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永安好奇这两位怎么一起来了,袁克定笑呵呵地说他与汪兆铭已经皆为了异性兄弟,这一次来扬州,不单单是恭贺王永安的大婚,更是要送汪兆铭去南京,孙逸仙从美国回来了,汪兆铭自然要投奔自己的老师去了。
袁世凯做了两手准备,一面打一面拉拢,希望送回汪兆铭以修复与南方革命军的关系。政治家就是如此,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朋友,袁世凯的做法没什么不妥,但看起来别扭得很,如果政治头脑差一些的人会觉得袁世凯多此一举。
来者都是客,且王永安与汪兆铭从未接触过,初见汪兆铭便被这个帅哥犀利而热情的言语所打动了,王永安听他慷慨激昂地讲着如何建设中国,青年人如何奋斗,心中不免想到了当年春晚陈佩斯的一句台词:“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啊!”
汪兆铭绝对和他的老师孙逸仙一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理想主义者往往走两个极端,要么极端爱国,要么极端卖国却以为自己爱国。汪兆铭便是如此,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此君依旧在与蒋中正争夺民党的领袖地位,在渐渐感觉无望之际,毅然决定投靠日本人,建立新的民国政府。汪兆铭认为日本全面强于中国,因此他以为依托强大的日本人,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可以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华民国,却不想自己逐渐走向深渊,后来悔之晚矣,成了千古罪人。后来汪兆铭罹患骨瘤癌,临终之前,日本人要求汪伪政府代表中国签署对美宣战,汪兆铭已然身不由己签署对协约国的宣战宣言:“自今日起,对英美处于战争状态,当悉其全力,与友邦日本协力”。但是日本人要求汪伪政府派兵前往太平洋战场的时候,汪兆铭还是拒绝了这个要求,他认为嘴上支持支持日本也就罢了,如果真的派兵去了太平洋战场,一旦日本战败,美国人一定会趁机派兵进入中国,从这一点来说,他在临终之前并不糊涂。然而他为了一己之私,却卖国求荣,实在不可原谅。
王永安心里知道汪兆铭未来的下场,但是他无法点破,毕竟汪兆铭投降日本人是“未来”发生的事儿,而他的出现已经影响了“未来”,甚至于王永安自信地认为,有了他的中国,“未来”必然不会发生抗日战争。
“不如在未来日本发生一次抗中战争吧。”王永安心中骄傲地想着。
诚然,王永安现在的成功让他有洋洋得意的资本,同时国内外忽然对他吹捧起来,认为他是中国未来最具影响力的人。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京都日报》这样评论王永安:“大清帝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毫无疑问是袁世凯与孙逸仙,然而袁世凯已经五十三岁,且据传闻袁家因为遗传病寿命不超过六十岁;孙逸仙今年四十七岁,但他仅仅是清帝国反政府民主精神领袖,并没有军队真正效忠于他。但是王永安的横空出世,让所有人都不禁感慨,年仅二十四岁的王永安的已然成为了横亘在北方袁世凯与南方孙逸仙之间一座渐渐隆起的巨山,历史上刘邦、项羽、朱元璋等皇帝来自于江淮地区,而作为江淮地区的真正王者,江北护军使王永安的未来不禁让人猜测,在袁世凯渐渐老去,孙逸仙渐渐平凡之后,谁才是真正的大清帝国执载。”
这片文章的题目,便是《论未来之大清执载》,而在王永安与扬州大婚之际,袁世凯坐在沙发上,对面是赵秉均、段祺瑞与王士珍,手下人悄不作声地看着袁总理以及袁总理手中的这篇日本文章。通篇文字的翻译是精通日文的陆宗舆,袁世凯的秘书之一章宗祥则站在袁世凯身后,眉头紧锁。
段祺瑞看到袁世凯的眉角抽动,心中冷笑不已,没有人比他更知道,此时的袁世凯内心是多么的愤怒——在袁世凯愤怒的时候,他的眉角会不自觉地抽动,类似于肌肉的无意识抖动一样。
这篇文章不但抬高了王永安,还贬低了袁世凯,尤其是他们怎么能写出来袁家的诅咒——据说袁家的男子活不过六十岁,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刚活到40岁就死了;叔祖父袁甲三1863年染病去世,算是袁家人当中寿命最长的一个,也只活了57岁;袁世凯的亲生父亲袁保中终年51岁,过继以后的父亲袁保庆终年只有49岁,堂叔袁保恒只活了52岁。活着的袁家人对去世的先祖寿命进行一番统计后,得出袁家男人生命最大极限为57岁的结论。
于是有人说,袁家的人深受诅咒之害,无人寿命超过六十,本来这只是大家私下里的言论,却没想到居然被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媒体《京都日报》堂而皇之地发表出来——日本人是什么意思,是在与万永安这条还不成熟的小狐狸做生意吗?
袁世凯陷入了沉思之中,偶尔抬起头来,问道:“有什么关于江北的消息吗?”
王士珍道:“江北护军使王永安提出,延长汴洛铁路东路段,一直延伸到江北海州,并提出由民间独资的方式修建。”
“砰!”袁世凯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冷冷地说道:“江北真有钱啊,居然独资修建铁路,真有钱啊!”
段祺瑞在一旁若有所指地说道:“江北有人,有钱,有时间……”
第四百零四章 定决心铲除王永安()
时间……
这个词一下次刺痛了袁世凯最敏感的神经,如果说老袁家的男人平均寿命是五十七岁的话,他只有四年可以活了,而二十四岁的王永安四年之后不过二十八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他真的有时间啊。
可是时间!
