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唐-第10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晋呵呵一笑,便道:

    “唐兵西征,不在攻城略地,只在杀人伏心!”

    这话说的言简意赅,波斯的翻译通晓汉话,但翻译成大食话的时候不免有些词不达意,是以阿巴斯愣怔了一阵才得以明白过来,同时干涸的眼睛里略过一丝暗淡。

    当然,在这暗淡背后隐藏的是不服输的本心,他只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年老体衰,和阿巴斯王朝的将军们在大战结束之后迅速的腐化,以至于被昔日的手下败将打的大败。

    这是不能被原谅的,阿巴斯每每午夜梦回,不止一次的假设,如果自己年轻十岁,便定然不会让唐兵越过呼罗珊的边界一步。

    只可惜,假设终究只能是假设,现在自己是唐人的阶下囚,就连精心培养多年的侄子,也是对方的阶下囚。

    这时,秦晋突然说出的一句话令他浑身一颤。

    “阁下可愿意到长安养病呢?”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距离呼罗珊隔着千山万水,如果自己被唐人送到长安去,此生就再也别想回到大食了。

    然则,阿巴斯心中纵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也知道不能说出来,便道:

    “丞相如果能让伊普拉辛陪着我去往长安,便再没有什么要求了!”

    他这么做,自然是希望见到侄子,也使侄子在自己身边,多少还能得到一些微乎其微的庇护。

    秦晋暗道:

    这样一个曾经翅诧风云的沙漠雄狮,到了这步田地以后,唯一所希望的,竟然是有侄子陪着自己。

    当然,秦晋可以满足他的这个小小要求。

    将阿巴斯送往长安,这只是开始,随着唐兵持续用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敌国王族被送往长安!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辨华夷之礼() 
离开了阿巴斯的军帐,秦晋吩咐侍从将几个大食降将召唤至身边。

    此时秦晋的身周有不少人都曾为阿巴斯效力过,比如降将中比较受到重用的阿布和哈西姆。他们虽然都是波斯人,但早就投效了掌权上百年的大食人,家族中的子弟也早都成为大食人忠实的鹰犬,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也都符合家族利益。

    比如从倭玛亚王朝倒戈投效了阿拔斯王朝。正是因为这些波斯人贵族在呼罗珊一带有着不小的影响力,阿巴斯才将其全部接纳。

    同时,这些波斯人为阿巴斯统治呼罗珊,同样也鞍前马后的效力。

    然则一切都改变的太快,不过短短的十年功夫,阿拔斯王朝竟然在呼罗珊输的一塌糊涂。

    哈西姆和阿布在张掖成为俘虏的一刻,从来没想过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够回到呼罗珊,而且是以征服者的姿态重新回到故乡。

    在他们被俘投敌之初,家族曾将其视作耻辱,甚至受到了不小的牵连。只是因为阿巴斯将主要报复的目标指向了优素福,他们的家族才幸免于被彻底清算。

    神武军在攻陷木鹿城之时,哈西姆和阿布的家族竟然有不少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转变,成为唐朝在呼罗珊最积极的旗手。

    这就是现实而又残酷的一面,无论中外都是一般,往往地方家族的整体不会对任何中央政权报有绝对的忠诚,当然不会排除个人个体的例外,但总体而言他们做出各种选择最原始的驱动力,则只会是利益二字。

    秦晋是个善于借势和借力的人,他不会因为这些地方豪族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而拒绝他们的示好与投诚,相反,只要善加利用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时此刻,哈西姆和阿布成为了各自家族的领头者,从这一方面,秦晋对它们自然更加重视。

    “丞相为什么要让我们去见阿巴斯那头蠢驴呢?”

    面对秦晋这种匪夷所思的要求,他们都下意识的与这位昔日的沙漠雄狮划清界限。

    秦晋笑着摆手。

    “你们不必这么急着拒绝,阿巴斯在呼罗珊毕竟统治了有十年时间,他在这一带的大食人中,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如果能够说服他,让他为天子效力,这岂不美哉?”

    秦晋曾几次劝说阿巴斯投效,而且这种投效大多是名义上的,并不需要他做太多实质性的东西。

    但是,阿巴斯又岂是肯轻易屈服的?

    威逼利诱了几次之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正是今日与其见面后,秦晋心中又重新燃起了这个念头,如果能以阿巴斯的名义号召尚留在呼罗珊的旧部投效神武军,就算他的那些旧部不肯背叛阿拔斯王朝,可对大食人军心士气的打击却是可观存在的,而且还是不容忽视的那种。

    哈西姆和阿布都是聪明人,立刻就从秦晋的只言片语中领会了他的意图,欣然答应,并立即前往阿巴斯的军帐。

    秦晋将阿巴斯随军携带,出于的是安全考虑,因为木鹿城有大量的大食人和波斯人,如果他们试图夺回阿巴斯,掀起抵抗唐朝的军事行动,无论成功与否对神武军都是极为不利的。

    是以,与其留下个不安定的因素在木鹿城,倒不如将他带走,也绝了那些不安定分子的念头。

    哈西姆和阿布的求见,阿巴斯没有拒绝,事实上他也没有拒绝的权力,即便再不想到见到昔日的背叛者,可他还要捏着鼻子做出与本心相违背的事情。

    甚至见到这两个背叛者时,阿巴斯还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揭过阿巴斯这一篇,秦晋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一触即发的大战没能爆发,两军仍旧出于对垒截断,只是两军之间的状态已经愈发紧张。

