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探长生涯-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

    “好,我答应孙探长出任新银行的总裁,只是不知道新银行的名字和银行的章程孙探长有没有确定下来?”蒋信被孙伟对新银行规划的前景说的热血沸腾,也顾不得孙伟是不是在打自己女儿的主意,于是便开始讲话题引入到银行的筹备方面。

    “银行的名字暂时定为元亨银行,毕竟这个名字更能够让人联想到我的元亨药厂,对储户和企业更有吸引力。”孙伟答道。

    “孙探长考虑的周全,元亨药厂在咱们上海,乃至江浙两省都是鼎鼎有名的,用日进斗金都不为过,相信有药厂作保障绝对能够为储户们带来更大的信心,能够让储户更放心的将钱存到咱们的银行。”蒋信的话多少都有点拍马屁的嫌疑,随后他问道:“对了,孙探长,新银行的地址你准备设在哪里?”

    “新银行的总行初步定在公共租界的四马路上,其下辖的分行分别设在公共租界的虹口、法租界的洋泾浜路、县城城厢。”孙伟其实想要将银行的总行建在外滩,只是整个外滩都被洋人开设的洋行和银行挤满,根本没有闲置的土地供他开设银行。

    “一次开三间分行,这是不是有点太急了?”蒋信有点吃惊的说道。

    “民办银行是大势所趋,整个市场的份额就只有这么大,咱们慢一分就会失去一分的市场占有额,现在是时不我待,只能加快咱们的速度。再说,咱们一次开三间分行,也不能好说明咱们银行的实力,更容易取得储户们的信心。”孙伟解释道。

    “孙探长说的也对,只是一下子开设三间分行,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员来管理,咱们仓促之下去哪里找这多的专业人员来?”蒋信有点犹豫的问道。

    “专业人员方面你放心,在银行开业之前我肯定能够全部找齐,另外你也可以从汇理银行挖一些有能力的人员,我可以许给他们比现在高百分之五十的薪水。”上海这处全国做大的金融都市最不缺少的就是金融人才,同时孙伟还有这数以千计的门徒,让他们帮忙在各大银行挖一批专业的金融人才自然不是难事,而且从不同地方来招募银行职员更能够防止蒋信的一家独大,更有利于他对银行的控制。

    蒋信其实更希望孙伟将招募职员的事情全部交给自己来办,他这样想自然不是要从银行内亏空多少的利润,而是更能够方便他管理整座银行,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很难实现,孙伟能够让他自己招募一部分职员已经算是比较信任的。

    关于银行的筹备情况,孙伟和蒋信在咖啡厅又谈论了很长时间,其后为了激发蒋信的工作动力,孙伟为蒋信准备了百分之五的利润分红,这算是开了国内企业的先河。(。)

第一百零四章 主动() 
当天孙伟就带领刘飞以及警卫营回到了楚望台军械所,把大军留在了江对岸让各协营长官带领队伍整编磨合。熊秉坤得知孙伟得胜归来,亲自和汤化龙以及政事部众人吹锣打鼓的在武昌城门口迎接孙伟。与熊秉坤和汤化龙稍作寒暄,孙伟就如古时候得胜归来的将军一样,昂首挺胸的接受武昌市民的迎接。

    到达军械所后,汤化龙拱手向孙伟道贺:“都督神勇,使敌军闻风丧胆,旦夕定了汉阳、汉口,是我革命军楷模。”孙伟知道汤化龙说的都是一些没有营养的废话,但官场就是这样,什么事都要讲究场面,所以场面话是不得不说的。孙伟拱手道:“幸赖三军用命,敌军闻革命军而丧胆,非徐某之力,盖天厌清,非人力所能为。”随即又道:“武汉民事还赖汤部长多费心了,徐某在此谢过了。”汤化龙道:“这皆是汤某分内之事,况且汤某有生之年能够做一些造福桑梓之事还都是都督成全。”随后汤化龙又说了一些没有影响的话就告退了。

    汤化龙走后孙伟对熊秉坤说:“汉阳军营有军无粮,熊大哥带本部人马运粮草到汉阳和汉口军营,在哪里帮我整编军队可否?”熊秉坤道:“都督放心,标下定当尽心尽力帮都督把军队训练好。”孙伟道:“熊大哥不必如此,你我是同生死共患难的袍泽兄弟,如此就生分了。”熊秉坤道:“我于都督乃是私交,现在是公事,当按公事来办。”

    孙伟知道像熊秉坤这样大公无私的真正的革命者都有一些执着和顽固,随就不和他争辩了。熊秉坤带队过江之后,孙伟开始了他的招兵之旅。孙伟对招兵之事非常上心,盖因原湖北新军虽然训练有素,但新军早已不纯洁了,被会党势力渗透很严重了,指挥就不怎么灵活了。新招募的士兵却不一样,他们是一张白纸,只要他孙伟能拿出当年毛爷爷一成的改造能力,那么这个军队就会对他死心塌地的效忠了。这不是孙伟不想民主,只是中国的国情所迫。

    当时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在编人口,以清政府当时的统计能力,中国人口应该远远地多于这个数。但是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却很少。上过新学小学或读过几年私塾的在乡里就很有地位了,上过中学或中过秀才的在乡里就被称作先生了,上过大学或中过举人的都是精英,留过洋或中过进士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些人都是很少一部分,尤其是留过洋和中过进士的更是屈指可数。很大一部分中国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更悲惨的雇农,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共和,也不知道什么是民主,他们只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吃饱饭,什么时候能够少交一点税。

