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81铁血中华-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何时见过这种场面,别说王爷世子了,他们就是见了那些贝勒贝子,也必须规规矩矩的站着,像现在犹如朋友一样,毫无君臣礼节的坐到一起,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看到两人的样子,程宇华也不多说,亲自上前硬拽着丁宝桢坐下,一边拽一边说道:“丁大人坐下吧,沈先生一样,你们就当是入乡随俗了,我们南宁没有那么多规矩,君臣礼节只要存在心里就好,没必要讲那么多繁文缛节,否则你们累,我也累。”
丁宝桢和沈建章无奈,只好再施了一礼后才拘谨的坐下,只是两人都没有坐实。
此时刘玉林正好带着人端来了点心和茶水,缓解了一下气氛。
等刘玉林布好了杯盏离开后,程宇华拿起茶杯轻泯了一口,对丁宝桢说道:“这段时间丁大人可还习惯?”
听到程宇华问话,丁宝桢又要站起来,直到看见程宇华示意他坐着说之后,才半搭着屁股回道:“回殿下话。一切还好。”
听到丁宝桢惜字如金的回答,似乎还没习惯现在的气氛,程宇华知道关心的话说得越多,对方只会越拘束。所以换了一个沉重的话题,问道:“丁大人,不知你对南宁有什么看法?”
果然,丁宝桢在听了这个问题之后,立时就没有拘谨。脸色神态都放松的沉思了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丁宝桢其实早有答案。他在四川十来年,作为邻居,同时也是对手,他收集了很多南宁的信息,也和沈建章多次讨论过,再加上这次从攀枝花一路看过来,以及到了南宁市之后,经常上街观察,所以对于南宁不说十分熟悉。但是笼统的了解还是有的。
没有来之前,虽然也听说过这里如何如何,心里有点谱,但是真正看过之后,带给他的震撼,还是给了很大的冲击。
当时一到攀枝花的时候,他虽然知道南宁在这里建了钢铁厂,随后又发展成了一个城市,但是他没想到短短十来年,这里居然硬生生的从无到有。建成了一座好几万人的大城,尽管这里没有其他老城那样高大的城墙,更没有一点历史积淀,但是在他看来。正是由于没有积淀,才成就了南宁现在的辉煌。
南宁不像朝廷那样不思变通,老守着祖宗的那些规矩,他们打破挖山破龙脉的习俗,建成了密如蛛网一样的铁路,他们打破了科举制度。建成了现在遍布全境的诸多学校,所有适龄儿童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更是改变了对工商的偏见,政府出面鼓励经商办厂,这才有了到处可见了店铺工厂,繁华的市面。
对于南宁连续战胜英法列强,丁宝桢更是心服不已。朝廷到现在所签订的条约全部都是出卖自己的利益和领土,可是南宁不仅将列强从他们的辖境赶了出去,而且还走了出去,击退英法,新建两省。
丁宝桢从启蒙开始,就有了忧国忧民之心,所以他才到一地,就肃清一地的风气,尽他所能的为百姓办事。如今在官场沉浮几十年,他也知道朝廷其实早已病入膏肓,不下大力气就根本避免不了继续沉沦,最后像前朝那样灭亡的结局。可是他毕竟人微言轻,掌控不了全局,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尽力的保一方平安。
到了现在,丁宝桢年轻时的豪情早就熄了,为官更多是为了治下的百姓,而不再是为朝廷保驾护航了。
在来这里之前,他虽然知道南宁对外强势,有勇气将列强拒之门外,甚至是主动出击,但是他不知道南宁对内的情况,说的详细点,就是不知道南宁对待百姓怎么样,只是笼统的知道南宁出台了很多利民的政策,至于是不是真的如他得到的信息上说的那样,就不得而知了。
等到他亲自观察了之后,他才知道南宁确实是在一心为民,这让他对程氏父子产生了很大兴趣,不得不感叹这两父子论功绩,就是与唐宗汉祖比起来,也丝毫不为过。因为他们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幼有所学,老有所依的真正大治。
在这里看到的一切的一切,都让丁宝桢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这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一个一直只存在他想象中的大治社会,可如今这个原本以为虚幻的世界,居然就生生的出现在他的眼前。
眼前的现实让他很想去见一见程氏父子,不为别的,就是想当面抒发一下压抑了几十年的沉闷,所以就算程宇华不来见他,他也想找个机会去王府,见见现在掌权的那个年轻人。
而就在他思考着应该怎么去见程宇华的时候,就接到了程宇华要见他的消息。这让他激动不已,本想着随华新一起去门口迎接的,但是书生的硬气又让他停了下来,他知道见了这次面之后,他肯定会不由自主的站到那个年轻人那一边去。
做了几十年的满清官员,让他一下子撇清以前的往事,站到之前的敌人一边来,这让他的内心顿时乱了起来,所以才拉着沈建章借着下棋的由头,平复心情。
现在面对程宇华的问题,虽然他心里早就想了很多,也有着千言万语想表达,但是一时间却不知道怎么从何说起。(。)xh:。126。81。50
第一百五七章作战预想()
从内心上来说,丁宝桢在南宁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感,这里有着他一直以来追求的大治社会,甚至在很多方面比他想象中的做得还要好,所以如果没有其他牵绊的话,他都希望自己也能够参与进去,去为这个初见雏形的理想世界出一份力。但是几十年来接受的思想却告诉他,他不能这么做。
一臣不事二主,他的身上早就烙上了满清的印记,如果此时转投南宁,一辈子积累的清名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在满清为官几十年,在思想上也已经形成了惯性,虽然朝廷看不到希望,但是他还是在孜孜不倦的以一己之力改变着身边的人和事,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来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几十年养成的思维定式是很难改变的,现在要他一下子从这种状态当中解放出来,让他产生了一种迷茫,不知道如何抉择。所以他才会在接到程宇华过来的消息的时候,即使是下围棋,也无法冷静下来,输给了棋艺比他差很多的沈建章。
