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席卷天下-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正确的建议刘彦总是会虚心接受。他想了想,说道:“去信鸽,让外围的援军发动总攻。”

    “啊?”纪昌看上去颇为意外:“火候到了?”

    刘彦颔首道:“敌军的进攻更加疯狂,想必姚弋仲是得知我们的舰队出现。他是一个拥有丰富战争经验的人,更是一个大部族的首领,这种人面对抉择不会有多少迟疑,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太多。”

    纪昌下意识就看向战场,北侧的敌军一批又一批发动冲锋,看着连战场的预留空间都不顾,也是无视掉汉军箭阵带去的巨大伤亡。其余三个方向的敌军虽然距离远,但他听动静还是能够得出判断,那些敌军的进攻也是异常疯狂。

    “他们远比之前更加拼命。”刘彦已经开始命人准备战甲和兵器,一边又说:“最后的疯狂来得快去得也快,我料姚弋仲不会迟疑太久,一旦无法攻破我们的防线……”

    纪昌一刹那就接口说:“会坚决撤军?”

    ……分…割…线……

    先更新一章,晚上再来一章。

第339章:大势已去() 
夜幕再一次降临,呼延盛却是带着一帮残兵败将骑跨战马玩命地逃奔,他们的身后是尾随的大批汉军轻骑,双方的奔逃和追逐已经进行了整整十里。

    这是一个拥有大满月的夜晚,万里无云之下月光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线,看去呼延盛所率的人马不会超过一千,他们其实是近五万正在奔逃中人的一批,旷野之中到处都在上演逃跑与追杀的一幕幕。

    呼延盛率军堵截汉军的骑兵,自这一路汉军渡过济水,战局对于堵截的羌族部队就是不利的状态。

    一样是骑兵,但骑兵也分三六九等,不止是兵器和甲胄上的区别,还有坐下战马的优劣,汉军仅仅是一支虎贲军就让呼延盛这一部压力极大,另有接近两万五的突骑兵和轻骑兵,似乎后面还有更多的汉军骑兵渡河而来,呼延盛所部坚持了差不多四天,是在下午时分遭遇到汉军不要命的冲营,上演了一出马踏联营给弄得崩溃。

    当场战死的双方骑兵并不多,后面的追杀和逃奔中死去的人估计也有限得很,真正要命的是呼延盛对麾下的部队失去控制力。

    正在追杀呼延盛的汉军骑兵由骞建同率领,是一支看上去轻便的轻骑兵。

    骞建同受命追杀这支千人左右的敌军,但是被画下一条红线,只能追逐到接近主战场五里,到达那里就该向着黄河沿岸而去。

    大多数追杀羌族溃兵的汉军都是得到类似的命令,就是追杀敌军只能是第三序列的目标,第一目标是毁掉羌族部队建造的浮桥,第二目标是转战祝阿郡方向。

    他们什么被要求不能进行生俘,那么也就出现迫降敌兵之后,先绑成串再一个个弄死的场面。

    “快快快!”骞建同大吼:“转向!”

    他们的前方是火光冲天的主战场,哪怕是间隔五里之远都还能听到阵阵的号角和鼓声。

    祝阿郡是在主战场的西南边,那里是黄河与济水中间狭长地段的西面出口,离东平郡其实也比较近。

    刘彦冒了那么大的风险以己身为饵当然是抱着全歼羌族的心思,他们设的局颇大,远不止是主战场和外围战场,包括东平郡和豫州方向的汉军也是在为整个大战略服务。

    漯阴离黄河最远也就是六十里,羌族部队的数量太多,他们设立的营寨其实是更加靠近黄河。

    先是一批羌族溃兵逃了回去,然后是陆陆续续的几批,每一批羌族溃兵后面必然是尾随着一支汉军,结果是双方一前一后到来。

    呼延盛进营之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军主在哪?”

