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照明弹的映照下这俨然就是个无与伦比的显眼目标,躲在灌木和围墙后的德国坦克轻易的把这些钢铁巨兽套入了瞄准镜,随后用一发莱茵钢铁或克虏伯生产的穿甲弹或者半穿甲榴弹将其打成废铁。
玛蒂尔达系列坦克皮糙肉厚,在法国战役中给德国坦克部队留下了不少恶劣的回忆。这些速度死慢的乌龟坚硬无比,德国反坦克炮手就算把炮口顶到对方的前装甲上都打不穿那层钢壳。隆美尔就是被这种坦克突袭而败走阿拉斯。最终死在了法国的一座无名土丘上,最终却成全了那位上帝的使徒,在那里一战成名。
不过现在风水轮流转,胜负的主导权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德国装甲部队有了克敌制胜的武器,48倍径的长身管75毫米主炮可以打穿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坦克,哪怕其中一些还只是存在在纸面上。安装了这种主炮的四号坦克和三号突击炮在战场上几乎如入无人之境,人挡爆人、坦克挡爆坦克。
这些德国坦克手几乎都杀疯了,一路上堪称势如破竹,第一装甲师留在外围防线上的三十多辆玛蒂尔达坦克在一晚上就被屠杀一空,这支英国步兵坦克营全军覆灭,无一人生还。
所有关于这支部队当晚的作战描述都是来自于幸存的英国步兵和德军的战地记录,由于存在非常多的相互矛盾的地方,在战史研究者中引发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就是英国坦克营究竟有没有与德国坦克发生过坦克战,德国方面的记录是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类似战斗,德国人表示己方全程都在愉快的打靶,坦克手和突击炮手们选择在五百米外瞄准发射,在这个距离上,随便打到任何一个位置都能保证完全穿透一发入魂。
英国人则表示载当晚的作战环境下完全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英国步兵坦克是在与德国坦克近距离缠斗中被各个击破的,因为谁都知道玛蒂尔达的机动性有多么悲剧,这些勇敢的坦克手还是毅然而然的面对精锐的敌军奋勇作战,堪称是英国勇士中的楷模,应该给这些人追发十字勋章以作安慰,激励后人勿忘前人的武勇精神云云。
实际上这两种情况在当晚全都发生了,因为这些英军坦克是分散配置的,所以有的防线上只有一个坦克排,而有的防线上就有一个坦克连。英国把坦克排称为小队,把坦克连称为中队。
当晚有一支玛蒂尔达II型中队就与一支德军四号潜水坦克连之间发生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战,也是战争爆发以来还从未发生过的丘陵地带坦克夜战。(。)
第一百三十章 歼灭战(二)()
英国的马蒂尔达II型坦克被称为步兵坦克,任务是伴随步兵行动,给予步兵机动火力支援,同时担负突破敌军阵地和反坦克的任务,在这种作战需求下,陆军军械部门给这种坦克定下的指标并不高,速度只要能够跟得上步兵的冲锋步伐就行了,关键是装甲要足够的厚,可以抵挡住对方常规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以及坦克的攻击,火力方面的需求也很简单,只要能够穿透当时世界各国常规坦克装甲就足够了。
在战争初期,马蒂尔达确实达到了英国陆军需要的指标,在战场上的表现也算是合格,基本上只要它出场,通常都能够完成陆军赋予其的任务。
总体来说,英国陆军对于这种装备在法国战场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相比远征军带过去的其他几款坦克,马蒂尔达II带给德国人的麻烦是最多的,而损失也是最小的。大部分的战损都不是发生在正面作战时,一般的损失都是因为遭到了步兵的近距离伏击或者压到了反坦克地雷,另外就是无法继续作战后被坦克手自毁的,原因有弹药耗尽、燃料枯竭、机械故障等等,这占了总损失数中的很大一部分。
最终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全军覆灭,英国全国九成以上的坦克都扔在了海峡对面的那片海滩上,包括几乎所有的马蒂尔达坦克,这些宝贵武器全都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但是在英国陆军眼里,那是一场战略失误,是因为德国人过于狡猾凶狠,只能说非战之罪,和马蒂尔达的性能无关。
所以直到现在,英国依然还在把这种已经不合时宜的坦克作为主力装备投入生产,甚至还因为德军新型中型坦克的威胁,特意扩大了这种步兵坦克的生产规模,顶掉了一大批装甲薄弱的巡洋坦克的份额。
后者被陆军中一些高层认为是大而无用华而不实的东西,在法国战场的表现可以说是狼狈不堪。是一种连德国37敲门器都能砸穿的废物罐头。也因为如此,巡洋坦克论在陆军内被批的一无是处,如果不是要照顾到军火商的利益,英国陆军甚至想要彻底废掉巡洋坦克这种车型而专攻步兵坦克。他们认为未来英国陆军需要的坦克必须更大更重火力更强,巡洋坦克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轻型坦克来完成,后者速度更快目标更小,但是一样可以配备巡洋坦克同样级别的火力,更关键的是价格更便宜、材料耗费也更少。在目前这种材料与资金都短缺的时候,符合这两个条件才是最重要的。
