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席卷天下-第8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场面一度陷入寂静,尴尬的氛围正在蔓延。

    最后还是纪昌救场,讲起了各国使节团在来长安的半途都干了些什么,摘出一个觉得有趣的事情说一说,也算是缓解尴尬的气氛。

    楼兰……也就是鄯善,他们现在是汉人在西域的头号狗腿子,等同于阿三大陆婆罗门和刹帝利的角色,听从汉人的命令专门干一些脏活累活。

    鄯善人都那么听话了,还将他们举族屠灭?岂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异族,汉人没给他们留活路。

    强行缓解尴尬讲起的话题,讨论起来没滋没味,小朝会就在一种莫名的气氛中结束。

    众臣离去,刘彦走在回后宫的路上还在纳闷楼兰是怎么招惹了李唐。他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楼兰在李唐建立之前就已经亡国,似乎李唐还专门研究过楼兰是怎么在一夜之间没的。

    刘彦全然是陷入思考而无法自拔,忘记“古人”有自己的思维,唐人怼的不是楼兰,是一种渴望恢复汉室荣光的表达方式,希望向西继续进军,攻打到汉室都没有打到的西边世界边缘。

    进入到后宫宫阙范围,刘彦还在钻牛角尖,拐入一个弯道看到前方的近卫在两侧做隔离姿态,看见的是帕尔司。阿里佐亚与一名宫女跪在路旁,也仅仅是看了一眼,没想过要理会。

    帕尔司。阿里佐亚就是那个在平蛮校尉部表演过歌舞的琐罗亚斯德教的圣女,她后面是被送到汉国,作为波斯萨珊与汉国友谊的象征被献给了刘彦。

    刘彦对于扩大后宫规模没有太大的兴趣,但也不会排斥,收了帕尔司。阿里佐亚之后是带着猎奇的心思宠幸了几次,后面猎奇心理没了,也没听到她怀孕的消息,就没再召唤。

    帕尔司。阿里佐亚身穿的是“良使”级别的宫服,服侍身旁的也只有一名宫女。

    所谓的“良使”是后宫的第十四等侍寝人,西汉时期就是食禄百石,算是最末等的侍寝人了。

    “陛下。”帕尔司。阿里佐亚见刘彦仅是看了自己一眼,没有任何停顿就要路过,鼓起莫大的勇气才对着刘彦的背影呼唤了一声,看到刘彦脚步停了下来人也回头看过来,做了一个磕头的动作,重复:“陛下。”

    “你知道楼兰吗?”刘彦当然没忘记帕尔司。阿里佐亚是谁,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楼兰,后面反应过来抬头望天,十足的纳闷:“我怎么一直在思考楼兰?”

    帕尔司。阿里佐亚面朝地是看不出有什么表情,哑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才开口:“楼兰乃古称,现称鄯善,乃陛下的鄯善郡。”

    鄯善郡还是刘彦给命名的,自然是不会不知道。

    刘彦重新迈步向前,又很突然地停下转头看向帕尔司。阿里佐亚,恰好帕尔司。阿里佐亚听到脚步声抬了头,被看到的就是一张满是失落的脸。

    “我终于知道李唐为什么执着楼兰了!”刘彦解开了心头的困惑,对着帕尔司。阿里佐亚招了招手:“你陪寡人走走。”

    刘彦是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执着李唐对破楼兰的执念,那也是汉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他们不能没有敌人,更需要一个能与之纠缠的敌人!

    历史一再给出教训,没有敌人的国家……吃枣……药丸!

第904章:长安初印象() 
“这就是汉帝国的帝都长安?”

    历经一个半月的长途跋涉,尤利安可算是遥望到了远处的长安城。

    作为首都的话,第一个没有城墙来保护的首都是咸阳,商鞅在建城时期没有规划建造城墙,是他觉得秦国就该是一个进攻型的国家,再来就是西边没强敌,东面有函谷关和峣关作为屏障。

    现如今的长安作为第二个没有城墙的都城,是刘彦一样认为汉国就该是一个进攻型的国家,不过也没有忘记对潼关和峣关、蓝田关的倚重。

    有了秦帝国被长驱直入无险可守秦三世的率百官而降,刘彦不在都城建城墙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反对的人可没敢直接说子孙不孝经营无方导致出现遭遇挑战,是列举了一些很正的观点来强调都城必须要有城墙,还是雄伟到没极限的城墙,但是他们被现实闪断了腰,火药的威力述说再雄伟的城墙不会有啥鸟用。

    真实情况是,自火药被研究出来之后,面对再雄伟的城墙也是计量多少火药能炸毁的事情,耗费庞大人力物力建造的城墙在一声“轰隆”之后就会倒塌,建来何用?

    武器还会日新月异,已经有了前装青铜炮,也许再过上数年或数十年就有了后装火炮,乃至于是威力更大的武器,建造城墙来作为屏障会是一件极度不靠谱的事情。

    选个险要之地,建上一些卫星堡垒,类似的做法才是靠谱的选择。

    见过在要塞修建炮台群的,就没见过某个城池的城墙是按照要塞炮台群的规格来建。

    尤利安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城墙保护的城市,占地面积却是大到了夸张的地步,对于远远就能看到规划整齐的建筑物,还有那在远方都能分辨出的道路规划,脑海中有了一种明悟。

    “汉人好像有什么强迫症?”弗拉维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远方的城市:“他们对于什么都讲究整整齐齐,视一切杂乱都是无次序的代表?”