    留守营寨的羌族兵其实已经慌了,那是大批溃兵逃回带来了战败的消息,另外是有汉军跟着溃兵冲进营寨,导致东面的营区一片混乱的同时,营寨内也发生了失火的状况。

    姚弋仲还是等待后方营盘大乱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不用过多猜测,一瞬间就知道负责堵截两路汉军的其中一路败了,并且是败得异常难看。

    呼延盛没有多久就出现在姚弋仲面前,他距离姚弋仲很远的时候就推金山倒玉柱地跪下去,口呼“有罪”,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

    姚弋仲其实是一个很有涵养的人,但是这个时候什么涵养什么气度都抛到一边去,他是一脸狰狞地过去一脚将呼延盛踹倒,恶狠狠地问:“败到连派人回来预先警告的时间都没有么!?”

    呼延盛哭丧着脸,呼:“敌军最近两天制造无力进攻的假象,我等没有贸然出营而战,也没有放松警惕,可……他们发狠不计代价用突骑兵冲营,最后……”

    姚弋仲愣了,他当然知道骑兵要是不计代价冲锋的话,没有足够犀利的弓弩根本就拦不下来,并且主战场这边的汉军突骑兵也发起过决死冲击。那个时候,他明白了一点,自己已经有撤退的心思,想必刘彦也能猜中,结果是汉军根本就不在乎伤亡,也开始发狠了。

    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回忆什么,姚弋仲也没有搭理呼延盛,他是对着自己的心腹大吼:“带人去固守黄河浮桥!”

    有外围的军队不断前来,汉军那边自然也是发现,阵阵的欢呼之声被呐喊而出,原先被后调休息的非系统部队也开始动员。

    “弟兄们,轮到我们反攻的时刻了!”

    过去的半个月,汉军一直是防御姿态,只有在局部有过反击,战事打得相当被动,要说将士内心里没有憋火又怎么可能。

    军官在大声喊话鼓舞士气,士兵因为援军的到来感到振奋,一个个早就没有困惑和迟疑,都嗷嗷叫说要杀敌军一个片甲不留。

    士气的升降从来都不是单方面,汉军这边士气大振,羌族部队那边自然是士气受挫。

    来援的汉军骑兵不是过来之后奔向主战场与刘彦本部会合,他们有机会就杀入羌族大军的营寨制造混乱,更多的则是奔向了浮桥的位置。

    要说起来姚弋仲还是很重视对浮桥所在地的防卫,安排的拱卫部队皆是麾下的精锐。他的这一安排在之前浪费了手头不多的精锐,可是当有汉军杀过去的时候则是变得无比英明。

    汉军杀来之时,姚襄是带着一大批老弱妇孺准备从浮桥前往黄河北岸,他看到己方精锐直面汉军骑兵摆出阵线阻击,有些理解姚弋仲曾经说过“凡事皆需谨慎”的这么一句话。

    【要是戍卫的不是精锐……】姚襄看着前方的人仰马翻,略略恐惧地想:【恐怕面对如此凶猛的汉军骑兵,该是一触即溃?】

    汉军的突然杀来改变的事情颇大,原本舍生忘死强攻刘彦所在地最后一道防线的羌族士兵,他们首次出现大批的溃退,那是一种憋着一口气干某件事情,发现没有希望之后的泄气。

    生出希望又再破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打击人,看到己方的进攻部队溃退,再看到营寨之内的汉军反冲击,姚弋仲没有任何废话就是调转马头往核心营寨而去,他要安排营寨固守问题,也应该集中好精锐,是时候图谋后事了。

第340章:逃不得() 
哪怕是要撤退也不是不管不顾拔腿就跑,那只会让汉军轻易解决失去领导的部队,到时候姚弋仲才是真正的逃不了。

    再来是,战局的突变虽然对羌族部队极度不利,可姚弋仲也并不认为已经到了没有挽回的地步,要知道羌族部队虽然一再消耗,可还剩下十五六万的战斗力,于兵力上面比汉军还多出三倍左右。

