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执宰大宋-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央清楚明白的点出了这一点,我不必要跟你们硬抗,只要活生生熬死你们,等我们的下一代成长起来,直接碾压过去就行。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果,实际上他们都清楚,若是未央都干不成的事,指望书院的学子,那就更不可能干成了。

    未央这么说,只是自我安慰罢了,顺便安慰一下老范,让老范放心心思,安心安享晚年。

    范仲淹也知道未央的心思,不过依旧叹了口气道:“千难万难,都在然正身上,你若是正道直行,老夫自然会为你擂鼓助威。

    然正啊!这天下百姓受的苦够多了,万万不能让他们继续沉沦在苦海之中,麻木不仁了。”

    未央闻言,肃然道:“弟子早说过,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这才是弟子接下来的目标,师父请拭目以待!”

    范仲淹满意的点点头,换换的闭上了眼睛,在阳光下,老头高大的身躯蜷缩在躺椅里,显得如此伟岸。

第274章 书院行走() 
庆历六年,是一个不太平的年月,尤其是对多灾多难的大宋来说,更是如此。

    且不说三月与九月蓬莱两次地震,单单是京东进士刘卺、五经刘沔、胡信等谋起事,也是弄的民不聊生,再加上各地出现的各种灾难,整个大宋,受到了极大的动荡。

    好在如今大宋有钱,派出得力的大臣,摆平了这些事情。

    赵祯亲征,又是大胜,给大宋打了一剂强效定心剂。

    眼看着年关将近,未央枯坐书院,又不甘寂寞了。

    他从来都是这么个性子,看似沉稳,少年老成,但是骨子里其实最是叛逆不过,妥妥的一个青春期叛逆青少年。

    这个时候,蓬莱城中,几乎已经全部通了电灯。

    如今的蓬莱,那是真正的不夜城,反正都是自家的东西,用起来也不心疼。

    未央兴奋的指挥着几个学生拖着线,向着书院的大门一路小跑。

    到了门口,未央直接一脚踹开了保卫科的门,指挥着学生把东西安装好,这才装模作样的拿起一个话筒模样的东西,轻轻的拍了拍。

    “喂喂!”未央喂了两声,把话筒放在耳边,半晌那边没有动静,他不由心中一凉,看样子是失败了啊。

    过了许久,那边传来一个愤怒的声音:“未然正!你给老夫赶紧回来!”

    未央脑袋一缩,尴尬的看着四周围了一圈的保卫科人员还有自己的学生,这些家伙都在捂嘴偷笑。

    “笑什么笑?去告诉韩院长,试验成功了。”

    说完,未央扬长而去,心潮澎湃,别人不知道这个话筒的未来,是何等的辉煌,但是未央知道,这绝对是划时代的发明,假以时日,就算是韩知止把这东西浓缩在一个小小的方块里,未央觉得也未必不可能。

    来到蓬莱阁,未央发现几个老头一个不落,都围着远程通话设备指指点点。

    韩知止也在这里,骄傲的如同一只发情的大公鸡,胡须都飞舞了起来,给他们解说着设备的原理。

    其实他也是一知半解,但是谁让他是亲手做出来的呢,自然是权威人士。

    韩知止觉得,自己前半辈子研究劳什子道学,简直就是白瞎了自己一身的灵气,科学研究才是自己该干的事情,不说别的,单单是电磁学这一项发现与创造,留名青史,绝对是妥妥的。

    未央不情愿的走了过来,因为滕子京已经开始吹胡子瞪眼了。

    “还不过来!”滕子京怒道:“砸下了几百万贯,就弄出这么个东西?简直是浪费钱财,还不如拿钱做点别的,就算是印些书也是好的。”

    韩知止闻言大怒,“滕老头,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这东西意味着什么吗?”

    滕子京虽然开明,但是骨子里却很是传统,闻言不屑道:“奇淫技巧之物,算得了什么?”

    眼看两个老头就要开战,未央连忙上前,劝解道:“山长大人,您是不了解,所以才有此言。

    您别小看这小小的设备,您想一想,若是满天下都布上这种设备,就算是学生身在开封,也能跟您老人家聊天,岂不美哉?

    虽然现在这种事不可能实现,但是它的意义重大,您再想想,若是去打仗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东西,前线的情况能随时报过来,岂不方便后方的人指挥?

    再说了,我大宋亿万子民,疆域辽阔,若是有了这东西,岂不是能缩短两地距离,哪里有事,都能第一时间知道,有个大灾小情的,也能迅速拿出方案来不是?总比这来回来跑个十天半月的来的便利吧?”

