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81铁血中华-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四川,程宇华可是垂涎很久了,实在是这里的位置太过重要,程宇华本来的计划,就是争取北伐前占了四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势力延伸到西北,还可以在今后的北伐当中,利用长江这一便利运输通道,将兵力迅速投送到下游的诸多省份去,加快战争进程,不给清廷和列强应对的时间。
设想是很好,可是程宇华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既是因为英法在南方的牵制,也是因为有丁宝桢杵在那,不好下手。而且就算丁宝桢被自己弄走了,也指不定清廷再派来一个丁宝桢,满清有能力的大臣还是不少的,至少左宗棠算一个。
所以取不取四川,什么时候取四川,程宇华一直都在观望。如今清廷派来这么一个人,让程宇华看到了实现这一计划的希望。(。)
第一百五一章蚕食策略()
按照程宇华的看法,南宁推翻清朝最稳妥,最恰当的办法,就是像广东战争那样,一次吞并一两个省,逐步蚕食。占领一片地区,在发展这一片地区的同时,也为下一次接着蚕食做准备。
南宁现在是有点家底了,一次性推翻清廷勉力也可以做到,但是占了之后呢?很可能就是短时间内消化不了,接着就要面对一大堆问题。如果到时只是单纯的内部问题,那还好办,大不了多花点心思和精力去逐步解决也就是了,但是情况很可能不会这么简单。
北伐一旦开始,第一个要解决的除了驻防在边境的清军外,还要面对更麻烦的英国,因为突破了清军的防线之后,部队进入的就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自英国用大炮打开了国门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就逐步落入了英国的掌控之中,最后成了他们商品的倾销地。如果南宁动了这里,肯定会引来英国的强烈反弹。
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这里归南宁管辖了,那么按照南宁一贯的作风,肯定会限制英国的商品倾销,而且他们还没有很好的反抗办法。
他们以前就吃过好几次这样的亏。南宁占了云南、广西,他们的商品被赶出来了,不过他们也没太在意,毕竟这两省市场不大,而且还有与法国起冲突的风险,所以他们当初也没太过争取,甚至是为了给满清增加压力,好从地域更广阔、人口更多的满清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扶持过南宁,双方签署协议,放弃了很多适用全中国的特权。
等到南宁占了广东、海南之后,英国人发现他们的商品又被赶出来了,而且南宁用的还是双方签署的那份协议,要求英国人遵照这个惯例。到了此时,英国人才发现当初他们似乎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如果南宁将来在他们从满清手里夺取的所有地区,都要求英国遵守这份协议。那么等待英国的,就只能是慢慢的丢掉中国市场,最终被彻底的挤压出去。
所以在广东战争之后,英国就开始转而扶持满清。甚至是放弃了一些他们已经到手的权益,等到南宁几次扩张,陆续战胜了英法之后,英国更是悄然转变了立场,从建立了统一战线的西方列强阵营当中。站到了满清这一边,他们帮助满清,抵制其他国家继续扩大权益,为的就是给满清保留尽可能多的元气,来对付南宁。
这几年英国不仅廉价的向满清出售了大量的陆军武器,更是允许满清以较低价格订购了四艘铁甲舰和一批辅助舰只,硬生生的为满清造出了一只颇有实力的舰队。
所以程宇华认为,英国人既然已经如此处心积虑的帮助满清了,那么一旦南宁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不说为了避免这片市场不被南宁吞噬,就是为了限制南宁继续壮大,他们也会出手的。
南宁单以现在的地盘,就已经有了让他们投鼠忌器的实力了,一旦让他们占据了条件更好,人口更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那么英国人到时要考虑的就不是能否继续倾销商品了,而是要考虑他们在远东,甚至是在南洋的前途问题了。
所以南宁要想北伐成功,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英国人的阻挠。
就是退一步说,南宁到时顺利的解决了英国人的问题,如果继续北上的话,接着就要面对第二问题了。俄罗斯会不会南下。
俄罗斯一直在南下侵蚀满清的领土,如果自己与满清展开了激烈的战争,那么以俄罗斯一贯贪婪的习性,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到时蒙古、西域、东北,都会面临着俄罗斯的入侵的风险。
更严重的是,一旦将满清打得太狠。加上俄罗斯在一旁挑唆,说服满清以放弃领土的方式,换取俄他们的支持,那么情况就更不妙了。
北方没有良好的交通,特别是与俄罗斯接壤的内陆,更是人烟稀少,到时南宁就算通过海运将部队运到了东北,运到了北方,军队要想继续深入内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到时己方所能选择的,很可能就是只能暂时默认,忍气吞声,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对付南下的俄罗斯军队。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只能憋屈的允许俄罗斯占领很大一片国土。而且就算积蓄起了可以对抗俄罗斯的实力,也保不齐还会不会出现其他的意外情况,比如英俄勾搭到一起,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收回故土,那可就真的难说了。
所以一开始,程宇华确实是没打算一棍子就将满清打到在地,然后蹂躏蹂躏,扫到历史堆里去,这样是爽快了,国内终于可以只存在一个声音了,但是其中存在的巨大隐患,不得不让程宇华有所顾虑,他可不想为了推翻清廷,而让大片国土丧失在外。
