟,不时飘来,令人深吸一口,都会觉得喉咙里灌满了又呛又辣的灰尘,体质稍差的,甚至引发胸口憋闷,连连咳嗽。

    那日卢绾从咸阳回来后,就将项羽纵火,及莫紫嫣笼络民心二事悉数向刘邦做了汇报。他亲眼看着卢力被斩,又岂能不恨?他发誓,此生一定要为他的亲弟弟报仇。那日他躲在人群中,希望能阻止莫紫嫣取民心,可是无论他说什么,怎么搞破坏?最终,却都被那个女人拉回了民心。

    咸阳城内发生的一切,都尽在刘邦的眼中,因为他派去的探子每日都会向他回报城中之事。只是,这一边莫紫嫣在收买人心,而另一边项羽却放火烧了咸阳宫。

    这夫妻俩唱的,究竟是哪一出?

    “嬴政残暴,可焚书坑儒,烧的却是对自己不利之物。项羽这个匹夫,这一把火放的,纵然是熄灭了他对秦人的仇恨,却燃烧了秦人对他的怒火。” 萧何对项羽如此自掘坟墓之事很是高兴,却又无比惋惜那座辉煌壮丽的咸阳宫殿。

    他捋着长须,又道:“探子先前回报,说项羽要放弃关中的大好之地。他竟然能放弃这‘左崤函 ,右陇蜀,沃野千里’的宝地,实非明智之举,也只有项羽这样有勇无谋的匹夫才做的出此等愚事。”

    “萧大人有所不知,项羽放弃关中那是先前的决定。”刘邦摆了摆手,否定道:“前日探子才来报,项羽命人回彭城向怀王请示分封之事,他这么做,应该还是想要秦地的。”

    “果真如此?那对我们恐怕是大不利啊。” 萧何不无担忧地道:“秦人原本因项羽坑杀降俘,火烧秦宫而对他恨之入骨。可是他的夫人却开仓放粮,减免赋税,还把沛公的约法三章说成是他项羽的旨意。若是项羽做了关中王,久而久之,秦地的百姓都会慢慢的拥戴他。”

    “啧,啧,啧……”刘邦摇头叹道:“你说这个莫紫嫣……这个女人,她怎么竟有如此魔力?让咱们辛苦所做的一切付之东流。她难道真是上天派来襄助项羽的吗?”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温柔乡即是英雄冢啊!老子有云,‘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此女是福,却也未必不是祸啊。”萧何道。

    “非也非也啊!此女既非妲己、亦非褒姒,她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帮项羽成就大业啊!” 刘邦的面上,是一丝隐隐的不甘。

    “且慢……”一直沉默着若有所思的张良,此时突然开口问道:“方才沛公说,项羽向怀王请示分封?”

    “正是!”刘邦半眯双眸,双手不停地搓着掌心,叹道:“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啊……”

    “如此一来,项羽断然做不了这关中之王!”张良道。

    “哦?”刘邦睁大眼睛道:“子房此话怎讲?”

    “项羽派人向怀王请示分封,说明他希望留在关中之地。若是怀王许了项羽关中封王的请求,他又如何会火烧咸阳宫?”张良分析道。

    “对啊!”刘邦猛然醒悟过来,双手击掌,大赞道:“我怎么没想到呢?!定是怀王未准项羽的请求,项羽一怒之下,才一把火烧了这咸阳宫啊!”

    “对对对,沛公和先生说的对,应该就是这样。”萧何点头道:“咱们的探子送来的消息都是有时间差的,应如子房先生分析的那样,定是怀王否了项羽的请封,项羽一怒之下才纵火咸阳宫。”

    “那么……”刘邦看向张良和萧何二人,问道:“是不是就是说,我还有可能做这‘关中王’?”

    “项羽火烧咸阳宫,就是与怀王公然对立,若不出意料,这几日,他便会有动作。”张良补充道。

    “有动作?”刘邦的脊背突然一阵寒凉:“他会有什么动作呢?”

    ……

    次日清晨,项羽带兵撤出咸阳,并派侍者前去召集各路诸侯,说是收到了怀王旨意,请诸侯们赶赴咸阳近处的“戏水”一地,共同商议分封之事。

    诸侯们并不了解项羽纵火咸阳的真正原因,在他们看来,项羽火烧秦宫,就如同杀掉赢子婴一样,是为了复仇雪恨。

    此番接到邀请,诸侯们都满心欢喜的想知道自己会封到什么样的好地方,自是迫不及待的赶赴戏水。

    项羽派人去通知霸上的刘邦,刘邦怕项羽把怀王的决定,怪罪到自己头上。刚逃出鸿门一劫的他,仍然对当日种种心有余悸,便称病不能前往。只是请使者转告项王,说是:“一切遵从项王的意思办”。

    中午,各路诸侯纷纷赶来戏水的项羽军营,各自在心中揣测着自己会被封到到哪块地盘。

    项羽在军帐中,召集了赴会的诸侯。

    而从霸上回来的侍者,入帐向项羽禀报道:“回禀大王,沛公说他身体不适,不能前来接受分封,一切遵从大王之意。”

    “遵从本王?”项羽冷笑一声:“他的分封是怀王给的,本王可给不起!”

