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佞臣-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伯爷!”刘永诚的眼睛扫向兴安,现在的局势比较明朗,泽宁刚刚饶了兴安一命,那三个大盗说不定还在外面,在这个时候,兴安恐怕已经杀不动泽宁了。

    兴安和一众锦衣卫已经六神无主了,这个差事办砸了,没法回去交差。

    刘永诚的叫声,也惊醒了兴安,标志性的笑容已经换作了一脸的愁苦,在二个锦衣卫的搀扶下,脸如土色,神情颓废的上前,向泽宁跪下:“伯爷。”

    泽宁连忙上前把兴安扶起来,冲锦衣卫们挥了挥手,吩咐说:“你们都退下吧。”

    锦衣卫人还不习惯泽宁的指令,分别看向兴安和刘永诚。

    刘永诚抢先开了口,喝斥道:“伯爷下了指令,你们也敢不从,老子剁了你。”

    一众锦衣卫急忙退出屋子,并把门关上。

    泽宁安慰兴安说:“安公公,你我相识一场,在京城,没少得到你的照顾,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咱家的性命是伯爷赏的,伯爷有什么吩咐,咱家以命偿还。”兴安的情绪显然十分低落,杀救命恩人,即使他想,这些锦衣卫不定从命。

    别看这些锦衣卫什么时候都干得出来,他们很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在道上混,得知恩图报,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东厂,还知道在大堂上供着岳飞的灵牌,并挂着“精忠报国”四个字呢。

    泽宁扶着兴安坐下,扭头看向玉尖:“玉尖,给兄弟们拿些吃的去。”

    刚才还生死相对,转瞬间成了同一条战壕的同志,无论是兴安,还是刘永诚,都有些不习惯,空气中漫溢尴尬的气氛。

    “刘公公,皇上有什么旨意?”安抚了兴安之后,泽宁把注意力放到了刘永诚身上。

    刘永诚的脸色缓和了下来,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在这个屋子里,就数刘永诚的身子最高,也最为魁梧。

    “自从爵爷来云南以来,皇太后执掌朝政,得到了成国公朱勇的鼎立支持,他掌握着京营十多万人马,功勋贵戚们纷纷投效,杨士奇、杨溥等不再吭声,张辅躲在府里不上朝,文臣武将群龙无首,以至朝政混乱”

    刘永诚嗜血沙场,感觉大明的江山有他的一份功劳,天生的带着忧国忧民的胸怀,当着泽宁的面,把心里的所有不痛快尽数倾叙。

    泽宁不忍打扰,只好听着,兴安则是惊讶的看着刘永诚。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玉尖十分愿意把竹楼里所有的吃食全拿了出来,冷着脸,没好气的端出去,扔给那些不受迎的锦衣卫,重又回屋,又把门关上。

    好不容易熬到刘永诚把苦叙完,泽宁苦笑着不言语。

    看泽宁的表情,刘永诚才想起来,这一位对荣华富,功名利碌根本没兴趣,感觉自个儿白费吐沫了。

    “皇上亲口下旨,要老奴无论如何把伯爷安全的带回京城。”

    泽宁仍然没吭声,扫了兴安一眼,兴安眉头紧锁,叹了口气:“刘公公,伯爷躲在这么偏僻的地,皇太后尚且派来人斩杀,回京城,这不是让伯爷上门送死去吗?”

    刘永诚岂能不知道,可这是小皇帝的旨意,他能如何?

    把吃食端上来之后,玉尖一直守在泽宁的身边,双手死死的抱着泽宁的胳膊,拿眼睛瞪着刘永诚。

    刘永诚和兴安都看着泽宁,等他拿主意。

    泽宁算是彻底想明白了,躲根本没有用,必须反击,打败对他有图谋的人,才能真正安生立命。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出身尊贵的玉尖,甘愿为了他丢下富贵,出身入死,历经苦难,不能不给她一个安稳的生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43章 回京城去() 
为了患难知己,为了所爱的人,泽宁已经别无选择。

    “叭!”泽宁的手掌拍在桌子上,吼道:“回京城!”

