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帝国-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勃劳希奇必须要提醒希瑞克,这几年来,德国几乎都是在走钢丝,只要稍稍有一阵风,就能够把德国掀翻。
现在,德**队已经强大了,只是全部都在东线而已,现在,抽调一部分军队,回西线,守护己方的领土,也很重要啊。
他的提议,当然不会让希瑞克接受。
“我们现在的关键,是要尽最快的速度,打垮波兰。”希瑞克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的军队进展神速,各个主力部队,都在向着华沙云集。”
“我估计,只要等到明天的时候,我们就能给波兰人创造一个态势,我们即将合围华沙,在这种情况下,波兰人肯定会离开华沙,只要他们的政府离开华沙,苏联人就会上来,从东面进攻!”
斯大林,也是要面子的,毕竟苏联和波兰签署过互不侵犯条约,所以,虽然私底下早就要和德国瓜分波兰了,斯大林也不便动手。
只要波兰政府出逃,苏联就能找到了体面的出兵波兰的借口。
当苏联军队也从东面进攻之后,整个波兰,就彻底地被瓜分掉了,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候,绝对不能从前线撤兵。
这几天的进展,相当迅速。
博克的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然后南下,重创了“莫德林”集团军,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
而在南路,古德里安的南路集团军群重创波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集团军,占领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
其中,跑得最快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师,今晚就能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波军“波兹南”集团军退路。
对华沙的合围,很快就会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希瑞克当然不会将前线的军队撤出来,跑到西面去和法国人干仗。
“那么,我们西线的威胁怎么办?”勃劳希奇问到。
“西线?让边界的守卫部队,逐步后撤,一直撤到齐格菲防线。”希瑞克说道:“撤退的沿途,布置s型地雷,利用地雷迟滞法**队的行动。”
希瑞克给出了方案,用地雷,逐步撤退,一直退到己方的防线之内。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但是,勃劳希奇看希瑞克的表情,无论如何也不是开玩笑的样子。
一战结束之后,法国和德国相互戒备,由于双方的边界的很多地区都是平原,易守难攻,所以法国人开始修筑了马奇诺防线。
作为战败国,德国是没有资格的,能有十万陆军就不错了,不过,当德国占领了莱茵兰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士气,在那个时候,德国决定在马奇诺防线的对面修筑了齐格菲防线。
这个防线可以掩护德国西线,并作为向西进攻的屯兵场以及支援进攻的重炮阵地。
从德国靠近荷兰边境的克莱沃起,沿着与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接壤的边境延伸至瑞士巴塞尔,全长达630千米。
和坚固的马奇诺防线比起来,这里的工事较小,结构较简单,但数量多达11860个,远超马其诺防线。
防线不是在边界上的,现在,希瑞克说要撤到防线内,这相当于把边界上的那些村庄,都放弃了。
“勃劳希奇,动下你的脑子,好好地想一下。”看到军方重将依旧在犹豫,希瑞克的语气严肃了起来:“如果英法想动手,他们早就动手了!现在,他们也只是做个样子,只要我们的地雷,炸死十几个法**人,他们就会立刻停止前进。”
英法,根本就不想打仗,他们怕死人!
看到勃劳希奇还是那个蠢样,希瑞克继续说道:“如果他们真的想打仗的话,他们早就该在全国进行战争动员了。现在,英法人有打仗的**吗?”
希瑞克的这句话,终于让勃劳希奇接受了:“是的,元首,我明白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S型地雷()
在打仗之前,是必须要进行全国性的战争动员的。
英法绝对清楚,如果他们向德国宣战,那就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一战的经历来看,世界大战,那会把一个国家彻底打空的,比如20到40岁的男人全部战死沙场。
如果真的要打仗,那绝对是要战争动员,将所有的预备役军人转入现役,增加一个个的后备师,将现有的国家体制转入战时体制。
但是现在,英法什么都没有做,就是在巴黎进行了一次阅兵,然后开赴到了边界地区,就宣战了。
这一切,在希瑞克眼里看来,英法就是做个样子,做出来给波兰看的,告诉波兰,他们已经履行条约了,英法,还是没有做战争的打算。
所以,如果他们真的打过来了,那己方就后撤,这样,英法肯定就满意了。
现在的后撤,当然是为了迷惑英法,等到波兰的战役结束,英法就该吞下他们自己酿制的苦果了。
现在,德国正憋着大招呢,不动则已,一动,就是石破惊天。
既然都宣战了,那就要做好战争的准备,现在英法的心理,真的是在当欧洲秩序的守护者,当欧洲的警察啊。
莱茵河,记录了德意志的国家历史和承载着日耳曼民族精神的德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一直被德国人称为父亲河。
这条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莱茵瓦尔德冰川,流经瑞士、卢森堡、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最后从荷兰的鹿特丹汇入大西洋的北海,
沿途风景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甚至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岸都是葡萄,更是让景色无比迷人。
而现在,在莱茵河谷地区,没有人有心情欣赏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对面,就是法国人,而法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了。
这就进入战争状态了?法国的态度,让第一集团军的老兵们,有些接受不了,作为从一战中过来的老兵们,他们还记得当初的一战是多么的残酷。
法国人,不要命地向前冲,在马克沁重机枪面前不断地倒下,一天死个上万人都很常见,而现在呢?已经宣战了,法国人居然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班长,对面的法国人,到底在搞什么鬼啊?”拉姆向着自己的班长问到。
“不要管法国人搞什么鬼,按照命令,咱们赶紧布雷。”班长里奥向他说道。
赶紧布雷!