也正是因为这种迷茫和矛盾,让他无法直面程宇华,最终选择了逃避,没有跟随华新一起去门口迎接,即使是看到程宇华来了,也故意装出一副冷傲的样子,意图激起程宇华对他怒斥一番,以保留他最后一丝对满清的忠诚。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看到自己的妄状和僭越之后,程宇华居然没有任何不高兴,反而处处显露出关怀,这让他一时间无法自处,所以才会惜字如金,神情拘谨,等到程宇华问到他对南宁的看法的时候,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
如果自己称赞南宁,那么无疑就是表明了他对清廷的背叛,而如果反对的话。又与他的本心相矛盾,因此丁宝桢一时间就直愣愣的坐在那里,眼神恍惚,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程宇华在问完之后。就低着头喝起了茶,等着丁宝桢回答呢,然而都过了好几分钟了,也不见任何动静,才抬起头发现了丁宝桢的异样。开始他还以为是丁宝桢身体出现了问题,转头看向了坐在一旁的华新和刘寿山,他们这段时间都给丁宝桢治过病,了解他的身体状况。
两人此时也发现了丁宝桢的不同寻常,在看到了程宇华的眼色之后,都对丁宝桢进行了一番视诊,在发现对方呼吸均匀,面色正常,只是眼神呆滞,再想了一下自己对丁宝桢身体的了解情况后。都断定对方现在只是陷入了失神状态,并无大碍,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向程宇华摇了摇头。
知道了丁宝桢无恙之后,程宇华也就放心了,之后略一思索,再联想了一下军情局提交的关于丁宝桢近段时间的报告,也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了,现在是丁宝桢思想大交战的关键时刻,只要想清楚了,那么他自然就会作出选择。而且以他对丁宝桢的了解。他有十足十的把握断定他会愿意出山帮助南宁。
在又等了十几分钟后,看到丁宝桢还没清醒过来的迹象,程宇华决定先离开,给丁宝桢一个安静思考的坏境。再说丁宝桢毕竟六十多岁了。身体又是刚刚好转,如果现在强行将他叫醒的话,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程宇华在离开之前,又看了看丁宝桢,对着出来送行的沈建章说道:“沈先生,如果丁大人想见我。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来王府,到时你和丁大人一起过来。”
沈建章急忙施礼道:“是,殿下,我记住了。”
沈建章和丁宝桢不同,在他同意军情局营救他儿子的时候,就选择了为南宁效力,所以程宇华没有和他说太多,现在就等着丁宝桢作出选择之后,好一起安排职位。
看着远去的马车,沈建章思绪万千。他没想到了程宇华居然会在从广州回来后的第二天,就屈尊亲自过来探望了他们,面对这样一个礼贤下士的主子,他此时已经暗自决定了,就算丁宝桢不同意效力于程氏父子,他也会尽力游说的,良禽择木而栖,他不想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程宇华在回到府里之后,直接去了昨天刚刚为北伐计划设立起来的作战室。
这个作战室不同于参谋部那里的大型作战室,这里主要由侍卫队负责,是用来给程宇华提供直观的战场信息的,方便他随时可以查看前线状况,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想了解前线的情况,还要去总参谋部。程宇华毕竟不是军人,也没任何军事方面的经历,对于军事地图上的等高线什么的,看得不是很懂。
为了给程宇华提供直观的战场信息,这个作战室里将会设立几个大型沙盘,到时只要加上兵力布置标示,就可以很形象的看出前线部队所处的地形,周边环境等等情况。
由于时间尚短,所以等程宇华进去的时候,几个沙盘还没有成型,十几个侍卫正在忙着根据实地信息编制沙盘。看到程宇华进来,室内的所有人员急忙停下手里的动作行礼,程宇华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工作后,自己径直来到了墙上挂着的西南地图前。
根据预计的计划,此次的目标主要是夺取四川、贵州两省,至于还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就要看到时的局势发展了,如果没有太大的阻力的话,还要包括江西和湖南两省,甚至是沿海的福建、浙江等地,也就是说,这次的行动至少要夺取四川和贵州,其次是湖南和江西,再其次是沿海地区,一直打到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为止。
英国的势力主要集中在两湖、闽浙、两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只要南宁触及到了这里,他们就必定会出手,陆上还好说,英国就是再抗议,再想干涉,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因为他们在这里没有陆军,但是在海上和长江里就一样了,他们不仅在远东配置了比南宁海军还要强大的舰队,而且在长江拥有自由通行权,他们的军舰可以任意航行。
因此程宇华估计在内陆方面问题不大,只是要考虑陆军一旦打到了长江一线,遇到了英**舰的阻止应该怎么办,至于沿海地带问题就大了,只要南宁有所动作,英国就必定会派舰队干预。所以此次到底可以打到哪里,看的不是清廷,而是英国干涉的程度,以及自己的态度。(。)xh:。126。81。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