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席卷天下-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臣无回应,唯有着眼正朔之争。”

    纪昌看着像是在刁难,说:“那以你这个小小秘书郎之见,王上应当如何?”

    称“卿”不是对君王的挑战,真实情况是九卿在被称呼的时候,可以直接是官职,也能称呼“卿”来表达尊重,毕竟那可是九卿。

    “回左丞相。”王猛行了一礼,满是尊敬地说:“小人只是王上秘书郎,国家大事自然由王上与诸卿定夺,小人不敢妄言。”

    纪昌也不是真的在非难王猛,看着好像有些刁难,实际上是出于一种好意,在其位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可狂妄定夺。

    显然,王猛也已经反应过来。

    “是否援助冉秦只问国家会否得利。”桑虞又是咳嗽了几声,声线也显得有些干涩:“以大局想,冉秦存世有利有弊,只看王上如何看待。”

    “诚然。”纪昌见桑虞咳得厉害,接着话题往下说:“有冉秦在,石虎必然视之为眼中钉,石碣一应国事倾向必是先灭冉秦,于大汉可争取更多时间。冉秦失,氐族苻氏则复得关中之地,经由此次石虎放纵秦王入关中,双方已生间隙,必不复之前。”

    “作为石虎的左膀右臂,羌族首领姚弋仲战败被俘,氐族首领苻洪心生间隙。虽说是石虎为削弱羌族与氐族,却也有可利用之处。”桑虞在不断颔首,又说:“所以冉秦存亡于大汉不甚重要,只问国家从何得利。”

    刘彦还是比较不习惯这种咬文嚼字的说话方式,再来是建国之后礼仪增多,话也开始往模拟两可之间的方式滑去,再也没有之前的利索。他却也是无从指责,只有接受这种变化。

    “寡人不信冉闵,更不信胡人。”刘彦其实还是比较倾向于冉闵那边,对于冉闵的称臣也有一种期待感,可他清楚那不过是冉秦的一种权宜之计。他看了看众人,最后目光停在了一直没有吭声的桓温身上,问:“桓卿,你有何看法?”

    桓温被点名之后立即行礼,说道:“于国之大利无外乎刀兵,且不管诸方如何盘算,王上自行其是乃为王者。”

    刘彦立刻就笑了,说:“就是这样的道理!”

    汉国与石碣赵国的战争还在继续,之前停顿下来的冀州战事重新开启,西线的兖州和豫州又开始推进。不管怎么样总是要打,那就直接保持犀利攻势,外面发生什么事情属于可思考,但是要不要理会就是另外一回事。

    “王上?”吕议懵了,问:“那臣如何答复?”

    刘彦多少还是内心有些复杂,正了正神态,直起了腰杆,肃声道:“冉氏闵乃世之英雄,寡人视之甚重。若存国寡人喜之恭贺之,若不存国寡人可庇护其子嗣。”

    ……分…割…线……

    字数略少,可写到这,再多就显得嫌多,所以就这样咯。

第367章:唯帝可予() 
纵观历史长河,以人臣而行背主谋逆篡位者甚多,却无有一朝如司马皇室如此遗臭万年。

    要说行径做事之恶劣和羞愧难当,司马氏可比不上宋主赵氏。

    宋主赵氏是欺负着孤儿寡妇上了位,燕云之地因为石敬瑭当儿皇帝拱手奉予契丹,可宋主赵氏起码还力图夺回,虽然失败导致金瓯有缺,但文治之兴前所未有,也导致了武事之弱旷古未见,直至宋灭未有强盛之气象,可两宋至少还有文事辉煌。

    司马氏谋朝篡位搞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得位之后皇族屡屡内乱,搞出了引胡人南下,更是武装胡人用于内斗,致使中原首次从炎黄苗裔中失去,开创了历史之先河,更为日后胡人窥觑中原有了可循之例。最为恐怖的是,连带炎黄苗裔为胡人效劳也不再引以为耻,反而是“寻英主而侍候之”的解释。

    西汉有中行说为匈奴效劳而遗臭万年,到了司马氏丢失中原之后,为胡人效劳成了理所当然,不再是干了一件什么羞耻的事。更有不知道多少人借为胡人效劳名留青史,似乎名声上还不错,此后谁还觉得羞耻?

