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席卷天下-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苻安问道:“难道是石虎迫不及待要再次削弱我们?”

    苻洪就那么安静地看着两个弟弟有一茬没一茬地发泄着。

    在很多人看来,石羯赵国会从堂堂中原霸主世界强国演变成如今模样,那完全就是石虎的自作自受。他们的看法似乎也没有什么错,是石虎错误地判断刘彦,再来是太明显要削弱羌族和氐族这两个羯族最大的打手种族,才换来石羯赵国的衰败如斯。

    平心而论,不光是石虎对刘彦的崛起判断错误,应该是除了刘彦自己之外,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所以不能说是石虎傻,只不过是刘彦的崛起太不讲理了一些。

    石虎要削弱羌族和氐族,是两族的数量太惊人了一些,同时李农和苻洪的威望也着实太高,为了羯族的霸主地位不动摇,削弱羌族和氐族本身算不上有什么错。

    李农被汉军俘虏之后的羌族已经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石羯想要消除羌族潜在威胁的目的算是达到了,要是没有汉国的崛起可以说就是完美。

    氐族这边的领袖苻洪运气好一些,他们与汉军交战虽说是战败,但是苻洪手头的精锐损失并不是太严重,再则是领袖健在也让氐族至少还能团结,只不过这样一来氐族算是彻底看清了石虎和羯族,后面苻洪虽然再次投靠石虎,但双方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大哥,要我说,直接退往高原之下的盆地得了。”苻侯其实是反对再次归附石羯旗下,无奈于苻洪态度坚决。他说:“石虎让我们到并州,肯定是抱着消耗我们的目的,已经得不到信任,还待着做什么?”

    “等。”苻洪总算是开口:“我们需要足够多的匠人,书籍等等也要更多。”

    氐族和羯族不同,羯族虽然统治中原却对汉家文化和技术不在意,处于半汉家阶段的氐族却明白文化和技术意味着什么。

    苻洪虽然是氐族人,但是他其实对汉家文化十分熟悉。这一次他会再次投靠石虎,不是对石虎有多么的忠心不二,要不然上次也不会背弃石虎转战关中,是想要再次靠在石羯身上吸血,弄走石羯不在意的匠人和收集更多的书籍。

    因为石羯的不在意,苻洪率军进入并州之后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掩饰,是在一连串的劫掠中大肆掳掠人口尤其是是寻找各种匠人,每到一地更是竭尽全力收集书籍,得到的人口和资源皆是送往北地。

    强如曾经的中原实际统治者羯族面对汉国的崛起都是退避三舍,苻洪并不觉得自己带着氐族可以与汉国交锋。

    苻洪想得比石虎要透彻,看的史书也绝对比石虎多得多。要是翻越历史典籍,可以发现中原的本土势力崛起并且有兴盛迹象的时候,非“中国人”的一些族裔就到了该趴窝的时间,也就是被中原本土王朝虐得死去活来。

    汉国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强势的国家,弱小的时候尚且敢于举世皆敌,甚至是没有历经过大败,苻洪觉得汉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再待在汉国周边纯粹是犯傻,已经想好大大捞一票就该远走,连该去什么地方都思考好了。

    苻洪想要去的地方是在高原下方的盆地,那里历来就是羌族的栖息地,目前羌族陷入四分五裂的现状,氐族与羌族历来有渊源,他认为自己可以借着渊源的便利成为诸羌的统帅,等于是可以轻易在盆地那边站稳脚跟。

    高原之下的盆地是个不错的地方,除了羌族和少量的氐族之外,另一个大族群是吐谷浑。而吐谷浑这个大族其实是明确分出数十个部落,再过个几百年的兼并将剩下六个(也就是后面的六诏),并且建立了南诏国。

    既然是想要捞一票就走,苻洪就没有可能去与汉军拼命,不但多次违抗石宣的命令,甚至没少对石虎的旨意阴奉阳违。他现在在思考的是,汉军的行动比想象中早,似乎动作也超乎想象中的大,氐族要不要再次撇下羯族自己跑路。

    “向太子回复……”苻洪故意停顿了一下,后面笑着说:“就说,会遵从命令南下。”

    苻侯和苻安立刻满是惊讶齐声问:“大哥不会真的要南下吧!?”

