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太平天国-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宗棠点了点头,心中一阵的慨叹,“唉,眼下这个世道,这些把宝押在朝廷一方的人,其实都是想着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如何为自己博取些向上爬的资本,至于什么汉啊满的,谁还去想它。就是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先不要说造反的人总是被人所低看,用各种肮脏的字眼儿覆盖在造反者的身上。即便造反者提出多么美妙的主张,做的如何完美,所谓士大夫们同样会鸡蛋里挑出骨头来。因为他们必须首先要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没有了朝廷,他们一个个就连条丧家狗都不如。”

    “走吧,季高兄,”曾国藩拉了拉沉思中的左宗棠,“回去咱们也准备准备,马上拔营了。”

    “喔!”左宗棠答应着,机械地挪动着脚步。长沙回不得了,跟着曾国藩也只能是英雄一去兮不复还。刚才看着塔齐布、曾国荃出征时的骄横样,让他连点儿悲壮的感觉都找不到,心头反倒有一种轻蔑。真是初生的牛犊子,根本就不知道老虎的厉害。可是说别人归说别人,轮到自己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做些什么呢?

    要说曾国藩犯愁,左宗棠同样更愁。

    石达开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东路胡以晃、曾天养在江西打的顺手。庐州的赖汉英部也开始在捻子的配合下出击皖北,直接牵动了扬州外围琦善的江北大营,减轻着扬州守备的压力。而自己的西路大军拿下岳州后,水旱两路齐头并进,下湘阴,占领靖港,取得了进攻长沙的桥头堡。

    他命令韦俊部前出至长沙北门五、六里处,开始刨构筑营垒。由于战前准备得当,随军前来了上万的百姓,协助天军运送物资。此时,也都加入了筑垒的行列。这也就是左宗棠所说的,五六万民夫挖壕的惊人场面。

    随着坚固的营垒构成,在抬枪、鸟铳等各式枪械,还有弓箭手、大炮的掩护之下,天军的士兵开始并排刨挖着几十条沟壕,呈蛇行向着北门一点点地蚕食。长沙城北顿时锹镐翻飞,烟尘四起。

    石达开还是第一次运用上这种战法。眼看着城里清妖急得火上了房,想出来阻止出不来,架炮轰无济于事,拿自己的将士们完全无可奈何的样子,石达开真是开心极了。再想想刚刚从天京赶运来的那一百多的炮架子,军中的大炮只要朝上面一坐,不仅上下左右活动自如,一改过去那单一的射击方位,而且由于炮架子下面安置了轮子,套上驮马可以随意移动,大大加强了天军炮队的机动能力。当然,还有新配置给大炮的炮弹,据押运弹药前来的炮手训导讲,这都是新营军械所造出的新式开花弹,威力远远比以前大许多。不过,威力到底大多少他目前是看不上了,因为这些火炮都已经伴随石祥桢的大军经宁乡取湘潭去了。

    从林海丰当初对他的讲述中,他知道,除了天朝自身的原因外,湖南的曾国藩才是直接导致天朝最终覆灭的刽子手。因此,在有关占据武昌后,是继续向上游发展,完全切断清妖南北联系,还是先下湖南的战略上,他和林海丰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先全力下湖南,目的只有一个,趁曾国藩的湘军羽翼未丰,一举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同时,由于近来一直所遇的清妖悍将,如罗泽南、李续宾兄弟等人多出自湘乡,这就给了石达开此次南下的另外一个意图,进湘乡,就像在给长沙军民的告示中所说的那样,立这几个汉奸的铁跪像,给全天下的汉人一个警示!所以,他才大张旗鼓地不紧不慢地做着攻克长沙的前期准备,等待着湘军的北援。

    石祥桢率南下天军的主力近两万人马,在宁乡先打破部分团练的堵截,留下杨宜清带领小部人马清剿残余,大军则风驰电掣地直扑湘潭。湘潭守军没有料到天军来的如此迅速。原本不多的防御人马,在连战连捷,士气高昂的天军强攻下,几乎没有多少还手的力量,仅不到半天时间,湘潭告破。

