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适才在营帐外头巡逻的那六名游骑,指头粗大,马艺精湛,肯定是难得的精锐。

    单论步卒,青州李贤足可笑傲天下,可是,马匹上分生死,青州却缺乏足够的底气。

    也罢,无论如何,青州都不是眼下的河间国能够敌对的。

    想到这里,淳于琼再也不敢抱着小觑的心思,他将衣盔整理一番,方才大声唱诺“颍川淳于琼听闻太史都尉在此,特地前来拜见”。

    营帐内悠悠的飘来一股冷风,吹的淳于琼猛地一哆嗦,耳朵微动便听帐内传来一声清喝“喔,是淳于将军呀,快快请起吧”。

    淳于琼不敢嗦,急忙耷拉着脑袋,将兵刃递交出去之后,方才提心吊胆的进了大帐。

    “太史将军!”

    也没见太史慈有什么动作,淳于琼只觉得头皮一凉,接着他惊恐的发现自己脑门上的铁盔竟然一分为二,悲催的掉在了地上。

    “太史将军,莫要杀我”,淳于琼吓破了胆,连连叩首的同时,急忙将这一番说辞飞快的说出来,“我愿降,我愿归顺青州!”

    太史慈哼了一声,道:“我听说前些日子孟公威去了河间,可有此事?”

    淳于琼打了个寒碜,不敢隐瞒,道:“确有此事”。

    以淳于琼的角度,他只能看见太史慈的一双锦靴,急急的抱住那只靴子,他惶恐的叫道“太史将军兵出青州,原本属下想出兵相助,却唯恐兵力不足,拖了将军的后腿”。

    胡庸在大帐的另一端接连冷笑,这厮还真不要脸,连这种措辞都说得出口,不过看他那屁滚尿流的模样,应该是被太史慈吓破了胆。

    李使君说的果然没错,对付冀州人,就得太史慈出马。

    如果其他人,见了淳于琼,拉拢还来不及,绝不会如此折辱。

    可是,太史慈偏偏做了,而且效果显著!

    “滚起来吧,这番你能过来,也算是将功赎罪,三日之后会盟开始,你若是有相熟的同好,不如劝说一番,只要能够劝说他们悬崖勒马,我可以保证既往不咎,反之,如果你们敢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别怪我翻脸不认人,须知,我认得你们,可我手中的钢枪却认不得你们!”太史慈杀气凛凛的瞪向淳于琼。

    淳于琼耷拉着脑袋,他不敢还嘴,只是连连应诺,心中巴望着马超能够早点把他放出去。

    “听说你还带着儿子过来?”太史慈忽然话风一转,问起了淳于琼的家事。

    淳于琼只想狠狠的抽自己一个嘴巴,早知道太史慈不会对付自己,自己又何必画蛇添足,把长子带了过来,现在杀神问起来了,他也只好应道“不敢欺瞒将军,末将原本是想让长子跟随使君左右,长长见识,还请都尉在使君面前代我美言几句,若是事成,必予厚报”!

    这可是个烫手山芋,质子?太史慈觉得没这个必要,他佯装思考,须臾之后方才笑骂道:“不必了,只要你真心归顺,使君必定重重有赏,反之,要是让我知道你们在背地里给我耍什么小心思,我会亲自收拾你们!”

    “不敢不敢”,淳于琼暗自庆幸。

    幸好,不需要将儿子留下为质,否则的话,淳于琼心中难免不爽。

    淳于琼走后,胡庸大笑出声,“都尉手段高超,胡庸佩服,几句话就将淳于琼收拾的妥妥当当,我却不及也”。

    太史慈摇摇头,谦逊的说道“这帮混账腹黑如墨,表面上畏我如虎,实际上却不知道在打什么小算盘。要想会盟成功,必须下狠手,灭杀几个不识抬举的家伙,这样才能杀鸡儆猴,立威河北诸郡!”

