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伟业-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收复辽东的战斗呢?”

    李元胤认真的想了一想,起身施礼回答道:“以往明军所依仗者,火器、坚城,然而经过历次与清军的战斗所证明,火器与坚城都有诸多弊病。如果策略得当,我明军依靠火器和坚城尚可以守成。可是火器之于野战,面对清军骑兵高速的冲锋以及他们比我们坚强的战斗意志,实难有什么胜算,更何况如今明军在火器方面与清军比较起来已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在过去的战例中,清军往往依靠与明军正面缠斗、侧翼偷袭、断我粮道,便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而我军想要取得对清军攻势上的胜利,首先要确保后勤的供应,其次要找到同清军野战时能够取胜的战法。如果做不到这两点,想要夺回中原、华北都绝非易事,何况进取辽东呢?”

    李元胤的话很直白,也很冷静,他大概是军中第四个认为中原战场与江南战场的作战形势需要区别对待的人,另三位是刘文秀、秦翼明和马进忠。三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尤其秦翼明对满洲骑兵作战的经验以及马进忠在平原战场上的作战经验都极为丰富。比较这三位,毫无作战经验的一介书生李元胤,能有此见识则更为难得,这让朱四看到了李元胤在战略方面的素养。

    (本章完)

第27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李元胤的话几乎带有批评朱四冒进的意思,然而朱四却正在他的话里观察他的优点,也许朱四的话是一种试探,如果真是那样,就更能说明朱四在挖掘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独到之处了。在李元胤看来,目前首先对收复中原及华北进行战略布局才更为实际,而现在就问准备收复辽东之战,实在是好高骛远了。

    朱四认真的想了想后说道:“元伯所言以往明军之积弊,可谓中肯。就目前而言,我军发展装备的重点也从来没有放在火器上面,而且过去的明军在面对清军作战时,往往是处处防守、处处挨打。这其中也有大明的君臣需要顾忌的得失太多、国土也太广的缘故。而今却是清廷的土地太广,我大明又不想偏安一隅。我们有陕西居高临下的地势、又有黄河天险可以作为屏障。在陕西一省便屯兵数十万之巨,在那里,我们隔着黄河威胁山西、占着潼关威胁河南。刘文秀在陕西,就像是一根毒刺,令多尔衮如芒在背。如果多尔衮想要拔掉陕西刘文秀的这根毒刺,他至少需要牺牲十余万的有生力量,而且还不保证在我江南明军北援之前他的牺牲能够换回成果。只要陕西在我大明的手中,只要陕西有几十万的明军在,多尔衮想要攻打长江以南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将顾此而失彼。可面对我大明在长江上游弋的强大水师,他就算冒险南下又能胜算几何呢?这显然都是不现实的。所以如今多尔衮面临着一个死结,这个死结逼着他只能选择被动的防守。”

    李元胤在不断的点着头,因为朱四说的话几乎就是当前的现实,局面已经开始对明军有利了,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在承认了朱四所说的话无可辩驳后,李元胤又问了一个问题:“此时南直隶正在大战,如果我军在南直隶最终取得了胜利的话,下一步会怎么做?”

    李元胤问的很直接,这让朱四不能不透露一点他对日后战场的打算了,朱四说:“南京是多尔衮不想放弃,最终却又不得不放弃的一块肉。你看到了明军的弱点,可你想没想过清军的弱点呢?目前的局势下,多尔衮有可能会带领主力大军南下同我军在南直隶一战,可是一旦他这么选择了,那么清军主力的南下势必不能持久,只要我西北明军进逼大同,多尔衮就一定会赶回去解围的,自家北京的隔壁都着火了,他多尔衮会有心思收拾邻村儿南京的这片烂菜地?这也就谈不上他会在江南决战的战场上选择耗时更长的围我大军,绝我粮道的策略了。然而反过来讲,南京、扬州、高邮、淮安乃至徐州这些地方都不是有利于清军防守的有利城池。他们在这些水网密集的地域与我军交战,就要做好我军断他们粮道的准备。而我军一旦占领了南京,接下来的目标肯定会是河南与山东两省的其中一个。这就要看我们的最大利益在哪儿,以及多尔衮的最佳出手地点又在哪儿了。南直隶的战斗一旦以我军的胜利告终,接下来,大明就会面临与清廷最终摊牌决战的局面了。而只要我们能将两军主力决战的时间多拖后一年,只要我们能在更多的地域对清廷造成威胁和牵制,那么多尔衮势必将要因为面临更多的顾忌而分兵,时间拖的越久,清廷的经济局面就会越不利。不要忘了那句俗话:‘江南熟,天下足。’而南直隶的丢失,将是清廷财政捉襟见肘的开始。”

    李元胤也清楚,朱四不想将未来的与清军决战方面的策略对他透露的太明晰,其实面对战争,一个人又真的会有多少完备的预案呢?从心所欲才是最让敌人难以琢磨的。预案这东西只能在战略家的心中,不便对人全面敞开。更何况朱四还谈不上是什么战略家。朱四可以不对他和盘托出,但是他却必须要回答朱四最早对他提出的那个问题。他也知道,朱四对他说的这些话都是在为他的那个最终的回答做铺垫的。而且朱四的这些铺垫已经透露给李元胤一些答案了,如果眼下的南直隶大战,最终是明军取得胜利的话,未来的两个目标选项——河南与山东,到底哪一个会与攻击辽东的计划相衔接呢?当然会是山东,因为登州和莱州在那里。