    清虚子以空炮放出的大量浓烟起到了做够的震慑效果,竟然吓得马赫迪有些进退失据。但这个年轻的王子不愧是哈里发曼苏尔选定的继承人,居然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一点,让秦晋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但也是仅此而已。西征到了这个地步,他自然是希望一口气打到泰西封去,彻底将大食人在亚洲这片土地上的统治根基彻底拔起。

    而且,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对土地的征服,一切以暴力维持的统治都不会长久,只有深入生活中的文化才会代代流传。

    将汉人衣冠引入西域之地,虽然有着极大的困难,可秦晋依旧试图尝试。

    实际上,汉人衣冠所代表的文化有着极强的地域依附性,而夷狄之分的。

    秦晋曾和苗晋卿探讨过这个问题,苗晋卿则说: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而中国之礼就像生在淮南和淮北的橘子一样,种在不同的地域会结出截然不同的果实,让种在夷地的中国之礼结出原汁原味的果实,其难度恐怕不亚于开天辟地。

    探讨归探讨,实践则是另一回事,无论成功与否总要先迈出第一步才知道。

    这第一步应该是双管齐下的,迁来汉地移民作为官吏和文化传播者,然后再从当地贵族中选出入“中国之礼”的佼佼者辅之。

    当然,这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许需要三代人甚至更多代的潜移默化,但只要大唐的军队在西域之西存在一日,这种努力就不能放弃。

    正是有着如此宏达的计划,在神武军西进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怀柔政策,而不至于因为征战对各地的土著造成难以弥合的伤害和仇恨。

    包括阿巴斯这样的敌国王族,只要他肯投效,都会搬出来作为昭示天下的榜样。

    出乎秦晋预料的,大食军也许是出于报复的目的,居然在郑显礼的归途上设置了障碍,以至于他们与得救的草原蛮族沿着季河回返时,为了避免陷入大规模的作战中,不得不绕了很长的一段路。

    一路上,骨咄禄就像斗败了公鸡一样,彻底没了精神,似乎仍旧沉浸在部众分崩离析,末日来临前的那一刻……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变起米底亚() 
郑显礼救回来的草原蛮族大概只有五六成,很多人不是死在了混战中,就是在逃散中失去了联系。

    因为战场的局面波云诡谲,千变万化,他不会停下来让那些酋长可汗们有充足的时间从容收拢部众,这么做是十分危险的,一旦再次与大食人的军队遭遇,很可能又一次陷入苦战。

    这些草原蛮族中,尤其以骨咄禄的葛逻禄部损失最为严重,也是因为他率先对诱饵进行劫掠的,被包围时,大量的葛罗禄人都在反抗突围中战死。

    部众分崩离析的失败让骨咄禄备受打击,好不容易收拢了如许多能征善战的勇士,怎么也想不到竟在一日间所剩无几。

    他这个右叶护也因此名存实亡。

    更为要命的是,由于骨咄禄的叶护乃是由唐朝任命的,那些刚刚归附的部众对其并没有多少归属感,突如其来的惨败,彻底使他威信扫地。除了一直跟随左右的百十个亲随,再没有谁理会他这个右叶护了。

    当然,郑显礼率领的神武军骑兵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则使得众满足对唐朝更是感激涕零,同时也深深畏服唐兵的赫赫武功。

    如果说此前唐朝的命令在各部酋长可汗那里还会被推诿与拖延,有了此事之后,再没人敢于公然挑衅大唐丞相的权威。

    行军半日,在确信大食人没有追上来以后,郑显礼下令大军沿河扎营修整,同时派人向秦晋报信,总算有惊无险。

    当秦晋得到消息时,已经是当天晚间,与大食人的冲突也陆续平息,所有曾参与战斗的军队都偃旗息鼓。

    一次看似轰轰烈烈的试探让双方都变得更加谨慎,神武军中连夜出台了各种政策细则,其中主旨就是严禁擅自挑衅,一面破坏大局。

    除此之外,计划之中的袭扰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比以往更加频繁和猛烈。

    郑显礼的骑兵孤悬在外,主要就是为了针对大食军的侧翼做选择性的重点打击。

    现在草原蛮部的危机解决了,马赫迪的虚实也试探了不少,四面八方仍旧有大食人向戈尔干汇集,看来这位未来的哈里发大有一战定乾坤的打算。

    这与秦晋的想法几乎是不谋而合。

    两个人都试图以一次决战就解决所有问题。

    然则,想法是好,可在这一日数变的战场上未免就有些一厢情愿了。

    谁都没想到,事情的起因竟是因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牧民之死。

    戈尔干这里除了波斯人以外,还散居着许多从所谓神话时代就存在过的古老部族,这其中尤其以米底亚人为最,其族众遍布大食西北部以及部分安纳托利亚。

    而米底亚人作为一支特殊力量的存在,千百年来一直游离于泰西封朝廷统治的边缘地带,从波斯帝国时期到现在的大食阿拔斯王朝。

    由于大食与唐朝的战争,这里汇集了十数万各部的人马,而当地的牧民们则成了最先受害的对象。

    几乎每天都会有米底亚人的牲口被掠走,妇女被奸污。

    而就在这天日落以后,一个十五岁的男牧民尸体被发现,此人是米地亚部落中一位强力酋长的继承人。

    为此,他愤怒的分别向唐朝和大食派去了使者,以质询,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然则,聚集在此地的出了大食军和神武军以外,超过七成以上都是各地的游牧部族,想要查清楚这件事几乎等同于登天。

    秦晋在得报以后,第一时间召集部众,以查清楚有没有唐朝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