    “不是南下……”苻洪平静地说:“做好准备,我们先撤往北地,与部众会合后,去盆地。”

    这一下不止苻侯和苻安振奋,连带苻洪那些儿子也是开朗地笑了起来。

    “石宣想用我们拖住汉军自己跑,咱们就假意听命,反过来让他帮咱们拖住汉军。”苻健仅是在关中与汉军有过三次交战,可是对汉军的印象十分深刻:“最好是石宣死在汉军手中,让石虎南下去与汉军拼命。”

    知道石虎与石宣实际关系的苻洪只是笑笑不说话,石虎这对父子一样残暴和无情,压根就没有什么父子之情。苻洪觉得要是石宣死在汉军手里,石虎最多就是怒骂,南下报仇什么的还是省省吧。

    身在京陵的李坛一直在调兵遣将,他知道敌方也会做出反应,可是情报一再汇集过来却是石宣和苻洪都有大动静。

    “石宣一直在向阳邑增兵,目前阳邑的敌军已经达到七万。”条攸感到困惑,带着不确定问:“骞郎将北上应该是被发现,石宣才向阳邑增兵?”

    李坛也没有指望骞建同北上的动静能保密,但是被察觉和被找到就是两回事。

    石羯那边发现已经有汉军北上,没有找到那支北上汉军之前必然是会忌惮,而征北幕府想要的也就是石羯感到忌惮。

    “盯住东宫高力,他们在哪,石宣就会在哪。”李坛又说到了中阳:“苻洪闹得动静太大,却是不得不防。”

    汉军关于中阳的信息是,苻洪不断派出侦骑南下,有点要向南进军的意思,却是没有想到苻洪要带人跑路……

第541章:好整以暇() 
这一次由李坛指挥的北伐之战,汉军的规模并不会比以前多,甚至可以说相对起以前的兵力已经算是很少。

    征北幕府建制下只会有六个军,其余不管是郡县兵还是仆从军虽然都会参与,可是郡县兵和仆从军仅是保障部队的一种,后两者的指挥权是在中枢,而不在征北幕府。

    骞建同带着羽林军和第三骑兵军、第四骑兵军经九泽北上,他们已经越过平陶进入广袤的草原地带,处于文水中游附近。那个地方刚好是在晋阳和中阳的中间,想要向哪个目标发起进攻耗费时间都差不多,再则是有利于拦截可能逃跑的石宣本部。

    李坛将第一骑兵军、和第三步兵军、第五步兵军调动到了箕城,已经开始对阳邑展开攻势。中阳方向留下第二骑兵军,李坛让他们以汾水为屏障,只要防止苻洪所部越过汾水南下即可。

    虽说是阳邑战事再次开启,但是冰天雪地真的不好进行交战。

    第一骑兵军是突到阳邑北侧,他们是以切断阳邑与晋阳的互相依靠为作战目标,已经多次拦截到从晋阳要到阳邑的石羯赵军,取得一定战果后,晋阳似乎是为了避免损失不再向阳邑增援。

    第三和第五步兵军,他们连同从后方调来上来的郡县兵一同将阳邑围了个水泄不通。开始之初仅仅是进行几次小规模的冲锋试探,探清楚阳邑城防有多少守城器械或是手段之后,不再派遣士兵尝试攻上城墙,是摆下密密麻麻的抛石车和弩车、床弩进行远程打击。

    晴朗的天气之下,阳光却是并不晒人,令人牙酸的声音随着士卒操作器械频繁发出,各种口令有批次地被吼和喊,每每一声“放”的指令就是一样东西被器械之力弄到阳邑这座城池。

    “继续轰,城墙已经出现龟裂,撑不了多久了!”司宏壮也是闲的,部队不冲城,只是以远程攻击器械没完没了地轰,就讨了个指挥抛石车的临时职位:“尽量打准一些,哪一台率先轰塌城墙,记首功!”