    在湘潭,石祥桢修补城垣,安抚百姓,又摆出天军一贯的坚守城池,待敌来攻的架势。趁夜色,他却命杨辅清的两军人马六千余人,悄悄离开湘潭,直趋湘乡,湘军的老巢。

    晚饭后,石祥桢开始巡查各门。其实,他虽然也有些文墨,却正像天军里人们常用猛张飞来形容他一样,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悍勇之人。他不喜欢什么巡城、督促官兵之类的“婆婆妈妈的小事儿”,若不是翼王三番五次地训诫,若不是生怕有一天像翼王吓唬的那样,他的部队将不会被改编成红军,装备更优异的武器。往常这类事情都是由副将来代他做的。

    现在,他一路策马走着,还在一路上和身边儿的林绍璋不停地抱怨着。抱怨那个张国梁死的太早了,他原本憋着劲想和他单独一刀一枪地较量较量。这个混蛋不是自称悍勇无比吗?老子就是喜欢亲手杀这种人。

    林绍璋听着主将的抱怨,忍不住的笑,“唉,要是非等您回去收拾了这个叛贼,那天京还止不定受多大的祸害呢。以卑职看,这叛贼死的越早越好。”

    石祥桢“呸”了一口,“老子倒不是抱怨别的,就是当初没想到离开天京那么仓促。你不知道,老子已经约了那个狗贼单独在城外厮杀,谁想他还没回信儿,东王就派我出京援助西征了。没准儿那狗贼临死前还嘲笑老子是躲了呢。”

    “哈哈,那会啊,”林绍璋笑着,“这叛贼是被炮火轰死的,估计死的时候啥也没想起来。真要能想起来,他还巴不得和将军单独厮杀呢,死也比葬身炮火下荣耀些。”

    石祥桢扭脸看看他,得意地笑了,“听说那个曾国荃也是个善吹的人,狂妄的不得了。你说要是本将军约他一战,如何啊?”

    “这样可使不得。”林绍璋连连摇着头,“殿下说了,打仗不能只呈一时的匹夫之勇,尤其是做将帅的,更不可意气用事。一旦有个一差二错,可不是件小事。攻岳州的时候,咱们的战术就欠思考,现在想想,还有些愧对死难的兄弟们。幸亏用的不是如今刚刚新换的这种炮子,要是这种一打一大片的炮子,那就全完了。”

    “我就看不上你们这种说法。”石祥桢耍弄着手中的马鞭子,哼了一声,“你们只看见了我们自己的炮误伤了部分弟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不这样,弟兄们死伤的也许会更多。率先爬城的都是老子事先选好的敢死队,人人都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他们没有怨言。”说着说着,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他眨巴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认真地看着林绍璋,“我说老弟啊,你发现没有,咱们有了新炮架子的大炮,好象比从前打的更有准头了呢?”

    林绍璋点着头,“是,是准多了。”

    “看来以后还要好好想想这炮的作用啊。”石祥桢咕哝着,翻身下了马,走上已经到了的南门城楼。

    林绍璋听着主将的自语,先是一愣,紧跟着脊背几乎渗出冷汗,这个“张飞”不会再重演什么以前的故事吧?那可是太恐怖了。他似乎又看见了宁乡那里在炮火中成片倒下的清妖兵勇。

第九十五章杨秀清捶捶两条腿,愤怒地哼了一声() 
在城楼上,当一个年轻的旅帅迎上来的时候,石祥桢咧开嘴笑了。他回头看看跟上来的林绍璋,马鞭子朝城墙的垛口上一抽,“谁说本将军把自己的弟兄都炸光了?看看,这第一个爬城的好汉就在这里,不是好好的活着吗?”

    林绍璋嘿嘿地笑着,“将军,您这话敢对翼王殿下去说吗?”

