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席卷天下-第9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萨珊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疆域方面大概是有大汉的三分之一大小?”江方不是在信口开河,他知道长安天坛附近就有一个世界地图的雕刻,亲自去看过那一副雕刻“罗马的疆域同样辽阔,一点都不比萨珊小,甚至势力范围要比萨珊更大一些。”

    江方就提到长安天坛附近的那一副世界地图,让这一些要去长安的人,有机会自己去亲眼看一看瞧一瞧。

    “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例如人口和资源方面。”江方顿了顿,用不是那么确定的语气猜测道“萨珊治下的人口不会低于六千万,罗马不会低于八千万。他们的幅员又是那么辽阔,肯定不会缺少资源。这一场战争……不会是三五年能够结束的。”

    对于一些有见识的人来说,从疆域面积进行对比,再去分析各国有多少人口和资源,大概就能分析出好不好对付。

    汉帝国有多少却不是寻常人能够知道的,要不然让他们知道汉帝国虽然有三千余万人口,却是超过两千万都是未成年人,不知道要糟心到什么地步。

    “不管打多久,他们必将失败!”姜伟坚定地说“曾经的匈奴何等的幅员辽阔,曾经的五胡何等的乖张,已经消失了。”

    “哈哈!”江方对着姜伟比了一个大拇指“年轻人就要有这样的锐气!”

    “大汉的国道只是修建到阳关?”贾尚默默算了一下下,接着往下说“阳关再往西便是安西都护府。不知道安西都护府的道路状况怎么样,要是糟糕的话,调兵和辎重都不会好搞。”

    阳关再过去就是鄯善,也就是西域地界。

    汉帝国是光复了西域,可是真没有用多大的精力去进行建设,面貌和交通是维持着原样。

    实际上在国内修建两条交叉国道,还是因为有着数量夸张的奴隶,哪怕是这样都预计要花二十年的时间,怎么可能有余力去在西域大修道路。真要有那么闲工夫,还不如对国内的道路进行扩展,有了国道还能修建郡道,然后是县道、乡道、村道什么的。

    “从阳关往葱岭而去,速度赶一些也要至少二十天。”江方有实际走过那一条路线“我说的是小股队伍的骑马赶路。要是徒步的话,怎么也需要两个月吧。部队行军……就看将官是什么态度了。”

    贾尚和姜伟下意识面面相觑了起来。

    他们是要去火器部队没错,组建火器部队绝对不是要当摆设,肯定是要前往战场,会训练多久根本不清楚。现在他们是知道哪怕仅是用在行军的时间,不会少于四个月,到了那个时候都不知道战争进行到什么状态了。

    。

第1025章: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喷赤河以西一百里外,发现大股敌军骑兵!”

    “点燃烽火!”

    喷赤河是在葱岭以西,已经不属于葱岭的一部分。

    汉帝国以前说西北疆是西凉,等待光复了西域之后,官方用名是称呼为安西都护府,民间却是将西北疆这个称呼用在了曾经的西域。

    现在的西北疆远比还是西凉的时候更大更广,生活环境却是要恶劣许多。

    也是,西域本来就是一个遍布沙漠和戈壁的环境,之前那些小部族是依赖绿洲建立起来自己的政权,几乎是每一个大绿洲支撑起一个王国,小绿洲让人建立起来一个小城邦。

    好的地方是被强者所控制和占据,这个是属于理所当然的事情。以往的王国和城邦已经在汉帝国的武力之下灰飞烟灭,不再有那么多的势力,现在哪怕是还有势力,也是属于马贼一类。

    之前的西域都护府,现在的安西都护府,历来就没有放松过对匪类的剿杀,就是有那么些马贼真不是用了多少力量就能消灭,通常就是那种动辄躲进沙漠身处的马贼,汉军对这种马贼是发现就剿,但不会跟进沙漠兜圈子。

    对于汉军来说,大自然的环境远比敌军更加危险。

    拼杀什么的,汉军有自信能够面对任何等级的敌人,但是大自然嘛……

    上一次李匡率军征讨匈尼特,杀掉多少敌军和掠夺多少物资先不谈,却是人为制造出了将近三百里的缓冲区。

    汉军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要么是在本方原本的国境线之内,要么是干脆不拿匈尼特当成一个主权国家,什么地方合适就给建造了烽燧,甚至是地形足够好就给建立要塞。

    喷赤河再往西,其实就是一块盆地,那一边与安西都护府相比就是满眼能够看到绿色的地方。

    匈尼特人迫于汉军的威胁向后龟缩了三百里以上,他们一缩直接差不多缩到了一条被称呼为阿姆河的西岸。

    土地上原本的主人逃了,那么土地就成了无主之地,安西都护府辖区内的汉人和归义胡人一看,差不多就是:嘛,那么好的土地,不种(放牧)点什么,多可惜呀!

    结果倒好,汉人一再试探安西都护府的态度,见安西都护府一点都不想管的样子,撒欢似得奔过去。

    有了汉人作为开头,归义胡人表示汉人做了什么,俺们一定是要追随的,然后呼啦啦也是跑去了一大帮人。

    “情报是具水的汉人传过来,我们的斥候已经合适。”

    “有多少?”

    “已经发现的步骑不低于八万,后方还有不知道数量的敌军在活动。”

    “匈尼特人这是在找死!”

