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仙斩神-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象国的朝野官员不顾寻常百姓的死活,难道就不怕这些事情动摇了白象国的国本?

    虽然不好命令白象国中的宗门,但以白象国之力,筹足让宗门修士出手的金帛供奉总是可以的吧?

    为何没有这样的举动?

    石青松实在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那就索性不去多想。石青松和如空也不去想别的,只去做自己最为擅长的事情。

    佛门虽然不崇术法、法力,但普渡众生,也不能单凭口舌。如空所学的法门之中,就有一门《净土甘霖咒》。

    这是佛门妙法,能以法力聚集水气,化作甘霖落下。点滴雨水,都被佛门法力加持过,能让枯木回春,有为人疗伤的妙用。

    以如空之力降下甘霖,不是难事。他法力雄浑,又有许七先前赠送的佛门高手舍利相助,一施法,便让方圆数十里降雨十昼夜。

    一场甘霖,总算是让方圆数十里内的旱灾得到缓解。不少挣扎在生死一线上白象国百姓,因这一场甘霖,得到了一条性命。

    石青松就地取材,寻来了种种药材,炼成化解瘟疫、治疗疾病的药物。有瘟疫之处,便先将尸首以术法焚烧,而后散布药物,化解瘟疫。

    二人一番辛苦,总算是将那一地从死地中拉了回来。

    白象国中,大旱不止这一地。二人从死地中拉出来的那方圆数十里之地,于整个白象国受旱灾之地相比而言,不过九牛一毛罢了。

    一僧一妖盘算了一阵,觉得能做什么便做什么就好。能救一地,其他地方也能救的下来。

    白象国百姓不是离国百姓,和这一僧一妖都没什么干系。但人命终究是人命,不因是否同文同种而有所改变。既然已经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景象,若是不管上一管,又和那些旁观者有什么分别?

    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要做到什么地步,一僧一妖心中也都没个盘算。定下了这件事情,那就去做这件事情,之后如何那是之后,不必去想。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

    等到真的无计可施,或是将这白象国中的旱灾、瘟疫彻底扫平了,这件事情就算结束。

    一僧一妖是这么想的,但这事情的发展却不如人意。

    将那一地从死地中拉出来后不过一两日,便有一个宗门的修士找了过来。

    那修士自称是大禅寺的门人,前来质询一僧一妖,为何不经大禅寺同意,便在此地随意施法。

    救人的时候,如空也被百姓多次问及,是否大禅寺人。对于这大禅寺,一僧一妖也算是有所耳闻了。

    大禅寺方圆百里都是这一宗的属地。说是属地,其实大禅寺对这方圆百里的百姓并无任何权力,也极少涉及寻常百姓日常的事务。只是在这百里之内,修士过往、居停,都是要跟大禅寺打个招呼的。

    若是大禅寺不许,那寻常修士还就真的无法在这方圆百里内立足。

    修为高深的修士自然不将大禅寺放在眼中,想要如何便就如何,大禅寺更不会去主动招惹。

    一僧一妖做事,是商量出了主意之后便自行去做。虽然知道大禅寺的存在,但也不将这些事情拿去跟大禅寺商议。

    石青松和如空出自南疆万灵山,除了眼下在万灵山中掌管事务的赤阳子,以及那位九阳妖尊之外,不会再听旁人的命令、节制。甚至那位在九阳妖尊不在的时候掌管万灵山事务的赤阳子道长,平素也不去命令石青松和如空。若有命令,九成九都是替九阳妖尊传令。

    眼下一僧一妖要做从死地中救人活人的事情,又知道这事情不错,更无和大禅寺商议的道理。

    等到大禅寺首肯点头,才去做事?石青松和如空根本没有受制于此的道理,更不想浪费这个时间。

    如今大禅寺人找上门来,质询一僧一妖,倒是石青松和如空颇为意外。

    ——明白是自己替大禅寺做了拯救一方的事情,倒像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恶事似的,引来了大禅寺的责问质询。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一僧一妖和那大禅寺僧人辩论此事,那大禅寺僧人一开始还说的冠冕堂皇,后来或是不耐,便将事情的根由说了出来:如果没有石青松和如空做这件事情,这一地中得多死许多人。到那时候,人心求生,确切的感受到死亡临近,便会彻底的舍出一切寻求生路。

    他们拿出所有的一切,凑足了请动大禅寺僧人出手的金帛、供奉,大禅寺才会出手。那样一来,在这一场旱灾中活下来的,都要感谢大禅寺的救命恩德。

    而付出了房屋甚至土地的百姓,虽然有命在,却没了立身之地。到那时候,大禅寺便能将这些失去了立身根本的百姓招入门下,充当农奴,为大禅寺流血流汗。

    这里还有更深的一重算计在:能在旱灾中生存下来的,一定都是精壮有力的青壮,老迈病弱,或是身体不够强壮的,是很难在这一场灾难中生存到最后的。

    这场旱灾,如同筛选一般,能筛选出最为合用的人手。

第一百九十七章 附佛外道() 
若是按照这样的法子将事情做了,大禅寺能得金帛供奉,是得利;被救下的灾民得了一条生路,对大禅寺感恩戴德,是得名;无处可去,无地可耕,无粮可吃,又经受了这场灾难筛选的青壮,便能成为大禅寺的农奴,是得劳力。