也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程宇华要求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就是缓步推进,一片一片的侵蚀,先尽快解决英国势力范围外的四川、贵州等地,等消化了之后,再想办法对付英国,夺取长江中下游地区。
为了以防万一,避免英国人到时狗急跳墙,纠集法国、俄罗斯等西方列强,一起对付自己,程宇华也要求总参谋部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干脆直接打到北京,一次性斩草除根的推翻清廷。因为如果列强真的一起围殴自己,再留着清廷余孽的话,就很可能出现既要与列强斗,还要时刻担心着内部会不会出现问题。
程宇华也不希望出现这样最坏的情况,所以在发起进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面对英国人之前,他要尽快解决四川、贵州这些还没有真正纳入英国势力范围的地区。
之前没有借着广东战争占了这两省,一是实力不足,二是因为当地少数民族彪悍,有很多的土司,但是南宁又不允许土司的存在,他担心清廷借此鼓动少数民族一起对付自己,让进入贵州的部队陷入被动,所以当时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如今眼看时机成熟了,自己也有足够的实力去应付了,程宇华自(。)
第一百五二章返回南宁()
程宇华虽然意识到了夺取四川的机会到了,但是他知道要想成功,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部队调动,物质储备,情报收集等等,哪一个都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才有可能以尽量小的代价,拿下四川和贵州。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物阜民丰,英国也早已注意到了这里,但是此时他们的势力还没有真正的深入到这里。
虽然有长江来沟通,英国人可以比较方便的抵达这里,但是这个时候长江上游的河道险滩众多,通行条件极差,稍不注意就有翻船的危险,只有熟悉水情的当地百姓,或者是老船工,才敢经常走这里。
以这样的通行情况,英国人很难将大宗商品运到这里,只能采取代理商的方式,他们将商品运到武昌,顶多运到宜昌,再由下面的分销商自己负责运输,就算是这样,能够运到四川的货物也不是很多。
所以占领四川,还触及不到英国人敏感的的神经,而且就算触及到了,程宇华也不怕,因为如果不清理航道,英国人就是有再大的怨气,他们也进不来。
至于贵州,那里的清军到是不多,但是其境内到处是高山,易守难攻,那些山就是最好的防线。如果不能克服这个困难,那么今后的行军就很可能寸步难行。而且其境内的那些彪悍的土司也要安抚好,至少要保证他们到时不帮助清军。
事情繁杂无序,光靠程宇华一个人也处理不过来,所以他决定尽快赶回南宁,召集相关部门一起群策群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完善的计划。
就算是蚕食,程宇华也不想花费太长时间。这个时代是适合中国扩张的最后一个时期了,如果不尽快完成国家统一,整合好民族力量,那么留给中华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时间就不多了。
紧赶慢赶,程宇华在5月3日回到了南宁市。刚下车。他就要求各部门立即开始制定夺取四川和贵州的准备计划,几天后内阁和军方将会召开专门的联席会议。
程宇华回到家后,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去了西南中医学院。丁宝桢已经在那里待了好几天了。面对这一历史名人,能够与曾国藩齐名的清末中兴大臣,程宇华可是很想见见的。
丁宝桢是在一个多月前卸任的,当时他的身体在湖北名医刘寿山的调理下,已经有所好转。所以卸任后他打算回乡养疾,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马车刚出成都地界,就转向南下,直奔云南。
这与他回乡的路线严重不符,所以当时他就明白了事有蹊跷。等到车行不远,就碰到了沈建章一家人,更让他奇怪的是,沈建章似乎心情很不错,正和几个陌生人交谈甚欢。
身体好转后。丁宝桢也知道了沈建章贩售鸦片的事,当时他还很是痛心,两人相交十多年,虽名为主翁关系,实则是交心好友。一直以来,沈建章为人正直,洁身自好,充当的也是丁宝桢的左膀右臂,所以他不明白沈建章为什么要帮助英国人。
直到沈建章亲自解释了事情原委之后,丁宝桢才知道好友是被儿子所拖累。不得不向英国人妥协,虽然有心帮助好友救出独子,但是此时一则身体不允许,二是不清楚英国人的情况。所以他只好安慰好友,徐徐图之。
只是没过几天,沈建章就来向他辞行,当时丁宝桢一再追问原由,但是沈建章一直没说。所以此时在这里看到谈笑风生的好友,丁宝桢也就难免奇怪了。
其实当时沈建章之所以没有解释辞行的原由。就是军情局找到了他,以救出他儿子为交易条件,要他说服丁宝桢南下去南宁。所以丁宝桢没有卸任之前,沈建章不好提前透露。
对于军情局的这个条件,沈建章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作为一个传统书生,沈建章确实存在忠君思想,年轻时希望将毕生所学,卖与帝王家,只是科举屡次落榜,之后只能以没有品级的小吏幕僚的身份,给别人出谋划策,以此养家糊口。
生活的消沉,让沈建章也就逐渐熄了年轻时的理想,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直到遇到了丁宝桢,两人都是忧国忧民的书生,因此一见如故,并且迅速成了无话不谈好友。
当时丁宝桢还山东认巡抚,恰逢黄河决口,丁宝桢请沈建章出山帮忙。面对好友的诚心相邀,沈建章才又有了拼搏的心思,不过此时他也只是以局外人的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