    炎黄苗裔要感谢两人。

    一个是劣迹斑斑却在危机时刻发出怒吼,复汉杀胡免得炎黄苗裔被屠尽,避免华夏文化消失于历史长河,一生只干一件正确事情的冉闵。

    另一个是终结胡人在中原的统治,登基之后不留余力恢复华夏文化,所做之事皆为“正朔”之名,恢复汉人社会地位,呼唤汉人寻回祖先血勇之心的杨坚。

    汉族这一称呼首次出现在什么时候很难考究,唯有可寻之迹的真正就是在杨坚时期,此后的历史之中汉族才算是被认可成为一个统一的族裔,不再是拿战国旧事以出生某地来自称自己齐人、魏人、燕人……之类。

    因为某些“政治正确”的事情,冉闵干了什么事情不可能出现在正统的教科书之中,只会去宣传王羲之的书法是多么好,同样的道理出现在了杨坚身上。作为世界东方最大的民族要给一些事情“让位”而无法得知究竟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族裔差点消失,所知道的就是想要被告之的,难以言述。

    那一位“一生只干一件正确事情”的人物,他身披甲胄手持利剑在城墙之上纵横,所过之处便是腥风血雨无有一合之敌。

    潼关战事之激烈,已经到了一国之君要亲自上阵厮杀的地步了?

    再次将杀上城关的敌军击退,一身血腥的冉闵才有空接见自己的臣子。

    从长江以南返回的蒋干脸色之差不用过多观察,他将在东晋小~朝~廷那边的遭遇不带修饰地说出,气得冉闵拔剑剁向了案几。

    “简直是不可理喻!”冉闵有气的理由,东晋小~朝~廷辱冉氏秦国甚剧,不但拒绝了归附为臣的提议,甚至是羞辱了派去的使节。他喘着粗气一脸狰狞恐怖:“那些世家不就是有一个好出身吗?如今寡人已为王者,他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事情出乎意料,认为会欣然接受臣属之名的事情没有发生,是无论汉国或是晋国都没有接受。

    汉国那边没有接受至少还讲述理由,并且盛情款待了冉氏秦国方面的使节团,礼节之上没有半点可指摘之处。司空条攸还被吕议在私下场合承若一点,互通有无的交易不会制造障碍,甚至是情况危急的时候汉国也能作为庇护之所,保全冉氏秦国愿来之子嗣。

    冉闵派到东晋小~朝~廷的使节团,他们从进入晋境开始就没有得到一个使节团该有的待遇,甚至是被强烈的敌视以及刻意冷落,使尽手段得以步上晋国朝堂的时候,说明来意被毫不犹疑地拒绝,甚至是被出言羞辱。

    说世家,那是东晋小~朝~廷拿主意的并不是皇族,是外戚以及世家。

    要说外戚,东晋小~朝~廷那边能够称之为外戚的可真不少,光是门阀之中就有王氏与庾氏两个,余下的世家就更多,毕竟皇帝并不止有一个皇后,还有众多的妃子之类。

    “寡人不明白……”发飙之后,冉闵一脸的茫然:“他们不是在争正朔吗?怎么会相续拒绝?”

    蒋干满脸的苦涩,有些话心里明白却不能说出去。

    “都认为寡人的国要亡了?”冉闵好像又生气了?他握着剑柄的手非常用力,满手青筋之下又挥了挥,说:“寡人的国亡不了!”

