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伟业-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好,还要自己也不亏本儿,这大概就是皇家亲情的现实版吧。就算是最真的情感,也不可以总是赤条条的示人,总是要顺带着加点儿利息才好。
候性的西印度公司在广州的各个商行已经开办的极具规模了,他也是尝到了甜头,才想提醒一下朱四是时候该实施他当初成立西印度公司时的设想了。可候性居然是绕道借用老太后的口说出的这番话,又把这些设想全都按在了他自己头上,为得也无非就是提醒朱四,在实现设想的时候也别忘了给他候性留一些残羹冷炙。
朱四想通了这些事,便施礼说道:“孩儿认为,侯性的这个主意不错,海商做的不只是贸易,还可以开辟航道,这是一件既有利于万民,又是大大有益于皇家的好事儿。所以孩儿也决定拿出自己全部财产的四分之一,恩,就应该是二百五十两纹银啦,也做为股本儿投进去。。。。。。哎呀,干嘛?干嘛呀?怎么又被推出去啦?母后啊,孩儿是认真的,那二百五十两纹银可是儿臣准备娶小老婆的钱啊!”
两位老妈一看生意谈成了,便立刻端茶送客了。被推出来的朱四又一想:哎不对呀,咱从进门儿到被宦官们推出去,好像还没喝过茶呢吧?这就送客啦?还搭了二百五十两纹银。咱那是诚意有木有?这海上商道的事儿咱也答应了、钱也花了、腰也捶了、肩也按了,究竟是怎么被撵出来的呢?
站在大门外,朱四看了一眼刚刚把自己推出来的常涉,愤愤的问道:“你这人怎么老是跟朕过不去啊?母后一句送客,你做做样子拉朕一下不就完了吗?再往出推朕两步,就该出宫门啦。来来,咱俩往回走,回去缕一缕今儿个朕是因为什么被撵出来的。”说完朱四就要往回走,却被常涉给拽住了。“圣上也不用回去缕了,老奴在这儿就能把这根儿线儿给圣上缕明白喽。”
“那行啊,可你怎么还拉着朕在走啊?你就在这缕一缕不就成了吗?”常涉说:“那可不成啊,万岁爷,老奴一句话您就懂了,老奴这是跟着万岁爷回房取诏书的。”朱四点了点头:“啊,朕刚有点儿明白,这是母后怕朕变卦吧?这点儿破事儿还用得着诏书吗?”
常涉又说:“这点儿破事儿当然是用不到圣上的诏书,可是对侯性的任命以及商队的护航,就需要万岁爷亲自下令啦,给商队护航的水师没有军令怎么会动呢?圣上不把股权分清楚,两宫太后又怎么知道这事情都有谁的份儿呢?还有候性既然提出了建议,您就不想着他这些年抛家舍业为您奔波的好处?”
朱四笑道:“是啊,当然还有你的那个侄子,现在也是跟候性一条绳拴着呢吧。”常涉顾左右而言他,不再继续话题了。说到最后,朱四终于在这个老宦官的嘴里知道了确切的答案——这就是一彻头彻尾的圈套。朱四忽然又说道:“不对呀,咱还是得回去告诉母后朕还没小气到家,那大明水师的军费军饷不也算是投资吗?”
(本章完)
第252章 春满旧山河(6)()
常涉看到朱四较真儿的劲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圣上就别孩子气啦,两位老太后怎么会真生万岁爷的气呢?她们二老啊,私底下相互的夸您夸得都没边儿啦。”朱四面带怒容问道:“你说什么?”常涉忙说:“啊呸呸呸,该掌嘴,老奴年岁也大了,牙也掉了,嘴直不停的它老往外跑风。老太后啊,说万岁爷会用兵,总能打胜仗,让她们的心里呀,每日都踏实许多。还说您会娶媳妇儿,说皇后苏氏娶得好,接连为皇家呀,生了两位皇子。也不枉费您登梯、翻墙的摸黑儿跑苏家与她私会。哎呀,救命呀,杀人啦!万岁爷别追啦,老奴跑不动啦。”
听到常涉的话越来越没谱,朱四的全武行范儿又出来了“”“你个死奴才,今儿非灭了你的口不成,不然的话这张臭嘴还不把皇后的闺誉给毁个干净?老子那是去她闺房同她谈工作懂吗?是工作!你特娘的前些日子还说自己年轻着呢,经得起朕折腾,这会儿说话就跑风啦?朕倒要掰开你的狗嘴看看,你的狗牙到底掉干净了没!”
