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朝最佳闲王-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翟亮显的有些尴尬,尴尬的直挠头,心中也开始有了些担忧,担心皇上会不会说他是作弊啊?

    “不错,脑子够灵性的啊?”笑归笑,那只是因为翟亮的记载内容让自己觉得好笑,但这种方式却是很不错的。

    这让李元吉想起了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那是在小学,第一次学英语,还是二十六字母,也总是用这种很搞笑,但却很靠谱的方式去记载。

    可总被老师批评,说这是最不靠谱的方式,事实证明没什么靠不靠谱的,只要能够让自己快速记起的方式,就是靠谱的,而且后续的发音什么的也并没有偏离。

    “陛下学生这”虽然李元吉是在表扬,可翟亮却并不这么认为。

    “虽然方式搞笑了些,也有些投机取巧的行为,但管他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李元吉微微一笑,示意翟亮不要在意。

    不过在说完这话之后,李元吉似是想起了后世老师对自己的批评,而在这一刻,李元吉似乎才明白了为什么老师会说这是最不靠谱的方式。

    首先,方式没有错,任何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掌握的方式都是对的,这个因人而异,有的人这样记得快,有的人那样记得快。

    但这种方式也的确是一种投机取巧,说他错,错的是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今日能在这上面投机取巧,他日便能在其他方面投机取巧。

    二十六个字母能这样记,后面的语句什么的难道也这样记吗?而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只知道自己曾经下功夫记过的这些,而见到类似的就抓瞎,考试和运用,显然不会完全的按照课本,而是选择类似的内容。

    虽然这个化学元素只是最基础的,可若是让他们形成了这种思维,那么后面的试验会不会也来个投机取巧什么的?

    刚想接着训斥两句,可李元吉又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去帮他们记忆这些,唯有死记硬背,可这完全就是在耽误时间。

    想了想,还是继续开口道:“方法是好方法,可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却并非长久之计,化学是严谨的一门学科,今日你们对它不严谨,明日他便有可能要了你们的命。

    试想一下,如果你们研究的是更大威力的火药,而因为你们想要投机取巧,不按照步骤或者定量逐级试验,想要一步到位,那么无论成功与否,最终总有人要倒霉的。

    所以,朕要求你们一定要记住,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试验什么,都要做足万全的准备,特别是安全这方面,一定要逐级的试验,从最小的量开始,试验完成之后,也要进行多次的反复测试,以防止出现问题,让后续使用他的人遭遇危险。

    至于这个元素,用这种方式倒是可以的,像这种记忆性的东西,倒是没那么多的要求,只要能够帮助自己去完成即可。

    你们都照此抄录一份,也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更改,唯一的要求,便是尽快记下这些东西。”

    训完了之后,李元吉还不忘给其他学生谋个福利。

    当然了,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这么被其他人给凭空拿走了。

    翟亮的心中那是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啊,有一万句mmp要讲的。

    把自己的保命底牌给贡献了出来,万一他们超越了自己可咋办呐?

    可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李元吉,翟亮那是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根本就没得选,也不能选。

    “怎么?有些不太情愿?怕他们拿走了你的成果,然后在结果上超越了你?”李元吉看出了翟亮的不满,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翟亮毕竟还只是个学生,为人处世什么的在李元吉面前也都嫩的很,有些东西他自然是瞒不住的。

    翟亮很想摇头,可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不能说谎。

    “有这种不满是正常的,可好的东西总是要拿出来分享的,况且从现在开始,你们的同窗之谊也更深了一些,若是连你们这些师兄弟之间还要相互藏私,那朕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学问也给藏起来呢?

    虽然朕知道你们是忠诚的,是可靠的,可万一朕不这么想呢?

    藏私,那是对外的,有些私就该藏,因为露出来对你,对他,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可有些私不能藏,藏起来同样是对你,对他,对大家没有任何好处。

    将来有一天,你们是要相互合作去研究一个项目的,若是你们都藏了一些私心,那这个项目怎么办?

    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朕不会对你们藏私,也不希望你们之间有任何的藏私行为!”李元吉面色严谨的说着。

    事实上藏私是必然的,后世的科学院,难道就没有藏私吗?那是不可能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古代也是一样的。

    不同的地方在于,自己是皇帝,有封建制度这么个好东西帮衬着,所以自己可以以皇帝的身份,去命令他们,去引导他们不要那么做。

    这种方式在后世是万万走不通的,但是在这里,却是一条宽敞的大路,绝对能走得通的。

    皇帝都这么说了,谁还敢去违抗?

    不说什么抗命不抗命的,单纯的就说皇帝在他们心中的地位,那就相当于神明一样的存在,是他们的信仰,这个时候,谁会不听皇帝的话?