    胡庸卷起拳头,作了个拿捏的手势,嘴里道“言之有理,使君有言在先,冀州必须牢牢掌控在大汉手中,任何人胆敢阻拦,皆杀之!”

    数日之后,有不少观望的军官派出了人手赶往巨鹿。

    白日间,太史慈会在宴会上与众人一一相见,等到了晚上,在马严的帮助下,他便要仔细的分析各地的处境。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又过数日,各地的名门望族也纷至沓来,如梁氏、尹氏、赵氏、庞氏、林氏,麴氏,贾氏、段氏。

    偌大的巨鹿城内外挤满了会盟的各方人马,为防贼人浑水摸鱼,太史慈麾下的三千骑军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有滋事生非者,不论缘由,全都是先丢到大牢,饿上个三五天再说。

    巨鹿声势浩大,袁谭、袁尚如坐针毡。

    有心出兵征讨巨鹿,却又畏惧青州兵锋。

    袁绍一战失却十万大军,冀州精锐折损大半。

    袁谭、袁尚苦心经营,也不过积累了三万兵马。

    三万兵马,听起来不少,可实际上能够机动作战的人马却不过一万多人。

    若是据城而守也就罢了,冀州军别无选择之下说不定会激发潜力,增强战力,可是主动攻击强军环伺的巨鹿?

    只怕大军行至半途就会溃逃过半!

    时至今日,为了拉拢军心,袁谭、袁尚手段尽出。

    金钱美人,高官厚禄,能够许诺的好处,袁谭、袁尚绝不吝啬,为此,倒也有一批逐利之辈追随。

    可是真正到了厮杀的战场上,这些重利之辈绝不可倚重,否则的话,大军必败。

    这是血泪的教训。

    说起来,自从太史慈领军北上以来,青州军步步为营,却并未与袁谭、袁尚有过接触。

    青州军倒是无所畏惧,可是,冀州军却不这么想。

    如果第一战就输了,接下来再想收敛军心可就难上加难了。

    正因为如此,袁谭、袁尚一直观望,迟迟不敢开战,他们都承担不起战败的后果。

    冀州军残余的家底都在这里,一旦战败,青州军只需长驱直入!

    然而,当淳于琼四处充当说客的消息传来,袁谭兄弟二人再也忍受不住,他们决定拿淳于琼开刀。

第602章 会盟() 
柿子要挑软的捏,袁、曹、张、刘联盟已成,正需要一个对手来彰显自己的实力——

    淳于琼,兵马不多,正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只要袁军先胜一阵,便可以稳住人心,确保冀州局势稳定,否则的话,巨鹿会盟会将冀州肢解的一干二净。

    有了目标,接下来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实施。

    据悉,淳于琼背叛以来,为了会盟一事,多次奔走各地游说他人。

    袁谭、袁尚商议之后决定将计就计!

    这一日,淳于琼正在河间国,在他的说服下,河间国已经许诺,会在会盟当天宣布改旗易帜。

    只要河间国恪守承诺,淳于琼便有了投名状。

    淳于琼年近五旬,热衷权势之心却丝毫未变。

    投靠李贤,正是淳于琼斟酌再三之后作出的选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青州大军压境,为了保住既有权势,淳于琼决定抛弃袁氏兄弟,归顺李贤。

    与太史慈一番详谈之后,淳于琼蠢蠢欲动,决定亲自出马,说服各路军将。

    毫无疑问,淳于琼就是在赌博,如果李贤过河拆桥,出尔反尔,淳于琼此举无疑自投罗网,可是,倘若李贤重信守诺,那么,淳于琼便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好处。

    身在河间国,先下一城,淳于琼意气风发,他决定一鼓作气,再说服一处郡县归顺。

    尚未离开河间国的时候,忽有军卒来报:中山国有客到访。

    淳于琼颇为惊咦,他不记得自己在中山国有相熟的友人。

    不过,对方既然追到了中山国,那便有事相商,见一见倒也无妨。

    “让他进来”

    “喏!”

