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席卷天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剩下目瞪口呆……(未完待续。)

第224章:外人眼中的汉部战争潜力(下)() 
马1石1津,只要是对辽1东地理志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

    自先汉(西汉)之初,马1石1津就是北方重要港口之一,曾经的汉军教导蛮荒野人做人的时候,可是海陆齐发,相对轻易就灭掉了卫满朝1鲜,后续又连续打得刚刚接触文明想要追求独1立的高句丽人不要不要的。

    到了光武那一脉代表汉室之后,华夏苗裔虽然说没有多么重视海洋,可是对马石津的重视一直都没有降低。一直是到曹魏、司马1晋时期,马1石1津的重要性才开始降低,毕竟曹魏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是在内战,司马1晋则是处于有心无力的状况。

    一直是到辽1东落在了慕容燕国手里,马1石1津就彻底地被荒废,毕竟胡人就知道大陆,海路是什么东西?

    宫陶先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对于马1石1津哪怕是不熟悉也会从一些典籍上查阅得到。他曾经多次在脑海里面想象,马1石1津落到了懂得海路作用的汉部手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从庙岛列岛走海路到马1石1津仅是一个时辰不到,远远看去其实无法从环形的地势上看到码头,第一眼看到的是高耸的灯塔,还有一些看去绝对是装载了床弩的箭楼。

    当然了,宫陶先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灯塔,白天那里又没有燃烧篝火再用铜镜反射,他只当那是特意被加高了的瞭望塔。

    马1石1津作为汉部在辽1东狭隘半岛的第一大港,几乎是时时刻刻都有在吞吐船只,那道天然的“海峡”不断有船只从右出从左进。

    东晋小~朝~廷对舟船非常重视,可重视的是内河船只,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平底船和尖底船的区别,以至于连将楼船开出海的事情都干过,结果是靠近海岸线航行都被强劲的风浪给掀翻。

    事实上海岸线航行真的不是一件能干的事情,越是靠近海岸线,明礁和暗礁就会越多,这根本就是常识好不好。不过话又说回来,关于海航线又有哪一条不是经历无数次的探索,损失掉无数的船只和人手,才会明确勘探出来?

    “真是多啊!”宫陶先生无比的羡慕:“船只类似亦是众多。”

    认真讲起来,东晋小~朝~廷的海岸线可是无比绵长,他们连将楼船都开出海的事情都干了,虽说是无知者无畏,可不是证明小~朝~廷也明白海航线的重要性吗?

    宫陶先生身负诸多使命,其中的一个就是从汉部这里获得海航船只的蓝图。相对于窝在长江以南的众多“猪”来讲,他身处一不小心就会死掉的中原,对一些事情看得无比透彻,那些“猪”的意见是直接向刘彦索要海航船只的建造蓝图和工匠,他却是知道不提还好,一提刘彦绝对是要翻脸。

    汉部为什么能够有恃无恐地与石碣赵国作对?在任何人看来就是掌握海洋,作为国之重器没有可能对外泄露。东晋小~朝~廷的那些“猪”还当自己是正朔,认为只要开口刘彦就该献上,简直就是药不能停的真实例子。但是话说回来,予夺予求对于统治阶层,似乎早就是深入骨髓的本能,只是现在的东晋小~朝~廷没有这样的资格和权力去对一个外藩那么做。

    宫陶先生看到的船只种类非常多,小到舟船大到战舰,似乎还有一种比战舰更大的运输船?汉部的船只种类越多,他就越感到欣喜,理由是那么多的船只种类,搞到蓝图或是弄明白怎么造会更有机会。

    他们乘坐的船并没有直接开进港口,宫陶先生一问才知道需要等待引航船。

    引航船是啥玩意?宫陶先生很快就明白了,他就是对引航船竟然有船员会上船进行检查感到诧异。

    “那算是官员还是小吏?”宫陶先生无比的困惑:“我们乘坐的不是官船,怎么需要缴税?”