    要塞的烽火已经点燃,后方是烽燧或要塞、兵堡以接力的方式不断点燃烽火,向后方传递军情。

    很早很早以前,这样的场景经常是发生在各处长城段,一旦从长城段看到每隔数里就升向天空的烽火,代表的就是胡虏大军前来入侵。

    只不过是地域换了一下,意思却是一样的。

    安西都护府位处姑墨的幕府,李匡得到汇报之后是稍微愣了一下神。

    “匈尼特人主动发起攻势?”李匡完全是理解不能,纳闷地说:“他们这是自暴自弃了吗?”

    上一次,他们杀入匈尼特境内,干掉了多少匈尼特军队并不是最重要的,是他们几乎将大半个匈尼特打成了白地。

    几乎是半个疆域的坛坛罐罐被打碎,哪怕是匈尼特这种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不会像农耕民族半个国境损失那么惨,但是离瘫痪也真的是不远了。

    也幸亏匈尼特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同时作为农耕区的西部没有被汉军肆虐,要不然真不用再等待汉军的第二次打击,真的是被一次性的干掉了。

    这才过去多久?应该是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匈尼特人是哪根筋不对了,竟然要主动挑起战争!?

    “发生了什么事?”李匡近期一直在忙碌归义胡人的事情,对匈尼特那个半残了的国家关注度有些不够:“有什么是我没注意到的吗?”

    赵长其实听茫然,他所知道的匈尼特是前一段时间还在不断退缩,着实没明白格伦巴底斯是发了什么疯才集结大军来主动犯境。

    格伦巴底斯是匈尼特当前的王,匈奴裔以及相关游牧民族是称呼为单于,阿兰裔以及那些农耕为主的族裔是称呼为国王。

    匈尼特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东部以游牧部落占了多数,西部则是农耕区域占了多数,他们其实是没有多么严谨的制度,平时是各管各事。

    每一年要进入冬季的时候,一些够份量的首领会被格伦巴底斯召唤到咸海东南部的平原,算是一次相对正经的“大朝会”,不过却是格伦巴底斯为了向各首领分出税收份额,其次的目的才是商讨一些大小事。

    “已经发现的就有八万步骑,还有不知道数量的敌军?”李匡觉得这样很不对劲:“上一次我们歼灭了七八万的匈尼特军队,死于战火的匈尼特人不会低于三十万。他们还能纠集起八万步骑,甚至更多?”

    赵长同样觉得不对劲。

    按照安西都护府对匈尼特的情报,匈尼特就是一个人口大约一百二三十万的国家,之前已经没了那么多的青壮年,差不多是整个国家消失了十之二三的青壮年,短短不到一年之内又至少征召了八万甚至更多?

    “格伦巴底斯这样干,就算是他们能小胜一场,又怎么样?”李匡按照自己的理解说道:“对于匈尼特这样的国家,青壮死个三四成,还能存在下去?”

    别说是匈尼特了,换成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壮死个十之三四,基本上不被外部灭亡,国内也该变得乱糟糟,注定是要亡国的。

    “格伦巴底斯是个能人啊!”赵长唏嘘地说:“至少他能做到这一步。”

    换作一个没有执行力的君王,面对上一次的惨败都要坐不稳王位,甚至是被踹下王位拉去砍头,格伦巴底斯却还依然是匈尼特的统治者。

    这里要提到一个时间差,国内暴动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安西都护府,李匡和赵长研究了半天,是不会想到匈尼特不是发疯了,是有了罗马、萨珊等等一些国家的支持和“补血”。

    行军在匈尼特境内的军队,已经被汉军发现的就有八万步骑。这一支八万人规模的步骑并不全是匈尼特的军队,事实上有相当数量是来自各个盟国。

    李匡要是知道以罗马和萨珊为首的各国组成了反汉轴心,那么对匈尼特为什么不到一年就反扑,还能组建至少八万步骑,甚至能够维持军需后勤,等等的困惑就会得到答案。

    要是以时间点来算,目前的时间节点是舞阳县发生奴隶暴动之后的第四天。

    要是以反汉联盟的规划步骤,组建联军的行动要比挑动汉帝国国内的奴隶进行暴动早一些,也就是那些奴隶还没有暴动之前,其实各国已经在秘密调动部队。

    波斯人作为牵头,与罗马人接洽之后一拍即合,两国在达成协议之后并没有进行太大的动作,是先规划生产方向。

    不少汉人现在是走出了国门,可要说去了某个国家,短时间之内真的很难建立起什么高效的情报系统。

    要是萨珊和罗马的动作太大,汉人特别注意之下多少是会察觉到一些端倪,问题是波斯人和罗马人都不傻,他们就算是要有什么大一些的动作,也是选择偏僻一些的地方进行,才不会在汉人的眼皮子底下去干。

    等待汉人有发现萨珊和罗马的异动,就算是想要将消息传递回去也需要时间。

    从萨珊将情报传回汉帝国,走海路需要至少两个月,陆路则会是需要至少一年以上。

    罗马的话,陆路需要多少时间压根就没人知道,那是因为根本没人从陆路往来过。

    从海上路线的话,想要将消息从罗马传回国内,需要花费的时间是一年又两三个月,至于是一年两个月还是一年三个月,看的是航线上的气候状况。

    萨珊和罗马大概是在元朔十五年就已经达成协议,他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自己的国内进行前期准备,到了元朔十七年初旬阶段才接触另外的国家。

    汉帝国表现出来的姿态过于霸道,对待一些国家的行为只有还算讲点理和彻底不讲理两种。

    要是萨珊或罗马单独一个过来站出来表示自己要反抗汉帝国的霸权,被接触的那些国家有一个算一个都会摇头。

    他们也不傻,不管是萨珊还是罗马,单一个无论怎么看都会被汉帝国按在地上摩擦,得是多么失心疯才会跟着蹚浑水?

    如果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