仿佛刺刀一样刺痛这袁世凯的内心,他非常嫉妒王永安的时间,嫉妒王永安的年轻,更加嫉妒王永安的成就。
王永安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甘陕回乱、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日俄战争……王永安没有赶上一处乱战,也没有经历一处九死一生,
袁世凯愤怒起来,他猛地起身,说道:“他们太猖狂了。”
赵秉均低声道:“今天……这个……这个王靖云再婚,迎娶的是山东一商贾女儿……”
“我知道,他给我发过邀请函了,但我不可能去,我已经派遣克定去了,另外还让袁乃宽备了一份礼物。”袁世凯道。
“一份礼物可能不够。”赵秉均笑道,“他连续四日娶亲,今天娶二夫人,明天去三夫人,然后是四夫人,五夫人。”他摇摇头,似乎对王永安很不满意,又无可奈何,看得起他众人不禁心中鄙视。在段祺瑞等人看来,赵秉均这条毒蛇可不会那么悲天悯人,这厮害起人来那叫一个心狠手辣。
赵秉均又道:“还好王靖云没有忘记谁才是大夫人,还留着大夫人的位置,只可怜我那侄女念祯啊,过世不过一年……唉……这叫什么事儿啊。但是也说得过去,毕竟自古美人爱英雄,王靖云是不是英雄,日本人认为是,美国人认为也是,英国人法国人甚至俄国人都认为是,那天下的美女还会不认为他是英雄吗?”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在表扬王永安,实际上字字诛心,暗示王永安如今已经掩盖住袁世凯的锋芒了。
虽然袁世凯老谋深算,但是对于王永安的崛起速度有一些出乎预料,甚至于他没想到外国人忽然支持起王永安来了。对于外国人是否支持他,袁世凯内心非常紧张,他立即转头对陆宗舆说:“帮我安排建议下英国驻华全权公使朱尔典。”
“是。”
很快,袁世凯便与朱尔典的会面,一方面商讨修建铁路的事,另一方面袁世凯对最近王永安的火热有一些忧心忡忡,所以他希望试探出外国公使们的态度,尤其是作为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的态度。
在这个清末的年代,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无可匹敌的霸主,还没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的大英帝国,正处于帝国的最高峰,在亚洲问题上,尽管德法奥意比荷美等国各有心思,但不得不听从老大哥英国的话,英国老大哥也迫于无奈无法将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让中国成为帝国主义杠杆的支点。
袁世凯询问朱尔典的目的,就是因为他担心如果西方真的支持王永安,那么自己的未来就危险了。朱尔典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以英国为首的外国势力,并不支持王永安这个新的势力崛起,大概王永安的财团和中华实业银行在两江地区崛起,导致外国势力各大银行无法在两江地区开展更多的业务,而华币的推出更让外国货币渐渐被排挤出中国,这导致了外国政府的强烈不满,相比于在报纸上的红红火火的夸奖,外国政府非常冷静。
朱尔典就明确告诉袁世凯,一定要遏制王永安,外国使团们支持袁世凯遏制王永安,大清国需要稳定,外国势力不允许中国陷入分裂,也不允许大清国陷入内乱,并希望南北双方能够进行和谈。
袁世凯大惊,连忙问询和谈的目的是什么,难道要清政府与反政府叛军进行谈判,中国从此一分为二不成?朱尔典摇头说外国并不希望见到大清国分裂,但如果可能,外国也不会干涉中国的变化。
送别朱尔典之后,袁世凯琢磨起来,朱尔典话中的意思无非透露几点,第一,以王永安为首的江北势力已经触犯到各国在华利益了,如果北洋军对江北下手,则外国会全面支持北洋;第二,外国势力已经看到清廷日暮西山,并开始寻找新的代言人;第三,外国并不希望中国不太稳定,他们希望得到的是一个庞大的完整的且懦弱的合作的中国,而非分裂成为几个国家,时时发生战争,否则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将成为废墟,这是外国势力并不希望看到的一种情况。
赵秉均随后又向袁世凯报告,说:“总理,前日本驻清公使伊集院彦吉男爵已经赶往扬州参加王永安的婚宴了。”
“他去那里做什么?”袁世凯紧锁眉头问道,“难道日本人想要和他合作吗?”
赵秉均道:“王永安七岁便岁家仆前往日本,一直生活到十八岁才回国,他对日本感情非常深。我听说他在日本还有一些情人,甚至日本的内阁元老山县有朋还曾经在他从美国返回的时候,私下招待过他,而且他特地参加日本大正天皇的婚礼,并且是受邀嘉宾,我想他们只见到关系非常不简单。”
袁世凯冷哼道:“他不知道甲午之耻吗?”
赵秉均叹道:“唉……年轻人,也许为了利益,为了前程,不在乎甲午之耻吧,他哪里会向我们这一代的人,对日本无与伦比的仇恨。总理大人,你看看现在赴日留学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把日本当做指路明灯一样,尤其是孙逸仙等叛党!王永安纵然没有加入南方叛党,也对日本极力支持啊。”
袁世凯道:“南北和谈大势所趋,但南北和谈最大障碍便是这江北势力,我想南方也不希望见到一个强大的江北势力吧。”
“大清国最富庶之地便是江南,但是江南财富却掌握在江北人手中,南方叛党忌惮王永安的大军,却又需要他的钱袋子,所以……我想南方叛军也一定恨死王永安了。”赵秉均幸灾乐祸道。
袁世凯道:“所以,我们要一起解决这个麻烦,南北和谈之前,务必找到孙逸仙,秘密洽谈横梗于南北双方的江北势力的问题。”
“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