    一场旱灾,大禅寺能从中得到三种利益,需要付出的只是门中几个修士合力施法罢了,几乎等同于不必付出任何东西。

    与百姓而言,这是灭顶之灾,朝不保夕,生死难测。于大禅寺而言,却好似是天上降下的一笔丰厚馈赠,只要安稳等着就是了。

    但,石青松和如空的出现,却搅乱了这件事情。

    大禅寺治下之地总共方圆百里左右,如空石青松一番手段,将方圆数十里的旱灾、文瘟疫都平息了。于大禅寺而言,这就是即将要到手的利益,突然被人毁去了大半。

    那大禅寺僧人说这事情的时候,一脸的痛心疾首,好像石青松和如空做的事情如同从他身上往下割肉一样。

    也是看着石青松和如空的修为不似寻常山野散修,有些手段、实力,所以大禅寺才没有在二人做事的时候在这其中做什么阻挠。如今石青松和如空已经救了一地之人,让大禅寺蒙受了损失,大禅寺愿意不计较这件事情,只是石青松和如空之后再不能在大禅寺宗门势力范畴内做这样的事情。

    说这事情的时候,那大禅寺僧人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说起不和石青松、如空计较给大禅寺造成的损失时,更是一副极为大度的姿态。

    这件事情,石青松和如空自是不能答应。

    那大禅寺僧人见说和无用,便沉了脸,以言语威胁:若是石青松和如空还不罢手,就是和大禅寺为敌,也是和白象国中各个佛门为敌。

    当日,石青松沉默了片刻,说了一句话。

    “大禅寺的种种利益,尽是用人命、血泪堆砌出来的。与你为敌?正有此意。”

    如空更不言语,一掌拍下,将那大禅寺僧人当场打死。

    之后,一僧一妖杀入大禅寺。一个时辰内,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满地,将大禅寺彻底杀绝了根脉。

    一僧一妖本不至如此辣手。但闯入大禅寺后,却在一个密室中见到了数十名衣不蔽体的女子。

    用来做什么用场,不问便知。

    稍稍询问,便知道这些女子并非全部。

    有不少女子,或是体衰,或是年老,往往被单独带走,之后再不见踪影。有些女子,虽不是体衰年老,但被带走之后也不见回来,不知道下场如何。

    更有些,是一身完好的从这密室中被带走,三五天后偏体鳞伤、奄奄一息的回来,而后在这密室中停留几日,不见好转,便又被大禅寺的僧人带走。这一去,也就不见了踪影。

    即便对世情把握的不准,但如空也能明白那些离开的女人大概是个怎样的结局。

    大禅寺在此地存在,已过七十年。

    七十年间,大禅寺如盘如磨,不知碾碎了多少性命,酿造出几多血泪。

    强忍着听完了这些,如空宣了一声佛号,低声自问了一句。

    “如此附佛外道,留待何用?”

    之后,便再不留手,将一寺僧人尽数诛杀。

    整个大禅寺,无一处不涌污秽、血泪。如空虽信守“慈悲为怀”“魔亦可度”的道理,但这大禅寺实在是没有半点值得度化的资格。

    不灭断根本,难道要让大禅寺这流毒在数年之后重新复发,继续荼毒一地?

    杀灭了整个大禅寺中僧人之后,如空和石青松将那些被囚禁的女子,以及在大禅寺中为奴效力之人尽数送走,之后一把火将大禅寺烧成了白地。

    之后,如空施展手段,在禅寺势力所及之处的百里之地降下十日甘霖。

    离开那里之后,如空和石青松在白象国中一路前行。所到之处,仍旧是一样的做法。若有宗门前来阻拦,那便争斗、厮杀一番。

    如空在离国中,见过了貌似佛门,但其中藏污纳垢的宗派。但真要计较起来,那些藏污纳垢的附佛外道至少还要个脸面,虽然暗中做了不少恶事,理应诛灭,但若不细细查访,也难切实的找到罪证。

    但白象国中那一个个自称佛门的宗门,却连这面上的功夫都懒得去做了。不救济一番也就罢了,还要阻拦旁人救援,更要借着这一场天灾取利。

    若说大旱只是天灾的话,这些宗门做的事情,可说是**了。

    单凭这一点,就实在没有放过这些宗门的道理。

    即便是如空这慈悲为怀的出家人,也实在想不到半点可以宽宥的理由。

    一僧一妖每到一处,便灭前来阻拦二人救济灾民的宗门。随着二人事情做的越多,名声也就传的越广。

    不仅当地的宗门要和一僧一妖为难,有些远在千百里之外的宗门修士,都来和如空、石青松厮杀。

    在这一场大旱中,白象国中的宗门不管大小,都已经达成了一致。

    只要再过个十天半月,旱灾不断,死者越来越多,生者便越来越畏惧。

    畏惧到了极点,除了性命之外的一切东西就都可以舍弃,用来换一条生路。

    到那时候,白象国中的各个宗门便能从中得利了。

    石青松和如空的出现,正在破坏这些宗门的共同利益。

    自然该同仇敌忾,一起对付这两个要损伤各个宗门利益的外来者。

    但也有一些修士听闻了如空的所作所为之后,从各处而来,要追随如空。

    这些僧众,要么是孤身修行的游方僧人,要么是因为和宗门意见不和,被宗门逐出门墙的。

    眼见白象国中一场天灾,令人殒命不休,这些人也想做些事情。只是势单力孤,无法和已经铁板一块似的各个宗门抗衡,便唯有在世间独身而行,尽自己所能,悄悄的做些事情。

    如空和石青松的出现,施展的雷霆手段,以及那济世的慈悲举动,让这些僧人看到了希望所在。

    循着如空的足迹,这些僧众一个个聚集而来。

    如空和石青松一起做事,已经习惯,原本不想跟这些僧人有什么交集。但看着那一个个用希翼目光看着自己的僧人,如空终究是没能拒绝他们。

    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