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乡-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外甥准备利用此次推行货通天下这个机会,将曹氏修枝剪叶,该斥退的斥退,该分化的分化,保留主业,保留祖业,余者可以分而治之。”

    曹襄说完,长平已经热泪盈眶,紧紧的握住儿子的手,这一次并没有用蛮力,只是握住儿子的手显示亲近之意。

    曹襄冲着云琅几人咧嘴笑了一下道:“我不是一个有什么雄心壮志的人,你们别看不起我。”

    阿娇笑颜如花,特意走过来摸摸曹襄的脑袋,对这个外甥满意极了。

    然后就盯着云琅看。

    云琅摊摊手道:“跟您几位比起来,我就是一个穷人,阿襄这样的富贵烦恼,我可能还要再过几十年,家中子孙繁盛到了一定程度才会有。”

    “所以,你就开始拼命地繁衍子孙?”阿娇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云琅。

    云琅奇怪的道:“我目前只有一子一女,而且都没有成人呢。”

    “苏稚怀孕了,你马上又要有一个孩子了,苏稚才怀孕,你又要开始娶第三个老婆了。

    还敢说你不是在拼命地繁衍子孙?”

    云琅觉得会议的走向已经偏掉了,连忙道:“我们还是继续说货通天下的事情吧。

    这件事太大,绝对不是我们几家人所能撬动的,说不得需要陛下在国策上给予支持,这又是一门新的国策,如今能做的,只是布局,想要看结果,二十年以后再说吧。”

    阿娇拍着手道:“好算计啊,好算计,我刚刚才想通,二十年后,你那个猴崽子一样聪慧的大徒弟就该位极人臣了吧?

    二十年后,你的孩子也都该成人了吧?

    那个时候,你云琅也该成一代学宗了吧?

    如此云氏,问天下谁敢小觑?”

    云琅对女人的奇怪心思实在是想不明白,只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霍去病,再说下去,他觉得自己只有造反一条路好走了。

    霍去病悠悠的道:“那个时候,我大汉国早就该把匈奴斩尽杀绝了吧?

    那个时候,以陛下的英武,天下一统应该已经实现了吧?

    那个时候,长门宫恐怕早就成了天下粮仓了吧?

    那个时候,大汉国丁口早就超越三千万户了。

    如此帝国,谁敢放肆!”

    阿娇把霍去病的话在嘴里玩味片刻,起身道:“我回一趟长门宫,一会再来。”

    云琅痛苦的捶着脑袋道:“要不,您把陛下请过来,咱们今日就当是亲族聚会一下成不?”

    阿娇笑道:“陛下不会来的,更不会跟你们坐在一起吃狗肉,而且吃的还是他的狗。”

    李敢听到他正在好吃的狗是皇帝的狗,忍不住哆嗦一下,就把身子再次向后缩一下。

    李氏实在是太弱小了,在这几位面前历来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哪里有说话的机会。

    刘彻很不善于跟别人亲近,所以阿娇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指望皇帝跟你心平气和的商量如何行商,那是不可能的。

    李敢想到这里就拉拉云琅的衣袖道:“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样子挺好的”

    长平叹口气道:“总要向前走的。

    十年前,我不敢想大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也不敢畅想二十年后的大汉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只知道,只要我们这些人一心为国,摒除杂念,二十年后的大汉国就该是我梦里天堂的模样。”

    阿娇坐回座位,看着身边的几个人感慨的道:“越来越好了,也让人越来越担心了。

    陛下告诉我说人心难测!

    我也深有感触

    这些年来,什么权力了,钱财了,画一样的一张张在我眼前飘。

    到了最后,一样都没有被我抓在手里,也懒得去抓,然而,日子却过得越来越有意思。

    药铺的事情,让远在幽州的百姓通过官员给我送来了一双红鞋子,说是有了这双红鞋子,本宫就能长命百岁。

    赈灾钱粮的事情,让关东的百姓通过官员给我送来了一方木雕。远处的关东还有一座更大的,已经被百姓放进了神龛。

    知道吗,我在拿到那两样东西的时候,我阿娇心潮澎湃,恨不能将自己化作一场春雨,来浇灌这片大地。

    秉持此心,有何事不能做?”

    

第一四八章失败的感觉() 
第一四八章失败的感觉

    云琅痛苦的躺在床上呻吟!

    他记得他昨天煮了一锅狗肉,愉快的召集了自己一伙的人来商谈在大汉国构筑商业帝国的事情。

    后面的事情他就记得不是太清楚了……

    李敢认为保持现状混吃等死不错。

    曹襄认为曹家现在需要的不是扩张而是分解。

    霍去病认为商贾之事乃是小事耳,不值一提,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绞杀匈奴一事上。

    长平认为,只有有利于帝国,有利于皇族的事情再是最重要的,余者不足以论。

    至于阿娇……她已经满身光环,耀眼的让人不敢凝视……此人已经成神!

    昨天发生的事情很模糊,云琅不想记起来,也不愿意再回忆,只要回忆一次,他的脑袋就痛的比董仲舒还要厉害一些。

    他只记得,自己在很久以前就打开了人参贸易,目的就是想要借用人参贸易打通幽州边地与长安的商贸往来,而不是老死不相往来。。。

    如此,从九原到碣石的北方大道就能成为一条重要的商业贸易路线,而不仅仅是拿来运兵。

    他还记得,自己在很久以前为了充分利用蜀中栈道,不惜与蜀中黄氏硬拼,如此才将蜀中商贾与关中商贾连成一片……

    他还记得,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在黄河上漂流,不辞千里从受降城运来一些用处不断地木头……还是为了打通商道……

    如今看来,这些事情全部都白做了!

