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客从远方来-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间里,封言道头戴幞头,其后垂着两软脚,显得面庞极为俊秀,而身穿的圆领袍服色甚是朴素典雅,腰间系带,带上悬挂着别致的荷包,脚着黑色的靴子,更衬得他英姿飒爽。

    封言道穿好后,而他还在自己穿着,显然还没有穿习惯,幞头都戴歪了,经过旁边侍女的一番帮忙,总算穿好了,整体装扮与封言道相差无几,只是腰带右侧系着他的玉佩,整个人却显得比以前硬朗帅气许多,就连封言道都定睛看了一下,更不用说一旁的侍女了。

    时辰已经不早了,封言道与他一起走到大门外,马匹早被府里管家备好牵到了门外,还是那棕色的骏马,他见只有一匹马,便问:“封大哥,怎么只有一匹马,我们两个人呢。”

    “你会骑马吗?何况你的伤还未痊愈,我们骑一匹马便可,我带着你。”说完封言道示意他先上马,而后自己一跃马上坐在了他身后。

    原来昨日,他与长公主约好,今日出游不必盛装与大费周章,故他轻骑出行,而长公主将会坐在马车上,于兴化坊通向朱雀门街的那条街口会面,然后一同前往有帝城胜景之美誉的曲江与芙蓉园。

    封言道骑马来到约定的地方,不远处看见一辆极为简朴的的马车,封言道一眼就辨认出那是长公主的马车,因为御马之人是长公主的侍卫。

    封言道下了马,并用手扶着他下了马,待长公主的马车来到跟前,封言道上前寒暄了几句,便和他一起骑上马并与马车绕街东而行。

    封言道与长公主都是极为低调、不恃特权之人,他们要赶在夜禁前各自回到家,故他们这么早就出发了。

    一路上封言道与长公主谈笑风生,而坐在前面的他,四处张望,略感无趣,心里多少有点后悔跟着出来,当他们谈到自己的时候,他才注意力集中一下。

    “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昨日你进宫稍稍晚了一些,但也不打紧,皇兄并没有怪罪的意思。”

    他听到“皇兄”二字,记忆全失的他虽不懂皇兄代表什么,但还是面露一丝诧异。

    一路上有说有笑,似乎他的存在仿佛空气一样,他只顾着欣赏沿途的风景,也就没有感觉到尴尬了,当然封言道与淮南长公主只顾着彼此的交流,也是没有感到他的存在是一种障碍。就这样不快不慢地来到了长安城东南胜地。

    阳春三月,曲江的景色是最撩人的。曲江池边有花卉周环,甫一靠近花香扑鼻,地上宛如盖了一层厚厚的绿毯,尤其适合席地而坐,而曲水亦适合流觞,池中有几许长洲,岸边细柳与池中新蒲更是相得益彰,不远处有飞檐重楼,舞榭歌台,虽说上巳节刚刚过去,但游人如织的盛观一点不减上巳节,这便是烟水明媚的曲江之景了。

    封言道与他下了马之后,将马系好,之后来到马车前,长公主探出头来,封言道用双手将长公主从车中抱到地上,站在封言道身后的他现在才第一次完全看到了长公主,而一路说笑时,长公主虽偶尔掀起马车一侧的帘子,但他还是始终未看得究竟。

    长公主大不了他几岁,正是桃李年华,她虽不是盛装出行,但上身穿的是窄袖小襦,缠着巾帔,下身则着高腰罗裙,头梳盘桓髻,发髻上却无过多头饰,加之长公主略施粉黛,两腮白里透红,显得尤为高贵优雅。

    下车后,长公主吩咐跟来的那位随身侍卫好生看好马车,然后长公主便与封言道沿着曲江池边游赏,而他有时跑在前面,有时落在后面,好像之前的悔意一扫而光,好不活泼快乐。

    午后,游人游赏的兴致一点都没减退,按原初计划,封言道与长公主还要去芙蓉园游玩一番。

    芙蓉园为皇家禁苑,李世民现已把它赏赐给了魏王李泰,园内有芙蓉池,而曲江池在芙蓉园北面,两池水体相通,但两池周围景色各领风骚,不分伯仲,大唐为了让官民能共享盛世之乐,遂将曲江池开放为公共园林。

    当他们正在游玩时,看见前面聚集了一群人,他们也慢慢走进人群时,忽有一人面色如霁,暴跳如雷地大叫道:“你没长眼吗?看看洒了本公子一身酒渍。”

    “唉可惜了我的好酒了。”

    一位约摸半百的醉酒者长叹一声后继续饮他的酒,好像若无其事一样。

    此人手持酒囊,上身穿交领大袖衫,下为裙式的裳,腰间系着衣带,却并着幞头,而是把头发挽在了头顶并以头巾裹髻,其余长发披肩,似有魏晋风度。

    “我看你没醉呀,干吗装成一副醉态。”说此话的则是另一人,为那位发火公子的游伴。

    那位发火的公子听到醉酒者的话,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道:“我看你是欠打,本公子倒要看看你是真醉还是假醉。”说完就要抡起拳头冲醉酒者打去。

    在封言道后面的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还未等封言道与长公主出手,自己就挤到醉酒者面前,一把将快要落下的拳头握住。

    “两个年轻人欺负一位老人算什么英雄。”他颇为义愤填膺地说。

    “你是谁,胆敢插手本公子的事。”

    “我是”他想说又未能说出来,他的手已慢慢松开了发火公子的拳头,怔怔地待在原地。

    那位发火公子并未停止想打人的想法,于是再次抡起拳头冲醉酒者和他挥去。当拳头快要打在他的脸上的时候,封言道一个箭步握住拳头并使袭击者单膝跪地,那位游伴一看是密国公准驸马封言道,又看到旁边站了一位贵气逼人的女子,那定是淮南长公主了,于是他赶紧上前去制止那位有可能做出反抗的同伴。

