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伟业-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纷急盖美谜飧鏊辣涮哪钥恰K槐呗制鸶芬槐呋敌ψ潘担骸按笠狄樟四悖ú换崾逞浴!!!!!!被拔此低辏繁阋丫湎拢雌肆烁隹眨蜕揭丫人悠鸢甯扯狭俗约旱某と梗⑶乙桓雎看蚬龆闾抑藏擦恕�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巴山的造型怕是不能宜其家人了,更是没法教育国人。可巴山终归还是挣脱了老高的魔爪,并且万分委屈的跑向了宫城北安门的方向。高必正怎么会理会巴山的哭天抹泪儿呢?只看他振臂一呼,一口恶气便吹乱了身前的护胸毛:“全军攻城!弟兄们,刀枪不入啊!杀杀杀!”
那举着板斧高呼的样子很文艺,像极了自由女神和维纳斯的混合体。只是这一声语无伦次的呼喊,令清军的情况更加危机了。内城十三门早已在太平门之战后,便被巴山完全封堵上了,可是这皇城四门却并未封堵,此时的北安门还是大敞四开的,明军此时只要一个冲锋,便能够拿下整个南京皇城,这样南京城就算彻底丢啦。
巴山还是飘着眼泪拼命的向皇城内跑着,虽然哭的梨花带雨,但是那一双擦着眼泪的大手爪子和两只啪嗒啪嗒扑打着地面的大脚丫子却说什么也无法让人有怜香惜玉的想法。也许看到这一情景的观众都想让他赶紧消失在视线以外。可他的士兵们却并不这么想,本来正在向后退着的清军发现了此时北安门的城门没关,却还有一个不穿衣服的明军大将带领着上万头插鸡毛的疯子正在尾随着追杀他们的主将。
这时不知道是谁在突然大喊:“保护固山额真入城,众将士留步!咱们跟南蛮子拼啦!”这一声高喊真的留住了大部分的清军士兵,也将这些士兵的生命留在了这里、留在了北安门外。这是他们选择的宿命,他们用自己身上溅起的血,换得了自己主帅的脱身,更换得了北安门关闭的机会。在城门即将关闭、只能看到外边一线光阴的那一刻,回首望向城外的巴山,目送了自己最后一名士兵倒在了高必正的淫笑和板斧之下。城门终于关上了,高必正却如同魔鬼一般大吼着用斧头挥砍着宫门。可里面的巴山仍在对着那些刚刚为他死去的士兵们心语:“兄弟们,等着我!”
内城至此已经丢掉了大半了,如果守在内城墙上的清军此时再不撤退,也就不会再有机会了。城北四门(仪凤门、锺阜门、金川门、神策门)的守军是回不来了,他们是最先被北路明军攻击的位置,而且是被内外夹攻。城西四门因为没有接触到明军的攻城部队,所以那里定淮门的守军撤退了下来,可是当他们撤下来之后,却发现这里退往宫城的路径已经被明军切断了。
城内到处都是敌人,他们又根本无法确定各处敌人的虚实,因此也就没有信心继续作战了。城内百姓又家家闭户,谁也不肯开门,他们无法叩开其中任何一个人家,逃又无处可逃。万念俱灰之下,没有遇到敌情的这支清军反而成了内城中第一支投降的队伍。
可清凉门、石城门、三山门,这三门的守军为了能成功撤退,便抱着团汇集到了一处,全部集合在了石城门内大街,之后他们又一直沿着这条路逃向了位于他们正东方的宫城门——西安门。他们也因此差一点就撞上蒋建勋攻打应天府的那30000明军。却因为侥幸,才躲了过去,算是逃过了一劫。
可是躲得了初一,却没有躲过十五,刚刚避开了蒋建勋,还没走出多远,他们又遇到了正在攻打西安门的朱四的骑兵。西安门已经紧闭了起来,朱四刚刚正在为错过了突袭西安门的最佳时机而挠头,正苦于没法占领宫城的城墙,所以正欲转移进攻方向。却发现打西边儿撞来了数千清军,他们还‘呼儿嘿呦’的喊着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
朱四摇着头向身边的洪承畴笑道:“嗨,拿这些清军李代桃僵也勉强说得。你与朕兵分两路,由你带兵去往隔壁的街道,绕到他们的左右去攻击他们的两翼,余部随朕在此列队,准备正面迎敌。”虽然在此处是属于对步兵更为有利的巷战地点,但是清军却选错了路,他们选择了走上一条南京城内最为宽敞的路——西安门外大街,这条路四通八达,朱四的骑兵又都装备着多眼火铳。
一群归心似箭的人遇到了一群由皇帝亲自带领的铁骑,再让这群清兵拿着手里的长枪短棒去迎击明军胯下的烈马和手上的火铳,而还要同时面对洪承畴带领的步兵于道路的南北两旁文昌巷和汉府街攻击自己的侧翼。这局面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是战斗,而是一场屠杀,一场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冲破重围的屠杀。可这些最后能够生还的人,还是几经辗转的逃向了他们的希望之路——西安门。
和这支撤退下来又被消灭了大部分的清军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聚宝门的守军。他们在太平里与通济门大街的交汇处又被杀红了眼的朱四逮到了,结局也是一样的悲惨。内城十三门的守军只有城南通济门、正阳门和城东朝阳门的三支清军逃入了宫城,共有四个城门的守军都纷纷倒在了撤退的路上。唯独太平门的守军全部陪着‘如花’带去的那些刚刚睡醒了的队伍对高必正的一万头插鸡毛的裸身男进行了一番抵抗。抵抗失败后也同其他所有北安门外的清军一起,被高必正砍死在城门前。
(本章完)
第339章 明月何时照我还(1)()