    没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够通过商业运作就能变得强盛起来,即便阿娇,曹襄,霍去病,李敢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依旧藐视商贾,他们简单的将商贾认为是一个财富的搬运者,而不是一个财富的创造者。

    每个人的诉求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从他们的话语里基本上看不到统一意见的可能性。

    他们唯一认同的,就是借用这次儒家的辩论会,联络那些有钱有势的地方贤达,共同构筑出一个以刘彻为核心的巨型商业体系。

    这个巨型商业体系,可以为皇室服务,也可以为军队服务,更可以为大汉朝政服务,最后才是顺带着服务一下在座的这些人。

    他们对通过九条秦驰道用商业将国家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场面的想法一点兴趣都没有。

    坚持认为国家大事在戎在祀,不能将商业提高到同一等级的高度。

    他们眼中的九条秦驰道,是九条将百姓束缚现在大汉国旗帜下的九条绳索,与始皇帝最初修建驰道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们不理解,经济融合才是最重要的融合条件。

    不理解富裕的百姓才是国家安定团结的前提。

    他们更不理解为何要通过故意减少长安收益将好处给了地方,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最终,云琅提出的货通天下从互惠互利的立场,变成了只有利于长安,九条驰道将会变成九条吸取地方财富的九条巨大的管子。

    五比一的投票结果,让云琅成为彻底的失败方。

    财富分配的不公,正是百姓起义不断的原因,他们崇信,只要长安足够强大,天下就会平安。

    而大汉朝目前畸形的强大,给了他们说这种话的根据。

    荷塘的水面微微起了波澜,春天的讯息唤醒了沉睡的莲藕,一些细细的芽苗已经在水中悠悠飘荡,等到太阳再猛烈一些,她们的就会冲出水面,在水面铺开自己的宽大的叶片,而后,就会有各色莲花破水而出。

    头上绑着带子的云琅靠在锦榻上,看着荷塘出神。

    曹襄走过来轻声道:“你想的太远了。”

    云琅没好气的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问题是我们就活在当下,你这样想其实就是大罪!你云氏模式,用在你一家只会让人羡慕,用在天下……算了不说这事了,我们去看角斗吧,听说这一次有一个从西方来的无敌猛士准备在长安设擂,挑战天下英雄。

    看样子还是有些看头的。”

    “咦,角斗场的大秦人不是死了吗?怎么又开了?”

    “人?这世上什么时候缺过想要发财的人呢?死了一个马上就有百十个活的凑上来,这不,长安城又开了一家角斗场,阳陵邑也开了一家,照这个速度不出两年,关中开十几家不算什么。”

    “都是大秦人开的?”

    “当然是,角斗场这样的地方自然是大秦人开的比较好。”

    “哪来这么多的大秦人啊?”

    “匈奴人卖给我们的,还有一些是自己跑来的,大多数都是从受降城那边直接过来的。

    一个个来了就要找长安城的勋贵人家要求他们出钱,由他来操持角斗场,算是一门好生意。”

    云琅鄙夷的瞅瞅曹襄道:“你看看人家,为了赚钱不惜远走万里,我想让你们沿着驰道,直道去开发一下边远之地你们都不肯,活该人家发财。”

    曹襄无辜的摊摊手道:“我家的几百间商铺,几十个工坊每天赚的钱我已经花用不尽了,为何还要想着去赚钱?”

    曹襄一句话将云琅憋的面红耳赤,却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曹襄揽住云琅的肩膀道:“知道你心里不高兴,可是呢,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你要做的事情都是我舅舅该做的事情,你最善庖厨之道,你该知道越俎代庖是个什么后果。

    你说的事情我舅舅干不好,你要是干好了,岂不是说你比他更合适当皇帝?

    母亲说,自从匈奴退回漠北之后,我舅舅的性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有匈奴人大军压境的时候,他没有心思审视国内的事情,现在,匈奴的威胁去除之后,我舅舅对官员的要求变得苛刻了很多。

    李蔡这个丞相当得苦不堪言,十天前在未央宫与桑弘羊起了争执,宰相之尊,却被迫向桑弘羊低头,回去之后大醉了三天,就说了一句‘宰相不如内廷之犬’,也不知被谁告发,罚俸一年,出铜五百斤。

    李蔡却连辞官的念头都不敢起。

    我们兄弟相比李蔡的处境好的太多了。

    阿琅,别看现在天下大定,却不是一个干事情的好时候,我舅舅以多年以来大汉都在全力对付匈奴人,朝中蝇营狗苟之事多如牛毛。

    他老人家准备整肃朝纲,我觉得我们还是回家抱老婆睡觉比较好,趁着这个机会多生几个儿女,也好应付将来的激烈场面。”

    云琅叹口气道:“打仗的时候陛下开朗大度,到了平安时期,陛下就变得小气了?”

    “母亲说,总比懈怠要好。”

    云琅点点头表示赞成,然后指指勒住脑袋的布带子对曹襄道:“我的头好痛,准备睡觉,就不去角斗场了。”

    曹襄已经把母亲的话传给了云琅,他也觉得云琅需要安静一下,不要被大汉国表面上的平静给冲昏了头脑。

    曹襄走了,云琅就咳嗽了很久,才平息下来。

    老虎担忧的瞅瞅云琅,最后见云琅没有跟他玩闹的心思,就把大头搁在前腿上打起了呼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