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凤团-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饼上印有龙腾凤翔的纹饰,所以也叫“龙团凤饼”。

    北宋咸平初年,丁谓为福建转运使,开始研制大龙凤团茶,每八饼生一斤,上贡不过四十饼,专供皇家饮用,虽然近臣之家,也只是听说而已,根本无缘品上一口。丁谓开创了团饼茶的采制工艺,系统地总结了团饼茶的生产经验,写出了对团茶生产起指导作用的茶学专著《建安茶录》,亦名《北苑茶录》或《茶图》。

    北苑“龙凤团茶”的创始人是丁谓。丁谓是北宋名人,字谓之,苏州长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丁谓聪明过人,西昆体诗人,诗、画、博弈、音律无不洞晓。宋至道中,丁谓任福建路转运使,到建安县督造北苑御茶时创制了大龙凤团茶,成为天下之最。当时丁谓精工制作了四十饼大龙凤团进献给皇帝,宋太宗龙颜大悦。此后,建州每年上贡御品龙凤团茶。

    丁谓为“大龙凤团”茶做了三大贡献。一是首创之功:丁谓开创了团饼茶的采制工艺,首创了“大龙凤团”茶,并使北苑龙凤团茶在北宋名倾天下。

    二是著书立说:丁谓在文学方面也颇有成就,和孙何并称“孙丁”,当时文坛有不少推崇者,着有《丁谓集》八卷、《虎丘集》五十卷等。更为难得的是他在制茶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团饼茶的生产经验,写出了对团茶生产起指导作用的茶学专著《北苑茶录》,也叫《建安茶录》或《茶图》。

    《北苑茶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郡斋读书志》第十二卷中说丁谓:“监督州吏,创造规模,精致严谨。录其园焙之数,图绘器具,及叙采制入项法式”。可见,《北苑茶录》不仅记叙了茶焙的数目、所在地,以及采摘、焙制、上贡的经过等,还绘制了制茶的器具图。正因为丁谓的《北苑茶录》,北苑御茶很快就闻名遐迩。

    三是作诗题序:除了著书,丁谓还创作了许多赞颂北苑御茶的诗,其中《北苑焙新茶》是最出色的:“北苑龙茶着,甘鲜的是珍。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宿叶寒犹在,芳芽冷未伸。茅茨溪口焙,篮笼雨中民。长疾勾萌并,开齐分两均。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作贡胜诸道,先尝只一人。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啜为灵药助,用与上樽亲。头进英华尽,初烹气味醇。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顾渚惭投木,宜都愧积薪。年年供御,天产壮瓯闽。”

    这首诗是一个绝好的广告,诗中描写了北苑茶采摘、焙制、包装、运输、上贡、品尝的情景,既突出地区优势,又突出产品质量,赞美它是最佳的贡御之茶,是为福建增添光彩的“天产”。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评价说:“此诗叙贡茶颇为详尽,亦可见当时之事也。”

    更有价值的是诗前的序,为北苑茶事的辉煌历史作了铁证。序的全文如下:“天下产茶者七十郡半,每岁入贡,皆以社前、火前为名,悉无其实。惟建州出茶有焙,焙有三十六,三十六中惟北苑发早而味尤佳。社前十五日即采其芽,日数千工,聚而造之,逼社入贡。工甚大,造甚精,皆载于所撰《建安茶录》,仍作诗以大其事。”

    这段话指出,建州有36个官焙,其中北苑龙焙生产的茶又早又好。春社宋代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这一天,皇帝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天地的仪式前15天,每天上千人采茶,花工大,制作精,而且在春社前用快马加急送到三千五百里外的京城开封。从采摘到制作,从建安到开封,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条件,这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这却是事实!正因为能够如此,虽然建安比顾渚离开封更远,宋朝还是把修贡中心移到建安。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宋庆历四年至北宋皇佑三年,蔡襄为福建转运使时,主司北苑茶事,开始制作小龙凤团茶,比原先的大龙凤团茶更为精致,“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蔡襄也因而成为中国茶史上小龙凤团制作的第一人。他创作的《茶录》是一部继陆羽《茶经》之后最著名的茶学专著。

    北宋庆历年间,福建转运使蔡襄主司北苑茶事,他在“大龙凤团”的基础上,创制出“小龙凤团”茶。与“大龙凤团”一斤八饼不同的是,小龙凤团更精致,每二十饼重一斤,它的价格可值黄金二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称赞小龙凤团茶道:“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蔡襄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字君谟,端明,也叫蔡福州,世称忠惠公。北宋兴化府仙游人。蔡襄督造了小龙凤团茶,因而成为中国茶史上小龙凤团茶制作第一人。蔡襄创制的小龙凤团茶与丁谓创制的大龙凤团茶,促进了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龙团凤饼,起于丁谓,成于蔡襄。两人在中国御茶史上被称为“前丁后蔡”。

    蔡襄为小龙凤团茶所做的最大贡献还不仅限于首创,更的是他为小龙凤团茶在茶史上树碑立传,他创作了《茶录》一书。蔡襄在书法上颇有造诣,《茶录》本身就是蔡襄的一件书法杰作。《茶录》分为两篇,上篇论茶,对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汤、盏、点茶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下篇论茶器,对制茶用具和烹茶用具的选择,均有独到的见解。《茶录》的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部继陆羽《茶经》之后最著名的茶学专著,为宋代艺术化的茶饮奠定了理论基础。

    蔡襄在担任福建路转运使期间,通过制作小龙凤团茶,练就了一手品茶的本领,能辨别茶的品种、味道与优劣。据宋代学者彭乘的《墨客挥犀》记载,有一次返乡归隐的蔡叶丞邀请蔡襄到家中做客,蔡襄刚落座不久,蔡叶丞的另一旧友也随后到访。侍童在下房烹调小龙凤团茶时闻知又来了位客人,急得束手无策。因为家里仅有的两块小龙凤团茶都烹上了,恰好每人一茶瓯。现在又多出一位客人,可怎么办呢?考虑再三,他就掰了块大龙凤团茶一起烹煎。烹好后端给主人和两位客人,心里还为自己的“高招”暗暗自得。不料蔡襄在侍童端上茶瓯时就觉得茶的气味不对,啜了一口果然是夹杂了大团的小龙凤团茶,蔡襄便问道:“为什么要将大小龙凤团茶合在一起烹饮呢?”

