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势-第8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兵们又一次迅速地调整了方向机,第三轮齐射就正好砸在兵营里。
其实,在第一轮炮弹落地后,北洋军军就乱了套,谁都没有想到革命军的炮弹居然能打这么远。曹锟正在指挥部,听见炮弹落地的声音,还不敢相信,问副官:“外面出了什么事?赶紧去看看。”
第二轮齐射后,副官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统制,不好啦,革命军向我们开炮了。”
“革命军?不可能?他们怎么会有打得这么远的炮?”曹锟还以外又是上次夜袭那样的近距离偷袭,“赶紧命令炮营还击。”
第三轮齐射后,炮兵营管带连滚带爬地进了指挥部,“报报告,统制,不不是敌人偷袭,是是革命军从关上方向打过来的。”这人一紧张,连话也说不利索。
“这到底是什么炮?怎么打得这么远?”曹锟极为生气,“你不是说这个距离革命军的火炮无论如何也打不到吗?”
“统统制饶命,不不知道革命军那里弄来了这么厉害的火炮,卑卑职实实在不知!”
“这到底是什么炮?”
“我我猜猜是大口径榴弹炮或或加农炮。”
“混蛋,敌人的炮弹都打到头顶上来了,你你还在那猜测,赶紧给我去查,去还击,不然我要你脑袋!”曹锟暴跳如雷,眼睛要喷出火来似的。
炮兵管带失魂落魄地跑出指挥所,向炮兵阵地跑去,很快被溃散部队淹没了。
“统制,统制,敌人的炮火太厉害了,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忠心的参谋抓紧时机劝说曹锟。
曹锟又怒骂了一通,总是自己的性命重要,无可奈何地找了个地方趴了下来。第一轮齐射时,北洋军官兵已纷纷跑出营地,有少数已经昏了头,朝营地右边跑去,正好成为第二轮齐射的牺牲品,大部分人朝后面跑去,只有一小部分人用残存的最后一点理智立即趴在地上。确实,敌人的腿再快,也快不过炮弹的速度。在飞艇的协助下,炮弹犹如长了眼睛,准确地落在四散奔逃的人群中。
刘翼兴奋地喊,“打中了!打中了!敌人朝后面跑去了,快延伸!快延伸!”
火炮延伸后,刚才往后面跑的很多北洋军又被延伸的炮火击中,整个营地腾起一团团黑雾,夹杂着士兵们哭爹喊娘的声音,这边变成了人间地狱,山海关上的陆尚荣、蒋方震他们高兴得直挥舞拳头,“好!就这么打!狠狠地打!”
打完了第一个基数后,革命军把炮口对准了清军的炮兵阵地,刘翼在指挥艇上看得最清楚,炮弹在敌人的火炮中炸响,不时有碎木头、破铁轮被高高炸起,然后又重重地落下。这种单方面的屠杀整整持续了一上午,直到打光了所有的备弹才算数。看见炮击停了,在天上的刘翼还不知道内情,一个劲地在电话里喊,“怎么不开炮了?打啊!打啊!”
“刘翼,你下来吧,没炮弹了!”陆尚荣命令他,“赶紧到我这边来汇报战果。”
炮击停止后,曹锟在指挥部里召开了会议,潘矩楹哭丧着脸,“曹统制,二十镇损失大了,被炸死100多,炸死的有近300,不是说革命军的火炮打不到这里吗?是哪个混蛋说出来的,您要给我们做主啊!”
曹锟心情也不好,他的人员伤亡虽然少点,但炮兵营被炸得七七八八,完好无损的火炮只剩下6门山炮了,基本上可以说是丧失了战斗力,他脸一沉,“你别说了,第三镇的损失也不小。”
“前些日子我就说革命军炮火厉害,要远一点安营扎寨,偏有人进言说什么革命军最远也只能打到这里,现在倒好,吃大亏了。”潘矩楹用眼光扫来扫去,“高富贵呢?高富贵呢?怎么不见他来开会?就是这家伙说的,真想拉出去把他军法从事。”
曹锟找了半天,也不见那个罪魁祸首的炮兵管带,问旁边参谋,“高富贵是不是畏罪潜逃了?”
“没有,高高管带为为国殉职了。”参谋小声地回答。
“啊!”曹锟张大了口,半天没回过神来,最后才挤出一句,“找副上等棺木,好好厚葬他。”
人都死了,潘矩楹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好问:“眼下怎么应付?这么下去军心动摇,山海关要是趁机杀过来,我怕抵挡不住啊!”
“潘老弟,不要慌。”曹锟大大咧咧地说,“华甫攻下了汉阳,武昌指日可待,等扫平了湖北,我请求大帅再加派援军。”
“可我听说袁总理正在和武昌方面和谈呢?”
