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伪装之王-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认为,抗日为主没错,但我们也想要考虑同国民党特务之间的斗争,虽然国共合作了,但我们必须要有我们的独立性。”王锋接过赵守义的话说道。

    “我很赞成王锋的观点!”杨寻真附和着。

    “说到这里,我给冯晨同志提个意见,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批评,自去年淞沪会战以来,我们这个党小组很少开展过活动,冯晨同志全力在为军统局做事,我认为这很不正常,我们以后要改变这种状态。”

    赵守义突然批评起冯晨来。

    “赵守义同志,前段时间,我们这个党小组很少开展活动是有原因的,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共合作,上级指示我们要做好深度潜伏,再说了,没有上级组织的命令,我们要私自开展活动的话,那就是违反纪律。”

    王锋体会得到在军统局潜伏难处,替冯晨辩解着。

    “王锋同志,赵老师批评的很对,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总之,我们这个党小组是一个整体,我们四位同志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团结一致,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党小组在上海滩这个地方,更好地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

    冯晨认为,有赵守义的敲打提醒,才不至于是大家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了党性。

    接下来,冯晨又给大家通报了,7月7日,军统准备在上海发动暴动的计划,以及延安对此次暴动的指示。

    最后,冯晨安排赵守义,到学校里,私下联系外围人员,在暴动那天,组织大家走上街头,散发抗日传单。

    王锋同志,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军统上海区赵理君的行动。

    杨寻真继续在幸福弄堂23号公寓内破译密码,为行动提供情报支持。

    小组会上,还决定了,赵守义搬进幸福弄堂23号居住,拉菲德路上的德仁书店,作为墨鱼情报组的地下交通站。

    党小组会议整整开了两个多小时。

    散会后,冯晨回到了爱多亚路上的中汇银行大楼,因为每晚10点钟,有一次同军统局总部的定时联络,冯晨想看看戴笠是否有新的命令。

    冯晨刚刚在三楼的办公室坐下,方晓曼果然拿着一叠电文过来了。

    “组长,总部批准了我们的暴动方案,指示我们,一定要把动静闹大,越大越好。”方晓曼汇报说。

    “没有其他指示了?”冯晨问道。

    “有,戴长官指示你,明天亲自去一趟福开森路上的唐公馆,去拜见一下唐绍仪。”方晓曼回答道。

    “让我拜见唐绍仪?戴长官这是玩的哪一出?”冯晨一脸疑问。

    “呵呵,组长,你自己看看电报就知道了。”方晓曼微微笑了笑,把手中的一份电文递给了冯晨。

    冯晨接过电文看了看,内容是这样的:

    “海蛇,近闻,闲居于上海法租界的唐绍仪,最近与日方接触密切,特命你明日,携带厚礼,以私人名义前去唐公馆拜访,一是动员唐绍仪离沪赴香港定居,二是暗中查明,唐绍仪是否与日方真有勾结。”

    电报的落款坠着戴笠的大名“戴雨农”三个字。

    看来这个命令是戴笠私自决定的,总部给冯晨的情报组下达命令,很少落款写上戴笠的大名,除非是重大事情,或者纯粹是私自行为。

    对于唐绍仪这个人,冯晨还是比较了解,属于民国元老,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冯晨的父亲冯文轩同唐绍仪的交情也相当不错。

    唐绍仪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唐家湾镇,在六兄弟中排行第四,父亲唐永大在上海经营茶叶贸易。

    唐绍仪从小就在上海读书,也曾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在他12岁时被清政府公费派至美国留学,属于第三批留**童,后来肄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1881年,唐绍仪从美国留学回国后,被派到天津水师洋务学堂继续读书,1882年,唐绍仪以德国人穆麟德的随员名义,前往朝鲜协助处理海关事务。

    在1884年的朝鲜甲申政变中,唐绍仪临危不惧,持枪坚守穆麟德宅,给也在朝鲜的袁世凯深刻印象,并使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第二年,唐绍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朝鲜总领事,直到他因父亲去世而回国。

    1899年5月,李鸿章出任两广总督时,带唐绍仪一同前往赴任。

    当袁世凯被任命为山东巡抚后,唐绍仪以道员身份前往,帮忙处理外交。

    在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后,他重用唐绍仪为天津海关道,而唐绍仪在这段期间的表现,被他的同僚门,以及袁世凯所称赞。

    1904年,英国攻打西藏,西藏向清政府求救,清政府派唐绍仪赴印度与英国谈判、签定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期间唐绍仪运用外交手段,使得英国始终无法得到西藏。

    1907年,唐绍仪出任首任奉天巡抚,负责处理东北地区的外交。

    1908年10月,唐绍仪从上海经日本到达美国,后从美国到欧洲,1909年7月回到北京,此行,他作为清政府特使秘密访问美国,推动中德美联盟和裁厘加税事,虽然获得美国总统的接见,但始终未取得进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唐绍仪在“南北议和”事件中担任清政府代表,与南方民军代表伍廷芳在上海进行谈判议和,

    在议会中唐绍仪以“拥袁共和”的方针,对南方做出让步。

    1912年3月13日,唐绍仪被袁世凯任命为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唐绍仪出任总理之初,本抱有极大的政治抱负,他挑选宋教仁、蔡元培、陈其美等同盟会骨干成员入阁,担任农林、教育、工商总长,使同盟会会员在政府中占据多数。