拉姆手里的工兵铲,已经挖出了一个洞,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圆筒状的地雷,埋了起来。
这种地雷,是德国在1930开发,被设计用来攻击开阔地带的无掩护的步兵。根据投产年代被分别命名为s。mi。35和s。mi。44。主要区别在于s。mi。35的引信室在雷体的中央,而s。mi。44则偏向一侧。
最初于1935年投产,是第三帝国国防计划中重要部分。历史上,到因德国投降而停产时,德国总共生产了超过193万颗s型地雷。 型地雷中的s,是德语shrapnellmine 的首字母,是跳雷中最早也是最着名的一种,被称为“弹跳贝蒂”。
这些地雷给敌军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并延缓甚至阻止了敌军的前进。该型地雷的设计成功,致命,并被广泛模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标志性武器。
而现在,是这种地雷第一次被埋设,对面的法国人,还没有尝过这种地雷的滋味,很快,他们就会再也不愿意踏上德国的土地了。
距离法国人宣战,已经过去了三天,法国人,到底还打不打?一边埋地雷,拉姆一边在埋设地雷,一边在心中暗暗地想到。
他的班长,则细心地在一张地图上标志着,他们的身后,就是一个村落,这里是村落的主要交通道路,在这里埋设地雷,也要防止炸上自己人,现在标清楚位置,是为了等到战后,再轻松地把这些地雷挖出来。
他知道这些地雷究竟有多么可怕。
而就在这时,远远地,一辆自行车,正在向着这里飞快地骑过来。
“尼伯,你个蠢货,小心我们的地雷!”里奥大声地喊道。
作为第一集团军,本来应该是什么装备都优先的,可惜,现在的第一集团军,简直就像是一个二线部队,什么好装备都轮不到他们,其实,集团军中的一大部分,都是预备役部队,比如他们现在的这支部队。
所以,各种现代化的装备,都和他们无关,没有坦克,没有轮式步兵战车,甚至连摩托车,也只有连级以上才有,对于步兵班来说,现代化的工具,就剩下自行车了。
尼伯是个高个子的士兵,他的两条腿相当长,此时,他的两条腿在飞快地蹬踏板,一路向着这边冲过来。
当听到了里奥的话的时候,尼伯也没有减速,他就仿佛是杂技演员一样,从一旁歪歪扭扭地绕了过来。
这些地雷,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埋设的。
“班长,班长。”骑得气喘吁吁的尼伯,向着里奥喊道:“法国人,法国人上来了!”
法国人来了?里奥心中一喜:“走,我们撤!”
按照计划,德**队和法**队,是不能发生冲突的,当法国人上来之后,德**队只能后撤,这个命令,多少让人有些无语。
不过,里奥也能理解,德军主力,都在波兰,在给元首报仇,而在这种时候,西线的部队,是不可能部署太多的,既然打不过,向后撤退,是个明智的决定。
反正后面就是防线,他们最多撤到防线里,是绝对不会再后撤的,在那里,借助工事,他们就能从容抵抗了。
现在,法国人终于来了。
“班长,我能不能先留下来,观察敌情?”尼伯向里奥说道。
想了下,里奥同意了,谁知,他刚点头,一旁的拉姆也开始请求了:“班长,我也想要留下来。”
看着两人的手,若有若无地向后,摸了摸毛瑟步枪的枪托,尼伯就知道两人想要干什么。
“记住,作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怕这个命令让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接受。”里奥说道:“你们俩,可以留下来观察,但是,如果谁敢主动开枪,老子能直接就枪毙了你们!”
第三百五十七章 越过边界()
戴高乐很愤怒。
法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了,既然宣战,就应该趁着现在德国主力都在东线的机会,快速地向德国进军,突破德国的西部防线,一直打到柏林去!
但是现在呢?拉达第,张伯伦,谁都不想打仗,现在虽然对德国宣战了,还是和以前一样,不愿意动弹。
简直就是卖国!在戴高乐的眼里,这些人的行径,就是在卖国,这些年里,英法一直在纵容,慢慢地让德国人越来越强大,如果德国人征服了波兰,那下一个目标是谁?
想想都不用说,肯定是宿敌法国!
法国和德国之间,肯定有一战,所以,现在最好的,就是趁着德国人在东线激战,从西线挺进,一路灭亡德国。
可惜,戴高乐义愤填膺,一直求战了三天,才终于等到了现在的命令,向对面进攻!
这和历史有些不一样,在历史上,戴高乐的军队是布置在后方的,但是现在,戴高乐参加了阅兵仪式,之后,就被派驻到了边界上来。
他不是独自行动的,戴高乐的507坦克团,是和第4步兵师一起行动的。
坦克,是步兵的附庸,坦克的存在,就是为了掩护步兵的冲锋,就像是一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