“杀人啦!老奴知道了,姑娘家的闺房里是有许多工作要做。圣上就像是去临街豆腐坊的那个谁家去给人家摸骨一样。。。。。。都是工作!”“你先别说了,朕还是弄死你吧!再不然,朕的清白也会被你毁了的。”“妈呀,快来人啦!奴才保证,圣上是清白的,那个豆腐坊家的小谁以后清不清白谁还去管呐!”
常涉的大嘴巴比全为国还让人闹心,这次终于把朱四惹火了,被皇帝追杀了数条街,实在跑不动之后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了。不过看在他是两宫的内侍的份儿上,朱四还是只把他打了个半死。诏书最后是被他拿回去了,不过这回他是反过来被朱四的手下人给扭送回去的,回去的路上要是走的慢两步,屁股还会挨上一两脚。先是引得一众宫人围观,再后来这几个人的身前又多了一个为他们领路的小屁孩儿。大皇子朱慈炫拿着把手枪,时不时的便要开火,随从的几个小宦官忙不迭的帮他装火药。那火药在空中的炸响,偶尔还会引得屋檐上掉下几片瓦、树梢上也总会有几只麻雀叽叽喳喳的乱飞。
对于朱慈炫来说,火枪是他唯一喜欢的玩具,就算是睡觉也要抱着枪才肯睡。这真是让朱四和苏裴都操碎了心。还在流口水的年纪,身上本应该还有一股子奶膻味儿,可是这孩子的身上却总是有一股子火药味儿。“爸爸,装弹,打兔兔。”
自从他手上有了火枪以后,几乎每天早上,朱四都会被这样的一种稚嫩的声音吵醒,真的比闹钟还准。只有朱四这个老爸才有权利为他的小手枪里装弹丸儿,而其他人在的时候只许向枪里装火药,然而当他拿到了装有弹丸儿的手枪后,第一时间就要去杀死一只兔子,或者是尝试着射击一只麻雀。没有弹丸儿的火枪则会被他用来猎杀蚂蚁。因为这个小魔头的存在,原本在靖江王府内住的好好的蚂蚁,最后都迫不得已的搬家了。如果它们再不搬家的话,也许将要亡国灭种。
而儿子的这一声‘爸爸’却总让皇后苏氏不适应:“炫儿要叫父皇,不能叫爸爸,这是礼。”几个女人正在一起闲话,苏裴听到炫儿又叫朱四‘爸爸’,便想要让他更正一下。
朱慈炫总是会对母亲的话装作听不见,因为他年龄小,谁都不可能拿他怎么样,只有任凭他继续的我行我素。“四郎啊,你也不管管孩子,你看你儿子都淘气成什么样啦?这么大点儿的孩子,宫女太监们见到他都要绕路走了。将来还怎么得了?”
“他会叫爸爸就成啦,这就证明这孩子还不会认错人。你看‘奶奶’、‘妈妈’、‘爸爸’叫着多顺耳啊?”朱四懒洋洋的回答着爱妻的唠叨,苏裴却又说:“爹爹也好,父亲也好,你都不让孩子叫,什么爸爸,怪难听的,你怎么不让炫儿叫你‘兔兔’呢?”
朱四打了一个冷战说:“那不成,他是会对兔兔开枪滴。”苏氏已经快被这个儿子折磨疯了,她对面前的舒窈和穆清说:“别人家的三岁儿小毛孩儿都是早上起的很晚,中午还要睡个午觉什么的。可是论到咱们家的孩子,早上刚一睁开眼,人就没影了,然后周围就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火枪的响声。”苏裴又转头无奈的对朱四说:“四郎啊,这可怎么办?”