    “来人,将怀王旨意呈给各路诸侯。”亚父道。

    侍者拿上一册竹简,亚父使了个颜色,侍者便走向离项羽主座位置最近的——站在左下首的第一个的魏王豹。魏王豹满心以为,他当初送的三架金銮马车,如今站在这里,离项王最近,得到的封赏一定也是最多。尽管大家都是等待着怀王的旨意,可是真正能主宰天下的,恐怕没有人认为该是那一无实权,二无实力的怀王。

    所以,离项王近了,好好讨好一番,总没坏处。

    魏王豹接过竹简,满心欢喜地打开。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魏王豹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魏王,什么情况?”

    “怀王旨意上,到底写的什么?我等如何分封?”

    “魏王,你倒是说话啊?”

    “就是啊,你想急死人啊!”

    四下传来诸侯们议论纷纷的声音。见魏王豹死死地盯着手中的竹简却傻傻不语,他们干脆围上去,从他手中抢过竹简自己看。

    赫然两个大字,映入眼帘,却让众人一时间都愣住了。

    半响后……

    “项王啊,怀王他这是何意啊?”

    “就是啊,‘如约’究竟是何意?难道是让那刘邦做关中王?”

    “那我等呢?我等辛苦抗秦,怀王却只地未封,只封一个靠捡便宜才能入关的刘邦?”

    “莫非他刘邦早就知道怀王只封了他,故而不把我等放在眼里?才称病不来?”

    “我看他根本就是不敢来!”

    诸侯的不满之声炸开了锅,像是要把帐子掀翻。

    而这一切,全然都在项羽和亚父的掌握之中。

    刘邦只知项羽勇武,又如何能猜到项羽的心智?

    原来昨夜,项羽与莫紫嫣商议完,便将自己的分封决定告诉了亚父,亚父觉得是可行之策,第二日项羽便带兵出了咸阳。

    而这封竹简上,所谓的“怀王旨意”,乃是亚父亲笔临摹怀王字迹。因为早前的那封,已被项羽撕成了碎片,亚父只是临摹,并未更改旨意,就是要激起此番众怒。

    项羽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对侍者吩咐道:“来人,给诸位王侯赐座。”

    “谢项王。”

    待众人一一坐下,项羽才缓缓开口:“天下发动起义之初,暂时拥立六国的诸侯之后,以诛伐暴秦。然而,亲自身披坚甲、手持利兵、首先举事,风餐露宿三年,终于推翻暴秦,平定天下,靠的却是诸位将领和本王的功劳。怀王,乃是我项氏所立,没有功劳勋阀,却要专断主持天下公约!如今,他只封刘邦为王,却至天下诸侯于不顾,本王也着实心中难平,实在是觉得当初立这样一位楚王,有愧于各位诸侯。”

    “想不到这个怀王,如此的心胸狭窄又忘恩负义,巨鹿之战,列国诸侯随项王浴血奋战,如今不得任何封赏。而那刘邦,一路小打小闹,入了关中,竟然抢走了——关中王,坐享天下最宝贵的秦地。”亚父道。

    “这不行!”

    “对,这不行!

第120章  我的使命() 
窗外,飘落的薄雪,像是为这咸阳宫殿覆盖了一层神秘的薄纱。

    我凝望着他俊美无疆的侧颜,而他正一瞬不瞬地望着窗外。

    不知道他此刻想起了什么?

    是因为我的那句:“倘若,万一……真的就那么寸呢?”

    还是这样落雪的天气,本就让人分外感伤呢?

    当我正揣度着他的心思时,他竟回过头来,笑看着我,而后说:“倘若真是那样,便是天要亡我吧……”

    可不知为什么,我竟觉得他的笑,是那样苦涩……

    我上前拥住他,因为不想他看到我脆弱的眼泪。而我承认,我的心,就在这一刻,纠痛至极……

    这个我深深迷恋的男子……

    今时今日,当我亲眼看着他做出了分封的部署,他真的是雄才伟略啊!

    两千年来,后人鲜有人领会出,他这番高瞻远瞩的谋略。他方才所讲的每一句话,先让诸侯将恨转移到刘邦与怀王身上,再将天下诸地划分的如此清晰,而又势力相抗,形成彼此相互制约的天下格局。

    我知道历史上的刘邦,在建立大汉王朝后,同样是在建汉之初,分封了多个灭楚有功的异性诸侯王。而在汉景帝刘启与汉武帝刘彻年间,也都在平叛同宗的诸侯之乱。

    那么,他此番的分封有功之臣,又有什么错呢?

    可我一想到,后人对他的评价,我的心就不能平静。

    由此,我更加确认,我从小所读的史书上,关于项羽的史料记载与分析,很多都是后人对他的误读。

    我不明白为什么历史只认结果,而不认过程?你用这种方法失败了,后人就喜欢以高瞻远瞩的圣人姿态,将你口诛笔伐,永世不得翻身;

    而你胜利了,即便你明明跟前面的人,做得是一模一样的事情,前人输了,你却胜得百思不得其解,可你也都会成为正确的导向。

    后世只知项羽十九几分天下,却不知“裂土封侯”乃其谋之深,其虑之远矣。

    曾经,我深受历史的误导,认为他是单纯而无心机的,认为他毫无政治远见。以至于这种认知,可怕到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几年,那种先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