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大宋-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结论并不稀奇,根据前线传回来的军报,在小规模摩擦交兵中,金军已是越来越吃力,往往“一触既逃”,金国收拢的蒙古人、辽人仆从军愈发不想卖命,“开差逃役者每日数十上百人”。
这就是金国和中华国本质上的区别,金国不事生产,靠着以战养战来募集和维持军队,一旦抢不到东西,士气也就散了。这个从白山黑水里走出来的游牧民族连脚跟还没站稳当,就突袭宋国打了一个漂亮的破袭战,然而后果却是严重的。
若是完颜阿骨打多活几年,好好整顿下辽地,先把民心收拢起来,将近一千万人的民族还真不是三五年能打垮掉的。
然而金太宗完颜晟不是阿骨打,他过高低估了国力,以为靠着从宋国军器监抢来的工匠就能翻身,现实却是残酷的。进入到火器时代,战争打的不是人数,而是国力、后勤、单兵素养和战术。
国力更不是有钱有粮有资源就行的,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军工上下游产业,需要数以十万计的工匠资源和扎实的基础科学。
区区一两千人的金国军械监,还不如中华国的一个军工厂呢。
为了给北地的金军施压,张林下令将军器监耗费巨资造出的十门最新5。75型长管加力炮给调运到种师道大军杨文广部。该火炮口径达到了177毫米,炮管纯重达到2700公斤,炮长255厘米,空心弹最远射程超过三千五百米。
事实上,这是一门研发准备用在军舰上的舰炮,不是陆军的攻城系列,要是加大其倍径,威力将更加恐怖。不过越大的炮,耗费越高,暂时还用不着。
这门炮也是军器监首次让物理、化学、数学研究所参与设计,经过严密的科学计算和分析,并且经过数百次实验后的成熟产品,军部一口气下单了十门,当然要拖到战场上去试试威力。
两顿半重的炮,在四个包铁车轮的装载下,四匹马轻轻松松地拉着跑,沿着官道一路北上。
桑干河北岸的金军依靠防御工事死守不出,学着中华国一般坚壁清野,是时候让他们见识见识何谓大国重器了。
军部去耀武扬威,只要不破坏既定战略就行,张林懒得去管金军会是如何的被蹂躏。眼下他的注意力放在了大理国身上,这个屁大的小国家居然打起了太极拳,朝公署劝降之事屡不见效。
这都多久了?年初就开始谈,谈了尼玛八个月还在墨迹。
张林觉得给大理段家开出的条件已是够优越了,给爵位,保存其宗族佛庙,允许其皇家财产保留(非国库),十个皇武军校的名额等等。
给脸不要脸啊这是,这么不识抬举,难怪这家子朝廷屡屡被高氏掌权,名存实亡。
张林火一大,便着令朝公署把邦交对象转移到高氏家族身上,允许其继承段氏的皇室财产,赐予爵位等相同条件。
他知道,大理国国库中除了珠玉珍奇,还有一笔五十万两黄金和四百万两白银的资产,相当于九千多万元的巨款。
珠玉珍奇可以赏给高氏,但这笔金银必须要拿到手充入国库。
不但国库这笔黄金白银,在大理城西郊的塔崇圣寺和漾鼻县石门关处的福国寺这两处佛庙中,金佛玉佛银佛器物无数,乃是大理皇族宗庙。既然他们不要脸,那张某人也就不客气了。
出家人五大皆空,要什么金子银子?多学学咱们东正道教,才是视钱财为身外之物的好教派。
话说东正道教米教主严格尊崇张林的教诲,入教弟子审核极其严格,地方上的传教长老必须由传教真人晋升。
入教弟子必须通过国家的中学结业考核,并且入教还得接受严格的道家考试。入教后,必须游历万里之路磨练道心,在各地得到当地官署和传教长老的文书签押后,才能晋升为传教真人。
凡入教弟子,每十年都必须接受一次大考,不合格者在一年之后补考,还不合格就剔除出教。
米凤阳为什么会答应元武陛下的这个建议,盖因他也知道若是不严格管理教派,素质底下,很容易整个教众就腐烂掉。而实行严格的规矩选拔弟子,弟子俱都是“精英”之人,从长远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你想想,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道教弟子出去传教,怎么说服信徒?信徒问一问什么什么神仙,结果弟子一问三不知,那还传什么教?名声坏了,那教派就完蛋了。
所以,米教主对元武陛下“以精英弟子传承教宗”的提议非常认同,想要屁股坐得稳,靠忽悠是没前途的,必须得自身有真本事。
所以,米教主对教派执行严格的清贫规矩,严禁金银器物,这些东西看着光鲜,实则是祸害无穷。只有思想净化,才是把教派永久传承下去的光明大道。
张林也同时建议道教不必禁饮禁食,毕竟道教神仙都吃酒喝肉,弟子少吃一点少喝一点也算正常。从身体方面考虑,光吃素可不行的。
米真人自然是拒绝不得,被陛下拉着在皇宫里畅饮几次后,也就把规矩正式传了下去。
这时代的道人本身就不禁酒肉,只是不放纵饮酒吃肉罢了,总之,东正教对这不禁止,却也不推崇,任凭个人习惯。
张林还闲着蛋疼地帮东正教设计正式的道家服装,可谓尽心尽力,米教主感激得不行,也对穿上后仙风道骨的新服饰(淡黄、红、黑,青四款色,绫、丝绸、棉三种材质)非常满意。尤其是用来束发的铜质“三宝莲台朝云冠”(分全真、神霄、镇鼎、问心四个款),造型神圣无比,戴上后不要太扎眼。
而且绫和丝绸这两种布料在国内都是高档布,陛下如此厚待,还专门御赐教主黄色(淡黄,非明黄)道袍,米教主焉能不感动?
