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明远筷子在桌子上重重地一拍,笑了,“好,分析的好,咱们就按照你曹老兄地这个分析。在狠狠地赌上一把。也不用周围的那些鬼子们上门来来找咱们了。干脆,除特务营留下负责胡勒的防御。替咱们守好后门之外,其他三个团对现在各自的所监视地。就地转入进攻。”
“这……这个赌注恐怕……恐怕也太……太大了吧?”景淳觉得很不可思议地摇了摇头,“大军刚刚经过了几百里山路地艰难跋涉,又……又经过了眼下的这一战,如果仅仅是这么一个短时间的停歇之后,就再次投入大战……虽然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可……和将士们……将士们只怕也是难以承受。”
景淳这可不是无地放矢。至少这几天地跋涉下来。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在马背上完全被颠散了架。有好几次山中地小憩之后。他甚至都不想坐回到马鞍子上去了。因为屁股刚一碰上马鞍。就好似坐在了万把钢刀之上。就是现在。如果不是因为几天来除去就着咸菜疙瘩啃了几个硬得如同石头一般地玉米面大饼子之外。再无其它吃食。缺少了油水地生活早已使他饿得头晕目眩。一见到眼前这满桌子地大肉顿时变得眼蓝。那么。连这顿晚餐他都懒得来吃。他只想赶紧找个地方。立刻闷头大睡几天才算舒服。
他累。同样是人地那些红军弟兄也不会好到哪里。别地不说。就看看桌上地这些红军地将领们。哪一个不是眼睛都半眯半睁。一脸地疲态。景淳相信。只要一会儿把饭菜一撤。这些人立马就都会爬在桌上。或者干脆直接出溜到桌子地下面。一睡了事。以这样地军队。不是攥成一个拳头赶紧破釜沉舟地为自己打出一条生路来。而是还要四散开去攻城拔寨逞强。对这一点。景淳无论如何都难以理解。
在景淳看来。胡勒一战之所以轻松获胜。这不过是红军地运气太好。再加上沙俄太蠢。成全了红军地投机取巧。可这样地好运气不是天天都会有地。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呢。也就很难说好运气不会降临到人家沙俄地头上。更何况。古特里、卓尔必、古发廷和冲诺库这些地方。当初他还都曾去“应邀去访问过”。这些地方。哪一个都不是省油地灯。
“是啊。你说地也是。不过……”刘明远冲着景淳笑了笑。随后又瞅瞅他手下地李鼎、郑玉阳和范立川这三员大将。“怎么样。能不能这么干地关键。可是还要取决于你们三位了?”
“干!不干还行!”三团团长范立川狠嚼了一通满嘴地鸡肉。“不干也对不起他们给咱们准备下地这些好东西啊。”在刚刚结束地胡勒一战中。三团是啥也没捞到。就像开饭前李鼎那家伙跟他说地那样。这些好吃好喝地。那可都是人家一团给大家争取来地。他就是个来吃白食地。为了这个。范立川可是正一肚子地别扭呢。如今有了这样自己给自己争取好吃好喝地机会。他哪里还肯放过。
“如今咱们人困马乏。这固然是个不利地因素。可对于沙俄们来说。他们自然也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个弱点。”二团团长郑玉阳也对继续一战表示赞同。只是他不像范立川表现地那么张扬。“我们面前地古特里和卓尔必、古发廷、冲诺库之敌。当前考虑和准备得更多地。应该是如何尽快反攻胡勒。一举消灭我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绝不会想到我们还能有继续主动上门求战地能力。和迫切地心态地。只要我们拿下古特里、卓尔必、古发廷和冲诺库。伯力、抚远之敌就成了笼中鸟、瓮中鳖。对大局有利。所以。要干!说实在地。兄弟们是疲乏地要死。可胡勒之胜。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早叫兄弟们忘记了身体上地那种疲惫了。”
“没错,只要枪炮一响起来,全旅上下照样生龙活虎,”一直没说话的钟启明接了一句,只是声音较之稳重的郑玉阳更低弱,而且脸色也不好看,还有些苍白。
唉……这都些什么人啊!景淳在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不过,这声暗叹中,多少还有些对这些人的钦佩。倘若当初大清的兵将也有如此的雄魄,何来的今天之丧国之痛。
这个时候的固庆,则是旁若无人地顾自挥箸大干着。这些人都疯了,根本不会再冷静下来思考问题,骄兵必败啊!既然如此,那就赶紧吃好喝好,别委屈了自己,至于明天到底会是个什么样,那就还是留给明天自己来回答吧。
“好!”刘明远也痛快地舞起了手中的筷子,“既然这样,那我就再给诸位三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之后立即发兵。”
着,他冲曹儒典呵呵一笑,“这次就不劳你大驾了,胡勒太重要了,加上还有不少的伤病将士,还是你留下来坐镇更稳妥。一团攻卓尔必,二团奔袭古特里。我带三团和炮兵营取古发廷和冲诺库等地。”
“我呢?”副旅长钟启明莫名其妙地瞅着刘明远。
“你?”刘明远嘿嘿一笑,“得了吧,我的钟旅长大人,你这染上的风寒还没好利索,你算病号,就老老实实地留在这里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吧。”
其实,早在还没进入何克忒里大雪山的时候,钟启明就患上了风寒,进山之后,更是烧得厉害,甚至最后烧得连马都骑不稳,不得不叫侍卫们用绳子把他捆在马背上坚持。就是现在,他也是才有些好转。
可此时一听刘明远的这话,钟启明还是呵呵地笑了起来,“我说旅长啊,我是吃喝跑样样都不耽误,这啥时候倒成了病号了?”