现在只有巴山还在凭借着宫城、紫禁城和撤入里面的不足一万人的队伍,在做最后的殊死抵抗。内城中的鼓楼岗清军在坚守了一天之后,遭受了损失的明军开始使用火攻。四处点燃的熊熊火焰将鼓楼岗上面的一切都全部焚毁,也包括那里的守军。明军已经攻打了鼓楼岗整整一天,他们当然没人会怜悯从火海中逃出来的一个个火团。一簇簇的弓箭将那些火团定格在保持奔放姿势的那一刻。城北四门被明军围攻了三昼夜,最后终于还是全部放下了武器。
属于守军们最后的时刻到来了,巴山和剩余的满洲镶蓝旗守军们在宫城内的抵抗没有一粒米供应,因为那个被巴山天天爱来爱去的寇湄趁着明军攻入城时逃走了。在逃出宫城之前,她还点燃了宫城内清军的最后一点存粮。很显然,寇湄不属于巴山,她只应该属于大明的——锦衣卫。
从一开始,当洪承畴刚刚失踪时,巴山便开始怀疑寇湄的身份,可是怀疑和观察的太多之后,他竟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洁白的女人。可是在这个时候,当他被这个女人狠狠的坑了许多天以后,爱有多深,恨就有多疼。寇湄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只是留下了被他穿在身上到处现眼的那一身妓子行头。哀莫大于心死,没什么会比被自己的爱人欺骗更令人伤心的了。然而巴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战友们用生命换得的自己能够逃入宫城的机会,不是为了让自己有时间去痛恨一个妓子的,因为战友们需要他永远战斗。
面对高必正昼夜不停的进攻,巴山们一直依靠着信念和意志在坚持。清军每天的损失都极大,让他们能够果腹的食物,就是自己身边牺牲战友们的尸体。也许这些被他们吃掉的战友们,刚刚还是为了掩护他们这些活着的人而死去的。而这些活着的人真的是一边即想握住牺牲兄弟的手,一边又不得不强忍着泪水,去下咽兄弟们的肉。这份痛苦的挣扎,就只是为了能够继续的战斗下去。清军剩下的这些战士们,似乎每个人都会想到同一个问题,他们在为谁而活?又究竟为何而死?他们因何而战斗?他们到底在守护些什么?
活着只为了守护这座必将破碎的城,死后又将被战友分食着自己早已破碎的心。城破了并不会令他们更加伤心,舍身饲友也并不会令他们对自己用生命保护着的兄弟多一分抱怨。自己的命都能拿来交换兄弟的命,更何况是自己死后的肉呢?只是他们始终不明白,他们这样的活着、最后又那样的死去到底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就像没有人能够回答人类为何会存在,又为何相互间不断残杀一样。但是如果硬要我给这些生者和死士一个理由,也许就只有一个‘义’字可以形容吧。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是一首描述情谊的诗,用来诉说一些选择了无常命运的人。南京宫城之上,想要坚守一个‘义’字越来越难,无常的命运正在降临。高必正像疯子一样每天对城头发起数十轮狂攻,守城的战斗几乎从未停止过、时间似乎也从未转动过。这一切像是要永远都停留在这一刻——死亡、不断的死亡。
大炮和明军的刀枪让这里变成了一座血肉磨坊,也让活下来的战友越来越少。然而他们已经不在乎这些了,当世上兄弟间真正的‘义’字升华到最后,就是相互间为对方的牺牲。即使换上一千种死法,为了自己的兄弟,他们也全都无怨无悔。只是这‘义’字不会随时被人揣摩、更不会随手被人拿来亵渎,这个字虽然总是昙花一现,却又总会绽放在伟大生命的最后一瞬间,让真性情的人永远怀念、顶礼而膜拜。
巴山每天都会绕着宫城转上十几圈,他绕城巡视着、鼓舞着、战斗着,也仰观着战士们为了自己的兄弟和一个煌煌王朝,坚毅而果敢的死去。当高必正的疯狂越来越难以抵御时,当明军每天都可以冲上城墙数次。再被清军拼力杀退的时候,巴山却做了一件比吞噬战友的肉体更加疯狂的事情。他不但拿战友来充饥,还将这些为了‘义’字而死的勇士们投入了大锅,煎熬成了一片片的油脂。再将这些油脂泼向他们的敌人。
在那一刻,这个‘义’字化作了满天的泪水,而这样的泪水真的会令人很疼、很伤。高必正已经疯了,巴山比他更加的疯狂,他们就像两个魔鬼在相互撕咬,不眠不休。己方每一个死亡的士兵都会是可以令高必正更加疯狂的催化剂,而每一个战死的兄弟都成为了巴山杀人的武器。高必正进攻的越急,巴山就越像是一个魔鬼;而巴山越恶毒,高必正就越想干掉他。
清军被熬成热油的尸体不知道被巴山抛洒了多少时日,终于有一天,高必正的进攻让清军再也无法抵挡了。明军头顶着城上泼下来的热油大批大批的登上了城头。巴山进行了多次的反扑,也未能将明军赶下城头。烈火烹着沸油,而厨子已经被敌人撕碎了。
锅中的人油只能毫无意义的沙沙作响。明军已经越来越多的登上了城头,包括高必正本人都亲自来到了上面,他们正向着巴山们最后的死亡步步近逼。巴山拼杀到了最后,当所有身边的战友都已经战死了的时候,他依然轮动着一对儿板斧,却挥泪如雨。
他甚至从没有脱下最初的那一身红妆,因为那可能是他身边战友们生前对他最最深切的记忆。为了把这样深深的记忆留给自己死去的战友,他宁可继续自污。为了自己的族人和国家,他要战至力竭而死。可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挽救不了大清、挽救不了南京城的。但是为了他的国家和他心中的主义;也为了那些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