    蔡叶丞是位有身份、讲体面的人,听到蔡襄的问话,既吃惊又觉得有失面子,就唤回侍童问明缘由。侍童只好原原本本地说明了真相,蔡叶丞原谅了侍童,对蔡襄辨茶的本事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随即向蔡襄请教是怎样分辨出大小龙凤团茶的差别?蔡襄说:“我要是吃不透大龙凤团茶的特性,怎么能研制出小龙凤团茶呢?若是二者只有八饼一斤和二十饼一斤的差别,皇上会如此青睐小龙凤茶团茶吗?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说得在座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对蔡襄表示敬佩。

    再来说说蔡襄辨茶、识茶的第二件趣事:蔡襄识茶、辨茶在宋代是很有名气的。在建州能仁寺的院里,有一棵茶生长在石缝中间,它产的茶叶被称作“石岩白”,是一种稀有的优质茶的品种。寺内和尚仿照龙凤团茶的制法,制作了八饼团茶。分别馈赠给转运使蔡襄和京师的朝臣王禹玉。一年后蔡襄调任吏部侍郎,在蔡襄去拜访王禹玉时,王禹玉知道蔡襄的辨茶、识茶的工夫闻名遐迩,不敢怠慢,就命人以最好的茶——“石岩白”来招待他。蔡襄端起茶瓯先闻了闻茶的香气,然后说:“您怎么会有能仁寺的‘石岩白’?”王禹玉说:“真不愧是‘茶博士’呀,什么茶都瞒不过你。”对蔡襄的品茶工夫慨叹不已。由此可见,蔡襄被誉为中国品茶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

    北宋大观初年,宋徽宗作《大观茶论》,成为中国茶道首倡者,他提炼“清和澹静”四茶谛,发展为日本茶道的“四规七则”。赵佶是北苑茶文化和中国茶道的集成者、倡导者和领袖人物。他以北苑茶为研究主体和对象,作《大观茶论》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把饮茶要谛与意境发展为生活艺术,为中国茶道奠定了基础。他在《大观茶论》中盛赞产自北苑的“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宋代最贵重的茶就是龙凤团茶。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龙凤团茶是经过采茶、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等七道规范而严苛的工序精制而成,如团饼状,每八饼重一斤,表面都有十分讲究的龙凤饰纹。龙是百兽之首,皇帝的象征,凤是百鸟之首,母仪天下的标志。‘龙凤茶不同于一般的茶,“以别庶饮”显示了皇家的尊贵。进贡时都有吉祥的茶名,如万寿龙芽、太平嘉瑞、瑞云翔龙等。

    北宋年间,周绛、范仲淹、欧阳修等诗赞北苑茶。周绛着《补茶经》《茶苑总录》,盛赞“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范仲淹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赞:“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欧阳修着《归田录》盛赞小龙凤团茶,诗《尝新茶呈圣俞》赞“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北宋元符二年,四川省万源县王雅父子从北苑移栽“建溪绿茗”。四川省万源县王雅父子移栽“建溪绿茗”于古社坪,并于大观三年立碑《紫之坪植茗灵园记》记载此事,碑文有楷书204字,称“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等。碑碣现为万源县的珍贵文物。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宋宣和二年,北苑御茶园主官郑可简始创北苑龙茶极品“龙园胜雪”。郑可简任福建转运使时,始创用银丝冰芽制作的北苑御茶,因这种团茶色白如雪,故取名“龙园胜雪”,时人称“茶之妙,至胜雪极矣,每斤计工值四万,造价惊人,专供皇家享用”。后人慨叹“皇帝一盅茶,百姓数年粮”。郑可简因而成为中国茶史上的茶叶极品“龙园胜雪”的创始人。

    北宋徽宗年间,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满足皇帝大臣们的喜好,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也越来越精致。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北宋宣和二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可以说是旷世绝品的新茶,把前面的大小龙凤团都给比下去了。她是用“银丝水芽”精制而成的,这“银丝水芽”又叫“银丝冰芽”,《北苑别录》中将茶叶分为“紫芽、中芽、小芽”三个等级。紫芽,即茶叶是紫色的,制作北苑御茶时,紫芽是舍弃不用的;中芽,即一旗一枪,有诗赞它:“一枪已笑将成叶,百草皆羞未敢花”;小芽,是刚长出的茶芽,形状就像雀舌、像鹰爪。小芽中最精的状若针毫的才被称作“水芽”。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中称:“至于水芽,则旷古未之闻也。”郑可简就是用这“旷古未闻”的“银丝水芽”精制出了这款新茶,因其茶品色白如雪,故名为“龙园胜雪”。

    《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宣和庚子岁,漕臣郑公可简始创为银丝水芽。盖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其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蜿蜒其上,龙园胜雪。”

    大家可以想象,用旷古未之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