每次面对皇后苏氏的唠叨,朱四总要好言相劝的,没办法,谁让这位小魔王是他儿子呢?在苏氏的口中,孩子争气的时候是她的儿子。等到了气人的时候,儿子在她口中就变成了朱四一个人的儿子了。所以这个时候面对朱四自己一个人的儿子,他得帮忙解释才成啊:“你看啊,有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别人家的三岁儿小孩儿恐怕连路都走不好呢,咱儿子却不应该说是在走路,那都是在飞呀。”
“是啊,您的儿子会低空飞行,了不起,可是他总是让妾的耳边乱哄哄的,妾也管不了,太后她老人家也不让管。尤其是那把火枪,好几次妾正吃着饭呢,身后就忽然传来一声枪响,然后饭就不用再吃啦,只剩下打嗝啦,你认为你儿子这样做真的合适嘛?如今就连烨儿也跟他大哥一个德行,只要听到枪声就会‘咯咯’的笑。还不会说话呢,可是注意力却总是被哥哥手中的火枪吸引住。看到哥哥走过来,就会‘咿咿呀呀’的索要那把枪。老天哪,咱们皇家本应为万民师表的对吧,诗礼传家古已有之是不是。可是我苏裴到底造了什么孽呀?当爹的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儿是帮儿子装子弹、打兔兔。当奶奶的竟然成箱成箱的给自己的孙子往家倒腾火药?”
(本章完)
第253章 春满旧山河(7)()
夫妻又开始拌嘴了,朱四笑道:“得了吧你,不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么,这都是老朱家的门风,你总会适应的。咱们家不缺木匠、不缺守财奴、不缺爱使唤枪棒的皇帝,单単少了你口中的诗礼传家。大宋的赵姓官家到是诗礼传家,最后徽钦二帝还不是被金兵抓回东北老林子里圈养了起来。同样是末代皇帝,汉唐的末代皇帝到了大臣和宦官的手里那都是被人家折腾的死去活来的,可你看看咱们朱家的皇帝,几乎每一个都能折腾得那些大臣和宦官们死去活来的。”
苏裴带着妥协的意思说道:“好好好,咱们朱家的男人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成了吧,妾是想让你管一管炫儿,你却在帮他说话。”朱四也自我解嘲的说:“哈,当然了,总是把大臣和宦官们折腾的死去活来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苏裴又说:“算了,妾是管不了这个孩子了,刚刚想说一两句,当爹的却把老朱家的门风搬出来弹压。”
朱四说:“朕是在跟你们说一个朱家人的特点,咱们老朱家从来都是不喜欢听他人摆弄的,其实咱们才是中华历史最尚武的皇族,比起大秦的嬴氏来也不承多让啊。说来就连朕的那位木匠皇兄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不单一手好木工做的已是极致,皇权更是把握的牢牢的。那魏忠贤世间号称‘九千岁’,可他就算是九千九百岁,到头来也还只是个随时可以被杀掉的奴才。”
每到有话题需要争论的时候,其实最有兴趣的是穆清,苏裴总是会让着朱四,而穆清更喜欢的是刨根问底。这时,在旁边一直做听众的穆清笑盈盈的问道:“四郎,您说天启皇帝是个好皇帝?那他老人家的谥号为什么会是‘熹’呢?而且据说他是个从不读书的,被称为文盲也不为过。”
看到朱慈炫早就飞的无影无踪了,朱四便色眯眯的把穆清搂过来,上下抚摸着说:“呦,就连这许久以前的皇家的秘史你也知道些?朕的那位皇兄啊,确实是个文盲,大臣们的奏折从来都是让别人给他读的,他自己就几乎从不动笔,只动锯子,可也没见他把谁一锯子锯成两段儿啊?”
看着她们几个都聚精会神的听,朱四不由的来了兴致,搂着穆清坐在自己腿上,同媳妇们侃了起来:“朕这么跟你们说吧,天启爷应该不算是个好皇帝,但是如果他再长寿一些,大明也绝不至于那么快亡国。其实咱们老朱家的乐子事儿真是多了去了。就说这位皇兄的故事吧,话说有一天,几个海外番邦来朝,纷纷进贡了许多金玉器玩,并各自都列了长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