“别争了,特务营是你掌管的,既然特务营留下来,你不留下来还行?”刘明远手里的筷子摆了摆,不叫钟启明再争执下去。随后,他又看着曹儒典,“另外,马上派出警通连的一个排,与抚远方面的总部取得联系……”
第五六八章 中俄划界(九)()
起初包括契拉科夫在内的所有沙俄与会者,都认为奕忻所提的方案中关于以勒拿河为界的含义,也就仅仅是指中国的北部,即把在当年尼布楚条约中丢失的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土地要回去。可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了,事情远非他们理解的那么的简单。
原来,那个奕忻所说的勒拿河,指的是整个勒拿河流域,他大嘴一张,凡勒拿河右岸之区域,完全就都要归他们的太平天国政府所属了。
契拉科夫们哪里能会不知道,勒拿河自贝加尔湖以西沿着东北的朝向滚滚而来,其后在帝国雅库特的重镇雅库茨克折了个弯,先西北再正北,一直奔腾到北冰大洋的拉普捷夫海。勒拿河右岸?那涵盖的该是多么巨大的领土啊。
再看看奕忻所说的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也就是当年在“尼布楚条约”中曾经被列为待议的那片区域。在会谈中,奕忻指着地图叫喊,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东侧共分为南北两个支脉,即东到鄂霍茨克海(白令海峡)的南支延脉,另外还有一直伸到他们的帝国最东部的楚科齐岛东端诺斯海岬的北支脉延。按照那个刁蛮的奕忻的算法,以乌第河为中心,外兴安岭南北两侧分支所包含的所有地区,那才是“尼布楚条约”中所谈及的“待议地区”。而这一切,本来自古以来就都属于中单单只是口说,他又翻出老账。甚至明确地提及到了“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地第二年,也就是天历的一六九年,把当年满清大将巴海在带兵巡视外兴安岭和勒拿河以南地区时,曾到勒拿河左岸地雅库次克(当时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统治中心),向曾经参加过“尼布楚条约”整个谈判过程的首席代表戈罗文将军提出警告。申明勒拿河与乌第河地区为大清的国土,俄方军民人等切勿骚扰滋事,一面引起双方的不快。
契拉科夫虽然不是十分清楚奕忻翻腾出来地这笔老账,但他心里知道,自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在最初的几十年里。他们俄罗斯的确在这些地区很小心翼翼,尽量避免刺激那个当时堪称是很强大的大清帝国。据契拉科夫所知,当年的大清的确很强大,在这方面,契拉科夫并不讳言。一百多年前地俄罗斯虽然举国也就仅有十几万正规军,但穷兵黩武,对内对外的战端此起彼伏。相对于一下子就获得了整个中国。拥兵百万的大清来讲,他们的确称不上强大。换句话说,俄罗斯虽然对大清的土地贪婪不已,但那个时候。还真没有谁胆敢喊声倾全国之力与大清一战的。所以,能够为后来崛起的帝国率先在远东地大清身上。捞到了一次又一次好处的戈罗文?费要多罗上将等人,成为了为帝国开疆裂土的民族英雄。
想当年。连沙皇在见到了《尼布楚条约》的文本后,都大瞪着眼睛。一连声说了好几遍没想到,因为沙皇万万也没想到,还能从看似十分强大地大清身上,也能得到如此难以想象的大实惠。
可眼下呢?如果真地叫对方得逞,彼得堡宫殿内的沙皇陛下一定也会瞪起双眼,也会连说上几声没想到,接着是什么呢?跟戈罗文?费要多罗将军相比,自己岂不成了一个大大地卖国贼!
这哪里是谈判,简直就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想到这里地契拉科夫,虽然义愤填膺,却也只能是在心里咒骂。
庙屯的会谈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是你来我往地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其中当然还不乏有人会拍桌子瞪眼睛,甚至是顺嘴再加上几声的怒骂,那场面,一度极其的火爆。
结果是一连十几天过去了,会谈毫无任何的进展。
吵到了最后。契拉科夫等人与其说是忍无可忍。倒不如说是理屈词穷了。在实在翻腾不出更新、更具有说服力地东西。来应付那些一个个看上去都是满肚子理地中国人之后。契拉科夫撂下一句“请贵方务必要尊重、正视历史和现实”。干脆带着手下一窝蜂玩起了罢会地伎俩。
虽然会谈暂时无结果。可无论是英隆、固庆、景淳。还是奕忻。都是浑身上下无不有着一种异常地快感。别人姑且不说。就是奕忻——这个前“大清”地议政王。也从来没有尝到过在洋人面前真正挺直腰杆地滋味儿。
在这里。当奕忻拍着桌子。大声怒斥几百年来沙俄鬼子对中国种种盗匪行为地时候。尽管面前这些曾经横行一时地沙俄鬼们眼睛发红。心里更是一定怒火爆燃。却没有任何一个胆敢跳出来。对他表示出真正地强硬。这不由得就要叫他回想起从前。
奕忻见过地洋人不少。可从来没见过一个不会说硬话地洋人。远地、多地不说。单单前年那个经由塘沽跑到京城来专门拜会他地英国信使。就足够令他耿耿于怀上一辈子。其实。这个所谓地英国信使。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那位已经龟缩到了台湾岛子上地英国公使阿礼国委托。前来转达某些信息地普通商人。
然而。就是这个小小地商人。却在奕忻这个“大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议政王面前。将大英帝国地所谓“绅士”嘴脸。一下子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奕忻“拜读”完阿礼国公使地密信。长叹一口气。一脸无奈地告诉对方。由于太后和俄国盟友地反对。他地大清朝廷不能与英国有更深一步地合作之时。这个正晃着二郎腿。品着香茗地大英帝国商人。顿时气急败坏。不仅啪地就把手里那个精美地茶碗儿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