    众人就想起了在汉国的所见所闻,军人是不必说的,平民竟然也有着很深的军队习惯,如城市或乡村经常能看到结伙而行的人是按照队形来说,没有养成习惯是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他们对于汉人追求次序的印象是从一点一滴建立起来,可能不是所有人明白次序代表着什么,却能够知道仅从看到汉国民间就能猜测能聚起多少经过训练的士兵。

    从很遥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长安那些高耸的建筑物,那得是多高才能分辨出高耸啊!

    也没有多高,最高的才十三层,三层的民居是主流,只有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才极少出现两层以上的建筑物。

    平民喜欢将房屋建成三楼高,是他们能够拥有的土地就那么多,不建得高一些必然会显得房间不够。

    达官贵人住宅占地范围大,没必要去将房屋往多层了建,甚至都还能造个花园水塘什么的。

    却也不是说达官贵人的府邸就没高耸的建筑物,刘彦习惯登高望远,他们就会视登高望远为一件十分高逼格的事情,就算是有恐高症也要时常强迫自己上高处来一次登高望远,要不被解读为不学习天子好榜样可怎么办。

    使节团队伍是从建康出发,他们走的是还在修建的国道。

    经过长江大桥的时候,国际友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汉人的大手笔给震慑住了,他们没有见识过长度超过千米的跨河大桥。虽然说长江大桥中间有岛作为支撑,可是千米大桥对他们来说依然是史诗般的工程,任谁看到了都会目瞪口呆之余心生震撼感。

    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大桥是建立在奴隶的尸山骸骨之上,光是为了建造这一座大桥就损耗了三万多的奴隶,汉人也牺牲了数百名,主要是牺牲在建造桥墩的做业上。

    桥墩的修造方法是一种填土增加河床高度,再立起巨木作为支撑点,每隔十五米就有一座桥墩。

    也不是说简单地对河床填土,是建造了铁笼子装填泥石,用船运过去再卸载,一点一滴地完成。

    长江大桥的工程虽然有刘彦的一些意见,不过更多的是匠师们用自己的智慧来构思。

    千万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很多古人能做到的事情,就算是现代有了那么高的科技,可是现代人依然办不到古人所能做到的。

    像是横跨大河(黄河)两岸的延津石桥(也说叫棘津桥),那是西汉初建和东汉完善的造物,一直使用到五代十国才被毁坏。

    要说长江大桥的存在已经足够闪瞎国际友人的双眼,震撼得他们的脑浆成为豆腐渣,沿途继续走下去看到的种种事物更是在挑战他们的认知。

    古时候没有想要富先修路这么一句话,不过类似的观点肯定存在。

    中枢构思并修订建造横跨本土东、西、南、北交叉型的国道,建康到潼关的总长度达到三千二百里,等于就是在本土从西北到东南给“放”了一条长到夸张的通道。

    三千二百里?就是一千一百左右的罗马里,差不多是从西班牙的西端一直贯通到东部的边境(大概是卢森堡)。

    罗马人有句名言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其实并没有一条路直通罗马。罗马最宽大的道路能有个四五米就算夸张,汉人这边的国道基本规格就是十八米的宽度。

    对于国际友人来说,他们得知汉人正在建造两条贯通国境的大道,听到的第一时间除了傻眼还是傻眼,已经没有其它的想法。

    他们沿途所见,倒是能理解有了贯通国家西北和东南的道路,道路两旁为什么会布满了村镇和大型城市,那是取决于交通的方便。

    只有亲自从东南的七点建康一路走到西北的终点潼关,才会对这一个庞大工程有最直观的印象。

    从军事的角度来讲,有那么一条道路,从西北或是东南调兵,就算不是拼死了的赶路,一个月绝对是能挥师抵达,道路将成为中枢控制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这么一条道路的存在,只要中枢不是烂到底,任何的叛乱都是在自寻死路。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那么一条道路就是货物流通的疏脉,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儿子迷路,爸爸会欣喜沿途安全有保障,送货的速度还会极快!

    “这就是一个史诗工程!”克谢亚斯说的不止是汉人的两条国道建设,还是在讲长安城:“听说汉人只是花了三年的时间就建造了这一座注定名留万载的庞大城池?”

    其实城市的大体建设只花了一年零三个月,一些史诗奇观的建设难度高增加消耗的时间。

    所谓的史诗奇观指的是宫阙群,还有一些会在各种仪式用到的场所,难度最大的是那座能容纳十万名观众的体育馆。

    越是接近,就越无法总览长安城的风光,但是对一些建筑物会更加的感到震撼。

    “那个看着像是展翅甲壳虫的建筑物是什么?”克谢亚斯都不知道自己来到汉国之后是经历了多少次目瞪口呆:“也……太……太大了!”

    展翅甲壳虫是什么鬼?就是体育馆的顶方没办法做到固态建筑材料的合闭,只能最大程度地弄出遮挡格局,需要的时候就只能是依靠巨布形成遮掩效果。

    体育馆毕竟是能够容纳十万名观众的规格,它的主体建筑肯定是非常庞大大,再加上广场和一些次要建筑物,占地就更广了。

    近了,越来越近了,他们对于看到的一道道篱笆墙却是感到困惑。

    “这个就是汉帝国都城的……城墙?”尤利安说的就是那些篱笆墙:“高度最高也就只有两米,有什么军事价值吗?”

    同样是来自外国的群体没人能给予尤利安答案,他们根本想不到那些篱笆墙不是防人,就是用来防止动物乱窜的。

    城市外的道路是直通城市之内,却也不是任人随随便便的进出,进入城市的入口还是存在关闸。

    汉国没有入城税那么一说,买卖物品是需要到专门的地方,税收的产生也是在市集上,关闸的作用是针对有庞大人群的队伍。

    另外,出于某种给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