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席卷天下-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入侵十分成功,密林又是涌出一批人手,他们的到来让伏伟有更多的兵力可以使用。

    鉴于没有遭遇到正规军的抵抗,入侵的汉军就直接奔着城主府而去,还是接近城主府之后才遭遇到城防军。

    事情的经过是汉军遭遇到城防军,然后城防军有个像是军官的家伙越众而出一阵“叽哩哇啦”不知道说什么玩意,冲锋脚步没有停止的汉军扑上去就是一阵兵器劈砍,那个“叽哩哇啦”的军官率先阵亡,连带五十来个城防军也被砍瓜切菜。

    止于目前为止,汉军遭遇到的敌兵有些不像样,看着像是正规军的林邑兵手里的家伙是竹枪,身上的衣物就是腰间别着一块粗麻布的袒胸露肚模样,脑袋上也许是包着块布,更多是披头散发。

    武装到了牙齿的汉军与林邑兵交战,兵甲器械的优势就不说了,身材高度与健硕程度更是远超林邑兵不止一条街。

    以现在的人种优势而言,华夏苗裔的身材应该是东亚最为高大,其余的种族身材普遍矮小,又以西南半岛和倭列岛的人种最为矮小。

    入侵的汉军最矮也不会低于一米六,所见到的土著不管是民还是兵没一个超过一米六这个身高。

    林邑国这边的人普遍是在一米五左右,并且是瘦瘦小小的体格,结果就让汉军在与林邑人厮杀的时候有种大人欺负小孩的既视感。

    “攻进城主府抓住城守了。”袁芳刚才率队厮杀,第一个杀进城主府,是由他的部下逮住城守:“已经问出一些基本情况。”

    伏伟现在最为关心的只有:“其他不提,有多少粮食?”

    袁芳立即就答:“仅是城内的粮仓就五十万石的各种粮秣,城守还交代城内各大族该是有百万石以上。”

    其实,袁芳就好奇一点,粮食是有很多,但他们只来了千人,没有什么运载粮食的交通工具,抢到那么多粮食又能怎么样。

    “果真!?”伏伟完全就是惊喜:“果然是该攻打城池啊!”

    西捲这个城池靠近原来的东晋小朝廷疆域,之前东晋小朝廷没少向林邑国购买粮食,有足够多的粮食储存很正常。除开官方的粮食储存之外,作为交易主力的民间粮食储存数量更为庞大。

    袁芳刚要开口问怎么处理粮食,却见伏伟急匆匆地跑开不知道是对亲兵吩咐什么。

    “敌军投降了没有?”伏伟跑回来,没等袁芳回答,又说:“不管用什么手段,我们需要一批劳力。”

    【难道是想强迫蛮夷帮忙运粮?】袁芳的脸色要有多怪就多怪:“将军,此地距离海湾该有十来里,沿途虽有开辟道路,可是……”

    “别问那么多。”伏伟粗暴地截断:“将城内能动弹的人都集中起。”

    袁芳还有别的话没说呢,比如城守被抓,城防军瓦解,可是城里的那些大族,包括很多的居民都还没有处理。

    毫无疑问,以华夏文明的战争习惯,攻占城门又攻下城主府就等于是占领城池,进出口和主官都掌握在手里,城池理所当然就是攻下了。这个与华夏的本地环境有关,官方抵抗一旦瓦解,城内的民间百姓基本上是不会与占领军拼杀,甚至是那些大族就该一脸谄谀地讨好入侵一方了。

    汉军这次攻占的却是一个异族的城池,城内的官方力量瓦解,大族对于汉军攻击官方也是看戏模式,可是等待汉军要将手伸往那些大族的时候,他们连犹豫都没有就是抵抗。

    林邑国所谓的大族,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族,通常居住在各个城池的大族就是某些强势部落的嫡系,或是一些信仰佛教的天竺人,他们可不是一帮待宰的羊羔。

