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伟业-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刚刚是怎么回事儿。”
身边人已经被气的够呛了,听到李等会这么问,便讽刺道:“总兵大人刚刚看了那么久,还没看出来是怎么一回事儿吗?”李等会又说:“是啊,知道了也晚了,大不了再去周围抓一批人过来。”身边人又道:“附近的百姓要么跟着于七进了城,要么在您之前抓壮丁时就已经跑的差不多了,还要上哪儿去抓?恐怕只能咱自己人去填河了。”
李等会这回却反映奇快的一拍大腿喊道:“这一定是个好办法。”于是三天时间内,李等会为了这个好办法损失了四千大军,栖霞义军的箭雨终于爆发了。等到第五天的时候,李等会才感觉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心疼,不过这时他的队伍已经损失了差不多快一半儿了。
登州知府张尚贤眼看着自己府治内的部队越来越少,自然不肯让李等会把大军都填到护城河里去,于是他便唆使徐文秀说:“大人,自于七为乱之日起,我登州便与他接连作战,如今是师老兵疲呀,如此大的损失堪堪一个登州府是难以承受的。又眼看这栖霞县的护城河已经被我们填平了,前期铺垫已经做好。攻击了五日后,乱民已死伤过半,而同来戡乱的其他州府的总兵们还寸功未立呢。下官甘愿将攻下栖霞的功勋留给其他总兵,以表达对各路大军前来帮我登州剿匪的谢意。”
张尚贤的话说的漂亮,可其他各州的总兵也都不是傻子,不过炮灰总该有人来做。李等会已经连填河带攻城的折腾了五天,其他各路人马如果依然旁观,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徐文秀也同意了张尚贤的话。徐文秀捋着胡须对众人说道:“既然张大人有此美意,那么众位大人谁来成全啊?”
青州总兵李延平刚刚要站出来,不料却被沂州总兵李永盛挡在了前面,他对徐文秀和张尚贤说:“既然大人想要换将,而张公又如此的有心,那么下官倒是有个主意,想与莱州总兵范总兵一起做一件事。”
徐文秀道:“哦,那就说来听听。”李永盛说:“前番李总兵填河攻城的办法非常好,不过如果能再进一步,将沙袋一直堆到墙头之上,到时候我大军的马队便可直趋城墙,如此一来乱匪即使悍勇,又怎能不败呢?何况我们想要进攻栖霞,在时间上来说实在非常宽裕,有足够的耐性好好教训这群暴民一番。”
众人都说好计,看范承宗附和的样子,显然已经是之前同李永盛一起商量好的。李永盛的计策,除了需要足够的人冲到城下堆积沙袋以外,还需要足够的人手对城上的义军进行火力压制,所以紧靠他沂州兵马,是做不到的。而这些人又都讨厌李延平的骄狂,李等会又已经被打了个半残。
不是李永盛和范承宗关系有多么亲密,而是退而求其次,真的再无人可以合作罢了。况且李永盛算是一位智将,比起登州总兵李等会来不知道聪明多少倍。李等会都差一点儿把登州拿下来,他李永盛再加上军中除了李延平之外的另一位勇将范承宗的两军合力,又怎会放着军功被那个跋扈的李延平抢去?