    田朔理所当然地说:“运载货物当然需要缴税。”,关于那些人是官还是吏却没有回答。

    一个国家没有税收是不正常的,有多种税收也显得不正常。汉部的税收其实挺简单,仅是一次性就缴纳该交的税金,后面就不需要再交任何税。

    终于是驶入了像极了内湖的区域,站在甲板上的宫陶先生却是被震撼得张大了嘴巴。

    远远地看去,港口分布非常广,川流不息的船只还是次要,那身躯庞大一排并着一排的战舰给人的视觉感官无比刺激,再来就是有太多的新奇玩意会使人眼花缭乱。

    “如此重的货物,竟然被那么轻易一吊就上了岸……”宫陶先生可不懂什么叫集装箱(木的),他也看不懂起重器。他指着那些并排的战舰,无法掩饰内心的震撼:“贵部便是依靠如此舰船攻上半岛?”

    田朔才不会告诉宫陶先生,说那些战舰其实也是近期才出现的新鲜产物,更不会说出兵朝1鲜半岛根本就没有那么麻烦。

    宫陶先生的目光很快就被其它事物吸引了,那是排着队列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众多士卒,那些士卒一个个看去精神抖擞,看着是正在登船。

    晋军的戎装是素白战袍,个别军官会有皮甲,高级军官则是铁甲。一支素白色的军队其实寓意并不好,凑成一堆好像是全军缟素在为谁悼念一般。不过,这个牵扯到兴起的五德循环。(容后再述)

    汉部的戎装是上红下黑(或灰),以前没人当回事,直至汉部露出獠牙,天下人仿佛才醒悟过来,他们只要是有读《史记》,谁又不知道曾经的汉军就是如此戎装。

    此时此刻,宫陶先生看着密密麻麻排队等待上船的汉部士卒,看着那些身穿上红下黑戎装的装扮,内心里其实是千回百转。

    汉部富裕不是说说而已,身穿扎甲就能被称为甲士,别人得是军侯或校尉级别的军官才有一套铁甲,汉部却一开始就有甲士的存在,并且是数千甲士。

    随着汉部露出獠牙,更多的人开始刺探汉部的情报,会了解过去和窥探现今状况,尽管情报零零散散,可刘彦拥有数万甲士的风声早就被传遍(就是一再补充)。

    “竟然……都有皮甲?”宫陶先生看得目不转睛:“富裕如斯?”

    田朔依然不会解释那么多,只是矜持地笑着。

    皮甲什么的,汉部还真的是不缺,那与大肆捕猎有关,是陆地上和海上的捕猎。当然了,海洋鱼,不管是什么鱼都不适合做皮甲,但陆地上的皮毛可以呀!

    不谈青州野兽成灾,辽1东因为长时间的荒无人烟实际上遍地亦是野兽,每年秋季刘彦都会搞一次围猎,可真的不是那么缺皮革。

    再来是,拓跋代国的战争情况良好,打到现阶段等于是胜局已定,拓跋什翼犍困难的时候刘彦鼎力相助,现在轮到刘彦情况不妙拓跋什翼犍自然也要有所回报,活着的牲畜难以支付,可牛皮啥的利用汉部的舟船便利交付了不少。

    汉部现在还是合作公社模式,采用流水线模式处理皮革和制作皮甲,一套流程下来至少是有十四万人在劳动,每月产出五千套皮甲并不困难。

    其实还有更奢侈的,只是资源上有些供应不上,那就是系统建筑的作坊可以产出铁甲,但对资源的消耗比非系统产物高至少一倍,汉部已经能够自产铁甲的前提下,刘彦显然是开始吝啬资源了。

