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首先来看曹魏和世家的合作方式,第一次创业者的儿子,弟弟,这些人进入到权力中心,继承侯爵,享受父亲,兄弟用命换来的胜利果实。

    但这些人只能享受福利,那做官升官还是要讲政绩,能力。

    九品中正制首先是读书人,按品分级,而不是领导喜欢谁,觉得谁有才,就给他做什么官。

    曹操以前是唯才是举,出谋划策,我觉你你有谋略,给你干个什么官,现在是选品,选德,由世家推选用人,这是曹丕合世家门阀合作的一种方式。

    曹操可能阻了世家门阀的路,被杀害了,也有这个可能。

    东吴是什么情况,吕蒙,甘宁,蒋钦,这些人都是寒士出身,因战功,能力被提到高位,战争需要,后来发动荆州之战,破坏了孙刘联盟,这些人都死了,陆绩也代陆逊死了,这个位置空出来就是陆逊,诸葛谨,顾雍换上去了,国策也发生了改变。

    孙权想要孙氏军阀在江东的政权稳定,孙权也必须和江东的世家门阀合作,江东世家利益最大化,提拔官员,座享田产等等,都可以让这些家族得到丰厚的回报。

    而这些人也只有跟着孙权才可以得到这些,投靠朝廷,是没有这些的,何况汉室已经亡了。

    蜀汉的结构,刘备集团,荆州集团,益州集团。

    最上面的刘备集团,刘备集团包括了张飞,关羽,赵云,刘封,简雍,糜竺,孙乾等等这些人,刘备为首脑,军队分成三股,刘备,关羽,张飞,控制军队。

    左边一层的荆州系,诸葛亮,马良,马谡,黄忠,魏延,伊籍,庞统,李严,霍峻,蒋婉等等,以诸葛亮为首。

    右边一层是益州系,法正,黄权,李恢,董和,董允,孟达,费祎等等,以法正为首。

    在政治斗争中,刘备,关羽,张飞,刘封,糜竺都死了,只留下赵云,而赵云又荆州系拉拢了,属于荆州系。

    在刘备刚入益州时,荆州系的庞统死了,因为是奇士和法正是有冲突的,一窝不容二虎,弄死一个,刘备得益州后,法正的权力比较大,挡住了荆州系的道,法正也被弄死了,接着诸葛亮上位。

    接着五虎上将这个权力太大了,世家想垄断官途,这些人一个不能留,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死了,大家觉得应该留个赵云还是可以的,赵云留下来了,可能是诸葛亮要保他,因为要北伐,要打仗,这个又听话,又有能力的百胜将军得留下来。

    不过第一次北伐赵云失利,对赵云打击是很大的,次年赵云也去了。

    刘备败北后,在永安托孤,为什么选诸葛亮和李严托国,也是这个道理。

    李严是刘备的人,他又是荆州系的,也算益州系的,三个派系他都有占位子,徐庶也是刘备的人,徐庶入曹魏后,是刘备打入曹魏内部的,曹操和刘备沟通也是很方便的。

    刘备是很聪明的,不过他也有软肋,被仁义之名成就,被忠义之名所败。

    政治斗争是很残酷的,这个时候,顶层建筑就成了空架子了,荆州系,益州系达成共识,形成合作。

    益州为什么后期人才凋零,用人方面是个很大问题,如果想左右平衡,荆州系益州系就要达到权力上的平衡,否则就会造成益州系独大,变成刘璋在位那种局面了。

    李严为什么后来被诸葛亮杀了,益州系发现李严这个人,他不是益州系的,可能是荆州系的,跟诸葛亮穿同一条裤子的。

    诸葛亮自诩执法如山,诸葛亮不杀他们,这政权就完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杀李严,杀魏延,都是自断的方式来堵住益州系的嘴。

    陆逊第一个成就是白衣渡江擒杀关羽,第二个成就是火营连营败刘备导致刘备气愤身死,第三个成就是大败曹魏大将军导致曹休气愤身死,。

    接着陆逊被封为大将军,上大将军,顾雍死后,陆逊接任丞相,不过没干多久,就被卷入太子谋反案,被孙权赐死了,陆逊的儿子陆抗袭了陆逊的爵位,继续为东吴服务了几十年。

    总体来说陆逊是做大都督最成功的,前面的周瑜死了,无功可赏,鲁肃死了,国策变更,吕蒙死了,政治牺牲,陆逊没官可封的时候,孙权在大将军上另外加上上大将军,顾雍死后,做了丞相,丞相就算是做到头了,做个几年就想办法,诸葛谨上位了。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事情,诸葛亮第五次联合孙权攻合肥,诸葛谨是大将军,这一次诸葛亮死了。

    接着诸葛谨死了,儿子诸葛恪做了大将军,后又做到了丞相。

    诸葛亮对司马懿所阻死了,诸葛谨被司马懿所阻死了,

    诸葛家族跨度三国,诸葛亮大权独榄,蜀汉丞相,诸葛谨,东吴大将军,诸葛恪,东吴大将军,丞相,诸葛诞曹魏征东大将军,但是都是败于司马家族,非常的可惜。

    历史上有一段陆逊追刘备,诸葛亮布了个八卦图困住了陆逊,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将他救出,并言陆逊还不能死,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也是挺有趣的一段。

    借用贾诩的一句评语: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

    很多将领也没有什么好讲的,武将除了打仗就是喝酒,不参与任务政治活动,将领大概就是攻打城池,要么打赢,要么打输,武力值都差不了多少,虎将凋零之后,就很少见有武将斗武之类的,大多是和政治有关。

    政治三要素,政治需要,政治牺牲,政治交易,寒门将领经常被沦为牺牲品,在帝权之下的权力斗争是很激烈的,看似毫无章法,如果仔细推敲,又发现阴谋重重,又像是一种共谋的默契,所以讲的最多的三国个性的武将性格,政客的纵横阴狠手段。

    天下如棋局,世人如棋子,鬼谷之术,权术之机。

    

董卓传(一)() 
    董卓从小生长在凉州,好结交羌人,性格豪爽,年轻时被征召为羽林郎,羽林郎是什么什么职位呢?