由于计划合理,又符合巡抚徐文秀的避免伤亡,稳妥起见,不怕费事的作战主张。沂州总兵李永盛和莱州总兵范承宗二人很快便接替了登州总兵李等会,开始了对栖霞县日复一日的堆沙垒土攻城。
这一战法让起义军很难抵御,眼见清军沙袋垒成的土坡在一天一天的长高,于七和王伦都来到了城头,于七心有焦虑的说:“清兵用刀盾手掩护,将沙袋送上,让我们的箭矢很难杀伤到他们,而他们来到城下扔下沙袋便走,也让我们的滚木礌石很难击中他们。城内箭支已经不多,而滚木礌石的数量也极为有限,土垒已经高有两丈,恐怕城破只在旦夕之间了,这一战法,对我城池矮小的栖霞真的非常有效,看来清军之中真的不乏人才呀。”
王伦无奈的笑道:“这一战法的创始人,还并非清军,而是辽东边帅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在提督陕西总兵官的任上,剿灭据守宁夏城造反的鞑靼酋长啺菔彼玫恼椒ā6钌偎У恼庖徽椒ǎ沼诖蚱屏司霉ゲ幌碌哪某牵彩沟脝拜被族灭。我军如果想要死中求生,别无他法,看来唯有敢死二字了。”
提起李如松,那可是一位大英雄。万历年间征战朝鲜,征东提督李如松率领四万明军追着十二万日军的屁股打了七年,最终击败倭寇。如果不是期间出现令人捧腹的谈判故事耽误了几年时间,
战争根本不需要这么长久。如果明军想要杀人灭口,日本人绝对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还有那一场战争到了后期,明军可是做好了登陆日本岛的准备的。
绕是这样,平壤一战李如松照旧吓得日军主力不敢走出城堡,最后被他放了一把大火通通烧死。于是大军轻松跨过鸭绿江,兵锋直指王京。
碧蹄馆一战更是名垂千古。李如松率领查大寿的三千步兵和护卫自己的一千骑兵充当先锋。与准备诱歼明军主力的四万日军遭遇。
日军主将黑田长正率领一帮战国时代的明星阵容,简直不可一世。立花宗茂,小早川景隆,小早川秀包,吉川广吉等等,至今都是日本人心中的英雄。就算一线小队长中也有拉风的,比如声名赫赫的“贱岳七本枪”。
然而面对十倍于己的日军精锐,被屠杀的却是日军。砍了一日夜敌人脑袋,李如松依然被重重围困,史载李如松被围匝数重。然而朝阳升起之际,他竟然率军对日军发起了反攻!
壮哉大明!壮哉李如松!四千大明精英猛攻四万日军精锐,足以令人血脉贲张。
边帅李如松冲破粟屋景雄的包围和景上井真的追击。在日本号称‘战王将军’的粟屋景雄被打得丢盔卸甲,泣不成声。金甲将军被李如柏阵斩。
战前牛气冲天的立花宗茂,小早川景隆等人,纷纷表示伤亡惨重,要求退出战斗……
号炮三响,明军六千主力开至,日军的噩梦更加沉重,如遭雷击。碧蹄馆一战,明军伤亡千余人,日军伤亡万余人。牺牲的高级将领被记录在史册的便有十五人之多,阵亡率高达四成,什么战国名将,不过一屁罢聊。
抚今追昔,遥想当年李如松的风采,令人顿足,于七不免叹息道:“是啊,倘若李边帅没有在辽东遭遇埋伏阵亡,努尔哈赤不可能得逞!可今日的清军,完全学习了当年辽东明军的战法。目下这支清军人数众多,且又战法合理,两相比较,我们唯有勇气可以依靠,唯有敢死方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了。”随后,于七对众人喊道:“传令全军开饭,吃饱了好与清兵血战!”众好汉也都吃的饱饱的,摩拳擦掌等待与清军杀个痛快。
(本章完)
第417章 栖霞群英翻白日(7)()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正午的阳光照耀着栖霞城,义军将士们双眼喷射着火焰在与清军鏖战,仅仅一个上午,沙袋又被堆高了许多,纵然义军的滚木已经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城头一直碾压到土垒堆成的山脚,直至护城河外,然而清军依然前仆后继。终于开始有义军的好汉们跳下城头,在土垒上与清军肉搏,随后更多的好汉也加入其中。