    韩知止顿时来了精神,哈哈大笑道:“无知老儿,眼窝子就是浅,看不到未来的趋势。

    老道敢说,这东西发明出来,再加上咱们蓬莱的技术,不消十年,这天下,再无南北之分,从此天下一统,跳出治乱轮回,不在话下。”

    韩知止这话自然是吹牛,不过有了这东西,确实能有大用,几个老头也深以为然。

    滕子京不过是心疼钱罢了,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整个书院乃至蓬莱,甚至是天下集团的财务账目,他每个月都要过目的,当然知道,为了电磁力,投下了多大的财力物力,有些材料,甚至需要穷搜天下,有些材料,干脆就是真金白银熔炼之后才能合用。

    “但愿如此!”滕子京哼唧了两声,也知道这东西有大用,也就不再反驳了。

    未央笑嘻嘻的道:“诸位师长,马上年关近了,学生为几位师长准备了厚礼,择日送去你们的府上,只是今年的的考评,还要诸位师长辛苦一二。”

    范仲淹笑道:“这是应有之理,只是听说你在北平的时候,放言书院的男女学子魁首,将执掌神兵莫问剑、越女剑,这可是天下无双的神兵利器,你当真舍得?”

    未央笑道:“神兵利器,也要有用才行,我书院学生,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腐儒,再说了书院考评,不是只看学问,人品心性,缺一不可。

    身为魁首,自然要有配得上身份的东西,正好这两柄剑闲置了下来,学生觉得,这种天下独一无二的物件,最能彰显书院学子的身份,拿出来做个彩头。”

    晏殊闻言点头道:“这倒也不无不可,只是如今书院学生摩拳擦掌,都要争夺一下第一,说什么要争夺书院行走的位置。

    甚至有传言,只要成为书院行走,就能携带书院神兵,正大光明的游历天下,而且有传言说,要是成为行走,还能得到书院的宝藏。

    这宝藏是什么?你倒是说说?”

    未央老脸一黑,狗屁的宝藏,自己不过是心血来潮,这些家伙传的越来越过分了。

    “诸位师长,书院宝藏,自然是这无尽的知识,除此别无其他。

    至于所谓书院行走,不过是以讹传讹,学生可真没有说过这话。”

    欧阳修笑道:“书院行走这个名头好,搞不好再过些年,书院行走四个字,代表的就是文坛盟主了。”

    众人一想,说不定还真是这么回事,只要书院在下次科举能一炮打响,到时候书院行走,未必就不能成为文坛盟主。

第275章 春节() 
每当夜晚,未央看着灯火通明的蓬莱,总是感慨万千,多少有一些后世的模样,让他觉得不是那么孤单。

    蓬莱街道上的路灯,街边的小摊告诉他,这是一个鲜活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如此的可爱,但凡有一点活命的机会,都会迸发出无穷的潜力,来营造这个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些。

    就这么一点点的积累,才有了现在蓬莱的模样。

    没有人知道,当电话的雏形被研究出来的时候,未央是何等的激动,也没有人知道,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未央是何等的寂寞。

    把心事藏在心里,不足以为外人道。

    不过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未央的心扉慢慢的打开了。

    苏八娘来的时候,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有一壶美酒,几样小吃。

    未央说道:“八娘,你知道吗?这才是我想看到的景象啊。”

    苏八娘乖巧的点了点头,不知怎地,她觉得今天的未央有些不同,好像更加活泼一些,更加有生气一些。

    “古人云: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却不知因为夫子的传承,我华夏固步自封,错过了太多的机会。”

    “这不怪夫子,怪只怪夫子的传人,觉得半部论语治天下,脑子里充满了不思进取的年头。”

    “这是不对的,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我们会利用工具,会使用火种。”

    “上古时代,若是先祖们不思进取,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小车不走往前推!锐意进取,才是一个国家该有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所在。”

    “以前的大宋,就像是一潭死水,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大宋,就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我们在上面刻画,也任由我们引导。”

    “我们将是这个国家的先驱者,将引导天下潮流。”

    未央说了很多,苏八娘静静的听着,她一点都不觉得未央在吹牛,在她看来,未央神仙一样的人物,就该做神仙才能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事情是未央做不到的,就算是上天入地,都难不倒未央,更何况改变区区的大宋。

    未央说了很多,慢慢的困倦了,喝了很多酒,睡意涌上来,他打了个哈欠,最后看了一眼蓬莱,睡意阑珊的道:“走吧!”

    苏八娘收拾了一下,随着未央走了。

    春节一向是国人最盛大的节日,从古至今皆是如此,春节历史悠久,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年”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定出一年之岁首。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当天象“斗柄指寅”时,万物苏萌,天下皆春。

    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盛大的祭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古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岁首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年开端之始,谓之岁首,民间俗称新年或年节。春节民俗的形成与定型,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