    羽林郎是禁卫,保护皇帝安全的士兵。

    为什么董卓会被征召呢,曹操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郎,皇宫看门的,袁绍的第一份工作也郎官,皇宫站岗的,曹操的父亲是大司农,袁绍的继父是司空,董卓是为什么能被僻为羽林郎的?

    第一点:通过人际关系,有人说是董太后的侄儿,也有人说不知道八杆子打不到一块,不过反正也是姓董的。

    第二点:董卓少有名气,力大无穷,骑射无双,这种少年英雄被县,郡举荐到朝廷,任禁军羽林郎合情合理,何况当时是董太后辅国,董卓也姓董,占了个便宜。

    第三点:董卓的父亲以前在颖川做过县尉,他肯定是有自己的人脉,颖川多名士,董卓父亲托个关系,把董卓搞京里做羽林郎是很容易的事情。

    公元166年,鲜卑人入塞与羌人联合叛乱,朝廷委张奂为平匈中郎将去征讨叛军,这个时候张奂就需要对羌人的将领胁助自己,经过好友推荐,董卓便被张奂任用,调往军中做军司马一职,一起前往平叛。

    公元167年,叛军掠犯三辅,张奂派董卓,尹端大破鲜卑与羌人联军,擒获万人,董卓被封为郎中,郎中相当于执兵宿卫。

    公元168年,董卓被调任做县令,蜀郡北部尉,校尉等职,都是没干多久就被罢免了,原因不详,可能是与上司的关系无法融洽相处。

    公元169年…184年之间,董卓被司徒袁隗征为掾吏,后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

    董卓和袁绍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常常在一起论武,喝酒。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北中郎将卢植被罢免,任命董卓为东中郎将攻打张角,董卓攻打张角的根据地广宗,二个月都没有攻破,反而被张角所破,董卓被罢免至廷尉受审,被叛减死罪一等,后大赫天下,董卓得以赫免。

    公元185年,凉州发生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

    朝廷令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平叛,董卓被任命为中郎将从征,七月,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而被罢免。八月,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事务,执金吾袁滂为副。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政府军与叛军在美阳县对峙,张温、董卓初战不利。

    张温召见董卓,董卓姗姗来迟,张温怪罪董卓,董卓还言语冒犯。张温参军孙坚见状,劝张温趁机杀掉董卓,以此立威,张温不许。

    十一月某夜,有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进叛军军营中,驴马都嘶鸣起来,叛军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准备退兵。董卓得知情况后大喜,次日,董卓与右扶风鲍鸿一同出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

    叛军败回凉州金城郡榆中县。张温派遣周慎率三万人追击,董卓向张温提出领兵接应周慎,张温不许,让董卓率三万人讨伐先零羌。董卓派遣别部司马刘靖率四千人屯兵于安定郡,然后进军,董卓军在望垣县北被羌人、匈奴人包围,军粮不足,形势危急。董卓让士兵在渭水中假装拦水修堤,对外宣称是捕鱼,实际上让军队快速从堤下通过。等叛军发现后,已经追之不及。

    当初张温派出有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包括周慎都以失败告终,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屯兵于右扶风。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公元189年,灵帝病重,封董卓为并州牧,董卓不肯交出军队,被黄甫嵩上奏,灵帝下旨斥责,因此董卓对黄甫嵩收怀记恨。

    董卓率军向并州进发,走到河东郡不走了,称病不前,以观天下局势。

    可能是宫中传言,灵帝快不行了,朝中会发生政变之类的情况,董卓决定侍机而动,谋取大功。

    四月,灵帝驾崩,何进掌权,袁绍要与何进一起进宫诛杀宦官被何太后所阻。

    董卓是谁请来的,是袁绍,袁绍写了一封信给董卓,要董卓侍机而动,有情况就入京一起诛杀宦官,袁绍同时又进言何进让董卓作为外应,配合行动。

    董卓又是谁斥退的,是曹操进言何进,宫里就几个太监,要除掉容易的很,何况召来地方军阀,到时引狼入室,何进听进曹操之言,派种邵劝阻董卓去并州上任。

    董卓并没有听从种邵的建议,继而上书申辩何皇后,叫何皇后诛杀宦官,并进兵河南尹,做逼宫姿态。

    最后何皇后妥胁,但也只答应罢免宦官。

    董卓得知消息被没有打算停下来的意思,种邵怒斥董卓,董卓自知理亏,退了二十里夕阳亭,继续观望朝中局势。

    八月,何进入宫被宦官所害,董卓之弟董旻时任奉车都尉,与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

    何进之死,可能是跟董卓的谋士李儒,贾诩策划有关,这里只作猜测。

    宫中发生政变,张让劫持皇帝刘辩逃往北芒山,董卓赶往北芒山,杀死张让,救回皇帝与陈留王,一共入城。

    同时董卓又策反吕布杀害丁原,收服并州系军队。

    入城后的董卓,拜司空一职,行废立皇帝一事,满朝文武皆是反对,董卓只好暂时作罢。

    董卓为什么要行废立之事,我猜测可能有三点。

    第一点:董卓想立威,不威不足以镇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