随着一声声呐喊,李家兄弟、张振刚、徐耀门、徐海门兄弟都已冲下了城头,挥舞着刀枪,奋力将清兵一次又一次的赶下去。王伦又命令百姓们准备拒马桩和透甲枪放在城头,准备在敌军骑兵来袭时随时将这些装备摆在土垒之上抵御,而此时的土垒之上,仍然是战场。
此时的清军大营里,众将的心情也很紧张,登州都司王允升和即墨参将刘国玉这次带来的都是骑兵,此二人都是经历了上一次兵败溃逃的,眼见栖霞唾手可得了,都跃跃欲试,想要一雪前耻,而李永盛和范承宗自然不想让煮熟的鸭子跑到别人的盘子里。
看到众将吵闹着都要请战,李永盛说:“都急什么?现在土垒上激战正酣,而土垒距离城垛尚有一米多高的距离,战马就算登上了土垒,又怎么能越过城头,还不是一样得下马作战?等我二人再发起几次进攻,再将土垒堆高一米,到时候战马才可直接踏上城墙。”
说完,也不等徐文秀回答,便拉着范承宗继续督战去了。众将对此也都无可奈何,毕竟土垒是他二人堆起来的,总不能让人家出完了苦力,自己再大喇喇的去捡便宜吧。没有更合适的借口,自然都要等一等,于是众人的心里便都开始诅咒起了李永盛和范承宗,希望他们倒大霉,然后自己再上去捡洋落。
李永盛和范承宗也确实很倒霉,进攻一直持续,却仍然毫无进展,堆积数天的沙袋,已然让队伍伤亡了三千余人,这一日的数十次进攻,更是死伤了两千余人,可是一直到日落,也未能有一个士兵登上栖霞城。回营休息,隔日又是一场激战,却依旧如此。一连三日,起义军虽然也伤亡巨大,却越战越勇,而李永盛和范承宗两军竟然已经伤亡近万了。
众将的催逼开始急迫了起来,李永盛和范承宗也感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但就像两位输光了的赌徒一样,越输就越想翻本儿。于是在众将的七嘴八舌中,范承宗喊道:“都别吵了,老子与乱匪大战了十天,眼看乱匪已经死伤过半了,这时候你们要来换将,断不能够。”
徐文秀说:“范总兵稍安勿躁,你与李总兵虽然杀伤乱匪良多,却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也是担心你两军伤亡过大,无法对本州父老交代呀。”
范承宗虽然也知道自己本钱越来越少了,却仍然梗着脖子说:“不劳徐大人操心,范某来此,就是要为莱州军民增光的,虽然所部颇多伤亡,却也不可半途而废。我与李总兵明日再攻打一天,如果依然拿不下来,再任由大人换将。”徐文秀已经得到了范承宗的保证,自然不能再说什么。“好,那就一言为定。”范承宗与李永盛齐声道:“一言为定。”
如此又过了一日,这一日的黎明伴随着大雾,这场大雾足以让义军挠头,让清军窃喜,虽然是黎明,却到处都是危机。“哈哈,范总兵,天助你我兄弟二人,这一场大雾虽然让人看不清前路,却也让乱匪无所适从。你我应当立刻对乱匪发起总攻,争取在雾散之前拿下栖霞县。”
听到李永盛的话,范承宗也深以为然,他手举丈八蛇矛,激动的在空中挥舞着对李永盛说:“李总兵言之有理,你我就立刻整军,对乱匪发起总攻,争取在午牌之前全歼乱匪。”言罢,二人都急急点齐全军,静悄悄的向着栖霞城前进,虽然是偷袭,却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欲晓霜气重不收,余阴乘势相淹留。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好大的一场雾,让人分不清南北,看不清前路,可为了建立功勋,李永盛与范承宗两支人马就在这样的天气下向栖霞城靠近。路一步一步的走着,也不知何时能够到达,总之沿着地上这二十来日踏出的无数足迹前行就对了。四周都静悄悄的,偶尔会有几只惊恐的小鸟,在迷茫的大雾中叽叽喳喳的乱叫。也许它们也预感到在这大雾里,会产生许多是非。
这样的大雾能否打仗,两位总兵也不知道,这大雾底下有什么,他们也要靠猜,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兄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