    泽宁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玉尖,也怔怔的看着他,以为他要抛下她而不顾。

    “不许走!”玉尖的态度很坚决,一张小脸饱含着不舍和依赖。

    泽宁轻轻的拍了拍她的小手,安慰说:“无论去哪里,我都不会丢下你。”

    玉尖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今天,是她一生之中最不可能忘怀的日子。

    “额,伯爷,就这么回去,实在太危险了,可有什么周全之策?”

    “皇太后对你可有什么交待?”

    兴安定了定神,回答道:“皇太后下了严旨,务将斩下伯爷的人头,还有”

    兴安扫了玉尖一眼,神情开始紧张起来,继续说:“要将伯爷的人头传于沿途省州府县”

    “这个女人太狠毒了!”玉尖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杀人不过头点地,皇太后确实太多分了。”刘永诚不顾君臣之礼,囔囔道。

    “额,刘公公,皇太后不可以她毕竟是皇上的娘。”兴安说的吱吱唔唔的。

    这些人常年呆在宫里,要他们一下子站到皇太后的对立面,确实难为他们,并没有介意。泽宁看着地上的那具尸体,说道:“这位兄弟不能白死,回京后,找到他的家人,多给些抚恤银子。”

    兴安和刘永诚都没明白泽宁是什么意思,这人是兴安带出来的,兴安觉得这是份内之事,点头道:“伯爷说的是,老奴回京就把这事办了,天气炎热,尸身没法带走,只能就地埋了。”

    “恩,把人头留下。”

    兴安跟泽宁多次打交道,多少知道一些他的为人,这名锦衣卫都已经死了,砍了人头干什么?

    泽宁看到众人惊讶的神色,连忙解释说:“此次回京,不能让京城里的人知道,这位兄弟的人头借用一下。”

    兴安和刘永诚立刻就明白了,都连连点头:“伯爷考虑的周到,咱家出宫办差,将人头传于沿途省州府县,这是示威,警告不轨之人,谁敢真的打开来检查,皇太后也没有这个旨意,这一路下去,一定能把这事瞒得死死的。”

    泽宁把他回京城的打算和盘托出,对兴安全不见外,兴安十分感动,这是以命相托,眼圈不禁有些红了:“伯爷,咱家是奉旨来杀你的,你对老奴有救命之恩,还如此信任老奴。”

    “安公公,你在宫中办差,身不由已,谁不想好好的活到死,如果你真的把真相禀告皇太后,那也是泽宁命该如此,决不怪你。”

    兴安身子一软,扑倒在地上,连连叩头:“爷,老奴是服了您了,您别再说了,老奴以命相报,如有背叛,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如若爷再不相信,老奴就自刎在这里。”

    “安公公,快起来!”泽宁再次上前把兴安扶起来,“来,坐下说话。”

    “爷,您有什么打算,老奴一定给您安排妥当了。”兴安挪动着肥胖的身子坐下,关切的问道。

    在炙热的太阳暴晒下,数匹快马急驰而过,街道上扬出一片灰茫茫的尘土,王振焦急的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不停的催促着:“狗奴才,快点!”

    几个小太监抬着一顶小轿,汗流浃背,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谁也不敢吭一声,苦着脸奔命的跑。

    轿子在景陶坊的大门前停了下来,一个小太监急忙掀起轿帘:“公公,到了!”

    王振一跃而起,跳出轿子,一把推开挡在面前的小太监,双手拎起袍子,直奔大门而去。

    “王公公!”一个年轻的伙计忙迎上来,王振又热又急,一把推开挡道的伙计,直奔内屋去了。

    刘老板正坐在内屋喝茶,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王振急了,吼道:“刘老板,你咋跟没事人似的,答应我的货呢?”