    宫陶先生并不清楚一点,他看到这一批才会是全员装备皮甲,他们是从朝1鲜半岛轮换回辽1东狭隘半岛休整的战兵,现在是要开赴青州战场。

    不算系统部队,汉部的真实情况就是,绝对精锐才会配置铁甲,普通战兵基本装备皮甲,余下的辅兵、仆从军、新附军只有军官才会有甲胄待遇,奴隶兵战时配置兵器战后回收。

    码头的情况已经足够宫陶先生思考许多,驾车进入陆地之后,他看到的是每个村庄都是一副练兵秣马的姿态,大批的青壮正在集结,只是集结起来的青壮要么是一身黑要不就是一身灰。

    “贵方的富庶已经难以用语言形容。”宫陶先生说的是每名被集结起来的人都至少有一把兵器:“辽东……很多矿产吗?”

    辽1东还真的是有许多矿产,连带那逆天的系统也会“配置”,再来就是朝1鲜半岛上汉部也占据了铁山(地名,但真的就是有富裕的铁矿),汉部在铁矿资源上的产出可能比整个石碣赵国都要多。

    田朔继续笑而不语。

    有再多的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再来就是战争是依靠资源没有错,但资源是给人使用,东晋小~朝~廷的资源可不算少,晋军从某种程度也被武装到牙齿,可耐不住上层无能啊!

    “慕容鲜卑……会……会趁贵部空虚来攻吗?”宫陶先生看到田朔露出诧异的表情,又说:“慕容燕国自然希望贵部与石赵拼杀,只是……”

    田朔表示接着笑而不语。

    ………………

    说明一下,不是荣誉喜欢打1,是我大天朝和谐了很多地名,不在地名中间打个1就会变成字母。(未完待续。)

第225章:未雨绸缪?() 
慕容燕国会趁着汉部要在青州大战攻打辽1东吗?谁又知道会不会,但刘彦真不会将自己的安全寄托在他人的仁慈上面,肯定是会防一手。

    宫陶先生乘坐在马车之上,仔细观察村庄情况,却是听到一阵号角之声,不由错愕问道:“怎么了?”

    号角之声听上去有些雄厚,有别于胡人的苍凉,却是从码头的移动高耸建筑传来。

    要是注意辨认,可以看出有人鼓着腮帮子站在城垛边上对着管子猛吹,管子连接着巨大的号角,有着比较明显的西方特色。这个其实就是刘彦无聊的时候搞出来的,学习自一些魔幻电影中的号角楼。

    有六艘运输舰在三艘战舰的护送之下进港,传出号角是在提醒港口内的驻军,运输船送来了大批量的奴隶。

    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所在,宫陶先生是特意地留下,他想要看清楚是怎么回事。

    田朔到了地头却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再则宫陶先生该被招待还是监视,似乎都是鸿儒馆的事情。

    马1石1津这边的码头分民用和军用,那是在进来之前就有明确的水道划分,宫陶先生借着地势看去,分明能够看到排屋里面连贯涌出一队队的士卒,稍微集结一下就小跑向码头。

    等待港口驻军抵达,运输舰的舱门才被打开,哪怕是离得有些远都能够清楚地辨认出一点,大批脚镣连起来的人被驱赶着下船。

    但凡是有奴隶不按照指示,看押的武士就会过去一顿皮鞭抽,被抽还依然表露凶性,就该是挑出来等待相关的人复查和消掉号码,于当众围观被斩首。

    奴隶之中的晋人和杂胡其实都挺乖巧,但那些五大族出身的奴隶可就没有那么容易驯服,毕竟心气的不同就摆在那里。

    宫陶先生初步算了一下,每条船上被驱赶下来的奴隶大约是两千人,那么也就是说汉部的那种大型运输船只至少可以装载两千。

    可以装载两千人的大船其实不算什么,东晋小~朝~廷那边也不是没有,问题是小~朝~廷可以装载那么多人的船只是楼船,内河上航行时稍有大风都显得有些危险,要是到海上去航行,那只能是“呵呵”两个字了。

    【一定要弄到汉部造船的相关资料……】宫陶先生被一再催促,不走可算是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