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乡-第8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光摇头道“弟子以为,只要有发财的机会,我们汉人会像骆驼一样在任何地方都能生存!”

    云琅笑了,站起身擦擦手上的墨迹道“如果你真的这么想,可以试试!”

    地里的麦苗已经破土而出了,麦子长得很好,出芽整齐,所以,一望无垠的麦田也就显得生机勃勃。

    一场小雨如期而至,第一名詹走在麦田里,没有披蓑衣,这是田氏来到凉州之后种植的第一茬麦子。

    “这里的土地肥沃,不像在山东时候,地里全是盐碱,很难见到麦苗这样齐刷刷的长出来。”

    田氏种田好手第五名七捏碎了一块黄土颇有些兴奋。

    第一名詹笑道“山东的土地我们已经耕种了上千年,地力早就贫乏了。

    这里的土地不同,我们才是第一茬耕作者,只要风调雨顺,好年景可期。”

    “可惜了马房的那些好地,他们根本就是在糟蹋土地,詹管事不妨问问马房的人,能不能把跟我们相邻的那些土地租给我们,现在种一些豆子为时不晚。”

    第一名詹嘿嘿笑道“再等等,我听说马房现在对姜房极为不满,等他们斗争完毕之后,再去谈这件事,我想,再争斗几次,他们家的男丁就会更少。

    到时候我们可以租用他们更多的土地。”

    第五名七摇头道“地太多了,我们也耕作不过来。”

    第一名詹拍拍老伙计的肩膀得意的道“我会找一些大牲口来帮我们种地的。”

    第五名七惊讶的道“我们不缺大牲口,就是缺人。”

    第一名詹仰天大笑,也不回答本家人的话,就扬长而去了。

第九十五章田氏西迁() 
第九十五章田氏西迁

    与战火连天的羌人部落相比,汉人聚居区就平和的让人羡慕。

    春播过后,汉人们就逐渐清闲下来了。

    没有踏青活动,仅仅在遥远的凉州拜谒了祖宗之后,就再一次陷入了忙碌的工作中去了。

    冬日里收购了天量的羊皮,牛皮,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

    否则,这些好东西就会烂掉。

    论到皮匠好手,自然是羌人为先。

    这个活计汉人还干不好。

    第一名詹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忌讳,他很喜欢雇佣那些羌人,只要不当强盗了,一个个憨憨的,很好用。

    重要的是,他们干活只要粮食,不要钱,不管什么粮食他们都需要。

    看着羌人老老实干活的样子,第一名詹就非常感慨。

    云琅这样的人才能让一个地方的人一边打仗一边安定的种地做生意。

    他很希望羌人的战争永远都不要结束,最好同归于尽。

    当然,他心里是这样想的,表面上,他对这些羌人皮匠非常的友善。

    皮匠们就像是在变戏法一样。

    污秽难闻得皮张经过他们的手之后,一张张洁白的裘皮就出现在第一名詹的面前。

    他拿起一张旱獭皮,轻轻地吹一下,一个漂亮的小漩涡就出现了。

    这是上好的裘皮,可以制作出最好的裘衣。

    一张旱獭皮从收到制作完毕需要花费三尺麻布,半斤粮食,三十张旱獭皮就能制作出一张精美的裘衣,而一袭裘衣的价格……第一名詹想想就会被幸福的暖流包围住。

    如果不是凉州牧下死命令不许过于苛刻,一张旱獭皮对羌人来说算不得什么,根本就用不到三尺麻布!

    在汉人聚居区的边缘处,矗立着一座巨大的茅屋。

    夏侯静笑眯眯的站在门口,接受孩子行礼。

    夏侯静的还礼同样一板一眼,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意思。

    等孩子们全部都走进了茅屋,夏侯静就笑呵呵的走了进去,不大功夫,里面就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这里看不到羌人装束的孩子,只有一个个在脑袋中间留了一撮毛的汉家童子。

    只有这里的汉人们才知晓,这里面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羌人!

    其实也谈不到羌人两个字,他们都是父母双亡,或者是被父母卖给夏侯静的孩子。

    不论是父母,还是羌族对他们来说早就无所谓了。

    他们从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吃尽了苦楚,以前,也仅仅是活着而已……

    现在,他们都是汉家的乖孩子。

    去年孵出来的小鸡到现在已经长大了,在一只毛色斑斓的公鸡带领下正在浅草里寻找虫子跟草籽。

    第一名詹缓步来到学堂前面,抬手丢出一颗石子打跑了准备鸣叫的公鸡。

    透过草堂的窗户,他看到里面坐满了孩子,耳听着读书声,再看看远处一望无垠的土地,觉得田氏来凉州算不上发配,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开拓。

    身为田氏分支的掌舵人,他比那些普通族人更加清楚大汉国如今是多么的威风。

    只要皇帝没有放弃这片土地,田氏迟早会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最终形成新一代的田氏。

    第一名这个姓氏,田詹一点都不喜欢,不过,他没有想过改变,再过一些年,改动不迟,田氏终究还是田氏,不是什么第一名第二名!

    田氏在山东的日子并不好过,好多田产都被皇帝给收缴了,那时候觉得这是天塌了。

    现在再回头看,用山东的贫瘠土地换取这里的肥沃土地,田氏并不吃亏。

    这里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距离祖祠远了一些。

    如果,田氏的人再多一些就好了……

    田詹极目四望,这里的平原平坦的让人难以置信,如果能按照云氏的方法将水从石羊河里提出来,不消说,这一大片土地都会变成肥沃的水浇田。

    刚刚兴起的想法,经过水车浇灌之后,立刻就结出了果实。

    田詹决定派两个族中老人亲自回山东一趟,把这里的情况跟族里的人商谈一下。

    在山东,田氏的名声已经臭了,皇帝看他们不顺眼,地方官员看他们同样不顺眼。

    这样的状况下,日子过得艰难。

    如果能够来到凉州抱团立足,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目前,要做的就是占据开垦出更多的土地!”