    汉军的抛石车有两种,一种是系统出产,另一种是军队的工匠自行打造,不过在款式上其实都差不多,有点区别的就是工匠打造的抛石车弄了绞盘,而系统出产的抛石车没有。

    司宏壮还是第一次足够距离地靠近抛石车,他现在就在奇怪一点,怎么都想不明白禁卫军操作的抛石车没有绞盘,可为什么发射速度与有安装绞盘的差不多?

    阳邑四面被围,每一面都有远程攻击器械在打击,前几天阳邑守军还会打开城门涌出士兵似乎破坏汉军的器械,但他们面对的是严阵以待的汉军箭阵,几次反复冲锋都是倒在汉军器械百步之外,阳邑守军认清现实不再做无畏的伤亡。

    阳邑的城墙看去其实有些怪,下面的两丈左右看去又灰又脏,往上的半丈左右看去则是比较新,显然是被紧急加高过。

    此时此刻的阳邑城墙,城墙的女墙和箭垛被砸得不成样子,下面满满都是各种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墙面上则是插满了一看就是床弩发射的弩箭。

    阳邑守军面对汉军没完没了的远程攻击,城墙上根本就不敢摆下太多的人,仅仅是安排一些瞭望手躲在女墙后面警戒,要是运气不好是会连人带女墙被石块砸中,那肯定是必死无疑没跑了。

    城墙上面不敢摆下部队,可是阳邑城守又怕汉军直接登城,只要将部队安排在城墙后背,结果是挤成一团的守军看着不断越过城墙砸在城内的石块和弩箭阵阵发抖,被吓得直接尿了的守军并不在少数。

    城池之内,靠近城墙五十步以内满是城外汉军射进来的各种宫城武器,成片成片的建筑物亦是被砸毁砸坏成为废墟。

    城外没有停止过发射石块和床弩,有时候汉军兴致来了还会用强弩来几波覆盖,可以说靠近城墙五十步以内随时可能被石块砸成肉泥,或是被床弩射得钉在地上。谁都不知道汉军的强弩部队什么时候会发射,所以五十步以外也不是那么安全,安全距离是远离城墙至少一百七十步往后。

    “太嚣张了啊……”徐光的火气已经在过去的几天被砸到没了:“太子那边可有传来?”

    杜广愁眉不展地应:“路线被汉军切断,两天没有收到晋阳的消息了。”

    别看是有徐姓和杜姓,其实作为阳邑正副城守的两人,徐光是正牌的羯族人,杜广是羌族人。他们在石勒那一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到了石虎当政的时候消沉过一段时期,投靠了石宣才算是有所振奋,只不过是一直不上不下,现在更倒霉的是成了阳邑的正副城守。

    “两天了啊……”徐光有着非常不好的感觉,也没有隐瞒:“我们恐怕是会被放弃。”

    “太子下令堵死除北面之外城门的时候,某就已经发觉。”杜广苦笑着说:“不说,那是因为咱们的确不像汉人善于守城。”

    汉人擅长守城吗?西汉与东汉,也就是西汉初期才是守势,西汉中期、后期和东汉对外一直是攻势,战争是以攻代守居多。到了刘彦建立的汉国,不管是微末时期还是崛起之后,好像也没有正儿八经在中原打过什么守城之战,一直是采取攻势,就仅是在辽东半岛那边依托“辽东长城”在与慕容燕国开战的前期打防御战。

    胡人对中原王朝善于守城是一种假说,其实是根据春秋战国的印象作为依据,后面各族的胡人轻而易举就在中原击败了西晋王朝,石羯赵国继续南下攻打东晋小朝廷克城其实非常频繁,东晋小朝廷是利用水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