    看到王振风风火火的闯进来,刘老板忙笑脸相迎:“公公,大热天的,坐下来说话,来人,上茶,再来一块冰淇淋,要雪梨味的。”

    朱祁镇不得势,王振跟着倒霉,这货现在唯一的进项就在景德镇的陶瓷生意上,已经快到京城的这一批货,突然变卦了,王振一直苦苦盼着,眼见交不成货,岂能不急。

    “咱家现在什么也吃不下,到底货到哪儿了,给句准信成不?”

    刘老板呵呵一乐,拉住王振的胳膊,安慰道:“王公公,别急,明天上午一准交货,决不食言。”

    王振感到莫名其妙,十分不解的看着刘老板:“咱们打交道十多年了,这批货,一会说有,一会又说没有,眼看着咱家不得势,你也开始欺负咱家了,是不是?”

    “哎!”刘老板向四周看了一眼,又上前把门关上,压低了声音解释说,“公公,这不是找个借口把您请来嘛,有人要见您。”

    王振更感到惊怪了,瞪着刘老板,不知道又在耍什么花招:“要见咱家的人多了,有什么好躲躲藏藏的,直接说一声不就得了嘛,有你刘老板的面子,咱家也值得来一趟啊。”

    “王公公,数月不见,发福啦!”内屋的门帘掀起,一个玉面俊朗的年轻人走了出来,王振嗷的叫了一声,便瘫在地上了。

    这一天夜里,一个神秘的身影悄悄的从后门溜进了英国公府,张辅书房里的灯一直亮了一夜,第二天,已经在府里养了将近一年病的张辅,终于从病塌上爬起来,由一众仆从抬着,奔午门而来,跪请皇太后召见。

    堂堂英国公,张辅的父亲张玉是成祖皇帝朱棣的救命恩人,而张辅屡立战功,四次南征交阯,功勋卓著,又是太皇太后钦定的托孤重臣,任由他跪在午门外,不仅与礼制不合,也会引起众怒。

    虽然不想见他,皇太后不得不强打起精神,令人抬着张辅进宫。

    皇太后学着太皇太后在世的派头,在慈宁宫的正殿摆下御案,召见重臣,处理朝政。

    不到一年的时候,张辅面色苍白,已显老迈,一向健硕的他,走起路来,也已经有些颤颤巍巍,要不是有太监扶着,一阵风就能把他给吹倒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44章 忍辱屈服() 
“老臣张辅给皇太后请安,千岁千岁岁!”一进了慈宁宫的正殿,张辅就从二个太监的身上滑了下来,扑倒在地上,连连叩头。

    慈宁宫里正面的御案后面坐着皇太后,两旁分别坐着朱勇、杨士奇、郭琎等外臣,金英、兴安等内廷宦官,陈恭、张武等多位随朱棣靖难的功勋及后代,看到张辅凄惨如此,不免有些免死狐悲的感觉,甚至有人唏嘘不已。

    皇太后毕竟是一介女流,张辅的父亲宁愿战死,也不肯屈服,张辅英雄一世,竟能肯于低头,再说了,张辅只不过与泽宁走的近了一些,并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二人勾结在一起。

    “老臣在府上近思近一年,听闻逆贼泽宁已经伏法,老臣的嫌疑已洗脱,如今,老臣年老,不能再报效朝廷,不能再服侍太后,请准许老臣归还英国公爵位,回祖籍祥符归养。”

    张辅言语诚恳,完全是一副受尽冤屈,不堪其辱,心灰意冷的态度,杨士奇实在听不下去了,猛的战起来,迈开大步,一个踉跄,便跪在了坚硬的地面上,额头上的汗滴了就下来了,脸色铁青,咬着牙向皇太后求情:“英国公张辅乃功勋之臣,无辜遭人猜忌,全是小心挑拔,如今,泽宁的人头已经送到京城,老臣杨士奇恳请太后,准许英国公重返奉天殿,服侍皇上,服侍皇太后。”

    大殿里,有不少人纷纷下跪,尤其是随着朱棣靖难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