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好官人-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刚地龙翻身,宋人无暇西顾,陛下、太后欲亲征平夏城,夺回天都山,正是大好时机!若是再迟,恐时机稍纵即逝!待得冬日,山路上险滑,不利我大夏骑兵进攻……”

    “只不过如今南朝的安抚司实在难以招惹,若是想要传递此消息,怕是不易……”

    那个商贾模样的西夏人说道,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一看就是知道是阴险狡诈的人物。

    “也亏得那些靺鞨人,不是他们提醒,我等也不会知晓还有挑起宋辽猜忌这一招……”又一个看似是员外一样的人物,其实还是党项人。说到底,党项人和汉人外貌上相差不大,除了有秃发的习俗以外,真的就没啥差别了。秃发可以说是党项人最为显著的特征了,只是也很容易隐藏,只要戴上假发就能在大宋境内走动了,只要不自己作死,还真的就没有被发现的嫌疑。

    其实,更好的是派女子来做间谍,也就是这时候说的细作。因为党项女子和汉家女子几乎没有差别,只要打小就训练,冒充汉家女子那是妥妥的事。其实,在汴梁城中也有这样的细作,只不过皇城司都查不出来罢了。

    当然,这种女间谍培养不易,也难以打入汉人内部,更别说刺探什么情报了。就算是西夏有心培养,但真正培养出来的,合格的女细作却不多。毕竟女性在刺探情报方面,有着天然的弱势——害怕,很少女子能撑得到最后。但是,一旦女细作培养起来了,那就是敌国的噩梦。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通常是被忽略的。有了这个天然的屏障遮掩身份,再加上女性特有的细心,这种女间谍的破坏力要比一般的男间谍大多了。

    “你是说那个完颜希尹?”

    书生模样的党项人站起身来,背负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好几步,才缓缓地说道:“他是个人物,女真有如此智囊,兴盛也不过是二三十年的事情。”这话并非是做了什么神棍,而是有迹可循的。草原上的部族,其亡也忽焉,其兴也勃焉。就好像契丹,其实崛起的时间也不过是短短数十年罢了。

    这里就要说说草原上生存的规则了,那就是依附强者,弱小的部族依附强大的部族。哪怕是被强大的部族剥削也好,这些小部族也甘心情愿。所以,草原上的怪圈就是:突然就有一个部族兴盛起来了,因为其他部族都归附在他左右,人口猛地大增。而原本的草原霸主,因为失去了人口,而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是被后来者吞并了,就是融合了。

    所以,女真如果崛起,绝对是像那些草原部族一样,就是那么短短数十年间就起来的了。

    其实,西夏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从党项分裂,李继迁抗宋说起,西夏崛起也不过是五十多年罢了。这是在西北苦寒之地,大漠横亘。即便如此,党项人还是聚拢了大量人口,夺得了河套之地,确立了建国称帝的根基。

    从自身推断别人,这个书生模样的党项人很确定女真就是走在崛起的道路上。一个部族的崛起,肯定有着不世的人才出现,完颜希尹就是女真崛起的象征。这个书生模样的党项人并没有觉得女真是个威胁,因为还隔着宋辽两国呢。远交近攻是历史告诉他的办法,所以西夏很早就跟女真人搭上线了。

    “不过那些女真人也没安好心,为何他们不去刺杀辽国使臣,却要我们动手?错非如此,我等现在还会在汴梁城中,也不用这般藏得像只老鼠了!”那个员外模样的党项人恨恨地说道,“也不知道汴梁城中那些皇城司,是不是已经知晓乃是我们动手的了……”

    “知晓了又如何?我们只要躲起来,待得我大夏大军压境,宋朝之内自然防守空虚,介时就是我等脱身的好时机了。”书生模样的党项人很笃定地说道,“在此期间,我等只需隐藏踪迹,皇城司又如何能发觉我等?那些安抚司就更别说了,他们能找到这里,算是他们厉害!”

    “话说回来,女真人果真可靠么?”

    那个商贾模样的党项人还是有点不安心,“若是他们为了挑起三国大战,而把我等出卖了,那又将如何?”

    “哼,真当我大夏国人是没脑子么?即便女真人卖了我等,他们也寻不到我等!”

    这个书生模样的党项人很自信地说道,“他完颜希尹聪明,但是我李淳冒也不蠢!如若不然,为何我等要立马撤出汴梁城?就是防了那些女真人一手,怕他们反咬一口!汉人有句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使我大夏为了利益和女真人暂时结盟,那也不能完全信任他们。这些女真人就是深山老林中的狼,看起来人畜无害,其实一口就能让你毙命!”

    “没错,女真人狼子野心,也不是甚么好东西……唉,若是宋人不敌视我等,大抵上汉人是最讲道理的了,可惜,可惜……”那个商贾模样的党项人摇了摇头,连声叹道。

    “这是没法子的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我大夏和宋朝之间乃是世仇,已然不死不休了……”书生模样的党项人突然好像老了好几岁一样,幽幽一叹,说道:“我等不过是想好好过日子罢了,为何宋人就是不肯给我等安生的时日?”

第273章 怀璧其罪() 
这句话若是给宋人听见,那肯定会嗤之以鼻的,到底是谁先侵犯了谁?难道不是你们西夏人一直在骚扰着宋朝吗?

