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争夺录-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安说:“弘佐虽然年轻,但是众臣下佩服他的英明敏捷,请您不要为这个忧虑!”
明汉宏说:“你能好好辅助他,我就没有忧虑了。”随后不久明元瓘去世。
以前,越国的内牙指挥使戴恽是明元瓘所亲信依靠的,把军事全部委托给他。明元瓘养子明弘侑的乳母,是戴恽妻子的亲戚,有人告发戴恽蓄谋拥立明弘侑。章安便把明元瓘去世的消息封锁,不发表讣告,并同诸将密谋,在幕后埋伏带甲士兵。
等戴恽进入王府,把他抓住杀了,废掉明弘侑为平民,恢复他的本来姓氏孙姓,幽禁在明州。这一天,将吏根据明元瓘的遗命,奉承朝廷制命任用镇海、镇东副大使明弘佐为节度使,他当时年纪是十四岁。
九月初三,明弘佐即越国王位,明弘佐温和谦恭,好读书,能礼士,亲自勤理政务,发现剔指隐伏不当之事,人们不能欺骗他。庶民中有人奉献嘉禾,明弘佐问司掌仓库的官吏:“现在粮食蓄积有多少?”回答说:“能用十年。”
明弘佐说:“那么军粮是够了,可以对我的民众松宽一些。”便命令免除境内税三年不纳。
(本章完)
第224章()
闽地兄弟纷争,就无暇再顾及其他的东西,而百姓苦于动乱,只能远走他乡,而林云占据的东番就成了许多人选择的地方。
此时东番的主人已经是林云的儿子林经,他已经自称自己为王,在东番开启了他的王图霸业。
林经袭位,丈量了东番的土地,分给随他父亲以及从其他地方陆续来到东番的人。由于林云和林经两代人始终没有停止垦殖业的发展,东番的农业在不长的时期内达到了空前的成就。
现在的东番共建立和发展起了四十多个村庄。来自大陆的人把大陆先进的生产经验广泛地传播到东番各地,使原来不懂得农业生产的东番岛土著学会了冶铁、晒盐、炼制樟脑,开发原始森林,发展造船、渔业。
从刚来岛时身处荒野以到现在齐拓田园近二十万亩,连年丰收,余粮栖亩,蔗物蕃盈,民殷国富。达到了野无旷土,而军有余粮的程度,林经在天兴、万年两个县建立二大粮仓,用来囤积历年多余的粮食。
林经在东番大兴水利。当时的水利建设大致分为二类:一是筑堤储水。二是截流引水。林经部队所屯垦之处,几乎都有兴修水利,仅万年县地区就达二十处。
这些工程有的是林氏文武官吏修筑的,有的是地方人士修筑的,大部分则是各营镇在自己的屯兵处修建的。在林氏入台之前,岛民煮海水为盐,既费工费时,味又苦涩,难以食用,所用之盐多自漳、泉两地输入。
林经手下的丞相陈华教岛民沿用大陆天日晒盐的方法,在天兴南面的獭口修筑沂规晒盐,所山之盐色自而味咸,且费工甚少。这祥既做到了食盐日给,解决了民生所需,政府又可以从申漆税,增加财政收入。
陈华从林氏统治台湾的长久之计出发,为求人才,提出“既足食,则当教之”的原则。于是天兴县大兴土木,建明伦堂,造圣庙,设学校,延请中原通儒以教子弟,层层选才。郑经还实行优待读书人的政策,逐步培养起一批为东番国所用的年轻有为的官员,缔造了一个相对经济健全、政治清明的社会。
林经,委政给陈华,改东番府为东宁府,按照制定了一整套乡治制度。建天兴、万年,澎湖三县,并建立保甲制。陈华又筑围栅,起衙署,劝农工,禁淫赌,计丁庸,捕盗贼,并教给他们诗书礼义,制定刑法,奖励那些忠勇之人,故在东番的百姓皆有勇知礼。于是有了地无游民,蕃地渐拓,田畴日启,万庶偕来的景象,出现了夜不闭户,百姓乐业的局面。
林经采纳陈永华“与民休息”的方针,对当地土蕃继续采取安抚政策,让各地的的土著的子弟能就够读书识字。经过数年安抚,现在土著居民,除因偶然的土地争执外,皆能相安无事。
此时东番孤悬海外,除了设立三个县之外,中央已经按照中原制度,有了六官,也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还有丞相,中书舍人,御史等职务,用的都是从对岸逃亡到东番的读书人。
林经有一弟林聪,林经让他驻守澎湖,为澎湖安抚使兼澎湖令,为林家镇守澎湖,另外两个弟弟分别任北路和南路安抚使,管辖东番岛上的土著。林云临终前要他们兄弟齐心,毕竟地盘就这么大,如果还内乱,恐怕只会贻笑大方。
林经此时看到自己有军队,有地盘,对岸又没有人能顾得了自己,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称王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想要称帝了。
陈华劝他说:“帝与王,不过是名号而已,但是东番现在实力尚弱,现在应该发展民生,怎么能称帝引来四方的侧目呢?”
