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伪装之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营救副司令,当然也必须是由我们东北军积极主动,只有这样,十七路军的杨主任和共产党代表团才能一同坚持,如果东北军不坚持营救副司令,那么十七路军和共产党还怎么坚持呢?”

    阐述完救张少帅的重要性之后,,应德田接着说下去。

    “还有,不用我说,大家谁都明白,张副司令是我们东北军的领袖,并非十七路军的领袖,更非红军的领袖,我们的领袖被扣,我们为什么不比别人更坚决地去营救呢?

    况且,张副司令与杨主任联合发动事变,实现了拥护蒋介石、联合共产党、团结全国、共同抗日的主张,对于国家有极大的功勋。

    这样的领袖,不仅他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值得我们拥护他,营救他,而且张副司令对于东北军的前途,对于三位一体的前途,对于中国的前途,也都有着深刻密切的关系。

    对这样一个值得拥护爱戴的领袖,我们怎么能不积极主动、团结一致地去营救他呢?”

第0281章 非法决议() 
应德田的这番讲话非常激动人心,非常具有煽动性,效果十分好。

    他的讲话头头是道,没人敢出面反驳,从而,在会上,董英斌、何柱国和应德田讲完话后,再也没有其它人发表新的看法。

    何柱国在东北军中,本来就无什么威望,会场上各带兵的军官们,都被应德田争取张副司令回来的话所慑服,无人敢明确表示赞成何柱国的意见。

    不过,这会议还只是进行了一半,接下来,还有一项会议的核心流程。

    这个流程,就是苗剑秋已经成功地试用过多次的例行程序。

    那就是先哭,煽情地嚎淘大哭,在哭声中请各位军官们依次签字划押。

    接下来,苗剑秋果然登上了讲台。

    不过,苗剑秋没有像以往那样长篇大论,而只是站在主席台上,流着泪哽咽着说:“少帅派人给我们带来口讯,让我们坚持下去,要我们团结,只要我们做到了,他就有希望回来。少帅为了我们做了这么大的牺牲,而我们连这一点都不能坚持吗?”

    说罢,苗剑秋放声大哭,台下一些军官们,受到感染也流了泪,另一些军官更是高喊起来,誓死营救少帅的口号,于是全场激动情绪达到高潮。

    会场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

    前次已经在苗剑秋联名书上签过字的绝大部分军官们,当场同意了应德田的主张:“坚决不服从蒋介石的撤兵命令,如果中央军再次进军,就立即开战!”

    此时,有人趁机拿出应德田事先写好的请战书,当场宣读,读完之后,要求参会人员鼓掌通过,作为这次渭南会议的决议。

    这事完全超出了会议的宗旨之外,会议主持人董英斌一时十分为难,但又不便给少壮派们的这种热情泼冷水。

    另外还因为,东北、西北两军,布兵打仗的事需要王以哲具体去安排和指挥,而此时王以哲偏偏又不在场。

    为了慎重起见,董英斌认为,这个决议案需要赞成的人全部签字为好,表明此乃是绝大多数人意见,自己才好拿回西安交给王以哲军长,让他知道军心民意,在战与和的问题上能好自为之。

    董英斌刚一提议,抗日同志会的全体成员,纷纷带头签字起来,他们大多数是营级军官,个个争先恐后登台,隆重地签上自己的大名。

    营长签完字,就轮到团长一级,大部分团级军官也在请战书上签名画押了。

    于是,一些军长、师长、旅长虽然内心并不同意,但碍于部下的面子,不能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举动。

    拒绝签字,怕被部下们笑话是胆小鬼,于是也都上台签上了名字,结果与会的军官有40多人都签了名字表示同意。

    这份签满军官姓名的主战书,被三剑客宣布为《渭南会议决议》。

    《渭南会议决议》看似民主,其实是不合程序的,但也没人过问。

    渭南会议后,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等少壮派,则坚决主张维护渭南会议决议,并要求贯彻执行。

    三剑客的目的就是,直接回答对面的中央军,我们不撤军了!

    但由于这是关系到东北、西北和红军三位一体命运的重大事件,不能没有于学忠或王以哲的同意和签名。

    所以,这次会议规模再大,其重要性就因少了这二人而大大地打了折扣。

    事情马上就因此而演化到它的反面。

    因为一部分前线的中、高级将领,即使参加了渭南会议,也签了名,但他们认为自己当时是处于一种被会议气氛绑架的状态,完全是一种不能正确表达意愿的走形式过程。

    散会后就有很多军官后悔了,觉得不符合口味。

    真的要付诸实行,这些军官们就满心不情愿,就有点抵触情绪了。

    既然王以哲没有参加渭南会议,这些将领就认为,可以让王以哲军长出面,否决渭南会议的这个决议。

    这批东北军军官就纷纷要王以哲出面作和平表态,替自己讲话。

    这样一来,在要不要执行《渭南会议决议》的问题上,东北军内部又出现了相持不下的局面,前线部队的官兵拒不执行《渭南会议决议》。

    但王以哲同样不想以个人名义出面表态,他同样不想因自己主和而被误认为是不愿意救张少帅的孬种,但不表态又不行。

    思来想去,王以哲想起张学良临走时留下的字条:诸兄听从虎城、孝候指挥。

    于是王以哲提出,请于学忠来西安为东北军做主。

    于学忠是张学良送蒋介石离西安机场时,留下手谕指定的东北军负责人,应德田等人经过一番考虑,同意了请于学忠作主的决定。

    情况因此发生了变化,既然主和派、主战派都同意了由于学忠来西安做主的主张,那于学忠怎么主张,东北军就怎么办,就是最后命令,有争议的《渭南会议决议》就完全被于学忠的主张取代了。