    共和、民主对他们来说还不如一个馒头来的实惠,对他们谈民主就是对牛弹琴。那些中国的精英他们懂得民主,但是从他们口中出来的民主都是对他们有利益的民主,就像汤化龙。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大地主大资本家,虽然他们之中有真正的革命者,就像熊秉坤这样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共和和民主的革命先烈,像**人澎湃一样散尽家产只为平分地权。但更多的是一些自私的人,他们所要的民主和共和是怎么更多的的去盘剥农民以及工人,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地位,有更多的钱来挥霍。所以现在的中国谈共和和民主还为时过早,至少要等到中国统一并且完成扫盲教育以后,等民智开化懂得真正的民主,而不是靠拿着大量的钞票而当政以及谁枪杆子硬谁就是民主等这样的民主时,实行民主才水到渠成。

    君不见袁世凯这个大军阀的枪炮略次战胜孙中山的民主,如果不是袁世凯想当皇帝,伤害了他手下了那些小军阀的利益,闹得众叛亲离忧愤成疾含恨而死。中国的现状就是如此,如果中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掌握中国的集权,那么松散的政治对中国日后的发展而言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就像法国,如果没有拿破仑的独裁统治就没有征服将近整个欧洲的伟大战绩。就像德国,如果没有铁血宰相俾斯麦铁血统治哪来的普鲁士以一个小的邦国打败强大的法国。

    目前的中国已经极弱依久唯有下重药不可,独裁便是这个重药。在换谁独裁的这个问题上,孙伟感觉自己比谁都适合这个位置。袁世凯是一个旧官僚,脑子里全是旧的思想,他不能超越这个时代领导中国走向富强。孙中山这个人太民主了,对手下放权太厉害,所以造就了一批新型的军阀。如果他还在世,这些军阀一个也不敢妄动,如果他能够长寿一点,统一了整个中国培养了自己的接班人,那时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他的威信那些军阀也就没什么作为了。但是,最关键的就是孙中山的寿命太短,到那时又是一个南方的军阀割据。这些都是孙伟前世历史上所发生的,历史还是像原来历史一样发展,那么中国还要多承受几十年的苦难,这是孙伟所不想看到的。所以孙伟要争,要争就要去奋斗,要奋斗就要有忠于自己的军队,毕竟毛爷爷说的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孙伟先派人在武汉三镇的城市里摆上招兵处,挑选那些身体强壮、没有劣迹、不吸食鸦片的精壮为兵,又派人到乡镇每村每镇的游说那些淳朴的老百姓去当兵。孙伟开出的军饷很丰厚,每个人除去军装伙食可以得到五块龙洋,比原来的新军饷银还高一点,只要通过筛选便可以领到第一个月的饷银,还可以帮你发放到家里。在民族大义和丰厚的饷银双重诱惑下,在征兵处的报名者已经是人多为患。对于那些知识青年,革命是一个很赶潮流的事情,所以参加者甚重,孙伟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教导大队,意在培养这些知识青年为最下层的军官。孙伟前世虽然是一个军事发烧友,谈一谈闪电战、大兵团作战、机械化作战、步炮同步作战还可以,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接受正规的军事化训练的人来说,真正的指挥军队作战还有很大的困难,更不要说去教别人来打仗了,那就纯属扯淡了,所以孙伟急需一批经过实战和军校的军事顾问。

    在孙伟心目中最理想的军事顾问就是德国人了,因为德国人有一种很好的品质那就是严谨、认真。虽然德国人有非常的古板,但他们的古板造就了德国强大的军队。德国人非常的认真,据说德国人给中国修的下水道,时隔五十多年下水道的备用零件还是洁净如新。不过孙伟现在不仅没有德国的军事顾问,他连中国的军事顾问也没有,只有几个武备学堂的速成生,其军事素养还不如自己这个业余的。孙伟只得自己训练新兵。但是这个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孙伟对士兵不苛刻,虽然训练的时候严肃了点,但是在平时还是很随和的,常与士兵讨论一些时政,进而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渐渐地这些新兵都受到了他的影响,把孙伟当成了长着者,对孙伟敬畏有加。

    经过了三天的招募,孙伟招了一万多人,多亏当时缉获存银三十余万辆,才没有动孙伟的首饰。在招募的新兵里,孙伟取消了旧的军事编制,改用列强的军队组编方式。

    孙伟首先用投军的学生建立了一个五百多人的教导大队,下设两个教导中队,每个教导中队下设五个教导小队,每个教导小队为十人。每个大队设正副大队长各一名,每个中队设正副中队长各一名,每个小队设正副小队长各一名。教导大队只有刘飞一个大队长和十个代小队长负责训练,真正的长官等到训练完在任命。

    孙伟规定一个班步兵有十二个人,设正副两个班长。三个步兵班和两个警卫兵为一个排,设正副排长一名,一个排满员四十人。

    三个步兵排和一个十人的炊事班、两个传令兵(一个兼做司号兵)、一个警卫班为一个连,设正副连长两名,一个连满员一百四十六人。

    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排、一个炮兵排、一个警卫排、一个通信班(班长兼做司号目)、一个人十人的炊事班(主要给营部和机枪排、炮兵排做饭)、两个文员、六个卫生员为一个营,设正副营长两名。机枪排规定有两廷马克沁重机枪分到两个机枪班,另外还有一个保卫班。炮兵连规定有两门五十七毫米过山炮分到两个班,另外还有一个保卫班。一个营满员五百九十人。

    三个营和一个机枪连、一个炮兵连、一个警卫连、一个通讯排(排长兼司号长)、一个十人的炊事班(主要给团部和机枪连、炮兵连做饭)、十个文员、一个医生、九个卫生员为一个团,设正副团长两名。机枪连规定有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