    在了解到局势后,伏伟是满脑子的羊驼在奔腾,他所得到的汇报是,城内的民间力量竟然比城防军要强。

    “什么玩意啊!”伏伟就等着系统农民建好建筑,妥妥地将粮食搬进去,随后打算走人。他得知城内抵抗顽强,满脸晦气地说:“杀掉,抵抗的统统杀掉。”

第538章:北疆之议() 
比正常气候延迟了半个多月,襄国终于是迎来了冰雪融化的时刻,只不过气温并没有因为冰雪的融化升高,相反是冰雪融化给带来了低温。

    关于派遣舰队入侵西南半岛已经是将近两个月前的事情,身在襄国的刘彦不但是在公文上面关注,平时有空的时候也会通过脑海中的“地图”查看。

    原本以为会顺利到没边的西南半岛入侵,过程却是有些一波三折,那个不但是身为前线指挥官的伏伟没有料到,连带身在襄国的刘彦也是感到意外。

    不熟悉南洋的天气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多的麻烦,所幸的是付出一些代价之后总算是开始获得回报,有了第一次收获就会有第二次,让刘彦可以重新将注意力转到北疆。

    汉国近期一直在关注草原的白灾情况,情报显示的是漠北损失惨重,受到白灾肆虐的丁零人部落持续不断地南下。

    那些丁零人南下到石羯赵国的国境,有被石虎收编的部落,亦是存在袭扰石羯赵国的部落,态势显得相对复杂。

    汉国这边派出人手,既是收集情报,也有深入草原寻找丁零部落的人员。去到丁零人部落的汉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使该部落与石羯赵国过不去,他们的行动并不怎么顺利,主要原因是丁零人根本不知道中原又崛起了一个新的霸主。

    今年的春季气候有些反常,冰天雪地的酷寒季节并不适合用兵,汉军暂时没有出击的行动,仅是在做一些大战的准备。

    四征级别的将军任命了三个,军队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整编,北伐兵团和南侵兵团建制被取消,大批的士卒退役,征北、征东、征南三个幕府被建立起来,每个幕府的直属部队又得到规划。

    征北将军幕府拢共是六个军,考虑到对石羯赵国的战争会是一场以骑兵对决的战争,虎贲军和羽林军是被划在该幕府的建制之下。

    目前征北将军李坛已经身在京陵,将会主持接下来的大战。而京陵的位置目前相对特殊,东北方向是与石宣所领赵军对峙的箕城,西北方向则是与苻洪大军的中阳。

    “并州那边的冰雪融化还没有开始,考虑到哪怕是冰雪融化也会让道路变得泥泞,战事的开启会在冰雪融化后的一个月左右。”徐正成为太尉之后是无法外出直接领兵作战了,主要职权是待在中枢当一个总参谋长的角色:“目前已经有四个军进入待战位置,战争开启之后的计划是先针对阳邑的敌军。”

    阳邑就是与箕城对峙的石羯赵军屯兵点,阳邑目前还是并州首府晋阳最重要的屏障,由石羯太子石宣坐镇,石羯大将李菟辅佐。

    根据情报显示,阳邑的石羯赵军该是有个十二三万的规模,石羯精锐之一的东宫高力就在其中,石羯本族应该也有个三四万,余下就是羌、氐、杂胡之类。

    “不将禁卫军计算在内,包含虎贲军和羽林军,北线我们会布置四个骑兵军,另外两个则是步兵军。”徐正说着话,有军官将代表所属番号的旗子插在沙盘该待的位置。他点了点一些位置,继续说:“考虑到并州战事需要攻克数个坚城,主力部队的后翼以及侧翼也要有足够的部队,北线各地的郡县兵需要调动北上,还会抽调足够数量的仆从军。”

    石羯赵国之所以放弃中原撤退到并州与朔州,受于时局所迫是一方面,何尝不是胡人不习惯城池攻防战。

    石虎集中精华部分的人口来一个大迁徙,是真的让刘彦将石羯歼灭在中原的计划破产,后面双方的交锋不再像之前那么快,石羯有更灵活的迂回空间,只要石羯不想交战汉军很难执行什么歼灭战。

