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官员-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因为他的性格使然,参与这样的文坛盛世,能尽一份力气也是好的,怎么可以不尽心,又怎么可以半途而废?
文徵明如此,都穆也是这样想的。而且都穆已经年过三十,社会经验也相对丰富,他隐约感觉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有很多人在关注。所以他任劳任怨,十分卖力,表现的很出色。
士林的消息互相传播,等李应祯知道时,赶紧从滁州回到家中,他们已经不需要再去印书局了。
李应祯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把四人打量了一番,叹息了一声,
“这段时间在印书局,你们的表现都有人记录在册,老夫今日才有耳闻,所以急忙赶了回来。
除了伯虎,你们三人的表现的都还不错。元敬表现最好,列为一等,徵明也不错,是二等,希哲差强人意,但也及格,只是三等。唉,未来你们的前途可能也同样如此。”
李应祯这席话简直如同一个晴天霹雳一般,把四人给炸蒙了,还有这样的事情?都穆反应最快,他在四才子中水平相对是较低的,按照李前辈的说法,他未来的前途是最好的,他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先生,这……”
“元敬不要急着谦虚,听老夫说完。印书局需要大量的读书人来捡字排字,为了鼓励监生们好好干活,帮办张超就出了一个主意,把他们在印书局的表现纪录下来,用于考核。
谢祭酒很赞赏这个建议,说一屋不扫,何以扫他天下,能在印书局做的好的一定是德才兼备之人。
这段时间,除了国子监的监生,各地的读书人不少也参与进来,南京翰林院杨学士就建议这些人也一并纳入考核,说如此文坛盛事,敢于偷奸取巧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要好好惩处一番。
伯虎,区区几十日你为何就熬不住,还到处宿妓喝酒,放浪形骸。你可知道,提学李御史十分厌恶这等行径,今年的乡试你是没办法参加了。”
这又是一颗大炸弹,把唐寅顿时炸晕了,他万万没想到,就是因为在印书局不好好干活,竟然会弄到乡试资格都没有,这到底是怎么了?
唐寅既迷茫,又紧张,还有几分恐惧,李应祯叹了一口气,“虽然李御史有些过分,但你确实授人以柄。你还年轻,要记住此次的教训,日后千万不要再如此了。”
毕竟是同乡晚辈,有些重话李应祯不太好说,实际上李应祯很赞同印书局的这个考核法,也支持李御史对于唐寅的决定,这个孩子虽然很聪明,才华横溢,但确实太过轻浮,还要好好锻炼一番。
批评完了唐寅,李应祯接着说道,
“本朝科举,讲究的是德才兼备,但是往往八股定终身,这其中的弊病很多人都知道,也确实选拔了不少无耻之辈,比如万安甚至坐到了首辅,这些人严重的败坏了士林风气,有识之士都十分痛惜。
所以这次印书局考核你等上上下下都支持,认为是一条好路子,能坚持下来的一定是能够用心办事,吃苦任劳,持之以恒的士大夫,日后朝廷选人也会偏重于他们。元敬,徵明,你二人都做得很好,还要好好保持呀。”
李应祯这一番解释和赞扬,让都穆和文徵明十分高兴,只不过看着唐寅面色苍白,他们也不好表现出来。
都穆七岁就能作诗文,成年时博览群书,二十多岁便以博学多识为乡人所敬。他居家数十年,授馆教徒,是名副其实的“都教授”。他一边教学,一边做学问,三十岁时就有著作数十卷。
都穆的父亲都卬,为人不慕名利,寄心山水,无意功名仕进。都穆受其影响,也埋头乡间苦作学问,即使生活贫困也不改此志向。
有一年,到了年关,都穆家中空空,只有一条破毡子。他写信给好朋友,说兄弟你家仓里粮食多,不如分一半给我吧,免得让人家笑话我灶台不冒烟啊。这个朋友也蛮大方,真就分了一半给都穆送去了。
清贫的生活看起来很有诗意,但都穆毕竟不是都卬,他虽不贪财,但却好名。知子莫若父,都卬曾笑说:“别人著书别人开,我家都穆著书自开。”
所以都穆事实上是一个追名逐利之徒,他跟张超的本质一样,只不过没有张超做事的本领,只得苛待自己,在隐忍中追逐机会,果然这一次他等到了。
与都穆不同,刚刚二十出头的文徵明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个性比较敦厚老实,性格内向严谨,与唐伯虎相比他是典型的那种勤奋的笨学生。
所以他在印书局做事就一板一眼,安静耐心,勤勤恳恳,但不如都穆那般会表现自己,所以只能排在二等。
与这两位的表现很出色想比,祝允明就有些浮躁,心不在焉,但好歹坚持下来了,所以排在第三等。李应祯对这个女婿的表现虽然不是非常满意,但也能接受。
更何况从去年至今,他在不断进步,也是难能可贵了。所以李应祯难得的鼓励了几句,希望他以唐寅为戒,多学学都穆文徵明。
第172章 张超V唐寅()
就在李应祯在家中教育四个晚辈的时候,张超也在家中研究他们。原来张超准备请这几位才子聚会一番,毕竟人家是来拜访他的,又专程帮了他一个月,怎么也得感谢一番。
但是他自己有几两水平,他是清楚的,要是被他们PK下去了,以后还怎么继续高高兴兴的装逼?
张超研究了一番发现,这四个人性格差的有点远,怎么会混到一起去的,难不成诗词书画的力量这般强大?