    城墙之上有着忙碌搬动尸体的民伕,砖石砌成的地面流淌着殷红的鲜血,太多的人流血导致汇集而成血水之流,它们从排水沟倾斜着落到城下。

    城下尸首枕藉的程度是叠成了堆,恶臭味随着风势在飘来荡去。注意观察的话,可以看到上面的尸体相对新鲜,越是往下尸体的腐烂程度越重。

    从城头看向东边的外面,那里有着连绵数十里的营盘。

    不管是氐族军还是乞活军,两军的营盘实际上并没有讲究什么方位,帐篷胡乱摆设使得看去没有半点次序,再来是歪七扭八的木栅栏与篱笆墙仿佛无数条蚯蚓似得在乱窜。

    “司空那边……”蒋干说的司空是李农,他小心翼翼地问:“还是不置可否吗?”

    “别提李农那厮!”冉闵咆哮:“他是死心塌地要为石虎卖命了!”

    其实冉闵最近真的有点孤家寡人的意思,尤其是连续被汉国与晋国拒绝,再有潼关战事不妙那些追随的家族不稳,使得他脾气变得非常暴躁。

    乞活军一开始是在胡人不断的暴政和欺凌凌虐下为了活命的团体,最开始真的是与胡人一再血战,作战风格极度的悍不畏死和悍勇。自冉瞻那一代败给了以羯族为主的胡人联军,乞活军是被石勒进行收编,而被收编的乞活军实际上是以李农为领袖。

    李农被石勒封为魏武侯并官拜司空,虽说石碣赵国的侯爵有非常多,司空更是不止一个,但也能说明石勒对李农的看重。

    恰恰是因为石勒看重李农,导致的是李农还真打算为石碣尽心尽力,乞活军也由一支反抗胡人暴政为了活命的集体,变成了胡人手中镇压不服的刽子手。

    从李农成为乞活军领袖至历史进程到了石虎当权时代,乞活军实际上已经是内部分裂的状态,有立志反抗胡人的派别,有想要苟活安稳的群体,更有死心塌地为石碣效力的那一部分。

    说起来冉闵带着的那些就是立志反抗胡人的部分,他们可能并不是真正要听从冉闵的调遣,但与胡人抗争的心思比较坚定。

    冉闵建立秦国,他以亲疏远近封官赏爵,一般看亲疏远近的安排官位断然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以他的个性又是那种极难注意到细微细节的人,结果是冉氏秦国的建立没有让集体变得更加团结,反而是致使本来还算团结的集体有了分裂。

    冉氏秦国建立之后,冉闵要招揽关中之人为己所用,是不分胡汉进行招揽,比较令人生气的是,关中不管胡人或是晋人愿意投靠效劳者仅是少数。

    性格刚烈者做事容易躁动,再有冉闵军初到关中需要军资与粮秣进行搜刮,原本冉氏秦军还只是在局部遭遇袭击,后来却演变成为越来越严重的暴动。

    原本冉氏秦军就以潼关、晓关、蓝田关作为国防抵御氐族从东面而来的反扑,要说怎么重视三关布防都不为过,可关中内部暴动频生也需要兵力去镇压,那就导致冉闵手中可以用的部队不断减少,甚至一度调动潼关与晓关的军队回到腹地镇压暴动。

    还是申钟作为潼关主将的时候,就是因为潼关守军被调往后方,导致潼关守军不足屡次被以氐族军和乞活军为主的石碣赵军攻上关隘,冉氏秦国董王后的娘家人为冉闵的决策失误背了黑锅,但不利的情势已经造成却是需要挽救。

    作为挽救的方法,是冉闵带着亲卫军来到潼关,他带来的部队实际上只有三千,不是不想带更多,是关中各地的暴乱根本就没有镇压下去。

    “寡人要称帝!”冉闵咬着牙,不管蒋干与其余人的目瞪口呆,说道:“称帝之后,立即册封李农为关中王,如此他该没有说法了吧!”

    真的是令人目瞪口呆了。

    要说原有历史,冉闵也是向东晋小~朝~廷请求归附被拒绝,不管是怒还是什么原因,反正他也是立即称帝。

    蒋干吞咽了一下口水,迟疑道:“或许会让李农扭转心意,可是……可是……我们仍然需要汉国的帮助,汉王答应互通有无的事会不会……”

    “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