    须臾,一名中年文士出现在淳于琼身前。

    “淳于兄,找你找的好苦呀”

    这文士是中山国长史,与淳于琼算是旧识。

    淳于琼听罢,嘴中干笑道:“不知刘兄意欲何为?”

    “中山国打算归顺朝廷,淳于兄意下如何?”

    淳于琼心中一动,道:“这自然是好事呀,不过,涿郡袁谭会放过你中山国吗?”

    文士苦着脸,叹了口气,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借你之口,向青州言明苦楚”。

    “也罢,倘若中山国真心愿降,青州太史慈绝不会袖手旁观”

    文士大喜过望,“倘若真是如此,某代中山国上下谢过淳于兄”。

    “自家人马,不必客气”

    文士打蛇随棍上,又道:“中山国濒临涿郡,袁谭兵马虎视眈眈,兄长可以否借调千余兵马北上增援?”

    淳于琼正想一口回绝,谁曾想对方径自说道,“淳于将军,有劳了!”

    也罢,时间尚且宽裕,便去中山国走一遭!

    想到这里,淳于琼当场应诺。

    文士大喜过望。

    一行兵马行至半途,袁军陡然杀至,淳于琼望风而逃,也幸亏他见机的快,这才没有葬送性命。

    是役,袁军斩首两千余,自身伤亡极少,若不是逃了淳于琼,完全可以说是一场大胜。

    淳于琼惶惶如惊弓之鸟,他不明白为什么袁军会出现在这里,等他缓过神来,意识到不妥的时候,身边只剩下数百亲卫。

    定是中山国搞的鬼,淳于琼恼怒不已,只可惜,他兵力折损殆尽,无法报仇雪恨,只能指望青州为其出头!

    当务之急是早些赶至巨鹿,提醒袁氏之威胁!

    会盟,又不是打仗,不需要带来大股的人马,作为会盟的主持者,李贤肯定不会作出大肆屠杀的事情来。

    淳于琼遇袭的消息传来,青州上下勃然大怒。

    伏杀归顺大将,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太史慈的底线。

    翌日本是会盟之日,可是,淳于琼遇袭的消息传罢,不少军将迟疑起来。

    太史慈明白,必须彰显实力,震慑宵小,否则的话,会盟一事只会弄巧成拙。

    现在正值非常时期,青州军已经有了正当的理由,出兵,为淳于琼讨个说法!

    中山国的实力太史慈早已经了若指掌,以郡国的能力和胆量,断然不敢明目张胆的与青州抗衡,此番他之所以设计相引,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是谁指使?

    袁氏兄弟有最大的嫌疑。

    与此同时,暗营将另外一处疑点报与太史慈知晓。

    太史慈听罢之后连连颌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加倍还之!”

    “那这胡休……”

    “且由他去,会盟那天拿来祭旗!”清冷的话语从太史慈的嘴里说出,似乎饱含了无尽的杀机。

    陈武的眼皮微不可见的跳了跳了,只有冷静的将帅,才是合格的将帅,陈武心中微叹,看来大汉的果然中兴有望呀。

    翌日,天下为之震动的巨鹿会盟便在太史慈的主持下开始了。

    但凡重大的会盟,第一件事便需要拜祭天地,太史慈自然也不例外,高大的祭台上堆满了最鲜嫩的羊羔、最肥美的牛腿。

    一坛坛香甜的美酒摆在了祭坛四周。

    咚咚咚大鼓声中混杂着呜呜的号角,连绵数十里的大营在巨鹿外组成了一道别样的景色。

    念罢祭文,太史慈环顾四周,大声说道“袁本初逆天行事,已遭天谴,此番,某奉天子诏令,欲剿灭袁氏,恢复汉家河山。兵锋所指,数郡皆定。此番会盟与巨鹿,与河北诸郡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