    唐绍仪勤于公务,注重办事效率,使政府呈现一派新气象。

    袁世凯习性大权独揽,对唐绍仪推行责任内阁制,事事处处遵规约法,甚为不满,在用人、财政、遵守《临时约法》规定的总理附属权等问题上,两人的裂痕加深。

    唐绍仪拒绝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私自安排北洋旧人入阁,赵秉钧竟以辞职相威胁。

    在筹款方面,唐绍仪反对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提出的监督中国财政的无理要求,引起了袁世凯和财政总长及四国银行团的合伙攻击。

    1912年6月初,直隶省议会选举王芝祥为直隶都督,袁世凯不予承认,并抛开总理附属权,公布另行任命。

    唐绍仪见《临时约法》已遭到破坏,愤而提出辞呈,时任总理不足3个月。

第0480章 拜访元老() 
同袁世凯决裂以后,唐绍仪寓居上海数年,与人集资创办了金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后来多次拒绝北洋军阀的拉拢利诱。

    蒋介石上台后,唐绍仪也只以党国元老自居,担任一些闲职,如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

    蒋介石曾经聘任他为高级顾问,他拒不到任。

    1928年,唐绍仪在他的家乡中山县出任县长,革除各种官场陋习,非常清廉,很得当地百姓的称道。

    赴任中山县县长之前的唐绍仪,其实还挂着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和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头衔,虽然都是挂名而无实权,但以他的资历和影响力,在南京过优裕的生活是小事一桩。

    可唐绍仪却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回家乡做个县长。

    早在1929年,孙科和吴铁城两个人,就曾经向南京政府提议,将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县升格为全国模范县,并决定成立“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督导县政府实施训政。

    所以,唐绍仪这个县长,同其他县长又不一样。

    做了几年县长后,唐重返上海做起寓公来。

    淞沪抗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在上海耀武扬威,但唐绍仪的公馆,所在的法租界依旧灯红酒绿。

    唐绍仪的别墅附近,法租界巡捕房采取了特别保卫措施,派出不少安南巡捕24小时往来巡逻,并在门口设岗,不准闲人随便进出。

    既然如此,他也就乐得逍遥自在,整日深居简出,平素在家中,则以欣赏古玩自娱,尤其对瓷器有特殊兴趣,每每摩挲把玩,爱不释手。

    唐绍仪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租界寓公。

    日本侵略军当局在占据上海后,便打起了唐绍仪的主意,在日本人制定的“钓鱼计划”中,秘密制定了所谓的“南唐北吴计划”,冯晨在日本时,曾经见到过这个名单。

    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起用唐绍仪以及吴佩孚等人物,建立和平政权,以取代蒋介石为中日谈判对手。

    钓鱼计划的制定,让在华的日军大小特务,纷纷奉命出动,从各方面加紧策划,很快,唐绍仪与日本特务秘密接洽的流言就传开了。

    戴笠给冯晨的情报组发来的这封电报,充分说明了,戴笠已经盯上了唐绍仪,或者说唐绍仪与日本人秘密接洽的传闻,重庆的蒋介石和戴笠已经知道了。

    把戴笠的电报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冯晨皱着眉头思考着,一直没有说话。

    “组长,拜见唐绍仪有为难?”方晓曼问道。

    “不是有为难,我是在想,这个闲居着的唐绍仪,投靠日本人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冯晨在心目中权衡着自己所认识的唐绍仪。

    “现在时局动荡,很不好说呀,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你没见那些不甘寂寞的政客们,纷纷跳了出来,做汉奸的人大有人在啊!”方晓曼不置可否地感叹着。

    “明天去唐绍仪公馆先探探他的底细,动员他去香港,如果他不答应去香港的话,那么这里面肯定就有问题。”冯晨做出了决定。

    “那我明天陪同你一道去。”方晓曼说。

    “那好,明天早上起来后,你先去古玩店里,准备一对青花瓷瓶作为礼物,上午我们去拜访唐绍仪去。”

    ……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冯晨开着车子,在方晓曼的陪同下,带着一对明朝万历年间的青花瓷花瓶,来到了福开森路上的唐公馆。

    唐绍仪的公馆门外,确实有一队巡捕在来回巡逻着,这队巡捕,见有一辆小轿车开了过来,在唐公馆的大门口停下,立即过来准备检查。

    “哦?原来是冯先生啊!”走过来的巡捕房小头目,是刘绍奎的部下,见下车的人竟然是冯晨,忙弯着腰同冯晨打着招呼,他很清楚冯晨同刘绍奎之间的关系。

    “噢?你们刘督察长最近在忙什么?”冯晨随意问了句。

    “刘督察长最近一直在查,仁爱医院318病房那个女病人失踪的案子。”小头目回答说。

    “兄弟们辛苦了,告诉你们刘督察长,改天我请你们喝酒。”冯晨和方晓曼手中,一人拿着个青花瓷花瓶,说着话抬腿正准备进入唐公馆去。

    “冯先生,这会唐总理家中有客人在。”那小头目突然喊住冯晨,神秘兮兮地说道。

    “有客人?”冯晨驻足望着小头目问道。

    “对,半个小时前,日本领事馆的平冈龙一,陪着一个身材矮胖,留着仁丹胡子,满脸笑容的人,来拜访唐绍仪。”小头目回答说。

    “我知道了,你叫什么?”冯晨突然对刘绍奎的这个部下产生了好感。

    “冯先生,小的叫孙周正,你就叫我周正吧,我是青帮学字辈的。”巡捕小头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