张超不是很忙吗?为什么现在有空参加文人的聚会了,这要传出去就是一个新闻。原来随着永乐大典印刷的进行,各样筹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他现在已经是帮办了,主要是管理的事情,现在就有些空闲了。
另外随着第一个月六百卷图书的出版,几乎整个印书局都松了一口气,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最多三年半,他们就可以交付永乐大典,比想象的要快的多。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中间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所以五年的时间绰绰有余,那么他偶尔轻松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赫赫有名的反汪五义士,丁淳还有苏州四大才子,另外还有跟张超走的近的那一批监生,一个都没有落下,三四十人,在国子监会所再次进行了一次聚会。
面对张超的邀请,唐寅是不太想去的,因为张超算是坑了他一把,丢了乡试资格,最起码又要熬上三年,这对于雄心勃勃的唐寅是个不小的打击。
只不过其他三人却并不这么想,他们来的目的不就是见张超一面的?好容易印书有了空闲,人家请他们聚会,怎么好拒绝?拗不过三人的唐寅,只得捏着鼻子也过来了。
张超参加这样的文人聚会,一直都非常低调,多吃菜,少喝酒,多记录,少发言,这两多两少的原则,其他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也都习惯了。
张超是名震天下的名士,他们也不愿意因为张超这个习惯而得罪他,另外有一个大名士给他们记录,无形中也抬高了他们的声望。
这样一来,凡是张超参加的文人聚会,大家都默认张超来作记录,因此张超习惯性的坐到了记录的位置上,又习惯性的声称自己水平不够,还是给你们记录佳作的好。
当然这就吸引了四大才子的注意,丁淳就陪在他们身边,因此解释了一番。唐寅本来就很不痛快,这样一来不由得就更不开心,这张超明明词写的很好,为什么总是想着扮猪吃老虎,看我作弄他一番也出出心中的恶气。
唐伯虎因为心情不好,所以聚会还没开始,就喝了好几杯,他索性装醉,瞪着迷糊的眼睛大声说道,
“既然知道自己水平不够,还不回去好好读书,为甚参加这样的聚会?”
唐寅这装醉一喷,顿时整个会所就安静下来,甚至连伴奏的也停了下来,在场的人都知道,张超作为印书局的帮办,事实上负责出版永乐大典,地位已经比他们高了,就算是南京一些朝廷大员也不会这样辱骂张超。
祝允明连忙站了起来,有些慌张的说道,“张兄,唐贤弟喝醉了,他本意不是如此,……”
都穆和文徵明也接着站了起来,开始说好说。
张超摇摇手,示意他毫不生气,一来他对唐寅这个表现有心里准备,谁让他坑了一把唐伯虎;二来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眼光和层次也提高了不少,为这么点小事生气不值得;三来他是后世来客,被唐伯虎说水平不够,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张超自嘲的笑了笑,端起酒杯,“不瞒诸位,唐兄说的是实话,就是因为跟在座的诸位仁兄想比,张超学识不够,又一向胆小怕丢人,所以才很少参加此等雅集。
这一次苏州四大才子结伴而来,我就想着见识一番,所以才蒙混进来,我这也可是上进之举呀,唐兄就算是赶,也赶不走我,我一定会厚着脸皮待下去的。”
哈哈哈,张超这样一席话,顿时冲淡了现场的尴尬局面,他又很给在场众人的面子,特别是苏州四人被他称为四大才子,日后一定会名声大噪,而且他自嘲的又太夸张,当然大家就笑了起来。
但是唐寅等人却知道,他们四人过来是来拜访张超的,张超这样说又暗地里回击了唐寅的无礼。唐寅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刚想说些什么,旁边的祝允明就悄悄的踢了他一下,示意他适可而止。
张超见唐寅消停了,就开始了正题,
“张超能有幸结识各位仁兄,一起出版永乐大典,又共聚于此,这是张超的荣幸,也是印书局的荣幸,请各位满饮此杯!”
张超是有资格代表印书局说这番话的,所以众人就举起酒杯一起回敬,顿时席间就欢乐融融起来。
唐寅对于这样的聚会轻车熟路,等众人乐呵起来,他眼珠子转了转,就装作去厕所,让祝允明失去警惕,他站起身,突然抓起酒杯,笑嘻嘻的朝着张超的方向说道,
“我等都是读书人,应该效仿古人,吟风弄雅,赋诗述怀,再结集出版,如此才符合张公子的雅集之说,张公子,你说是不是呀?”
张超笑着点点头,“唐公子所言甚是,听说唐公子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我正等着你的大作呢,”
说完,他指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道,“至于我嘛,肚子里面没货,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没有一样拿的出手的,只这笔字还算能见人,就老老实实给大家做做记录,就不献丑了。”
张超说出这样一席话,如此死不要脸,唐寅也是目瞪口呆,再怎么说张超也是个秀才,他怎么好意思公开这么说自己,不怕被别人嘲笑吗?
张超并不在乎文人们怎么看待他,嘲笑也好,耻笑也罢,也都不能伤到他一分一毫,他的根基在于做事,在于更多的黄连素。
今天唐寅连连挑衅,他干脆就公开死不要脸了,看你唐伯虎能搞出什么幺蛾子?反正这样的局面日后也会出现,今天让这些人宣扬出去,也许是一件好事。
祝允明懊恼的拍了拍脑袋,今天就不应该带唐寅过来,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幸亏张超脾气不错,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收场才好?
第173章 钱庄()
张超这般说话,唐寅也就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他嗫嚅的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