    “和谁老子都敢说。”石祥桢大大咧咧地拍拍那个年轻旅帅的肩膀,痛快地笑着,“咱们连清妖都不怕,还怕谁啊?老子说的对吧,柳喜河?”

    “是,国宗大人!”柳喜河笑着回答。

    林绍璋看着这两个人,心里止不住地笑。谁都不怕?呵呵,岳州城攻克的当天晚上,在翼王的临时王府里,不是你被骂的闷声不语,最后又连连表示一定悔过?不过,从心底讲,他喜欢在这样的主将手下作战,做什么都痛快。

    石祥桢瞅瞅城外漆黑的一片旷野,又看看城头上精神气儿十足的将士们,满意地点点头。他掀掀一个士兵略显单薄的衣裳,扭头冲着林绍璋说到,“老弟,弟兄们衣着少了些啊,这夜一深,可就有些凉意了,想着回头给城上的弟兄们送些御寒的衣物上来。”

    “是,卑职马上就办。”林绍璋答应着,转身下了城。

    “柳喜河,你的家乡就是长沙的吧?”石祥桢斜倚着垛口,看着柳喜河问到。

    “恩,卑职家就住在城南不远的村子里。”柳喜河笑着回答。

    “啧啧,那该叫你去守北门啊,站在那里兴许还能望见你们家呢。”石祥桢哈哈地逗着。

    “不用啊,”柳喜河手朝远远的夜色里一指,嘻嘻地笑着说到,“卑职的家乡马上就要从清妖的手中夺回来了。卑职还是在这里帮国宗看看您的家乡,有朝一日喜河还要随天军收复您的家乡呢。”

    “是啊,有朝一日总要打回去的。”石祥桢笑着点头,“不过,我的家里没有什么了,当年团营的时候,都烧掉了。对了,你家里都还有什么人啊?”

    “回国宗,卑职离开家参加天军的时候,爹娘还都在,只是不知道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柳喜河说着,目光里有些黯淡。

    “恩,等消灭掉曾妖头,拿下长沙,先回去探望安排下爹娘。”石祥桢搂着柳喜河的肩,想了想又说到,“你是去年第一次打长沙的时候参加的天军,算起来就要两年了,叫爹娘见到你,也算报个平安啊。”

    柳喜河微微地笑着,用力点点头。

    石祥桢忽然哈哈一笑,手里的马鞭子用力一挥,“不用问,你们家里一定是个苦出身。这次拿下长沙,老子亲自进城给你的爹娘选个好宅子,也叫你爹娘好好气派一回。他们给天朝养了个好儿子,就应该受到奖赏。”说着,他又一指围拢在身边的士兵们,大声地说到,“还有所有的弟兄们,都是好样的,天朝都要对得起你们的爹娘!”

    东王府里的杨秀清此时正边泡着脚,边听傅善祥念着一天来的各地奏报。

    他又在天京四处走了个遍。天京军用被服厂的近五百台织布机经过军械所工匠的改造,已经应用了蒸汽做动力,织布的效率大大地提高。由于价格较之一般商家低廉,吸引来周围不少府县的商人大量经销被服厂生产的布匹。这是天京除玉器厂外,又一家给天朝上缴财政银的大厂家。而天京按方位所兴建的东西南北四家农场,水稻的收成也不错。尤其是在现在,城外广大的地域已经离开了战火的袭扰,如果麦子都能及时地播上种,那明年,天京几十万的粮食就可以自给自足。另外,还有畜牧场里存栏的上千的猪啊牛的。这一切都预示着定都天京后的第一个新年,将会是城内外百姓们一个值得庆祝的新年。杨秀清已经开始盘算着这第一个新年的安排了。

    傅善祥不知道东王边听着各道奏章,还边在想着其他的事情,她只是一个接一个地念着,并根据东王的态度,随手做着各种标记。“这是农商部大臣黄文金的奏章,”她打开先看了看,然后一字一句地朗读起来,“。。。按吩咐,天京车厂第一批贵宾用四轮马车二十辆,明天可以正式使用,届时恭请东王九千岁亲览。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