    “封大人,崔志权是一时鲁莽,饶了他吧。”

    崔志权,左候卫长史崔立的独子,向来以嚣张跋扈著称,与其父相差万里,崔立于官场上有其一套,公事公办,可谓忠于职守,手段老练圆滑,又使得其身无清名。那位为他求情的则是门下省给事中许敬宗之子许昂,有其父学识和善于迎合,但为人轻浮荒淫。

    崔志权一听“封大人”三字,赶紧抬头一看,吓得另一条腿都在颤抖着。

    “封封大人,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饶了我吧。”

    “你们丢尽了你们父亲的脸,天子脚下,欺压百姓,又身为大唐士子才俊,宽恕仁爱都抛之脑后了吗?”

    封言道说这话时态度和语气都极为凛然,在场围观的群众无不为之欣然鼓掌。

    “好一个耀卿之子!”

    醉酒者说完又畅饮了一番,然后使劲摇晃酒囊,似乎酒水已尽。

    “敢问老人家怎么知道言道名号的?”

    长公主说这话时,崔志权已被封言道放开,见围观的群众都各自散去了,崔志权与许昂也趁乱逃去。

    醉酒者饮尽最后一滴酒后说道:“眼看人皆醉,何忍独为醒。我醉故我知啊!”

    封言道听了醉酒者的话后,双眉拧在一起,眸中尽无他物,怔怔地站在那儿冥想一番。

    “老伯伯,原来你是真醉啊!”站在一旁的他又展颜而笑地说道。

    “这位少年聪颖如此,可惜我的酒囊空空如也,不然定与你畅饮一番。”

    醉酒者说完并没有将目光转移走,而是以封老夫人相同的眼神看着他。

    “这位少年,我可以看看你腰间的佩玉吗?”

    “当然可以啦!”他边说边用手解开玉佩递给醉酒者说,“老伯伯,给您。”

    醉酒者接过玉佩,在手中玩弄了一番,然后将玉佩又还给了他,说道:“这是你的玉佩吗?”

    “我不知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它就一直在我身上。”

    醉酒者听后一脸疑惑不解,似乎听不太懂,然后封言道解释道:“这位老人家有所不知,他好像失去记忆了,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了,更不用说这玉佩的来历了。”

    “哦来自远方之人啊,我亦是来自远方之人,日后若有机缘,在有诗有酒的地方,我与你一定再会相见的。”

    醉酒者边说边捋了捋他那花白的胡须,说完随即转身就走了。

第三章 西市偶遇() 
待醉酒者慢慢走远,封言道与长公主本打算再去芙蓉园游玩的,虽然先前已和魏王打过招呼了,但谁都未曾料想到今天竟遇到此事,事虽不大,但多少未免扫了兴,加之所剩时间也不多了,故他们决定结束游玩而返程。

    他玩了大半天,似乎也已疲惫,封言道看到他倦怠的脸色,打算让他一路坐马车回去,还未来得及开口,长公主便对封言道说:

    “看他定是玩累了,在马上睡着了于你骑马也不便,那就让他坐回车里吧。”

    “这样也好,我正想和长公主说呢,主要怕打扰你休息。”

    “不会的,看他就要快睡着的样子,坐在车里肯定会很快入睡的。”

    他迷迷糊糊地坐到了马车里,正如长公主所言,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长公主看着他,心想:“这少年虽正处于舞象之年,也不过比我小二三岁,却一腔正气,勇气可嘉。”

    然后长公主的双眸闪着粼粼波光,好像被什么吸引住了似的,原来长公主在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腰间系着的玉佩。

    他腰间的佩玉质地为上等的蓝田玉,以镂雕加阴线琢成,图案主体为凤鸟衔花,栩栩如生,晶莹剔透。此等玉佩,无论质地还是工艺,都不像来自民间,在曲江池时,当醉酒者谈论他的玉佩时,长公主并未在意,现在细看来,还是看出来了一些端倪。

    长公主记得宫里也不过只有三块,他的皇兄即大唐天子佩有一块,乃为九龙玉佩,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各佩有一块,这三块玉佩是长孙皇后生前让能工巧匠雕制。

    长公主的两个眼眸透出一丝幽深,心想:“他身份未明,身上怎么会有皇室玉饰?”

    直到长公主回到寝宫还未理清心中的疑问,而他回到封宅却贪得一夜饱睡,睡得早自然醒得早,推开门时看见封言道正要去中书省当值。

    “今天我要去中书省当值,你若无事,可到我的书房里翻看一些书籍。”

    “看书?让我看书吗?封大哥还是饶了我吧,我还是找事做吧。”

    “你原来的记忆全失,不谙世事与礼数,多看看书,对你是有益无害的。”

    “可是”

    “可是什么,待日中开市后,你可以随我到西市逛一逛。”

    他本来想说:“世事与礼数,书本里就可以学到吗?”可是这话还未出口,就被封言道堵住了,但当他一听到可以出去逛一逛,马上面露喜色地点头答允。

    封言道走后,他似乎也没找到什么事情可做,只好走进书房,随便翻看了一些书籍。

    封言道于十五岁即以门荫授左千牛备身,充任皇宫侍卫,掌执御刀,为高级禁卫武官,但其嗜书如命,博闻强识,所以他书房里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他打开案几上的礼记,煞有介事地读了起来,半天功夫就把将近十万字的礼记看了个大概,然后走出房外伸了伸腰。

    这时,他看见不远处的凉亭内有一只鸟,心想竟有如此美丽的鸟,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只为了逮到它好好玩耍一下。

    正当他扑上去伸手抓时,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