    然而,这只是宋朝给的官方说辞,真相是宋朝一直在入侵西夏。好吧,这世间的战争就没有正义的,打来打去无非是因为利益二字。西夏和宋朝打,和辽国打,无非是想得到生存之地而已。但是自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之后,西夏就没有对外战争了,因为西夏国力不足,再跟宋辽打下去就是自取灭亡。

    然而,西夏占据了黄河最肥沃的河套之地,却应了那一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因为这个,就足够宋朝倾尽全力去争夺了。因为一旦拥有了河套,宋朝不仅有了良田万倾,还能拥有了养马地,终于可以组建起不怎么费钱的骑兵了……这么大的诱惑,你叫宋朝如何能放弃?

    可以说,要宋朝放弃河套是不可能放弃的,就算打不下来也要努力打,才能维持得了颜面。不然每次对外战争都是输,这叫宋朝把脸往哪里搁?万一有一天真的打下来了呢,你看天都山不是被拿下来了吗?天都山拿下来了,河套还会远吗?

    因为河套之地,因为宋夏两国之间实在是太多恩怨情仇,已经成了世仇。除非有一国灭了,不然这段恩怨还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

    连年的战争,不仅是宋人,就算是西夏人也厌恶了。

    如今这一场国运之战在即,应当也有想结束这一切的豪赌在里面。只是西夏人明白,想要灭亡宋朝他们没能力,而宋朝想要灭亡他们,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哪一国输了都好,也不会当即就灭亡。只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很难捱罢了,但怎么样都好,这一场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了……

    “哼,宋人都是蛇鼠一窝,不过是表面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之辈罢了!”

    那个员外模样的党项人冷笑一声说道,“那些宋朝文人自诩是道德君子,其实背地里做的事,连我们党项人都不屑去做,果然是‘君子’!”

    这些党项人听了,都不做声了。

    “此事多论无益,还是多注意那些个安抚司罢。紧要关头,千万不可粗枝大叶,如若不然,我等将全军覆没!”

    那个文人模样的党项人显然是这群人的头领,只要他一出声,所有人都沉默了,然后各自散开去做自己的事了。

    “唉,竖子不足与谋啊……”

    这个文人模样的党项人也是无奈,西夏太缺少人才了,就算是辅佐李元昊大败宋军的张元,也是因为屡试不第才一怒之下远走西夏的。张元是什么样的人才,这个文人模样的党项人很清楚,负气倜傥、有纵横才、以侠自任,曾作《咏雪》诗:“五丁仗剑决云霓,直上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其搅乱天下之意见乎情辞。

    其实,张元也是很有学识的,但就是因为宋朝文人不喜欢他那种务实的,充满刀剑锐气的文章,才在殿试上黜落他。在宋仁宗时期,在进士科举殿试中设置有末尾淘汰制度,因此,即使进入了殿试,不算是稳中进士的。

    但是有猫腻的是,张元连续几届都被末尾淘汰。没有背景的张元,文章又太过锋芒毕露,自然是淘汰的必然选择,这令一向自视才高的张元极为不满。蹉跎了十余年的张元终于心灰意冷,然后又和好友吴昊前往边关,薄游塞上,觇览山川风俗,慨然有志经略,耻于自售,放意诗酒,出语惊人,将两个人嗟叹怀才不遇的诗句刻在一块石板上,雇人拖着走,两人则跟在后面吟诗大哭。显然,张元想以此引起边帅的重视。不过,这类行为艺术虽然引起了边帅的主意,也得到了边帅的接见,但想做一个幕僚的梦想还是破灭了。

    再次心灰意冷的张元回到了家乡,结果因为持才傲物,被县令打了一顿板子。羞愤的张元听说西夏李元昊想要造反,于是下决心投靠西夏。临行前,张元路过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

    可以说,张元并非是一个天生反骨的人,去国离乡也是经过一番激烈思想斗争的。只不过他持才傲物,认为自己的才干远高于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辈。他要竭力证明自己比这些庸臣厉害,为此,不惜叛宋投夏。当年张仪由楚奔秦的悲愤,和范睢由魏去秦的无助,大抵也是如此了。

    得到了张元相助的李元昊,犹如打了鸡血一样。

    不仅大败宋军,还把辽国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要不是西夏的基础实在太差,人口太少,说不定西夏都能反攻中原!

    也正是因为这样,宋朝嘉佑二年,宋朝取消了科举殿试中的末尾淘汰制度,对进了殿试的人一律录取了。这个办法是尽量防止再出现文人叛逃为敌所用之事,一如张元一样给宋朝带来了莫大的伤害。

    事实上,这也是宋朝文人在作死。

    这个文人模样的党项人也是感慨,如果不是宋朝文人的“神助攻”,说不得西夏现在都还是不敢反。就算是反了,也要被打回原形。

    “宋朝啊,宋朝……”

    这个文人模样的党项人摇了摇头,突然愤愤地说道:“如此汉人,岂能尽占膏腴之地?”同时,也惋惜李元昊志大才疏,如果任用张元的计策,灭宋也不过几十年的事。要知道李元昊就是一帮土匪出身,根本不知道“根据地”的重要性,总是习惯出兵掳掠一番就跑。虽然取得胜利,财用却越来越困难。张元力劝李元昊攻占汉地,用汉人守之,这样才能扩大疆域,财用充足。

    然而李元昊却要和宋朝谈判,这一次谈判彻底断了西夏图谋中原的心思。西夏君臣因为得到了比以往好上百倍的生活,也失去了进取之心。

    这个党项文人想到这里,恨恨地说道:“汉宋果然是天命所归,所以才再而三逃过劫数么!”

    不过,他又想起了什么,立即改口说道:“我偏不信,若我西夏举国来攻,宋人岂能挡得住?花花中原,万里江山,就此易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