    目前汉国与石羯赵国之所以在并州是对峙局面,其实是刘彦想要造成一种现象,让石羯错以为一些城池可以固守,调动更多的兵力屯驻城池,好有机会让汉军在城池攻防战中消灭更多的石羯赵军。

    徐正已经讲到石宣和苻洪会有多大的机率固守城池,以太尉署的观点是,情况一有不对的话,不管是石宣还是苻洪都不会拘泥于地盘得失,是会不管城池易手。

    “胡人的老本行是利用足够广袤的空间,能打就打,不能打依靠机动性逃跑。”徐正点着沙盘上的并州西北部和北部,说道:“这些区域对于石羯来讲是理想的交战空间。”

    并州西北部在汉家统治期间是什么模样已经不重要,现如今早就是一片的荒凉,虽然是有山,可是大部分区域是平坦地形,数十年的荒废早就成为草原地貌。

    并州北部其实是雁门郡,那里从来都没有经过太大的开发,汉家统治期间是利用地势建造关城,抵御草原胡人南侵的最大屏障就是长城。

    不管是春秋战国各国建造的长城,或是秦帝国时期建造的长城,乃至于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长城。时间流逝之下,现如今长城实际上已经破落到不成样子,高耸的城墙成为废墟,某些地段的长城甚至是被夷为平地,除非是在进行修建或是修葺,要不然根本不再具备军事价值。

    “考虑到石宣和苻洪都可能弃城打野战,战事之初我军可能会很顺利地夺取各处城池,甚至不用付出多大代价就能攻取晋阳。”徐正点着代表晋阳的一个城池模型,笑呵呵地说:“这里将会成为大汉与石羯交锋的下一个桥头堡,具有重新修缮作为屯兵点和物资储备地的价值。”

    “太尉署可有估算,石虎会在并州坚持到什么地步?”刘彦还真就将太尉署当做一个参谋部在使用,没等徐正开口回答,继续问:“接下来的河朔之战可有制定计划?”

    “石虎会在并州坚持多久,取决的是石羯的损失多寡。”徐正与一众部下确认一点,石羯已经找回了胡人的秉性,不在乎地盘得失,在乎的是部众。他看向沙盘上的河朔位置,说道:“先汉时期的河朔与现如今的河朔改变不大。臣翻阅了一下典籍,主要查阅蒙恬收复河南地之战与卫青光复河套之战……”

    刘彦自然是记得秦帝国和汉帝国怎么攻取的河朔,不同时期的局面不同,面临的情况又是不一样,不过以地形而言肯定有借鉴的地方。

    毫无例外的,不管是秦帝国还是汉帝国,对河套区域动手的出兵规模都十分庞大,同时不是单单一路出击。

    蒙恬打河南之战,主力是从雁门出击,又在北地布置偏师,采取的是双箭头相辅相成的攻势。

    秦军打河套,当时河套的匈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秦帝国会突然开战,战争初期是秦君出其不意地出现,消灭没有防备的一些匈奴人部落,等待匈奴单于廷反应过来,蒙恬都已经率军攻击到北河匈奴人才开始进行战争准备。

    秦帝国收复河南地之战的决战阶段并不是单单在一个地方打,是在阴山和贺兰山高地,又在高阙、阳山、北假等地,经过多次的血腥拼杀,才让匈奴人意识到无法与秦军较量,匈奴人被歼灭二十余万之后向西北方向仓惶逃窜。

    汉帝国打河朔的那一场战争,有许多是与蒙恬出兵相似之处,同样的是匈奴也是没有进行防备。相对于蒙恬歼敌战果而言,卫青所取得的歼敌战果仅是杀死杀伤数千匈奴和俘获一万五千多人……。

    卫青所指挥的对匈奴战役,经常是杀死数千数千的那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