从中也可以看出英国陆军战略方向的转变,他们已经清醒的认识到英国陆军的无能与脆弱,于是将总体战略从专注进攻转变为专守防御,装甲武器被他们看做是防御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防御做战中机动能力是次要的,防护力与火力才是更重要的指标,所以英国陆军的军械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新一代的重型步兵坦克,从奥丁之眼搞到的情报显示,那应该就是后世著名的A22重型步兵坦克。
当徐峻看到情报人员搞到的草图和技术指标。当即就发出了“原来是丘吉尔啊。”这句感叹,当时在场的人员都被这句莫名其妙的感慨搞得一头雾水,等到奥丁之眼搞到这种坦克的后续情报并送到统帅部之后,人们惊讶的发现英国人已经确定把这型坦克命名为“丘吉尔”步兵坦克,此时再回想起徐峻当日发出的感慨,统帅部上下顿时惊为天人,那几天上帝使徒的光环亮的跟探照灯相仿,在统帅部溜一圈一路上都是狂热崇拜的目光。
第一装甲师的玛蒂尔达坦克营是重新组建的部队,顶替的是在敦刻尔克投降的第一陆军坦克旅皇家装甲团第七营。
这些坦克是英国本土的库存装备,英国人在有些地方会表现出啮齿类动物的习性。他们很喜欢藏东西,每批装备他们总习惯扣下一点作为储备,就像松鼠储藏过冬食物一样。在和平年代,这显然是一种毫无必要的浪费。让那些宝贵的装备白白放在仓库里积灰,但是当战争来临之后,英国人的这种习惯在此时却着实派上了用场。这就是日后战略装备储备系统的雏形,大英帝国某有些理念上确实是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头。
英国陆军一次性的从仓库里翻出了足足两个营的坦克和配套车辆,虽说这点数量还远远不够解决当时的问题,不过也算是稍许缓解了陆军装甲部队的装备危机。第一装甲师就是在这些储备装备以及从各地收集起的训练与留守车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其实作为单纯的装甲师,第一装甲师配备的应该全部是巡洋坦克,马蒂尔达这种步兵坦克从编制表上应该隶属于陆军坦克师的编制,两者虽然只差一个词,但是内涵却有着天壤之别。不过目前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英国陆军哪里还有挑肥拣瘦的心思,只要是坦克就全都一股脑的编组在一起,然后一脚踹到最重要的关键地域,这时候如何顶住德国人的登陆才是首要大事。
皇家坦克团第七营就是这样被编入了第一装甲师,随后稀里糊涂的跟着大部队走上了多佛尔战场。
这个营一路上着实是拖了整个装甲师的后腿,那见鬼的12公里的越野速度让人恨都恨不起来,要不是他们拖慢了大部队的总体行军速度,第一装甲师说不定当天下午就能赶到多佛尔。结果愣是被拖到了后半夜,当部队还在忙忙碌碌的安排驻防之际,德军的重炮部队对福克斯通发起了炮击,全师当即被打的鸡飞狗跳,装备物资损失不计其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搞得全师上下都有些不太待见他们。
第七营的官兵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就是因为他们坑死人的速度,反而拯救了装甲师里的很多人。他们的理由是,如果不是他们拖慢了行军速度,当德军炮击来临时,师里的大多数人说不定早就已经陷入了梦乡里,而不是像当晚那样。依然有不少坦克还在忙着寻找和转移驻地,大批坦克手没有离开自己的坦克,所以最终才能从德军的炮击中得以逃生。
第七营第一连的连长菲利普少校就是持着这种观点的人员之一,他对那些针对第七营的指责嗤之以鼻。他把那些看做是某些被打断脊骨的败犬出于嫉妒而发出的诋毁与污蔑。
因为第七营移动的速度太慢,结果没有被安排进中心城区,恰恰也因为这个,导致坦克营在德军的炮击中只遭受到了很小一部分的损伤。
第二连的马蒂尔达I型坦克在炮击中吃了一些亏,因为那玩意儿的装甲只有单薄的25毫米。在菲利普少校看来,这东西根本就是不合格的步兵坦克,这种型号的坦克在法国战场损失很严重,德国步兵光是用集束手榴弹都能解决掉它,要不是目前装备缺乏,菲利普觉得陆军根本就不该再重新启用这种车型。
第二连的驻地遭到了一枚大口径榴弹的轰击,当场就有两个排的坦克变成了散装部件。碎裂的坦克零件和机械、扭曲的装甲板、坍塌的炮塔、烧焦的负重轮以残缺的人员尸体撒满了弹坑内外,现场凄惨的景象让连队里最玩世不恭的士兵都止不住黯然泪下。
当时第一连的装备就停放在距离二连不到两个街区的位置,结果幸运的躲过了一劫。从那时起一直到炮击结束,这片区域再也没有落下过一发德国炮弹。最终一连上下毫发无损的保留了下来,却没想到因此遭到了兄弟单位的敌视。
那些部队在那一晚伤亡惨重,当看到有人竟然完好无损,连油皮都没有擦破一块,再与自己手下的惨状一比较,那种明显的差距顿时全部被转化为嫉恨,各种怪话层出不穷的向着第七营的一连袭来,比如“躲在墙角的懦夫、带着诅咒的第一连、让战友替死的混蛋、吸走友军运气的恶魔”之类的。菲利普少校却完全不把那些鬼话当一回事,甚至他还感到有些暗爽,比如恶魔什么的。。。。那不是又酷又时髦的称号么。
在入夜之后。第一连被命令赶到明尼斯小道和阿克汉姆路之间的考克斯山陆军防御阵地报道,他们将要坚守在这块阵地上,一直等到伦敦派遣的援军到来。
在菲利普少校看来,这全都是拿来欺骗士兵的鬼话。后方的情况别人不清楚,菲利普却完全了如指掌。这归功于他有一个在战争部供职的舅舅,平时一直在与他保持着书信联系,偶尔也会通几次电话,使得他得以获知不少常人难以接触的机密。
现在从多佛尔到伦敦,整片区域内只有第一装甲师与第五和第六步兵师这三支部队。这是英国陆军目前唯一能够调动的机动力量,伦敦哪里还能凑出什么援军来。
除非伦敦愿意调动它最后的守备兵力,那倒是能够抽出一个苏格兰步兵旅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