取九九归一的寓意,东正道教的正式弟子(教主、护法、传教长老、传教真人、道童),不得超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目前在册的也不过三千多人)。
只有教主才有资格穿淡黄色的绫料道袍,佩戴全真三宝莲台朝云冠。护法穿红色丝绸道袍,佩戴神霄冠。传教长老(各地道观)穿黑色丝绸道袍,戴镇鼎冠。传教真人穿黑色棉质道袍,戴问心冠。道童,穿青色棉质道袍,不够资格戴冠,以青色布巾束发。
每年的道教花费,财政拨款一部分,慈善捐款里出一部分,商人百姓布施一部分,养活几千个精英道士搓搓有余。
第545章 扶持虾夷()
后世,常有人老生常谈地抱怨中国人缺失信仰,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人的信仰一半是“祖宗”,一小半是佛道仙神,一小半是文化传统,这三者彼此以一个奇异的状态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
好不好,另当别说。
但张某人却是下决心要改一改这个精神信仰,将道家与新汉学结合在一起,将“祖宗”进化到整个民族,继而以“国家意志凝聚”的形式传承下去。
事实上,经过这几年的“抑佛扬道”,佛教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华大地上已是彻底衰落了下去。不说别的,就以“不事生产,与民争地,贪纳香火”这几项理由,就足以打压到和尚们抬不起头。
东正道教严格执行新朝廷“官分五亩,个人地产不得超过三十亩”(民间百姓种植三十亩以上的田地需得向当地官署租借)的规矩,并禁止教内弟子经商、入政,与国与商把利益链斩断。当然,信徒不计在内。
道理很简单,玩宗教的别与商业和政治、军事等挂钩,否则就是与朝廷相争,必然没什么好下场。
民族意识的建设是张林的重要使命之一,这时代的其他国家根本就无有“民族”“国家”这些概念,是以“贵族”为传承单位。彼此间移民、通婚、战争肆无忌惮,贵族今天投奔这个国王,明天向那个国王效忠太正常了。
不过中华国不同,自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后,民族意识中的国家意识就被唤醒。
为何后世中国每次四分五裂后都必然统一到一起,而不像欧洲那般即便出现拿破仑等天才也无法统一欧洲。归根结底,就是地区内文化、语言、宗教信仰、规章制度的不融合。
所以,中华国在灭掉西夏、收复高昌后,明里暗里打击压制当地的***和佛教教派,严禁“西夏语”“突厥语”“藏语”,不断地迁徙其地人口,男人迁到国内,汉人男子迁到当地补充。
有时候,在民族融合政策上,温和政策并不讨好。只有强制性地迁徙和融合,才能在二三十年的短时间里见效。
西夏和高唱行省中妻离子散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他们还可以重新娶妻生子,活着最重要。
由于这两个地区大量男人被转移到中原一带分散开来,朝廷着令各地官署以“村”“乡”
“镇”“县”的规模,按当地人口比例接纳这些异族人,进行同化。
而留在甘肃(西夏)、高昌两个行省内的异族女人,一时间寡妇村处处,当汉人男子涌入后,不可阻挡地成为了抢手货。
你说异族女人有节操?拜托,在土地分配政策下,跟汉人男子结合可是能多分五亩地的,跟吃喝生活比起来,与汉人男子睡在一起也无所谓了。
男女百姓么,就那么回事,一回生二回熟,睡个几晚就认命了。不然一辈子守寡,还得被朝廷征收高额“单身税”吗?
当然,也不是所有西夏夫妻家庭都必须拆散的,夫妻双方年龄都超过三十五岁,就可以迁到中原分配土地。总之,年轻女人留在当地,年轻男人全部拉走。
西夏三百万人口,统计下来,也就留下了三十多万个年轻女人。高昌行省更少,总人口不到五十万,很容易就拆分了。
在锋利的矛枪刀剑和黑洞洞的枪口下,敢有异议的异族男子要么死要么被送到工地上进行漫无天日的劳役改造。
朝廷正缺劳动力呢,有人送上门来再好不过了。
“陛下,郑侠义已在宫外候着了。”
御书房里,张林“葛优”式地倚躺在龙椅上,左手捧书阅看,右手搁在旁边一名和服少女的腿中间任由少女给他按摩胳膊。在他的身后,也有一名卡哇伊的和服少女用胸腹枕着他后脑,轻轻用手指在他头上揉按。
这两名日本少女是日本皇室上贡来的高档货,虽然还没被“吃掉”,但时而被招来伺候元武陛下,主要是提供“靠垫”和按摩服务。
张林让她们保持原有的民族穿着……和服里面真空地带,但不准她们抹粉。
听到内监刘灯通报,张林动都没动一下,微微点了下头:“叫他过来吧。”
少时,一个明显具有中亚人种血统的矮个子男人进了御书房,当先一只腿屈膝跪下,朗声道:“郑侠义,拜见陛下。”
张林稍稍扭了下头,看着这个奇异体格的“大食人”,笑道:“在中原待了两年,感觉如何呀?”
此人原名叫骨波图牙,来自虾夷地……后世日本国北海道,张林嫌这名字拗口,赐了他一个郑姓改为郑图牙。虾夷地没有国家也没有文字,郑图牙学了两年汉语后,自己改名为郑侠义。
他起身站着,神色恭敬地道:“托陛下洪福,我过的很好呢,我的弟弟也非常喜欢中原生活。”
“你的汉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