    “学生知错了,以后断然不会再有此不义想法。”翟亮甚是内疚,连连拱手道歉,并且表态道。

    “学生谨尊师陛下劝导,必不对同门师兄弟藏私,必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不负圣望”其余人也连连拱手表态。

    都是喝过墨水的人,虽然这话看似是在批评翟亮,可同时也是在警告他们。

    只是如此一来,末位淘汰制度可就很让人捉急了啊,难道分数都考一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该怎么办呢

第四七五章:皇帝的愤怒() 
    李元吉收下这十九名四大书院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同时,朝中对此的议论也是始终未曾间断。

    为此而担忧的人有很多,表示无所谓的也有不少。

    就在科举正在进行的时候,魏徵却是单独的找上了李元吉。

    “臣以为,陛下收纳这十九名学生的行为有些不妥。”两人刚一见面,魏徵便直接切入正题。

    这件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也在很早的时候就想提出来,可那个时候并不是时机,虽说现在有些晚了的感觉,可同样的,对于魏徵来说,这并不算晚。

    他在等,他在等朝中大臣们的态度,现在大多数人都表示反对,那么他也就是时候站出来了。

    劝谏也是分时候的,如果李元吉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魏徵自然可以直接劝谏,可这次是李元吉直接做下的决定,并没有在内阁提出来,这也就导致了魏徵没有合适的机会来劝谏。

    而最开始的时候,魏徵也只是以为李元吉想要教他们一些技术方面的学问。

    但是现在,随着这十九个学生的到来,他却对此一无所知,于是,形势已经不允许他继续等下去了。

    “卿为何会觉得不妥?”李元吉反问着魏徵。

    “臣以为陛下亲自授徒的好处有几点,其一,可使这十九名学生的成材率更高,其二,陛下可对其进行专一的培养,其三,对于大唐江山社稷,也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魏徵反其道而行之,反倒是直接说出了几个好处。

    可在李元吉听来,这所谓的好处的确就是好处,可也很明显,魏徵这是在含沙射影,用这些好处来告诉自己这么做的坏处。

    所谓的成材率更高,这指的不就是这十九人因为有了天子门生这个实情,在将来的仕途中必然会一帆风顺吗?

    其实想想也是正常的,一个是自己亲自教导出来的学生,一个是还需要去熟悉适应的陌生学生,哪个具有优先的权力,这还用考虑吗?

    对其进行专一的培养,指的不就是说自己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嘛?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就可以给自己什么,没人会给自己提出反对意见,没人会给自己提出一些难处,至于难不难,那是他们自己考虑的,该将这个难放在谁的身上,那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而对大唐江山社稷的稳定,的确有,几十年后,朝廷高层都是皇帝的学生,这能不稳定吗?

    可这也是一句反话,既然高层都是你皇帝的学生,那天下那么多的书生又还有什么奔头?

    苦读学问,谁不是为了将来可以走上高位?谁又甘愿于上限只能在某个地方?

    长久以往,必然会对大唐的学子们产生巨大的打击,使他们无法安心的学习,而总是去担忧自己的将来。

    如此一来,辛辛苦苦缔造出来的科举制度,虽然不至于废掉,但是其含金量以及学子的参与兴趣却会极大的减小,换言而知,这个决定对于大唐来说,对于长久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那卿觉得,朕当如何为之?”李元吉继续问着。

    “朕觉得,陛下应不为之。现在的各项制度都很好,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学生可以专心学习,官员可以安心的去主政,商人则可以专一经营,大唐的形势是蒸蒸日上的,每一日都有不同的景色,而陛下最应当做的,便是不做,然后让时间去验证这些制度的可靠性,而一旦发现了不妥之处,或是废弃重提,或是进行微调,此一可安抚天下,二可令天下心归朝廷,三可令陛下保持现状,或拥有更高的声望。”魏徵直接说道,显然在来之前便已经想好了对策。

    不做,就不会出错。

    如果是在乱世,是在民间生灵涂炭的时代,这种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

    可现在的大唐已经稳定了下来,并且各行各业也都有了起色,那些内阁大臣们甚至私下里聚会商讨了一下,根据现在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预判,最终给了个极为保守的数据。

    所有人一致认为,若是大唐能按照现在的形势走下去,最多二十年便可令大唐的国力恢复到前隋鼎盛时期。

    而最为激进的是马周,他认为十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但更多的大臣还是觉得十五至二十年更靠谱一些,当然,这只是对未来预判的分歧,并不是什么大事。

    可不管怎么说,这也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内阁成员们,大多数都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大唐盛世的到来。

    而盛世,什么是盛世?

    说一千到一万,就是两个字,稳定!

    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朝野上下一片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之中,李元吉却独自做出了这么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虽然大家嘴上都没有说,可心里却都认为这是破坏稳定的一个决定,是拖延大唐进入盛世时间的一个决定。

    历史上唐朝用了多久才恢复到隋朝鼎盛时期的水平?

    答案是一百多年!

    历史上唐朝用了多久的时间才超越了隋朝盛世的水平?

    答案是一辈子也没有做到!

    这些大臣们并不知道这些,可是李元吉却知道,甚至可以说,这是现代制度的一种上限。

    而历史上的唐朝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去改变的话,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到新的高度,顶多只能保持持平的状态。

    魏徵的劝谏可以看做是他自己的意见,也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