但是林经想着想着对面内乱不止,有谁还能顾得上自己,就连最近的殷,越,许三国,都没有与林经有什么交往,只是经常有从殷国和许国逃亡过来的百姓,东番也因他们而得以不断开发。
这一次林经难得没听老臣陈华的建议,让人准备好了衮冕,准备称帝了。要说东番岛,为了筹备林经的登基大典,也是全民总动员,为林经缝制衮冕,为他妻子缝制皇后穿的凤冠和翟衣。
这是需要时间的,不过这时间林经还是觉得应该花的的。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如果不称帝而称王,就要找一个皇帝称臣,但是他离开中原太远,对殷国和许国称臣,他又不愿意,因此,他当然想要当王。
而就在东番岛上准备登基大典的时候,在日和国,已经在酝酿一件大事情了。有中原的人逃到东番岛,也有中原的人逃到日和国。
日和国在大雍时期屡次派人前往中原朝贡,当从中原来的人告知日和国人中原的情况后,日和国实际的掌权人大将军德川齐正觉得这是日和国的机会,他打出旗号,说自从大雍灭亡之后,中原的正统就应该是学大雍文化的日和国。也就是说大雍之后再无中华,中华正统已经转移到日和国了。(大家应该知道我在讽刺日本的那一个说法。)
当然当德川齐正知道他与他一海相隔的百卢国刚刚经历内乱,武备不齐的时候,他就决定以百卢国为跳板,进攻中原,因此他就准备征服百卢国。
大乾元玺二年,大将军德川齐正以樱田右卫门为元帅,织田信隆,毛利康夫为先锋,藤原源太郎为水军指挥官,率领步兵二十万万,水军九千人,战舰七百余艘,跨过朝鲜,百卢国南部,正式拉开侵略百卢国的序幕。
战争初期,日和国军队攻势猛烈、势如破竹,以极快的速度先后攻占百卢国王京汉城府,并迅速攻占百卢国境内大量主要城市,直趋大乾边境,王泷此时在大乾,他得知百卢国遭到日和国入侵之后,立刻向大乾求助,希望大乾能够救百卢国一命。
朝此时的百卢国武备废弛,仅仅一个月即被打得丢失大半国土。日和军所到之处,焚烧劫掠,仅居烈州一地,军民被屠杀者就有六万多人。
(本章完)
第225章()
德川齐正打出日和国要继承大雍的旗号,但是他忘了,他这一次的对手不是百卢国,不是一遇到敌人就逃跑的徐云龙,而是郝连焘和他的大乾。
他忘了郝连焘有一个祖母,虽然可能郝连焘没有印象,可是这一位祖母,大乾第一任皇后,也是第一任皇太后是大雍的公主,他更不知道此时的郝连焘比起他祖父和父亲,已经更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郝连旻没有人教他中原的文化,郝连峻也只有韩若冰教他,而韩若冰在中原是一个连秀才都不是的人,而郝连焘的老师有张厉这样的人,好歹中过举,而且还有许多幽云地区的大儒。
郝连焘此时也在想要让世人知道,继承大雍的是大乾,其实中华版图的扩大,就是中华文化向四周传播,通过文化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里面不缺乏战争,边疆民族在这种交流中,逐渐认同中原的文化,最终他们成为中华的一部分。