“和谈倒也有,这是大帅的缓兵之计。”曹锟想了想,“就是真和谈也好,南方的局势安定了,就有功夫腾出手来对付关外的革命党。”
“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看咱们还是赶紧给总理发电,也赶紧和东北方面和谈!这么硬撑下去不是办法。”
“和谈也是好办法,我这就给京师发报。”曹锟其实也有这个心思,只是不好意思讲,现在潘矩楹既然提了出来,那就正好。
“和谈之前我看驻地还是要离开关隘再远一些,要是再捱上这么炮击,我们又还击不了,不是干挨打嘛!”潘矩楹算是被榴弹炮打怕了。
“现在也只有按你的意思办了。”
。。。
【第049章 】 和谈烟幕()
12月1日,郭文将双方即将停战的消息电告东北,焦急地提出,“余才疏学浅,参加代表联合会着实吃力,恐怕误事,请都督速派遣得力人选前来接替”,临行前秦时竹只告诉他到武昌象征性地参加一下,和黎元洪见面,没想到居然作为东北方面的代表参加会议,令他十分惶恐。
谁知秦时竹哈哈大笑,当即复电:“再坚持两天,然后返回沈阳,其余事情不必担心。”
“都督,这样能行吗?”左雨农不放心。
“没问题,吴议长来电,明天联军就能拿下江宁,到时候江浙方面肯定会要求把代表会议转移到那里开,并且作为临时政府的政府所在地,那里也只有吴议长他们能应付。”
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了南京,南京顺利光复。南京光复是革命军的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它使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所有,稳定了汉口、汉阳失守以后的战局。不仅如此,这次胜利还因这座古都的历史而带上一层神圣的色彩。南京曾经是朱元璋、洪秀全的都城,这就使主张“革命排满”的人们特别兴奋。联军入城后,将士们络绎不绝地到紫金山的明孝陵去祭奠,文人墨客也竞相鼓吹,报纸上大做文章。代表会议当即决定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代表会议也随之转移。
代表会之所以顺利地做出了临时政府设于南京的决议,主要就是因为战局变化,汉阳失守使武昌集团丧失在这个议题上的发言权。而南京的光复,黄兴及其追随者从武昌返回上海,则增加了江浙集团的地位,上海成为了革命党人活动的中心。宋教仁和陈其美出于维护同盟会革命领导权的目的,决定立即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于是,留沪代表选举了黄兴为假定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作为全国统一的首脑,负责筹建临时政府。黄兴本人因为新败于汉阳,倒有自知之明,一再推辞。黎元洪不甘心居于黄兴之下,甚为不满,通电要求取消,汉口代表会也认为上海方面的选举无效(他们并不是不赞同选举的内容,而是不愿意由留沪代表取得决定权)。革命还没胜利,内部的矛盾就日甚一日。
秦时竹做起了和事佬,提议:“无论汉口会议还是上海会议,都没有权力单方面做出决定,既然江宁已下,不如两家合并,召开全体会议。”这个提议不偏不倚,双方都无话可说,由于时间的耽搁和彼此意见的冲突,真正要形成合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成一致,东北方面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必受什么束缚,反而还成为两边争夺的主要对象。
袁世凯派人议和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朝中权贵,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在御前会议上大声质问:“龟山大捷,汉口收复,乘胜渡江,武昌指日可下,为何打了胜仗,反倒要议和?”
“汉阳虽胜,损失却颇为惨重,眼下前线兵员不济,粮饷两缺,议和不失为好办法,倘若能让革命党不战而降,那就更妙了。”老袁狡辩道。
“兵力不济,那就加派兵力,为什么非要议和?”
“我看兵力不济只是借口罢了,议和才是袁总理真正的目的。”良弼晃动着脑袋,“我可是听说革命党给袁总理开了优厚的条件,只要就地反正,革命党就推举他为民国的大总统。袁大人,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袁世凯没有正面回答,他眼光一转,落到了载涛身上。载涛是禁卫军的统帅,而禁卫军是袁世凯开缺回籍后,一支完全由满族亲贵控制的武装力量,全部由满人组成,装备和训练都很好,战斗力也很强。这一部队的存在使袁世凯如芒刺在背,他绝对不会容忍自己的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
他立马有了主意:“太后,大敌当前,为提高士气,禁卫军应起表率作用,各位王爷贝勒更应为臣民表率,既然武昌兵力不敷使用,臣斗胆请求贝勒爷亲自率部分禁卫军增援武昌前线,一来可以增加前线的兵力,二来也请贝勒爷做个人证,看我袁世凯是不是真的私通革命党?”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载涛一眼。
老袁的提议冠冕堂皇,但恰好击中了载涛的软肋,他不似载询那么贪财,但有个胆小的毛病,听到袁世凯点名让他出征,大冬天急得满头大汗。
隆裕没有注意到载涛的窘样,不紧不慢地问:“禁卫军能不能出动打仗啊?”
“回太后,臣这些年只知练兵,打仗打仗”载涛的声音越来越轻,“打仗确实不会。”他话一出口,别人就再也不好言语什么,醇亲王载沣望着这个不争气的弟弟,也只好叹气。
隆裕倒不是失望,载涛的毛病她略有耳闻,继续问:“袁世凯,难道就不能调别处的兵吗?”
“禀太后,现在兵力紧张,新兵还在招募之中,一时半会上不得前线,所以臣才打算和武昌方面谈谈,万一成功,那最好;倘若不成,我们也拖延了时间,到时候就有足够的兵力对付革命党了。”
“这么说来这和谈还非谈不可了?”
“臣以为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那就不妨谈谈吧,不过也要抓紧做好打仗的准备。”
“臣谨遵懿旨,绝不让太后失望!”
散会后,载涛还是处在让他上前线打仗的担惊受怕中,知道奕劻和袁世凯关系亲近,马上去找奕劻让他去和袁世凯通融一下,一定要免了他的差事。载涛的请求早在袁世凯的意料中,他爽快地答应不派载涛出征。载涛庆幸之余,立刻辞去军谘府大臣的职务,袁世凯正中下怀,略施小计,就将禁卫军的军权抓到了自己的手里,京畿地区重新成为北洋系的天下。
为切实控制禁卫军,老袁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冯国璋成了当仁不让的合适人选。一来,冯国璋和各权贵的关系一直比较好,老袁被罢官回乡他都没有受到影响,让他出任禁卫军军统可以兼顾各方;二来,冯国璋急着拿下武昌立功,和自己意图不合偏又不能明说,调任京城,两人彼此间都不尴尬。至于武昌前线,可以交给段祺瑞打理。老袁还把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