    除非于学忠正好主张《渭南会议决议》,否则主战派就不能再拿《渭南会议决议》说事了,况且,军事行动的事也不能只由东北军说了算。

    即使少壮派和元老派的意见统一了,还得看西北军和红军两方面的意见,也就是说,要由三位一体来作最后决定。

    应德田他们当然知道这么回事,但他同意了。

    三剑客他们同意于学忠作主是基于这样考虑的,于学忠忠厚,容易对付,只要于学忠来到西安,马上让他当面表示接受《渭南会议决议》就行,到那时,自然就可以让王以哲等人哑口无言。

    应德田预先约定好,于学忠一到西安,就由何柱国的副官长何镜华出面,把于学忠接过来,以先入为主的手段,给他洗脑,讲清必须首先把释放张学良当作第一件事来处理,最好是让于学忠签字就范,先签署《渭南会议决议》,如果这样,便万事大吉。

    1月31日黄昏时分,于学忠准时到达西安。

    不过,他坚持要去探望有病在家的王以哲,并让何镜华在第一时间陪送自己径直把车开往粉巷王以哲家。

    当天晚上,由杨虎城出面召集人,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联席会议在王以哲的卧室里举行。

    出席会议的除杨虎城、周副主席、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外还有董英斌。

    在卧室外旁听的人员是应德田、何镜华、张政枋、刘启文等人,旁听席上缺少了孙铭九和苗剑秋两人。

    决定东北军和西北军命运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大家却推托着谁都不肯率先说话,因为,东北军到会的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三个军长全是主和的,他们知道,这“和”字一出口,马上就会被扣上一顶卖主求荣的帽子。

    杨虎城看着冷场的局面,看了看众人,提高了声音说:“张先生临走时,下手谕由孝侯兄负责东北军,请孝侯兄代表东北军先发表意见,不要再推辞了。”

    于学忠推卸不了,只有开口,委婉地阐述了自己主和的主张。

    “我刚从兰州来,不了解整个局势的情况,到西安后,才知道在营救张副司令一事上,东北军内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主张。

    主战的人说张将军不回来,所以要打仗,我看打仗不但不能把张将军打回来,恐怕还会害了张将军,因此仗是不应该打的,从形势上看也不能打。

    我们只顾东面,可是西边的胡宗南部已经过了宝鸡,正向凤翔进军;,我们内部的沈克、檀自新两师又不稳定,我们现在已处于内外交迫两面受夹击之势,仗是不能打的。

    我觉得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不撤兵恐怕会引起战争,战争一起,对张副司令,对东北军,对三位一体都不利,我认为应该按照以哲和柱国的意思办。”

第0282章 密谋刺杀() 
于学忠的这些话,等于把决定权又交还给了王以哲和何柱国,杨虎城借此言就请王以哲发表意见。

    王以哲依在床上,开口先表达了和平的立场。

    “我认为,纵观现在的形势,只能讲和,不能开战,唯有讲和才可以救张副司令回来,万一开战的话,我们没有打败中央军的把握,失败了,张副司令就更回不来了。”

    王以哲最后又说:“和也好,打也好,都要快快决定。和平撤退的条件已经与顾祝同谈妥了,这样犹犹豫豫僵持着,是很危险的,是军事上的大忌。”

    接着,何柱国发言支持王以哲的看法。

    至此,在场的东北军三大头领,都发表了一致的意见:和平!

    也就是一致通过,用撤兵的实际行动来救张学良。

    杨虎城看到东北军的三个军长都拥护先撤兵的方案,就顺水推舟改口说:“我一直认为我们这里极需副司令回来主持,因此,我倾向于坚持先救副司令后撤兵的方案。现在,孝侯、鼎芳、柱国代表东北军都认为先撤兵有益,那么,我们与以往一样,愿与东北军一致。”

    杨虎城说完,就请周副主席讲话。

    周副主席环视了一眼在座的众人,缓缓开口,阐述了中共的立场和观点。

    “我们原来认为先撤兵而后设法救副司令的办法是对的。

    不过,你们两方面都有许多人坚决主张先救副司令后撤兵,为了三位一体的团结,也考虑到副司令在东北军和三位一体中的重要性,只要东北军、十七路军一致主张,一致坚持,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原来的意见,同你们一致坚持。

    现在,你们双方既然一致了,我们红军当然也和你们一致。”

    最后,周副主席特别强调:“请你们千万要注意内部的团结,设法说服你们的干部,否则会发生问题。”

    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一致同意和平撤军。

    1月31日,在王宅举行的三位一体最高会议,明确地重申了和平方案。

    眼看东北军内部形成的《渭南会议决议》,在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最高会议上被冷落遭抛弃,少壮派军官们忍无可忍,对会上发言的人恨之入骨,其中尤以王以哲为甚,因为他们觉得王以哲是最关键的绊脚石。

    失望,极度的失望!

    少壮派军官们感到,三位一体最高会议的最终裁决,是严重地侮辱了他们,参加旁听的应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