也许一般人来看是他们用快马和弯刀征服中原,但是最终中原以自己的文化征服他们的人心,最终他们跪倒在中华文化之下,用着中华的礼仪制度,而大乾正在经历这一过程,郝连焘又岂能容忍一个海外的跳梁小丑敢自称自己是中华的继承人,因此就算王泷甘愿亡国,不请求救援,郝连焘都必须和日和国作战。
因此这一次郝连焘开始调集军队,让兀颜宗翰的副手挛鞮天麟为主帅,出兵援救百卢国。挛鞮天麟原名挛鞮布达喇实,天麟是他给他自己取得汉名,这也是中原文化开始走进大乾许多人心中之后,许多大乾文臣武将开始给自己取一个中原的名字。
这一次挛鞮天麟带兵前来,首先是带着那个不战而逃的徐云龙,徐云龙不战而逃,让郝连焘十分震怒,原本是要把他斩首示众的,但是无奈会稽郡王郝连健求情,磕头如捣蒜,终于郝连焘同意让徐云龙戴罪立功,充做全军的向导。
此时挛鞮天麟率领突勒,海东军一共五万,加上百卢国的残兵败将,数量也不到十万,敌方有二十万,这仗确实不好打,但是郝连焘此时正在经略象旄腹地,大乾军队主力给了郝连熙之子武威郡王郝连宗真,毕竟这是既定方针,因此能给挛鞮天麟的部队确实不多。
一开始,挛鞮天麟带着这些部队,突破日和国的边境守军,十分轻松,因此挛鞮天麟想率领大乾军队乘胜追击日和国军队,遣大将大贺光与百卢国将领朴彦伯,侦查去汉城府的道路。
大乾侦查部队先锋在石蹄馆的驿站南方的山岭遭遇日和前野侦察队百余人,双方交战互有伤亡。日和国在损失约六十人后败退,大贺光则退往石蹄馆。
挛鞮天麟得知这个情况后,以为日和国军队如当地土民所说,已弃京城而退。遂让大贺光率领本部轻骑兵三千人人疾驰去汉城府。没想到第二天,日和国军队已经率先占领大乾军队必经之路之上的一个山岭,派人侦查到大乾大贺光所部的动向。
于是在这一天清晨,日和国军队于树林中隐藏,仅派出少数军队迎战大贺光,希望以此示弱,引诱大乾军队来攻。而日和国军队两千人从左方奇袭大乾军队右翼,大贺光猝不及防,退往北边的石蹄馆。
日和国军队八百人追击大乾的军队,此时挛鞮天麟得知先锋已经交战,迅速转为鹤翼之阵,于石蹄馆严整军阵。
此时已近中午时分,两万名日和国军先锋突然出现,后面还有日和国军队军本队两万人兵正在进军。
由于石蹄馆地形狭隘,又多泥泞水田,不利骑兵行动。于是挛鞮天麟且战且退,退往北方泉井口郡的惠阴岭,并急忙传令中军主力急速进兵。
虽然大乾军先锋在开战初期成功击退了日和国的左翼三千人,但是日和国右翼三千人却反包夹了大乾先锋。
于此同时,日和国军队另外三千人的军队,从日和军左翼移动至大乾军右侧山上隐兵埋伏伺机出战,先命人立出许多军旗并击鸣战鼓,装成人数很多的样子,全军举起长枪拔刀反射日光令敌兵敝目,一举斩入突击进至大乾军本阵处,此时日和国将领源宗茂挥刀甚急连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