    经过姚弋仲的努力,羌族部队的混乱渐渐得到控制,局部上面虽然彻底糜烂,但一些局部也开始了反击,就是羌族部队的反击显得非常无力。

    “营盘这边的浮桥位置没有失守就好。”姚弋仲对自己选派精锐固守浮桥是一种庆幸的心态:“其余位置……失守就失守了。”

    羌族这边建造的浮桥多达三十余处,从南岸营盘连接黄河北岸的浮桥有四条,每一条都有四丈左右的宽度,其它位置的浮桥最宽也只是达到三丈。

    现在的情况是汉军转为为攻,羌族部队这里则是转攻为守。情势的转变可以说只发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也就是对部队拥有完善的控制体系才能反应过来,若是没有完善的体系就算是指挥官反应过来又能怎么样。

    汉军的反攻十分强劲,是来援的部队横扫外围逼迫羌族部队进行收缩,随后一直被压着打的营寨汉军也开始反扑。

    从营寨冲出来的汉军最少有两万五千,是在四个方向都开始全面反击,尤其是北面战场的汉军令羌族高层看了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他们一直都在隐忍!”尹弼脸色看上去很苍白,抖着嘴唇说:“看看杀出来的汉军,他们根本从一开始就有计划在诱使我们进攻。”

    到现在只要有脑子的人哪能不明白,之前汉军表露出来的吃力是假象,一切都是在设局,偏偏他们还在为自己攻破汉军的防线而兴奋。

    “军主那边……”张貉看上去还算镇定,看到什么愣了一下,随后才继续问:“军主有什么章程?”

    尹弼顺着张貉的视线看去,那里有一支汉军杀入己方的营寨,所过之处羌族士兵只是稍微抵抗就崩溃。

    “包围圈看来是维持不住了。”张貉又重复问:“军主到底有什么指示?”

    已经出现的汉军看去皆是无比骁勇,大部分的汉军在作战时是沉默厮杀,只有几个地方的汉军会呼喊口号,一般就是“汉军威武”的战号,时不时还会响起一声“万胜”。

    以过去的经验而言,尹弼知道是己方有什么将领被杀死,汉军才会呼喊“万胜”,那么也就意味着已经四个将领被汉军干掉。

    姚弋仲带来的部队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保持着胡人的传统,比如一个部落的士兵是由该部落的首领或是头人来率领,却也拥有华夏文明特色的各级军官。

    被杀掉的四个将领中,有三个就是部落首领或是头人,他们一死,本部落的士兵就会毫不犹豫掉头就跑,汉军自然是认为干掉了对方一个重要人物,喊出口号是激励本方士气,也是一种兴奋使然。

    尹弼哪里又知道姚弋仲有什么打算,刚才姚弋仲不发一语直接走人,不但是呼延盛没有处置,尹弼和张貉也没有得到什么吩咐。

    因为是战局突变,并且时间还算短暂,很多战况根本没有来得及互相通告,羌族部队这边的各高层是知道战局变得对己方不利,但是个怎么不利法没有多大的概念。

    大多数羌族的部落首领之类的人物,他们对于战略也没有半点概念,那就是一种缺少文化底蕴的关系,只有那些系统化学习华夏文明战争艺术的人才知晓战略是什么玩意。

    战略可以被称为大局观,尹弼不断观察战场四处,得出的大局观是战况虽然对己方不利,但那是体现在人心,局部看上去糜烂却不是不能救,看的是己方的士兵能不能听从指挥坚持下来。

    姚弋仲在不断调动部队,那些不堪一战的部队没有去搭理,调动上去的是全为羌族的士兵。

    不是说羌族的士兵什么,主要他们都是羌族人,哪怕是内心慌乱也比杂胡或晋人要可靠得多,再来是只要姚弋仲没有倒下,羌族的士兵也会尽力听从命令作战。

    在姚弋仲尽力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