    李元胤的聪明再次得到了体现,他终于发现了朱四今日话题的玄机。是的,如果说李元胤还有军事特长的话,那就是非常熟悉水上作战,那么朱四的问题就一定会和发挥他熟悉水战这一长处,并利用他的长处去恢复辽东有关。李元胤这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大明官场上的老狐狸总会被这位年轻的皇帝给绕进陷阱里去,因为朱四肯定已经成精了。

    想通了自己该回答什么后,李元胤起身对朱四施礼说道:“臣相信收复中原及华北的蓝图已经在万岁爷的心中了,而这些地方的收复,是不需要臣多虑的。可是如果万岁爷想要收复辽东,那么臣可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明建功立业。自古攻略辽东,都会水陆并进。而陆路收复辽东,则先要收复北京及山海关至锦州一带,而这些地区的收复是短期内难以达成的。可是如果在我军全面占领南直隶后,山东便成为了我大军水陆两方面都可以攻击的目标。而一旦我军占领了山东的登州和莱州,则可以依靠水师不用越过京师及关、宁、锦,三道防线而直取辽东。这也是符合万岁爷刚刚提出的,让多尔衮有更多顾忌,而不得不分兵四处防守的策略的。如此一来,清廷失去了南直隶及山东,辽东又烽火四起。无论到时候他选择什么样的战场,最终都不会得到令他满意的成熟条件,尤其是经济上会使得他难以为继手中数十万的常备军。所以如果臣来回答万岁刚刚的问题,臣会选择通过登莱二州威胁或者进攻建奴的辽东腹地。”

    (本章完)

第27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这个回答正是朱四想要的,只是朱四目前还不想问他攻略辽东的具体细节,这样的细节是需要经过精心策划的。朱四也起身说道:“很好,元伯回去可以多做一些有关你刚才的想法方面的准备计划。今日的这些话也就先到此为止吧,咱们只喝酒,再莫谈国事了。”当朱四说完那句‘莫谈国事’后,李元胤笑了、朱四也跟着笑了,说是莫谈,二人却几乎把什么都谈过了。

    已是二月初的日子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酒宴过后,天空中的鱼肚白早已经换做群星璀璨的模样。而这些璀璨的群星中,哪一颗最为耀眼呢?夜里,回到了自己大营的李元胤无法入睡,他依然在反复咀嚼着今天朱四对他说过的话。然后他又在想自己,想自己会在这个时代里成为一种什么样的人,对自己的国家都能做些什么。

    眼前看不见江水,却可以听到江流滚滚;天空那么多繁星,究竟哪一颗会属于自己呢?酒没有让李元胤喝醉,他正坐在一张竹椅上摇晃着,并自言自语的说着一些话:“每一个大人物都会对应着天上的一颗星,像我这样的人也会有一颗对应的吗?任凭历史上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的人留下了美名、有的人却留下了骂名,有人因为想要世人记住自己的名字,宁可去做一个杀人的恶魔。可对我李元胤来说,这样的名声不要也罢。”

    只有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才会成为知己,朱四和李元胤之间就像是这样的知己,他们都不愿意踩着万千的尸体而成就自己的英名。然而像黄巢那样的人,心中就只有自己的欲望,他随意的蔑视生灵、肆意的践踏别人的躯体。这样的人是魔鬼,没人喜欢魔鬼,但是魔鬼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心中的影子。就像唐懿宗因为自己的荒唐和好战而催生出了黄巢;又像《西游记》里的孙行者因为自己的心魔而催生出了六耳猕猴。

    无论是神话中的上天入地,还是现实中的生活与战场,自身的心魔才真正是一个强者的最大敌人。李元胤似乎懂了,他应该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让繁星为证,以双手捧着自己的心说:“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强者,那么就请先战胜自己吧。”竹椅依然被他摇晃着,然而他的心却无比的笃定,他闭上了眼,口中吟诵出一首宋代徐庭筠的《咏竹》————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李元胤和黄巢都是历史中的人物,然而他们一个在历史中籍籍无名,另一个却人所共知。可他们生时的价值和死后留给人的榜样却是大相径庭的,黄巢当然不会是什么榜样,他只能让人们看到人性的破坏力,可李元胤与秦良玉这种劳而不怨的人,才是忠与孝的完美体现,一种高尚的人格境界。

    九江,并没有留下朱四的脚步,把母亲和爱人都安排妥善后,他将一直向东,就像那长江之水。母亲没有阻拦他,妻子们也没有哭哭啼啼的送别,这一次,她们希望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和丈夫离开,去奔向那胜利的战场。“你们都照顾好自己,也要替朕照顾好母后和母妃。”

    临行前,朱四还是藏不住心中的惦念。女人们微笑着答应了下来,朱四仍然不放心的说:“还有窈儿,刚刚有了身孕,朕却不能陪你了,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听到了没?”舒窈笑盈盈的摸着自己并不算凸起的肚子,样子自豪而甜蜜。“知道了,这又不是我们第一次送您出征,家里的事情您不用惦记了,我们都会料理好的。”朱四点了点头,用手抚摸着舒窈的脸,贴在舒窈的耳边说:“如果赶得及在你生产之前回来最好,如果来不及回来,生下了男孩儿,一定要等朕回来给他起名字。”

    苏裴掩嘴笑道:“给皇子起名字,谁还会跟您这个当爹的争吗?”朱四又来到了苏裴的身边,什么也没说,只是一把将香喷喷的妻子搂在了怀里,闭着眼说道:“其实已经不习惯再离开你们了,尤其是小妹呀,朕一天闻不到你身上那最熟悉的味道,都会觉得失魂落魄的,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