    田詹坐在学堂台阶上的时候,不由得自言自语了一句。

    “有见识!”

    授课结束的夏侯静,毫不嫌弃的坐在台阶上,

    “只是,离开祖地……”

    “哼,当初陈完的祖籍也不是山东。”

    田詹没法子跟夏侯静这样的大儒说自家的往事,不管他如何狡辩,如何为祖宗脸上抹粉,对那一段历史,他也没有夏侯静清楚。

    更没有夏侯静权威。

    “你祖宗田氏代齐干的非常漂亮,能用李代桃僵之策平和的将国祚从姜氏手里接过来,实在是太难得了。

    不过,这种事只能干一次,一个族群,这样的事情干了一次,别人就会永远警惕。

    我们的陛下就是一个非常警惕的人,你田氏终我大汉一朝想要翻身太难了。

    甚至完全不可能。

    你想在凉州安置族人这个想法很好,只有远离皇帝的视线,你们才有养精蓄锐从头再来的可能。”

    田詹笑着拱手道:“先生说的极是!”

    夏侯静瞅着田詹道:“这就结束了?”

    “啊?”

    “老夫帮你田氏出谋划策,你就嘴上说一声感谢就结束了?”

    田詹想不起来这个老头给自己出了什么主意,迷惑了片刻,瞅瞅满满一屋子的孩童,就叹口气道:“五十担粮食。”

    夏侯静满意的拍拍田詹的肩膀道:“等一阵子就送来吧,这些孩子看着年纪小,一个个胃口却不小。

    再这么吃下去,老夫都要养不起了。”

    “您就打算一个人撑着?”

    夏侯静笑道:“还有一些老友闲来无事,也会来凉州开课授徒。”

    田詹的眼睛一亮,连忙道:“先生,您若是能允许我田氏子弟进学堂,我就算是自己不吃饭,也一定支应好学堂的用度。”

    夏侯静嗤的笑了一声,用鄙视的眼神瞅着田詹。

    田詹话刚刚出口,就羞臊的难以自持。

    连忙拱手道:“让先生笑话了。”

    夏侯静瞅着远方叹口气道:“没什么好笑话的,老夫沦落至此,也没有想到啊。

    好在这沃土三千,又给了老夫无穷的力气,只要老夫脚踩大地,就能一次次的站起来。

    田氏!

    你们真的想要供养老夫吗?”

    田詹听夏侯静突然这样说,猛地站起身道:“只要先生不嫌弃,田氏愿意竭尽全力供养先生,供养学堂,绝不敢有任何怠慢。”

    夏侯静点点头,沉默了片刻,再次张口道:“那就把你田氏彻底的从山东招来此地之后,让你田氏族长来跟老夫谈。”

    田詹兴奋至极,见夏侯静走进了学堂,就欢快的在原地跳了两下。

    然后就身轻如燕的向庄子里狂奔。

    他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尽快的告知族长,邀请族长用最快的速度来凉州。

    田氏辉煌过,知道学问的重要性,在山东,已经没有哪一家的大儒愿意招收田氏子弟。

    如今,终于有一位名动天下的大儒愿意接纳田氏,这让田詹如何不感到惊喜?

    且不说凉州的万亩良田,凉州的皮货生意,仅仅是田氏子弟有机会在大儒坐下受教,就足以打动族长将田氏全部从山东迁徙过来!

    夏侯静站在学堂里目送田詹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意。

    羌人孩子虽然生性质朴,却不适合做学问,夏侯静已经发现了这一点。

    或许老天给了他们强健的身体,却同时收走了他们的那颗七窍玲珑心。

    想到这里夏侯静低头看看自己已经花白的胡须,微微叹了口气,如果时间允许,他会教出一些彪悍的羌人弟子。

    只可惜,没时间了,只能借助田氏之力,从中选拔出几个狡猾的学生,好应对不久之后的百家争鸣!

    这是百家最后的哀鸣,最后的搏杀,最后的希望!

第九十六章刘据的坚持() 
第九十六章刘据的坚持

    匈奴使者到了长安,长安令遵照皇帝旨意,开放长安城三天,几乎所有的勋贵们都去了长安城,目睹匈奴人第一次朝贡大汉。

    这样的大礼仪下,皇帝,皇后,太子都应该出席,同时还要昭告祖庙,大赦天下。

    然而,刘据并没有出现在庆典上,哪怕是匈奴左贤王蒙查向皇帝敬献国书的时候,刘据也没有出现。

    云氏在上林苑有一座幽静的小宅子,就在无忧谷里,这里是云氏每年四月观赏油菜花的别业。

    由于云琅不在,宋乔也就没了看油菜花的心思,油菜花没有开放的时候卫青想要借用,就交付给了卫青。

    卫青的从人简单,只有两个家将一个老仆,又从云氏借了一个厨娘,就关上了大门,宣布对外闭关。

    “天下是打下来的,其实呢,更是守出来的,而守天下则重在一个‘打’字上。

    因此,身为君王,不可不知兵事!”

    卫青背着手再在远山堂上,面前就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虽然没有盯着看背后的刘据,依旧给力刘据巨大的压力。

    刘据最怕见到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的父亲,另一个就是他的这位嫡亲舅舅。

    舅舅说他如今赋闲在家,正好给他教授一下军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